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以外国人为主题的中国地板广告,一个很普通的广告,一个不错的本土企业。当我走过后,心中不由想到:外国人真帅啊,不是吗?想到这里,我内心突然生起另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会不由自主的认为外国人更加优越,在外貌上优于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多的广告主角,都是外国人?为什么如此多的广告商,都用这些远离我们生活实际的外国形象?
一种恐慌在我心中蔓延:如果全体国民都自觉的认为外来种族形象优于中国人的形象并习以为常,是不是存在一种可怕的假设:我们都被有组织,有目地的洗脑了?在我们一出生开始,就被植入了一种观念:外国人,你们是优越于我们的种族?
一个可怕的,高度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敌国机构,运用某种被强大国家机器忽略的手段,在这些目标民众脑中有目的的开展洗脑运动,并终于被我这个普通的公民察觉了?
从小到达,在我心中植入外国人,特别是白种人的优秀形象的渠道,似乎只有好莱坞电影一条。
如何评价漫威官宣首部华裔背景的超级英雄电影《上气》,背景设定为「傅满洲」之子,原型或为李小龙? - 叶致中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635773/answer/756945953
好莱坞的影视作品是具有高度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洗脑作用的。影视作品从来不应该视为简单的娱乐文化产品,影视作品是具有高度的宣传作用的。有人认为,一个漫威抵得上三个中X部,一个好莱坞抵得上十个央X一套。
如何改变一个人对于不同人种的观念,使之对于黄种人和白种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印象,只需要简单的重复刻画形象。当英雄人物以白人的形象重复出现,观众会将该人物的美德,自动的归结于该人种。当反派形象,黑暗形象反复的出现在黄种人的身上,偏见会潜移默化的植入一个人的思维中(stereotype)。这不是阴谋论,也不是本人存在着刻意的排外和民族主义,这是事实。
从改革开放以来,影视界每一次进口以黑人,白人为主角的好莱坞英雄大片和个人英雄主义影片。我们就会进一步不自觉的将影视人物的美德和优良品质,归结于人种差异。而黄种人在这类影片中正面角色的缺失,恰恰助长了外国人的优越性。
从《泰坦尼卡号》到《钢铁侠》,从《肖申克的救赎》到《速度与激情》,不论作品的优秀程度,但是,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是注定不会在西方电影制作者的笔下展现的。
浪漫,勇敢,无畏,个人英雄主义,至少在影片里,是属于白种人,属于西方世界的独有性格。中国形象,亚洲面孔的正义性是无法在任何一部影片中看见的。长期看这种电影,中国人心中会不自觉的加深西方形象的优越,并由于中国形象,亚洲面孔的缺席,会自觉的自卑。
当我察觉自身的审美观如此的西方化,如此的倾向于盎格鲁撒克逊人起伏的面部曲线时,我发现自身已经成为了西方宣传的成功案例。当全民都审美西方化,娱乐西方化,购物优先选择西方时,我们的民族,将彻底失去自信,而成为被刻意塑造的,追寻着优秀民族的二等民族。
中国人已经被植入对于自身民族的歧视了。
所以,我决定有意识的避开这种洗脑,我可能余生都不会再看这些所谓的好莱坞大片了。
我不想成为那些精神还处在19世纪,见到外国洋大爷就内心高潮的easy girl;也不想成为那些很少研究过产品内涵,确因为品牌是外国名牌就买买买的一些青年女性;更不想成为对民族自卑,为我的外貌而感到遗憾,做梦都想成为金发碧眼男孩的洋买办。
对不起漫威,我不想看你的电影。
很常见的几个举例:
1.言论:找个外国男人改善基因,因为外国人都是肌肉男(影视界的外国人全面的正面形象)
偏见:由影片中外国人都是正面形象,认为所有外国人都是这样。忽略了外国文化,特别是大部分美国人气饮食不健康,糖分摄入世界第一的事实。
措施:看美国新闻,看看底层美国人民和土红脖子,了解一下美国糖尿病发病率和肥胖率,再看看街上到处都有的巨型胖墩,瞬间明白,电影放大了目标民族的优秀品质,强烈贬低了自我民族。
治疗方法:少看漫威电影,多看福克斯新闻,或者出国看看,尽量减少被洗脑和被植入种族偏见的机会
2.购物:外国品牌优于中国品牌
偏见:由外国媒体常年因为意识形态问题喜爱黑中国,认为华为,大疆这种在世界范围内,在各自所处垂直行业内最优秀的品牌,不如西方品牌。塑造了外国品牌认为中国人钱好赚,一边从容自在的辱华。
措施:多看新闻少看广告,弄清那些产品是智商税,那些是辱华品牌。
治疗方法:远离微信咪蒙,微薄洋吹,远离身边的无脑媚外。
3.easy girl
为什么如此多的easy girl一片一片,怎么也打击不完?
建议少看电影,多读书,搞清楚那些外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要因为看了太多外国电影,把美国壮汉全部都看成钢铁侠,绿巨人。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的支持,反对,和质疑。我写这篇文章,是基于我自己对当前崇洋媚外的不合理现象的观察所发出的一些真实想法。欢迎大家就不同意见和我讨论。
中国的上一代家庭教育多少都要一些大问题。
第一,给孩子灌输的认同标准都是外化的。既作为身份来讲 ,你是谁的孩子,谁的孙子等等。你的成就,更是依赖于外部世界的评价。你是不是乖宝宝,你不是好学生。长大了还要看你工资多少,有没有对象,买房了吗。
这造成的问题是中国一大把人无法正确看待自己。他们评价自己的时候也依赖于外部标准。结果你知道的,这个世界总是有人比你强的。所以一大把人没安全感,没有先验的自我认同。
而实际上,人的自我认同就应该是先验的。人爱自己,喜欢自己,不应该需要什么理由。
第二,是过去中国家庭羞于表达爱。父母一个个对孩子口嫌体直。很容易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不利于他建立自我认同。
这种斯巴达式的环境有一定好处。就是我国拼命的人非常多。并且如果你取得他的信任的话,他会跟你痛诉革命家史,告诉你他这么拼的理由。
但是我很少见到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拼的。相对而言,为了家庭而拼算是最健康的了。
缺乏个人的自我认同,对祖国和原生文化的认同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一般谁牛逼认同谁。
在这点上,我们甚至不如完全没什么家教孩子都是浑浑噩噩街头田间长大的地方。他们不受干预反而建立起了比较正常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都没有。自我宣传自然就是渣,反过来进一步丧失话语权,又加重我们缺乏自我认同……
毛泽东主席早就看穿了一切。
他说:“认为西方世界很行,我们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都是不行的,这也是一种迷信。我们怎么不行呢?我相信,白人可以干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干,而且可以比他们干得好些。”
他还说,西方国家想欺辱我们,认为我们生来就不行,没有什么办法,命运注定了,一万年该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不会管理国家,不会搞工业,不能解决吃饭的问题,科学文化也不行。它们不想一想,这种状况是谁给造成的?
每当遇到现实的困惑时候,可以多去翻翻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