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因为入行之后5年甚至10年有时真是太难熬了。作为临床一线和二线医生,尤其是一线医生。非常之辛苦,繁重的临床工作都靠他们来支撑,一般的人真有可能撑不住。光一个值夜班后还要再至少上一个白班就可以劝退一批人。虽然并不常见,但有时的医生真的需要高强度连续工作36小时甚至更久,那真是拿命来撑。反过来,一线二线的收入也经常不高,辛苦比不上付出。这种情况当然令常人望而生畏。作为内科的一线医生都觉得辛苦,外科的一线医生那更辛苦。
所以一线医生才是最需要被善待和提高待遇的人群。
至于年长的医生,君不见即使退休后也哭着喊着想返聘出门诊继续从事热爱的医学事业,因因为性价比很高,也早就不用参加繁重的临床工作和值班。
我们科室从2017年以来共辞职7人,都是入职一两年的新人。所以我们科现在严重断档,除去明年退休的一位老医生,现剩下的6人,最大的47岁,最小的35岁,没有年轻医生接力。
我所在的医院是云南省中部的一家综合二级医院,公立医院,但是收入真心不高。我工作20多年,工资只有3000+,奖金平均2000左右,相比同级公务员和教师要低很多,但是劳动强度却大多了。
本来作为公立医院,政府应该有财政拨款的,可惜从2000年起,政府不再给医院一分拨款,整个医院破旧不堪,为了吸引病人,改善环境,医院开始拆旧盖新。但是钱从哪来呢?院长很会想办法,于是从2003年开始,我们每位职工每个月扣500元工资,理由是医院经济紧张,实在是发不出工资。我那时候工资只有1350元,扣完后拿到手850元。然后医院开始让人外出进修,除了850元工资,其余补贴一分钱也没有。大家都不愿去,但是不去不行,还要签协议,进修一年回院后必须服务满十年才能离职,否则要赔偿十万元,这个数字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于是乎各种拒绝进修的理由层出不穷,医院也从当地名列前茅的排名跌到差不多倒数一二吧。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十年,当初院长承诺会把扣的钱补还给职工,可是十年了,一点赔偿的动静没有,并且期间按政策涨工资的好事也被院长压下,最后,大家集体上访,省里领导下来解决,要求县里财政必须要给予拨款,解决医院实际困难。这下我们应该很高兴了吧?结果令人失望,院长居然拒绝了,他说自己不差钱。MD,你是不差钱了,你老婆每个月美容费用都3000+,儿子自费出国留学,老百姓呢?这时县里另一家医院因为政府强行介入解决医疗纠份,把无责任的医院的专项拨款直接转给医闹方,引起该院职工的强烈不满,全院罢工,到政府示威游行,我们院长去做安抚工作,被同仁们逼着当众保证下台,我们才结束了那长达十年的三位数工资生涯。
医院那十年基本上没进新人,人家一来听听工资就跑了,谁敢呆在这呢?2012年后换了院领导班子,先停止了扣工资的操作,然后开始按政策加工资,但前十年没加上的这界班子不认,我们也知足了,有工资可加就不错了。医院也陆续进了不少新人。我们科原有5人,12年后陆续进了9名新人,当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可惜17年后医院又进行绩效改革,请了第三方公司介入,所有政策均是对领导有利,领导绩效是普通职工的5-10倍,并且工资也不再按政策继续上涨了。年轻医生对比一下同级医院的收入,那肯定是不满意的。加之行政后勤人员增加太多,他们的绩效比临床一线还高,又增加了临床的不满。医院接着又制定了一条奇葩的规定:无理由投诉。只要病人投诉,一律处罚医护人员。并且你还要给投诉方道歉,要对方原谅你才行,没取得原谅的,年终考核就有影响。医保政策采用单病种付费,一不小心就被扣款,你不仅要懂得治病救人,还要懂经济会算账,否则每个月累死累活,最终被扣得工资为负数。重重大山压在临床一线身上,年轻人没结婚,无负担,没有后顾之忧,于是招进来一两年,看看形势严峻,人家立马辞职不干了。所以我们再接再厉招人,年轻人前仆后继走人,留也留不住。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当医生,只要看看我们医院这种形势就知道了,我相信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医疗界的普遍现象。
针对评论里关于“看病还是很贵啊,你怎么哭穷”的言论,特地回复:我国的保障是遵循马太效应的,如果你有高的退休金,那么你的医疗保障肯定也更好,看病便宜。相反,如果你是农村养老金的,你肯定看病也相对更贵。医疗改革,对于不同的人,收益肯定不一样,针对慢性病,已经便宜很多了。
假设两个病人因为心衰住院,同样都花费1万。
A可能自费1000。B自费3000,这就是医保不同所致。
—————以下为原回答,不再更新—————
外行人的消息真的太滞后了。我刚上班我们医院很多药品都已经是4+7带量采购了,现在正在推行DRGS付费。马上三明医改也要推行了。这些政策对医生收入影响有多大?内行人应该都是有体会的吧,外行人只会说,哎呀我听说你们月入多少多少,开豪车住别墅。拜托,这些跟2015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医生有半毛钱关系吗?这时候的临床医学,真的是狗都不学……
还有一点就是人命更珍贵了,医患关系很差。几十年前公费医疗赤脚医生的年代,其实人命是没这么珍贵的。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带我的老师跟我说,他们当年实习的目标就是要独立切阑尾,但是我实习就缝了几次皮。不知道现在那些二十五六岁在外科规培的人有没有主刀过切阑尾,可能有,但应该很少很少。
觉得自己收入低的同行,你们向自己医院老员工打听一下,2010年左右的收入。问问题要有技巧,他们可能会跟你说,我们入职工资几十块,相处熟悉了以后适当问一问奖金。我问到的人,除了主任、升学跳槽了的,其他人都跟我说奖金降了不少。
这个行业,特别是内科,很像以前的百货商店售货员,现在已经没落;当然比XDF这种好,好歹不会裁员,就是降薪而已。
踏入临床以来,到现在我正式参加工作。期间不下5个高年资主治医生告诉我,“我们当初刚入职,住院医奖金是两三万一个月”,现在主治了,有些1万都拿不到。工作量比以前更多。
政策变化太快了,确实现在当医生性价比不高。医院的高年资前辈基本都躺平了,现在工资比以前低,也积累了几套房……
至于工资低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应该是取消药品加成、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医保政策等多因素导致。
我院高年资主治说,他参加工作第一个月的奖金是3万,我第一个月的奖金2000都不到。巨大的差距,医院的病人比以前还多。当时他一个月可以买5平米以上,我现在可以买1/10平米。现在他工作了10多年,最近一个月的奖金是1万……
1万其实也不好拿,因为有药占比、医保、病历几个罚款的项目,我们医院能拿到1万的是数学水平高的医生。跟我比较熟的医生正好是负责科室药占比业务的,基本上就是医院规定科室总额,科室自己内部分配药占比比例,天天计算,大家一起争取科室总体不被罚款
再讲一个县医院的,也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奖金是两万左右,当时他刚上班,管10张床左右,10年过去了,快升副高了,管15张床左右,加上上门诊,奖金变成了8k。(现在很多药都没有提成,有提成的药医生也不敢多开,药占比指标太高,扣的奖金巨多)。现在县医院性价比其实还好,他们县房价平稳。
医疗系统的改革真的是翻天覆地,我当时填志愿的时候,医生真的收入超级高。在我读书期间,医改没停过,房价猛涨,现在工作了,看到房价收入比真的挺懵逼。
动不动就提与农民工对比的人,非蠢即坏,就像把生育率低怪罪于女性受教育,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生活压力大,分配不均的问题,应该让每一个劳动的人,都有体面的收入;依靠出租房子、炒房各种手段获取“资本增殖被动收入”的人才是我们要对立的。拿着退休金来炒高房价的人也恶心,你可以拿退休金作为基本生活开支,但是拿来买房出租投资????
其实我挺怕贫富差距太大的,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人,仇恨社会,他们只接触得到医生,仇恨同样在劳动的医生,造成的伤医事件挺多,我后面工作就没有回老家了。(这一点其实是很多医学生也会考虑的问题,转行的医生一般都是被逼走的,要么是与病人有冲突,要么是与医院领导有冲突)
我本人,学历不差,进的医院科室是10年前能给新人发3万的科室,这说明我进的医院也不差,况且我就业是应届生限制+专业方向限制+证书限制,5:1进来的。我认为唯一的错误在于晚出生10多年。
还有一个说明大环境不好的例子,我大概2014年读书的时候做过超市卖奶粉的兼职,大型超市货架前站着,好像是100多底薪➕5%左右提成。隔壁卖白酒的阿姨卖一瓶是赚10多块钱。我们当时都是按时上下班的,就上8小时班。现在这些销售肯定也会觉得收入锐减了,因为人们都习惯网购了。
不是很敢辞职,虽然对经济收入不平衡(特别是与10年前内科黄金时代相比)。现在经济不景气,去了药企,裁员只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吧。我同学硕士就直接被XDF裁员了,她以前一个月课多的时候到手是2万多,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好日子而已。药品带量采购的时候,很多普通的药代也离职了。
很多转行的医生应该都是对现有体制十分失望的,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经济效益,医院也是一样,财政差额拨款根本就无法保持医院运转,大部分医院都在拼命追求效益,各种指标压在医生身上,我个人感觉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当初那一种纯粹治病救人的心态了。我正在变成一个精于计算的医生,我只能通过为病人提供服务,从病人身上赚钱……
最后讲一下药品提成,实际生活中,药品的提成比应该算消费品里比较低的。现在weibo,douyin很多带货的,我很早以前也玩过。用的taobao的一个软件,返利是几毛钱到几十块钱。你的衣食住行,可口可乐、nike鞋子,哪个销售卖给你不赚钱??
现在的二甲双胍、氨氯地平是真的一毛钱不赚,药房还倒贴着卖给病人。现在药品降价以后,卖药品其实是完全比不上卖其他东西的提成的。如果你敢开昂贵的药,仔细想想你的奖金,会因为药占比指标扣成负数的。
因为公家的医疗口P事儿太多了。
上着班呢让听线上会,也不知道凑什么热闹。
人手本来就不够,地儿也不大,今儿个这儿查一下这个,明儿个那儿查一下那个,后天要交一堆材料,天儿麽天儿的还要自查自纠,还都要纸质版的东西,放都没地儿放,归了包堆儿囤一起了还说不尊重工作。
其实当个大夫就是看病嘛,看好了就是本事,管理的片区患者稳得住,技术一直在精进,就是大夫当得好嘛。
结果现在非得整这一大堆乌七八糟的,还得处理什么乱糟糟的投诉。
医疗口开什么投诉啊,哪里不满意直接走司法程序嘛,光投诉态度有个鸟用。
好多工作压在就那么几个人身上,都得加班才能干完,但又不给加班费,也是有点儿迷茫。
确实是在考虑转别的地儿了,是不是民营医院能少点儿这种破事儿啊。
我也只是想纯粹地当个大夫,给患者瞧好病,挣俩辛苦钱儿。
为嘛非得往下派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任务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