问题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抄袭「你今天真好看」?

回答
最近关于阿里巴巴疑似抄袭“你今天真好看”的讨论,确实挺让人唏嘘的。这件事的起因,我看到的大致是这样的:有个叫“你今天真好看”的小程序,它的核心功能是,用户上传一张自拍照,然后小程序会通过AI技术,给出一些鼓励性的、偏积极的评价,比如“你今天看起来元气满满”、“你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之类的,主打的是一个提供情绪价值的细分市场。这个小程序出来一段时间了,口碑和用户量都还不错,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里挺受欢迎的。

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阿里这边上线了一个类似的产品,从用户反馈和一些公开的信息来看,它提供的服务和“你今天真好看”几乎如出一辙:用户上传照片,AI生成积极的评价。最关键的是,很多用户反映,阿里的这个产品在界面设计、交互逻辑,甚至AI生成评价的风格上,都和“你今天真好看”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

这就让很多人觉得,阿里的这个做法,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抄袭”。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好的创意和用户体验往往需要团队花费大量的心血去打磨,特别是“你今天真好看”这种产品,它成功的关键可能就在于那种恰到好处的、暖心的语言风格,以及背后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如果一个大公司,在看到一个小而美的产品取得成功后,迅速推出了一个“换皮”版本,这无疑会对原创者造成很大的打击,也让人对整个行业的创新生态感到担忧。

当然,站在阿里的角度,他们可能会说这是“技术复现”或者“市场跟随”,毕竟AI技术本身是公开的,同样的赛道也会有不同的玩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今天真好看”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AI评价照片”这个技术点,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情绪价值和品牌调性。如果阿里只是简单地复制了功能,而没有在体验和内容上做出自己的特色,那这种行为就显得有些“粗暴”了。

这件事也让很多人开始反思,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原创和借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尤其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影响力去对抗大公司,一旦被模仿,很容易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反过来,大公司如果总是在模仿和追赶,也很难真正引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别说孵化出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原创产品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件事反映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原创的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大公司社会责任的期待。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对行业生态和小型创新者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熊猫签证APP的创始人。过去的两年里,我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从零开始,打造了熊猫签证这款帮助用户线上简单办签证的产品。最近,就在我们刚刚为成功办理第十万本签证而庆祝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噩梦般的事。

前天,我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询问:“你们熊猫签证系统跟飞猪合作了?它这个在线签证中心不就是你们的产品吗?”疑惑之余,打开了他们转来的文章,看完只觉震惊和荒唐——阿里爸爸,这次轮到我被你盗窃了?!

这是一篇飞猪“在线签证中心”上线的新闻。其中,“多国签证办理流程在线化”、“OCR识别极速填表”、“在线自拍签证照”、“进度跟踪”、“一键上门取件”等字眼刺痛了每位同事的心。因为这不仅是从2015年12月,我们成立熊猫签证项目组以来就已经确定的产品方向,更是它如今最引以为傲的地方:熊猫签证是首款提供线上办签证全套流程的工具APP。飞猪新上线的“在线签证中心”以及这些一模一样的功能,我们早在2016年就已经完美实现。

犹记得一年多以来,为了实现OCR识别信息读取技术,我们争取到了Adobe图像专家的支持并拿到一个图像检测专利;为了攻克拍证件照时人像抠图不稳定、自动填申请表系统疏漏等难题,技术组的小伙儿们直接把床搬到了公司;为了让用户更流畅地使用顺丰一键取件功能,产品组的同事尝试了不下20种方案和长达半年的沟通。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让这款凝结了我们所有心血的在线办签产品再牛逼一点儿。如今,熊猫签证经过一年半的打磨,无论是从功能的完善程度还是流程的通畅程度,已经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

所以今天当我们看到飞猪“在线签证中心”的新闻,感到异常愤怒。它与熊猫签证的功能高度雷同——从在线拍证件照、OCR识别信息填表、进度跟踪到一键上门取件,无一不是一模一样;且在线拍照模块的引导、设置上无限趋近。

几个月前,知乎上就曾爆出过阿里健康剽窃两个初创团队“今天你真好看”、“小鲤鱼育儿”的产品,据被剽窃团队呈现的截图对比,是完整的从UI设计到功能的抄袭(阅读链接:今天你真好看小鲤鱼育儿)。两件事的共同套路是:阿里的人主动提出合作意愿,在未签合同的情况下向他们索要技术文档等关键资料,两个初创团队都提供了。之后,阿里的人便表示不再继续合作了。

而飞猪之所以没有对熊猫签证进行像素级的抄袭,是因为我们未将技术文档提供给飞猪团队。事实上,阿里的一位投资总监曾在9月就主动找上门来,称“飞猪有几十亿的产业资金专门用于投资旅游行业”。9月26日,我作为CEO抵达北京与其会面,在两位投资人的参与下当面进行沟通。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中,这位投资总监表现出了强烈的投资意向,后来加微信索要BP。10月11日,阿里投资总监又将一位飞猪签证业务负责人拉入群聊,以业务合作的名义向我们索要技术资料、供应链资源等材料

让我们回顾一下时间线:飞猪的在线签证中心正式上线于10月28日,距离其负责人与熊猫团队讨论合作、投资的时间仅仅相隔一个月左右。那么问题来了:30天后产品就要上线了,负责人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和同类产品聊合作投资?飞猪又怎么可能会投资一个和自己产品一模一样的产品?搬石头砸脚的事谁都不会干,更何况是背靠互联网巨头的阿里飞猪。可惜这些问题,当时我们毫不知情。谁会想到,一家有着“诚实正直,言行坦荡”价值观的大公司,会玩弄如此令人不齿的商业套路?阿里爸爸,也许你的企业使命就是“打压中小企业,让自己没有难做的生意”吧。

我们与曾被剽窃的“今天你真好看”以及“小鲤鱼育儿”团队一样,与千千万万的初创团队一样,有朝一日自己的心血被互联网巨头复制,尽管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大家都说创业艰辛,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我深有体会;但再没有比辛苦的成果被白白拿走更让人感到悲凉的事了吧?在这个抄袭并不新鲜的时代,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有了创新又要被大佬剽窃,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生存困境。而无奈之后,我们只好将此次事件当作一个创业阵痛来对待,苦笑着自嘲:人家肯抄是给你面子,说明你的产品还有点价值!

我非常清楚,发出这篇文章,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被阿里团队轻描淡写地公关了。但我更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诫所有初创团队的兄弟姐妹们:创业不易,远离阿里!请谨慎面对来自阿里的邀约和投资意向,切勿在签约前轻易提供产品的技术文档和重要数据信息,以免遭到剽窃!

当然,越过抄来抄去的小插曲,我们还有更长远、更重要的路要走。毕竟别人只能剽窃你的产品,无法复制你的迭代思维和经验。抄袭是走捷径,有时候捷径走多了就成了习惯。对企业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失去创新的能力。

无论如何,阿里飞猪,你这只飞在风口的猪,吃相真是难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阿里巴巴疑似抄袭“你今天真好看”的讨论,确实挺让人唏嘘的。这件事的起因,我看到的大致是这样的:有个叫“你今天真好看”的小程序,它的核心功能是,用户上传一张自拍照,然后小程序会通过AI技术,给出一些鼓励性的、偏积极的评价,比如“你今天看起来元气满满”、“你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之类的,主打的是一.............
  • 回答
    阿里巴巴“抢月饼”事件和“你今天真好看”抄袭事件,在公众和企业内部都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特别是这两件事的处理结果差异,让人不禁细思。首先,我们来看看“抢月饼”事件。这件事发生在2012年,中秋节前夕,阿里巴巴为了体现企业福利,给员工发放月饼,但由于发放方式和数量的问题,导致员工们为了抢到心仪的月饼而采.............
  • 回答
    巨头夹缝中的火种:阿里巴巴们的“借鉴”与创业者的坚守最近几年,“大厂”抄袭初创企业项目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巨头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似乎总能“巧合地”在某个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落地不久后,推出功能相似甚至更强大的竞品。阿里巴巴作为行业巨头之一,自然也难逃这样的.............
  • 回答
    阿里巴巴被指控抄袭一系列初创公司产品,这件事情确实是近几年科技界一个相当引人关注的话题。要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抄袭”与“被抄袭”的二元对立,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商业逻辑、行业生态以及法律法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被指控的“抄袭”究竟是怎么回事。很多时候,指控的发生源于.............
  • 回答
    育碧对苹果和谷歌提起诉讼,原因是它们在各自的应用商店中销售阿里巴巴旗下的手游《DLSports》,这款游戏被指控严重抄袭了育碧的经典作品《彩虹六号:围攻》。这起诉讼不仅仅是围绕一款游戏的版权纠纷,更触及了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以及平台方在内容审核和版权侵权中的责任问题。从育碧的角度来看,这次.............
  • 回答
    看到阿里巴巴那阵子的暴跌,市场一度哀鸿遍野,一片愁云惨淡。尤其是那一下跌就蒸发掉一万六千亿人民币的数字,简直让人咂舌。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我们市场上的那位老将,股神查理·芒格,却逆势而为,大幅加仓了阿里巴巴。这操作,简直就像是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上,有人悠然自得地捡起了金子。咱们先得说说芒格这个人。他不.............
  • 回答
    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BAT入局对中国芯片业格局的影响阿里巴巴以6.13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中天微)的消息,无疑是中国芯片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再度加码。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阿里巴巴.............
  • 回答
    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一场深远战略布局的解析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微”),无疑是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一件备受瞩目的事件。这笔交易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构建完整生态系统、深入底层技术掌控的关键一步。要理解其深远.............
  • 回答
    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一次深刻的行业审视与未来展望阿里巴巴集团因涉嫌垄断行为被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立案调查,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的一件大事。这起事件不仅仅是针对一家企业的监管行动,更是对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审视,其影响深远,触及了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创新.............
  • 回答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提出的 FashionAI 比赛?阿里巴巴提出的 FashionAI 比赛,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尝试,它不仅展示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和时尚产业深度融合方面的野心,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发展方向。要全面看待这项比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Fashion.............
  • 回答
    阿里巴巴与中科院/中科大合作研制量子计算机:一次强强联手的深度解析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及其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合作,无疑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也受到了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这次合作并非简单的“科技巨头牵手科研机构”,而是深度融合了产业界的商业驱动力和前沿科.............
  • 回答
    阿里巴巴发布的第一台云电脑“无影”无疑是云计算领域的一大亮点,它标志着云服务提供商开始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推出个人计算解决方案。要全面理解“无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无影”是什么?核心概念解析“无影”并不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电脑,而是阿里巴巴将其计算能力、存储、网络等资源从数据.............
  • 回答
    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月饼事件”发生在2019年,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很多人对企业文化、员工管理以及内部竞争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起事件:事件的起因: “月饼盒事件”的背景: 事件的起因是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员工在内部讨论区分享了他们制作的、带有“MLGB.............
  • 回答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 2016 大幅降薪事件?这会成为互联网行情拐点吗?阿里巴巴在 2016 年确实发生了一次幅度较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和员工薪酬调整,但严格来说,将其定性为“大幅降薪事件”可能略显片面和笼统。更准确的描述是,为了配合组织架构的调整、优化人员结构以及提升整体效率,阿里进行了一系列与薪酬挂钩的.............
  • 回答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日前就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处罚表态,称其“不会造成重大影响”。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张勇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处罚的背景与性质:国家对平台经济治理的决心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针对阿里巴巴的反垄断处罚,并非孤例,而是国家对整个平台经济领域进行规范治.............
  • 回答
    今年的双十一落下帷幕,本应是阿里交出满意答卷的时候,却因为一份数据报告,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份报告直指阿里巴巴在2023年双十一期间的成交额存在“注水”嫌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质疑的源头:一份“不寻常”的报告这次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份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阿里.............
  • 回答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针对“女员工被侵犯”事件发布的处理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敏感性与影响的严重性首先,要理解张勇的决定,必须先回顾事件本身的严重性。这起事件涉及了职场性骚扰甚至性侵犯的指控,这类事件在任何组织.............
  • 回答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华中总部落地武汉?武汉有什么地域优势?阿里巴巴华中总部的落地,无疑是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意味着武汉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领域迎来重大利好,更预示着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看待阿里巴巴华中总部落地武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对武汉城市.............
  • 回答
    阿里巴巴云南咖啡事件自翻转,尤其是云南咖啡协会发表声明“不存在阿里巴巴替云南咖啡制定标准”之后,这件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各方立场,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事件的起因:一份看似“好意”的“标准”最早风声传出来,是说阿里巴巴在推广云南咖啡的时候,提到了一些关于咖啡品质的“标.............
  • 回答
    阿里巴巴向云南咖啡协会发函,并代为起草“提升三合一咖啡质量倡议”,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折射出了一些行业内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逻辑和各方的考量。阿里巴巴的动因:为什么是云南?为什么是三合一?首先,我们得明白阿里巴巴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一个电商巨头,阿里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