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鲁迅先生的原话!
鲁迅先生说:“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
然而这话绝对不是来称赞当今的女装大佬的,而是来挖苦梅兰芳先生的。
鲁迅先生对京剧艺术有成见,和梅兰芳先生有过节,常常挖苦,讽刺梅兰芳先生。(P4-P5)
在《论照相之类》(P6-P15)中,鲁迅先生以照相馆的话题铺垫,引出中西文化对比,在最后一段特意挖苦梅兰芳,这句话就出自这里。
在《最艺术的国家》(P1-P3)中,鲁迅先生更是把男人扮女人比作中庸之道,借此讽刺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可以说是非常不客观。
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女装的行为,其实是带有成见的,这种看法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然而,一些营销号,断章取义,把鲁迅先生捧成了女装支持者,真是贻笑大方
谢邀。。。。
其实这句话的语境其他答主都已经给出来了,整篇文章,服务的中心在于嘲讽梅兰芳先生以及背后的京剧和传统文化。什么“最伟大,最永久,最普遍”都是用来讽刺的言辞——用词越褒,其意越贬。说得直白点就是中国没什么可称道的艺术,也就剩个京剧男旦“最伟大”了(笑)
当然鲁迅先生是有失偏颇的,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在中国那个破败的年代,我们的仁人志士唯一在乎的就是救国救民,而中国为何变成了这样子?传统的一切都难辞其咎,和西方的一切比起来都是那么野蛮落后。我们的辫子,小脚,四书五经,京剧,孔子,方块字,二十四史一瞬间仿佛都变成了中华民族落后的原罪,无论它到底好还是不好。
说得严重点,那个年代的政治正确就是说不得中国的好话,否则就是封建残余(笑)因为我们落后,所以我们的一切都是错的。君不见新文化运动中沸沸扬扬的“汉字拉丁化”?日本当年不也“脱亚入欧”恨不得全民都和洋人结婚改血统么?这是文化碰撞中一种正常的现象。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鸡蛋被石头撞痛了,于是鸡蛋就把石头当做神,当做先进,当做真理,鸡蛋的蛋清蛋黄蛋壳全成了腐朽落后。可是等后来发现,石头也有局限性,鸡蛋也不都是不好的,鸡蛋能生出鸡,石头什么也生不出,对于鸡蛋和石头的认识,自然也就上了一个台阶。当然,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鸡蛋比石头高到不知哪里去”的逆流(比如极端民族主义)但总体来说,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进步的。我们今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当然要比鲁迅的年代客观深入得多。(只是有些人还在跪着)
德意志老马曰:此乃唯物辩证法——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者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