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市场,会有一半的人觉得要上涨,一半的人觉得会下跌。这样市场才是有效市场,价格才是稳定的。
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要上涨,价格就会涨到”一半的人觉得要上涨,一半的人觉得会下跌“的水平;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要下跌,价格就会跌到”一半的人觉得要上涨,一半的人觉得会下跌“的水平。
房价不会暴跌,会持续多年阴跌。哪怕名义上一分不降,只要不涨就是在跌,因为每年货币在贬值。
这么说吧,广大的3-5线城市的房价,肯定会变成白菜价,今天鹤岗就是前车之鉴。因为这些城市都属于人口流出地,中国这场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快接近尾声了。前一阶段是农村流向城市,这个阶段城市人口是增量。下一阶段是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所谓大城市就是这么几个地方,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及周边,再加上每个省的省会城市形成的都市圈。未来中国大部分人口都是居住在这些地方。也就是能维持房价坚挺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些一线城市和内地的那些强省会城市。
我有房子,房贷还第八年了,不是预测房价要跌,而是房价真的跌了。我自己小区,疫情前房价12500,还有人问,还有成交。后来,有人房子挂两年,各种可商量,无人问津,最近看窗户上卖房的电话没了,不知道是掉了还是卖出去了。小区房价目前已朝1.1去了。
我姐的房子,开始挂牌82W,无人问津,一降再降,挂牌78W,买家只肯出73,至今没出手。
另一个姐的房子,2018年107W买入,去年最高开到97W,至今没出手。
小区旁高端楼盘,开盘1.8,最终实在卖不出去,降价为1.6,结果开始买的业主各种闹,无奈之前的赠送车位,弥补损失事情才平息。
我们本市知名开发商,2022年春节刚过在家裁员,被起诉逾期办证违约金,总共不到500W,拿不出来。
我们小区开发商以建设施工为主业,从2021年开始,涉诉案件十几起,被冻结财产上千万,无他,没钱。
很多以前风光的大老板现在诉讼打官司,几千块钱的诉讼费都要“等等我尽快凑一下”
现在房价下跌不是某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北上广深这种核心城市或许还有一些空间,其余的五年之内不崩盘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外国的疫情严重,严重了就会死人,死人就会释放出他拥有的财富,但永远不会产生其他利润,遗产继承会被国家收取一部分当税金,那么,财富的总量是多还是少?人少了,有钱了,社会就会平静下来,这个逻辑链条很清晰。
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已经涨到极少数人才能进入的游戏,韭菜已经醒悟了,不愿意再接受未来30年的痛苦期,那么问题来了,房价不降怎么会有新的韭菜去接手?
按照常识来理解,15年的时候房价就到头了。结果15年和17年两波,挣的那可是断子绝孙的钱。
2015年预测房价要跌,那叫割韭菜。
2018年预测房价要跌,那叫先知。
2021年10月预测房价要跌,那叫事后诸葛亮(高情商)或智商不高(低情商)。
新媒体上大量充斥着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
一种就顺着听众爱说的说,先设定一个大家情绪上爱看的结果,然后东拼西凑搞一堆看起来有关联的理论或案例去假装证明一下。
还有一种就是事后出来喊,局势明确了,他成明白人了。
2017年~2018年,写回答怼阿里,怼网贷,怼垄断,一堆人喊着马云爸爸来举报,天天折叠建议修改。
到了2020年年底,全成了明白人了,义愤填膺的,满大街都是变着花怼资本的,都变身工人爷爷了。
写新媒体的人,大量的是精神中产阶级和精神资产阶级,投机性很强,然后还整天自我感知良好,容不得别人的意见。
真的有事儿碰到他们自己的一丁点利益了,装窦娥喊冤的时候声嘶力竭。
但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儿,从来不早做,做的时候都是打落水狗来抢流量了。
谁赢他们帮谁。
真无聊。
谁掌握话语权?最近突然觉得,这特么是不是有人要扫货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