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在汉语里被称为“江”?

回答
谈到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和萨尔温江(Salween River)在汉语中被冠以“江”的称谓,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古代对河流命名、地理认知以及文化传播的体现,并非仅仅是随意的翻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

一、 “江”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与泛化使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江”在中国文化和地理认知中的特殊地位。“江”字在中国古代,尤其是与长江(Yangtze River)紧密关联。长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流域最广的河流,长期以来都是中华文明的生命线和地理标识。因此,“江”在人们的认知中,天然就带有一种河流的最高级别、最尊贵的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当中国人接触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河流时,往往会根据这些河流的某些特征,或者出于一种习惯性的类比,将它们归入“江”的范畴。这种“江”的称谓,在很多时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严格意义上的水量、流域面积等科学标准,而更多地包含了“大河”、“主要河流”、“具有重要影响的河流”这类含义。

可以这样理解:就像我们说“大海”一样,虽然地球上有无数的海洋,但“大海”这个词在很多语境下,指的是我们最为熟悉、地理意义上最重要的那片广阔水域。当遇到其他广阔水域时,我们可能会用“海洋”来指代,但有时也会用“大海”作为一种泛称,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宏大、辽阔的意象。

二、 地理学上的考量: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的“大河”特质

尽管“江”在中国文化中有泛化的倾向,但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本身也具备了成为“江”的客观条件,至少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是如此。

水量与流域: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其流域覆盖了缅甸大部分国土,水量丰沛,是重要的航运通道。萨尔温江更是亚洲最长的未受阻碍的河流之一,其流域同样广阔,流经中国、缅甸、泰国等地,同样具有重要的航运和生态价值。从水量、流域面积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重要性来看,这两条河流都足以被称为“大河”。

航运价值: 在古代,河流的航运价值往往是河流是否被视为“江”的重要考量因素。能够承载大型船只、连接不同地区、促进贸易往来的河流,自然会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在这方面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是连接内陆与海洋,或是沟通不同地理区域的重要纽带。

三、 历史上的接触与命名习惯

中国与缅甸、泰国等地的交往历史悠久。在这些历史交往过程中,中国人接触到了这些河流,并需要一个称谓来指代它们。

对“大河”的类比: 当中国商人、探险家、僧侣或官员前往这些地区时,他们会看到这些河流的壮阔,并且发现它们在当地扮演的角色类似于长江在中国扮演的角色——是重要的交通干道,是文明繁衍的基石。因此,用“江”来称呼它们,是一种基于相似功能的类比。

翻译与音译的结合: 许多地理名称的翻译,尤其是古代的翻译,往往不是纯粹的音译,而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或者仅仅是意译。在没有统一的国际地理命名体系之前,中国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来命名或称呼外来事物。例如,“萨尔温”这个名字本身可能源自当地语言,但在传入汉语时,经过一些约定俗成的翻译,或者仅仅是因为其“大河”的属性,就被冠以“江”的后缀。

“江”作为一种通用的河流后缀: 汉语中,很多河流在名字的末尾都会加上“江”或“河”。“江”通常指代较大、水量较多的河流,“河”则相对较小。当遇到较大的外国河流时,习惯上就更倾向于使用“江”。

四、 跨文化传播与地理知识的演进

随着近代地理学知识的传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我们对河流的科学分类越来越精细。然而,一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往往会因为其历史的厚重感而保留下来。

历史的惯性: 很多地名一旦形成并被广泛接受,就会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例如,即使我们知道“密西西比河”的全称,但在很多时候,直接说“密西西比”也能被理解,而加上“河”只是为了更明确其地理属性。对于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江”的称谓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形成,并在汉语传播中沿袭下来。

学术与通俗的区分: 在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中,可能会更注重使用其官方或学术认可的名称,但作为一种通俗的表达,或者在历史语境下,继续使用“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就像我们在谈论“亚马逊”时,既可以说“亚马逊河”,也可以简单地说“亚马逊”,后者在许多时候已经包含了河流的含义。

总结来说,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在汉语中被称为“江”,并非简单的不恰当翻译,而是:

1. “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大河”、“重要河流”的泛化含义。
2. 这两条河流本身也具有水量大、流域广、航运价值高、对当地影响大的“大河”特质。
3. 历史上,中国人在接触这些河流时,出于类比、翻译习惯以及将“大河”归为“江”的命名惯性,赋予了它们“江”的称谓。

这种称谓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地理的一种理解和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中国人在认识和描述外部世界时,如何运用自身已有的地理概念和文化符号。这是一种文化互动和地理知识传播的生动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别的亲说得很清楚。不过题主的描述部分是错的,东南亚除了瑞丽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及其支流被称作“江”,还存在许多其他的“江”。

一、缅甸境内:

打洛江

打洛江,又名南览河,是大湄公河的一条支流,江面宽30多米,水流平缓,打洛江的某些部分为中缅界河。

二、老挝境内:

1.南乌江

南乌江发源于丰沙里省海拔1400米的班兰堆高山地区,全长560公里,流域面积近2.6万平方公里。流经丰沙里省和琅勃拉邦省局部,在北乌汇入湄公河,据说为湄公河最大的支流之一,从源头至北乌的落差达1100米。

2.南康江

南康江发源于华潘、琅勃拉邦和川圹3省的交界地区,流经华潘省和琅勃拉邦省,在琅勃拉邦市汇入湄公河,全长175公里,流域面积6100平方公里。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显著。

3.朱江

国际河流,发源于老挝的会芬高原,在越南清化附近入海,有河汊和马江沟通。

三、越南境内:

1.明江

上游为盘龙河,又名“壶水”,是一条中越国际河流。河流全长253.1公里,流域面积 6497平方公里。该河源头在红河州蒙自市境内,出境后称为明江,而后与锦江交汇为泸江。

2.锦江

3.泸江

是越南红河左岸最大支流,在越南境内长280公里,在越池附近注入红河。该河水量稳定,据说可终年通航30吨左右的船只。

4.沱江

沱江即黑水河,是红河右岸最大支流,发源地中国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在我国境内叫李仙江,由把边江和墨江汇流而成。沱江在越南境内长543公里,流量约占红河总流量的一半。



5.求江

发源于北太省西北部山区,和沧江在泰瑞县境内汇合成太平江。

6.沧江

7.太平江

属于北部湾水系,发源于北太省西北部山区,上游称求江,普赖以下至河口称太平江,全长约69公里,在海防南部永宝县注入北部湾。

太平江水系的下游河道与红河水系纵横交错,共同创造了肥沃的红河三角洲。

8.急流江

该江沟通了红河水系和太平江水系。

9.白藤江

属于为太平江水系,系太平江在广宁省广安市社分出的河汊。白藤江宽约40公里,在海防市水源县境内注入下龙湾,是下龙湾通往河内市的门户。


10.马江

越南北部河流,发源于奠边省南部山区,长约500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最终注入北部湾。该河上游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多瀑布。从永禄至河口段长仅63公里,水流缓慢,仅可通航小型船只。该河在北部湾附近形成以沙质土为主的三角洲。



11.贤良江

即边海河,全长66公里,位于越南中部广治省,基本与北纬17度纬线重合。

曾经的南北越政府以该河为界,河道把广治省分为南北两部分。



12.大江

发源于会芬高原附近,在荣市附近入南海。


13.九龙江

九龙江即湄公河,在湄公河进入三角洲,水流放缓,先在柬埔寨境内分为前江和后江,进入越南境内后再分出六支,同时河中沙洲分隔,计有九个河口入海。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又称九龙江三角洲。



14.平江

平江发源于我国广西那坡县,是珠江流域西江上游支流左江的支流。平江在我国境内叫水口河,“平江”是越南的叫法。该河出境后流经越南的克都、高平,而后在龙州县水口再度流入我国境内,流域面积4241平方公里(而水口河全流域面积则为5221平方公里)。平江流域内仅高平市到河广县有狭长的山谷坝子,其余为山地。



四、柬埔寨境内:

1.前江

2.后江

湄公河是柬埔寨最大的河流,在其境内长约500公里,是该国的黄金水道。湄公河在金边市附近分为两支,大体并行向东南流经越南南方而注入南中国海。其中一条称后江,即巴萨克河;另一条称前江,是金边市主要的出海通道。




由于题主的描述部分指向的是东南半岛,那么还有一个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西马部分在中南半岛南端(即马来西亚半岛)。马来西亚国内有条拉让江。

不过有趣的是拉让江不在西马,而在婆罗洲上的东马的砂拉越州,全长640公里,是砂拉越州第一长河。

user avatar

实际上中南半岛被称为“江”的河流很多。越南境内的大多数河流都有以江为通名的汉文名称[1],明清时将伊洛瓦底江称为大金沙江,萨尔温江的汉名怒江(潞江)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这些河流的汉文名往往古已有之,名称上与域内的河流别无二致。

但随着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南半岛,出于与西方交流的需要,传统上的汉名逐渐和音译名并行,而由于它们原本的通名是江,音译后的名字也称为江,伊洛瓦底江(厄勒瓦谛江)、萨尔温江、湄公河这些音译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早期并没有外国河流必须翻译为“河”的约定,将湄公河下游称为湄江[2]、湄公江[3]的资料相当多,1887年顾厚焜著《巴西地理兵要》中甚至将亚马孙河也译为“亚马孙江”,翻译为“江”还是“河”全看译者个人的偏好。

因此,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地图对中南半岛四条大河的标注也相当混乱。红河的主流标注是汉名与越名并举的“富良江(红河)”,其支流黑水河也几乎都标注为汉名“李仙江”;澜沧江下游有依然标注为“澜沧江”的,也有标注为“湄公河”的,湄江、湄公江的叫法已经消失;但伊洛瓦底江和缅甸段萨尔温江的标注较为统一,虽然偶有地图标注为“伊洛瓦底河”“萨尔温河”,但“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恩梅开江”“迈立开江”“瑞丽江”“大盈江”这些名字在大多数地图上都可以找到,怒江的主流标注也是“怒江即萨尔温江”。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和怒江由于处在中缅边境,其名称在19世纪末的中英缅甸划界过程中被确定下来,并被民间所广泛接受,继而形成了固定的名称。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这些名称是一脉相承的,这两个名字从得名以来就一直是两条河流的主流称呼;换句话说,中南半岛各河流与域内河流一样,本就是被叫做“江”的。

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倒是解决了,但是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湄公河和红河不再称“江”了?

红河好解释,它直接来自于越南语中的叫法Hồng Hà,这两个字一看就知道是汉越词“红河”,建国后不再称富良江就是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但湄公河的情况就很奇怪;它作为中南半岛最大的河流,又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从传统上理应叫江,而与中英缅甸勘界条约基本在同一时间的中法老挝勘界条约中也确实是用“湄江”称呼它的,和伊洛瓦底江、怒江的情况一模一样。但民国时期的地图中却弃用了这一名称,要么沿称澜沧江,要么改叫湄公河,个中缘由就可能需要进一步考证了。

参考

  1. ^ 《大南一统志·河内省·山川》:“珥河在省城东北半里许,原出宣光之泸江、㵢江,兴化之洮江、沱江,山西之底江。”
  2. ^ 《中法续议界务专条附章》:“滇越边界,自黑江与南马河相注之处起,至湄江止。”
  3. ^ 《清史稿·属国传三·南掌》:“南掌國都曰隆勃剌邦,據湄公江左岸,江東折南流,南岡江自東來會,曲注如玦環,城在山下,當南岡江會流處,水穿城而過。”注意这里将今南康河也称为南冈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 River)和萨尔温江(Salween River)在汉语中被冠以“江”的称谓,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古代对河流命名、地理认知以及文化传播的体现,并非仅仅是随意的翻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江”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与泛化使用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 回答
    关于“剧组中男性可以坐镜头箱而女性不能”的现象,这一说法可能存在误解或过度泛化的倾向。在影视拍摄中,镜头箱(通常指摄影机或固定设备)与演员的性别并无直接关联,但若涉及性别差异的讨论,可能与以下多方面因素相关: 1. 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延续 历史背景:在传统影视文化中,男性常被赋予主导、主动的角.............
  • 回答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不公开表态、在安理会投票中对俄罗斯的决议案弃权,这一行为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策略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合作 能源依赖: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进口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以缓解对西方能源的依赖。尽管.............
  • 回答
    关于“公知”与高校知识分子的关系,这一现象涉及中国社会、教育体系、媒体环境以及知识分子角色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高校知识分子的特殊性1. 教育背景与专业素养 高校知识分子通常拥有高等教育背景,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专业素养使他们更倾向于参与公共讨论,尤其.............
  • 回答
    短视频平台在字幕中对“死”“钱”“血”等字打上马赛克,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涉及内容监管、文化规范、法律合规和平台运营策略: 1. 避免敏感内容传播这些字可能与以下敏感话题相关,平台通过屏蔽来防止违规内容扩散: “死”:可能涉及自杀、死亡、濒死等话题,容易引发负面情绪或被用于极端内容(如自杀教程.............
  • 回答
    素食主义作为一项社会运动,其发展与传播确实涉及复杂的动机和行为逻辑。从现象学角度分析,素食主义者的“带节奏”行为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和目的: 一、社会运动的传播逻辑1. 信息传播的网络效应 在社交媒体时代,素食主义者通过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形式形成信息扩散链。例如,YouTube上"V.............
  • 回答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1979年)是20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其爆发和“逆世俗化”趋势的形成,是多重历史、社会、经济和宗教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背景:波斯帝国的衰落与殖民影响1. 波斯帝国的遗产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曾是中东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以.............
  • 回答
    伊尔96(Il96)和图204(Tu204)是苏联和俄罗斯在20世纪80至20世纪初研制的中短程宽体客机,但它们在国际航空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涉及技术、经济、政治、市场和竞争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销路不佳的原因: 1. 技术性能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伊尔96(1970年.............
  • 回答
    您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翻译错误。实际上,飞机和高铁都需要乘客,两者都是用于运输乘客的交通工具,只是在技术、运行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高铁和飞机都需要乘客 高铁:中国高铁(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是高速铁路系统,主要用于短途和中长途客运,乘客数量庞大,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