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鲁迅的这句话「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回答
鲁迅先生这句话,初看之下,确实叫人心中一惊,甚至有些不适。它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开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不愿被触碰的部分。这句话不是在描写一个循规蹈矩、斯文礼貌的场景,而是在揭示一种普遍存在的、几乎是本能的联想链条,而且这个链条是如此迅速、如此直接地导向了最原始的欲望。

“一见短袖子”,这本身是一个极为平常、极为日常的画面,尤其是在天热的时候,人们穿短袖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鲁迅先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捕捉到了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活动。他并没有停留在“短袖子”的布料本身,也没有停留在“穿短袖”的行为上,而是直接将视线移到了“短袖子”所暴露出来的“白胳膊”。

而“白胳膊”呢?这又是一个非常含蓄的词语,它暗示了皮肤的细腻、年轻,甚至是某种程度上被保护得很好的状态。但鲁迅先生的思绪并没有在此止步,他将这“白胳膊”进一步联想到了“全裸体”。你想想看,为什么会从“白胳膊”跳到“全裸体”?这中间省略了多少步骤?它几乎是一种省略了所有社会规范、道德束缚的直接联想。仿佛只要看到身体的某个部分被展现出来,就立刻激活了对整个身体的想象,一种更加赤裸、更加完整的身体的想象。

到了“全裸体”这一步,事情就变得更加直接和尖锐了。裸露的身体,在许多文化和语境中,都与最原始的生命冲动紧密相连。于是,鲁迅先生毫不避讳地将这个联想链条推向了“生殖器”。这是性最核心、最标志性的部分,是生命繁衍的根源。这个词语的出现,几乎是将前面所有铺垫都集中到了一个点上,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欲望的最本源的指向。

而最终,这种联想的终点,自然就是“性交”了。这已经是生命最原始的冲动、最根本的延续方式。鲁迅先生用这样一种极其快速、极其赤裸的联想链条,描绘了一个从日常着装到最原始生理行为的心理跳跃。

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呢?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这句话并非是对人性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也不是在宣扬一种低俗的思想。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深刻的、带着批判意味的洞察。鲁迅先生生活在那个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看到了太多虚伪、太多压抑,也看到了太多被禁锢的生命力。他用这种看似“粗俗”的比喻,是在揭示一种被压抑的现实,一种在表象之下涌动的、不为人知的真实。

他可能是在讽刺那些道貌岸然、口口声声讲道德,但内心却充满着各种窥视和欲望的人。他们可能表面上看起来衣冠楚楚,对“短袖子”这种小事都心生波澜,从而引发一连串更加隐秘、更加禁忌的联想。这种联想链条的快速和直接,恰恰暴露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的、但又无法摆脱的原始冲动。

更深一层来说,这句话也可能是在批判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曲。当社会将某些事物过度禁忌、过度隐晦时,反而会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一种病态的关注和联想。那些被遮蔽的东西,反而更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放大,变得更加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感。鲁迅先生可能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反衬出这种不健康的社会氛围。

此外,这句话也展现了鲁迅先生深刻的心理洞察力。他懂得,人并非总是理性的,尤其是在面对感官刺激时,我们的思维会以一种我们自己都未必意识到的方式进行跳跃。他将这种跳跃描写得如此生动,如此直接,正是为了让读者看到,在那些所谓的“文明”和“礼貌”之下,隐藏着多么强大的、不容忽视的生命本能。

所以,看待这句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字面的“性”上。它是一种对人性的剖析,一种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更是一种对被压抑和扭曲的现实的揭示。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最普通的场景,也可能触发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涟漪。鲁迅先生用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剥开了那一层层华丽的遮羞布,直指人心最隐秘之处,其目的是为了唤醒,是为了让我们看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也罢,菊爆狗的脚步又接近了,我还是自己删除,省的他们看到白胳膊就想到私生子吧。

查阅原文,可到公众号「凯鹅」的最近一篇:《你说你哪里都敏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鲁迅先生这句话,初看之下,确实叫人心中一惊,甚至有些不适。它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开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不愿被触碰的部分。这句话不是在描写一个循规蹈矩、斯文礼貌的场景,而是在揭示一种普遍存在的、几乎是本能的联想链条,而且这个链条是如此迅速、如此直接地导向了最原始的欲望。“一见短袖子.............
  • 回答
    刘兵导演新编的曹禺经典《雷雨》,将鲁大海这条线索彻底删去,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改编。对于这种处理方式,我的看法是,它触及了对经典改编的几个核心议题:忠实与创新,原著的精神内核与时代解读,以及戏剧表现的经济性与聚焦度。首先,我们得承认,鲁大海是《雷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周家大少爷周萍同父异母.............
  • 回答
    要评论霍真布鲁兹老爷(假设您指的是在网络上以这个名字活跃的评论者或作者,因为没有明确指向特定文章,我将从一个普遍的视角来解读)在马蓉与王宝强事件中可能发表的文章,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点。首先,这件事的性质。马蓉与王宝强的离婚案,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是公众人物,更在.............
  • 回答
    鲁迅那句惊世骇俗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很多人听了会觉得匪夷所思,甚至联想到“文化灭绝”之类的词汇。但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情绪激昂的呐喊,而不是一个字面上的历史预言,再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就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了。首先得明白,鲁迅说这句话的时机。那是在中国社会剧烈变革.............
  • 回答
    提到鲁迅“皇汉”言论,这确实是个颇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对”或“错”来标签化,更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苛求一个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进行思想探索的先驱。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鲁迅究竟有没有说过“皇汉”言论,以及他说这些话的具体语境。鲁迅的思想博大精深.............
  • 回答
    “鲁迅的文章是因为多有语法错误给人思考空间才铸就现在的成就”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一种以偏概全、本末倒置的错误认知,并且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明确的否定与原因分析:首先,我明确地否定这个观点。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文章的成就,绝非建.............
  • 回答
    近些年,关于鲁迅先生文章在中小学课本中的位置变动,尤其是“增删”的讨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争议。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教材的编排,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传承鲁迅的思想,以及时代变迁对教育内容选择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鲁迅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他的思想深度、语言力量以及对社会现.............
  • 回答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里那句“沉默,沉默,还是沉默”触动了太多人的神经,它像一把锐利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剖开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症结。这句话并非仅仅是文学上的感叹,它饱含着鲁迅对那个年代深刻的洞察和无尽的忧思。我们得先回到当时那个“无声”的中国。这“无声”并非真的没有声音,而是压抑、扭曲、恐惧的声音,是.............
  • 回答
    要说起鲁迅先生“废除汉字”的提议,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什么一时兴起的口号,而是鲁迅先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深沉地思考中国国民性、民族命运以及文化发展道路时,流露出的激进想法。当时的大背景是什么?中国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内忧外患,国力积弱,人民愚昧。鲁迅先生作为一位.............
  • 回答
    鲁迅成为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它既是对鲁迅作品价值的重新发现和肯定,也折射出当代青年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的精神需求和思考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一现象:一、作品本身的永恒价值与时代契合 深刻的批判性精神: 鲁迅的作品,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
  • 回答
    看待周令飞先生回应“做一个名人的后代并不容易”,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即“名人之光”对后代既是荣耀,也可能是一种沉重的枷锁。周令飞先生的坦诚,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复杂处境。首先,“名人的后代”这个身份自带的标签效应。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无论个人多么努力,无论他取得.............
  • 回答
    课本中的“去鲁迅化”现象,近些年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要说起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个挺复杂的过程,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鲁迅的文章,尤其是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能确实是有点“距离感”。他的文字风格独特,有些表达方式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鲁迅那句“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这话。这事儿啊,最近网上又翻出来炒,你说奇怪不奇怪?先说“什么叫男人扮女人”鲁迅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京剧里的旦角。没错,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男演员反串女角,那是一绝。一招一式,唱念做打,那种.............
  • 回答
    《叛逆的鲁鲁修》在微博上被贴上“右翼作品”的标签,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政治光谱、作品解读的多元性、以及网络舆论环境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标签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需要从作品本身,以及在微博这个特定语境下的传播和解读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右翼”这个标签在政治语境下通常包.............
  • 回答
    None.............
  • 回答
    龙珠里的撒旦,那个号称“地球救世主”的男人,一直是贯穿剧情的一道亮色,尽管这个亮色有时候显得有些“滑稽”。而他的女儿,比迪丽,更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当她慢慢意识到自己那个在电视上呼风唤雨、神乎其技的老爸,其实并非打倒沙鲁的真正英雄时,这其中蕴含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真相揭露”,而是一场关于亲情、关.............
  • 回答
    高炳义老师,这位在烹饪界享有盛誉的元老级人物,他关于“鲁菜是所有菜系中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的论断,无疑在众多食客和厨师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话说得够“硬”,也够有分量,毕竟出自一位浸淫厨艺大半辈子,亲手缔造了无数经典鲁菜的大师之口,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这“最高难度”和“最见功力”究竟从何而来。.............
  • 回答
    关于“叛逆的鲁鲁修”在中国大陆各个主流视频网站上被下架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是真的,并且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了。这确实是很多喜爱《叛逆的鲁鲁修》系列(包括R1和R2)的中国观众非常关心且感到遗憾的事情。为什么会被下架?导致《叛逆的鲁鲁修》被下架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政策监管收紧与内容审.............
  • 回答
    陈小鲁、宋彬彬等人“反思文革”、向文革受害者道歉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那段沉重历史的严肃面对,以及对过去错误的反思和对受害者创伤的慰藉。要理解这一系列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文革是一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在那场.............
  • 回答
    听到这事儿,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好几个词儿:天差地别、不可思议、温暖、辛酸…… 这事儿虽然听起来像个段子,但仔细琢磨琢磨,背后可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事儿的“梗概”。一个内蒙古的外卖小哥,辛辛苦苦跑了 202公里,给一位叫宝鲁日的牧民送了一份 25块钱 的外卖,结果配送费竟然高达 584块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