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南高院张家慧受贿案件提到了18名行贿律师,对律师行业有何影响?

回答
海南高院张家慧受贿案件牵涉出18名行贿律师,这无疑对律师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短期内的震动和反思,也可能催生长期的行业规范和自律的提升。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些影响:

一、 对律师职业形象和公信力的严重打击

信任危机加剧: 律师是法律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其职业操守和廉洁性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实现。当律师被指控为了获取案件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时,这无疑是对律师这个职业最大的损害。公众会质疑律师的职业道德,认为他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可能参与到腐败链条中。
公众对法律秩序的担忧: 律师行贿意味着他们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案件的审判结果,这会严重动摇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人们会产生“有钱能使律师推磨”、“关系决定一切”的负面印象,对整个法治的公平性产生怀疑。
负面新闻的连锁反应: 一旦出现此类案件,媒体的报道会进一步放大负面效应。即使只是少数个别律师的行为,也容易被泛化为整个律师行业的普遍现象,给整个律师群体带来污名化。

二、 对律师行业内部的震动与反思

警钟长鸣,加强行业自律: 这类案件无疑给全体律师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所有律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律师协会等行业组织将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内部审查和清理的压力: 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可能会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审查力度,对于存在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律师,可能会面临行业处罚,甚至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行业文化的反思: 某些律师为了迎合客户或获取案件,可能形成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声誉的行业亚文化。此类案件促使行业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崇尚公平正义的行业文化,鼓励律师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律师之间的互相警惕和猜疑: 在案件曝光后,律师之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互相猜忌,担心与不诚信的同行被“一网打尽”,影响自身的职业声誉。

三、 对律师执业环境的潜在影响

司法机关的审查更严: 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律师的行为会更加审慎和警惕,尤其是在涉及某些特殊领域或背景的案件时。这可能会增加一些合规律师的执业难度,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净化执业环境。
客户选择律师时的顾虑增加: 潜在的客户在选择律师时,可能会更加谨慎,不仅仅看重律师的专业能力,还会更加关注其过往的执业记录和职业声誉。一些不诚信律师的客户流失,客观上会给诚信律师带来更多机会。
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长期来看,此次事件可能会促使法律服务市场走向更加规范化,信誉良好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能够获得更多信任和业务。不诚信的律师或事务所将被市场淘汰。

四、 对律师协会和行业监管机制的挑战与推动

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 此类案件暴露了现有行业监管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律师协会等行业组织需要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信息掌握能力和处理违规行为的效率,建立更有效的预警和惩戒机制。
加强对律师的培训和教育: 需要加强对律师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完善举报和投诉机制: 鼓励内部举报和外部监督,完善对投诉的调查和处理流程,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与其他司法部门的协同合作: 需要加强律师协会与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打击律师行业的腐败行为。

五、 对法律服务收费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对“关系律师”和“包装律师”的警示: 一些律师可能为了获取案源而采取不正当的商业手段,例如通过行贿来获取案件。此类案件会警示这类律师,这种行为是不可持续且具有高风险的。
促使律师行业更加注重专业价值: 当不正当手段被严厉打击后,律师行业将更加回归其本质——依靠专业知识、法律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法律服务将成为主流。
可能影响部分不透明的收费模式: 如果行贿行为与案件委托费用的不透明有关,那么此次事件也可能推动法律服务收费更加透明化、规范化。

总结来看,海南高院张家慧受贿案牵涉18名行贿律师,对律师行业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它既是对行业声誉的一次重创,也可能成为一次行业洗牌和重塑的契机。

短期内, 公众对律师的信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律师行业将面临更严厉的审查和更复杂的舆论环境。
长期而言, 如果行业能够深刻反思,加强自律,完善监管,并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那么这次事件反而可能成为推动律师行业走向更加健康、规范和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催化剂。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个法治社会的公信力,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律师而言,这是一个必须深刻汲取教训的时刻,重塑职业声誉和赢得社会信任,需要每一位律师的共同努力和对职业操守的坚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行贿受贿,历史悠久,不可能杜绝。有些法官、律师运气好没被抓出来,戏照唱、茶照喝。

我觉得,加强司法说理、法律文书公开的刚性要求,应该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而且,允许律师能直接要求法官就判决书解释、说明,甚至展开辩论,黑心法官也就能收敛不少。说到底,还是制度缺陷,法官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君不见,现在多少判决书只有一个万能说理公式,多少判决书完全忽视律师提出的意见。二审基本上也沦为了走形式的程序,更不用说再审了。员额制改革将法官的权力极大扩张了。所谓的终身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说说而言。相反,律师的作用很能得到充分发挥,行贿反倒对案件走向发挥重大作用。

至于各种监督,法院内部的监察室跟养老院没区别,根本没有作为。而纪委、监察委要启动调查,阻力极大。除非能获取行贿受贿的直接证据,这从对方当事人角度来讲,根本不可能掌握到。

在以上情况下,很多当事人要行贿法官也就不难想象了。总之,制度不落地,律师行业行贿受贿问题必将广泛存在。

user avatar

如果不是张家慧案发,那18名金光闪闪、荣誉等身的律师,现在应该还端坐在宽敞明亮的高级写字楼里,慷慨激昂地高谈阔论公平正义,谆谆教诲年轻律师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晚上又为自己银行卡上多了个零而窃喜,被自己是社会精英的身份而感动。

但张家慧这个萝卜带出的泥,让这些律师的肮脏和龌龊,暴露在全世界的目光之下。社会荣誉、精英人设,不过是给人们增加更多的笑料。

被称为“最富法官”的张家慧,2020年12月被以受贿、行政枉法裁判、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判决书中的38名行贿人中,包括了18名律师,行贿金额超过2000万元,而这些律师,多为身负众多荣誉称号和律协职务的“行业翘楚”。

律师行贿法官,并不是个案。

2021年6月8日,孙永一法官被济南天桥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这个案件同样牵扯出24名律师向孙永一法官行贿,行贿金额最高的一个律师超过90万元。

孙永一受贿案曝出后,两位济南中院法官乔绪晓和戴伍建受贿案接连曝出,三名法官受贿案牵扯出64名勾兑律师。

而更早的,还有武汉中院腐败窝案,13名法官受贿案更是牵扯出44的行贿律师。

2014年发生在辽宁省抚顺清原法院的腐败窝案,甚至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法院的中高层几乎被掏空:三名副院长,两名被带走调查,一名在逃;执行局局长和六名庭长全部涉案。

律师行贿的事情被公开后,社会影响极坏,网上要求追责的呼声此起彼伏,但迟迟不见监管部门动静。

12月4日,海南司法厅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律师队伍专项教育整顿与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的报告》,称已对涉张家慧案的38名律师进行了严肃处理,4名被移送司法机关,9名被吊销执照,21名被停止执业,1名被罚款,3名被行业警告。

涉张家慧案的18名律师被处罚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律师拍手称快,部分律师表示,这样的处罚还是太轻了。

的确,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了。

与普通犯罪相比,职务犯罪的量刑简直低得不可思议。很多普通犯罪,几千甚至几百块钱就要被判刑;如果金额达到几十万,根据罪名的不同,基本上就要判处十年以上甚至无期直至死刑。

而近年查处的贪污受贿案件,动辄几千万甚至数以亿计,却鲜见死刑甚至无期徒刑,如张家慧案,仅判决书认定的金额就高达4375余万元,但三罪合并,也仅领刑18年。

而张家慧作为法官,其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绝对不是普通犯罪所能比的。

对行贿者的处罚更轻,涉张家慧案中的18名律师,行贿金额超过2000万,但仅有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其他的14名行政处罚甚至警告了事。

这些行贿的勾兑律师,虽然不是杀人放火,但实际的社会危害远甚杀人放火,因为他们危害的是公正的裁判,污染的是水源。

行贿律师首先破坏的是法律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在涉张家慧案中行贿的38名律师,多为有钱的律师界“大佬”,在这个有钱就是成功的社会,律师也不例外,他们因为远比普通律师丰厚的创收,给他们带来了众多的荣誉和社会职务,而这些荣誉和头衔,又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创收。

而上面的这些创收和荣誉,是通过行贿来获得的,勾兑律师通过行贿来获得竞争优势,对那些坚持走正道的绝大部分律师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

因此,行贿律师首先破坏的是法律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这种破坏,影响了整个行业法律服务水平的提高,直接受损的是法律服务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都为这一小撮行贿律师的行为买单。

行贿律师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危害,比起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和法治事业的危害,简直微不足道。

我们都知道,司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见司法腐败的危害,绝不仅仅是收了一点钱那么简单,其所危害的,是整个社会的根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破坏的是法治的公信力,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这种成本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简难以估量。

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指出的那样,普通犯罪污染的不过是河流,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而在张家慧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一次不公正的裁判,而是大面积的腐败,这种腐败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仰。

有人说,部分律师行贿是迫不得已,不送钱法官就不办事。这种现象并不是没有,甚至可能还不少,特别是在一些执行案件中,不给钱法官就不动,或者以各种理由拖延,但这是律师向法官行贿的理由吗?

作为社会的微小的一分子,个体的力量可能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公正。但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律师,虽然可能无法去阻止别人去犯罪,但你完全可以让自己不要助纣为虐。

多数时候,你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并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去做什么,比如你可能无法阻止别人去行贿,但你自己可以不去行贿,这个其实也是为法治事业做贡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