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很复杂,虽然近一年时间没吃,但汉堡王刚进入国内时候,我是经常给身边同事安利的,原因就是麦当劳肯德基的一个汉堡,总感觉吃不太饱,再点一个又吃不了,而汉堡王一个天椒皇堡,正好顶饱,而且面包更软,鸡排更多汁。
后来,隔了许久,又去吃,突然感觉好像小了一圈,再后来,觉得食材质量在下降。
食品卫生老生常谈,但是背后,总离不开四个字“价格竞争”,我相信汉堡王一开始也是想打造一个新的行业标准,想做成自成一派的汉堡产品线,以更高的价格更实在的用料,抢占麦肯的市场。
但问题就是,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四十六七块,买一个汉堡吃,还是太贵了。我们一部分人能够认可这个性价比,但还是有更多人一听到价格就扭头走了。而且随着快餐在中国的定位由一开始的高端形象变为如今的平价果腹,麦肯也不断的用优惠券、活动等方式进行促销打折,一元小食,九元套餐等等层出不穷,虽然我们能明显感到麦肯的汉堡越做越小,明知其在用减量降价的方式促销,但是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麦当劳肯德基,就是便宜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堡王的价格,几乎就是死局。
为了生存汉堡王也开始加入了价格战。
我想声明一下,我绝非为汉堡王洗地。我的立场鲜明,这种做法丧尽天良,必须严惩,这后面会说到。我现在说的是,为什么他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我们不去找原因,类似的事情就会不断重演。我们的三聚氰胺,地沟油等等,背后归根结底都是价格竞争。
有句话叫“当你在屋里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证明你屋里某个地方已经有了成群的蟑螂”。我们今天曝光了汉堡王,但我们心知肚明,这说明我们平时所吃的饭店,基本上都在做偷工减料或者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家家都通过自己的“独门秘籍”降低成本进而降价的大环境下,遵守规则、坚持价高质优的企业就会逐渐被淘汰,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核心不是我们今天爆出个汉堡王我们全体抵制,后天爆出个小龙坎我们群情激奋。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就像每个大货司机被抓到超载时,都会无奈的说“不超载就活不下去啊”,那是什么样的背景让这些大货司机明知被抓要罚款也硬要顶风作案呢?又是什么样的食品市场,让我们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总是频爆猛料?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被爆出的,总是冰山一角。
所以这就说到了问题的根本,这个问题问到说汉堡王能不能翻身?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但是如果这不是在我们国家而且在日本,我可以百分之一万的说,不可能翻身。
了解日本关于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条例的都知道,一个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如果被爆出现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不起,要罚到你“倾家荡产”,罚到你整个企业无法东山再起的程度,先不说舆论和市场,就单从行政处罚一项,就不给你任何机会。正式如此严厉的处罚措施,让日本任何一个食品企业不敢造次,因为哪怕一个细小的过失,都可能让企业万劫不复。
反观我们,我记得以前蒙牛出过事情,那个时候大家都说,蒙牛肯定完蛋,大家也都说以后不喝蒙牛了。可实际呢?蒙牛一边危机公关,一边降价促销,现在反而比以前更牛了。吉野家、肯德基都是被爆出过重大问题的,但时过境迁,又怎样了呢。
只要没有那种出问题就一票否决让你永世不得翻身的惩罚制度,我们只是曝曝光,痛快痛快嘴,你是今天抵制了,但过段时间降价打折,还会有更多人围上去。
因为商家心里也门儿清,我们的消费者,选择在平衡质量和价格因素上,价格因素永远是占主导的,这也是为什么价格战在我们这如此盛行。可能这扯远了,但我们想想,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不只是我们这些每天屋里吹着空调在知乎上写答案的所谓公知。还有多少连降价打折后的肯德基麦当劳都吃不起的人呢?如果你去问他们,为什么曝光了还吃,他们一定会说:“难道别的饭店就比汉堡王干净?因为汉堡王比别的饭店吃的便宜还吃得饱。只要吃不出大毛病就行呗”。
一句话,健康的食品市场,不仅需要健康的管理和奖惩体系,也需把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的消费者。
评论中有人对我举了日本的例子颇有微词。我们应当爱国,但也必须看到客观上的差距,日本对于食品安全上的管理和处罚力度比我们强,这是事实。如果有人有异议,可以去查一下日本食品安全法律管理体系。我只举几个事例:
2008年,日本高级料理“船场吉兆”出现篡改食物保质期、伪装产地。全体员工遭解雇,公司全面停业并宣布破产。
2011年,连锁烤肉店“烤肉酒家惠比寿”提供的生牛肝因怀疑被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全部店铺被责令停业,后公司倒闭。
2014年,东京都多摩一家经营了29年,最高年营业额1亿2千万日元的荞麦面店,因打工的大学生钻进洗碗机而破产,并负债3300万日元。
2015年,日本麦当劳发生了多起食物混杂异物事件,日本麦当劳公开谢罪,营业额与前一年相比降了20%(1375亿日元),最终造成了292亿的赤字,被迫关闭190家店铺。
日本每年被销毁的食品价值高达1200亿日元,按照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些食品其实完全可以食用。
日本《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对其处以不超过1亿日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经营许可证。一旦被发现,相关企业生产的食品全部在商场下架。如果该食品企业是上市企业,则股票暴跌,最终结局一般是倾家荡产。企业总裁通常先辞职,进而接受法律惩罚。
《食品卫生法》是在1948 年颁布的,经过多次修订。重大修改有6次,小修小改更加频繁,仅1995 年以来就修改了10 多次。
除《食品卫生法》外,与此相关的主要法规还有:《产品责任法(PL法)》、《食品卫生小六法》、《屠宰场法》、《禽类屠宰及检验法》、《关于死毙牲畜处理场法》、《自来水法》、《水质污染防止法》、《植物检疫法》、《保健所法》、《营养改善法》、《营养师法》、《厨师法》、《糕点卫生师法》、《生活消费用品安全法》、《家庭用品品质标示法》、《关于限制含有有害物质的家庭用品的法律》、《关于化学物质的审查及对其制造等进行限制的法律》、《计量法》、《关于农林产品规格化及品质标示合理化的法律》及日本农林规格(JAS)、食品卫生检查指针、卫生试验法注解、残留农药分析、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在食品或添加剂的制造过程中防止混入有毒有害热载体的措施标准、关于奶制品成分规格的省令、标签内容的规定、行业自定标准、与进出口食品有关的还有输出入贸易法、关税法等。
日本从2001年开始施行并推广农产品与食品的追踪系统,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下属的各地农户,必须记录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农协在收集这些信息后,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整理成数据库并将这些信息公开至网页供消费者查询。
其他的例子不举了,其实本来没想说这么多。
很难。央视315曝光汉堡王的视频总共7分27秒,最后10秒的杀伤力堪称空前绝后。这完全不是夸张。
看过315晚会原视频的小伙伴知道,前面7分多的内容主要说了两个问题:一是不按标准制作食物,为节约成本偷工减料;二是修改过期食物的保质期继续售卖。这两个问题虽然比较严重但是是限制在南昌市的两家门店中,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餐饮连锁,完全可以立即启动危机公关,把问题限定在出问题的门店而不加以扩大化,并立即道歉,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把事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坏就坏在最后这10秒钟:
记者:总部知道咱们换标签吗?
员工:当然知道了。
记者:总部也知道?(再次确认)
员工:对啊。人家都是从基层做起,当店长当了多少年了。。。
员工的话表达两层意思:1.修改食物保质期的情况总部知道,一句话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本来汉堡王可以辩解这个个别问题,然而却直接上升到整个品牌危机。总部知道并且默许(甚至是鼓励)旗下门店修改保质期标签,将过期食品卖给消费者,对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各位小伙伴自己去想。
2.总部的领导也是从基层店长做起,就是说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并且被默许甚至鼓励的,让过去几年吃过汉堡王的消费者怎么想,哦,合着你们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这么干的,从基层的员工、店长一直做到总部管理岗位,你们一直都知道甚至亲自参与了这样的事。我想大多数消费者听到这样的话都是无比愤怒的:偷工减料少放蔬菜、芝士我们忍了,你们特么的居然长时间售卖过期食材,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以上,这件事应该算作近几年餐饮行业罕见的危机事件,而且我隐隐感觉到央视是下了杀手,否则的话最后10秒内容完全可以剪切掉,至于汉堡王下一步如何公关我也很好奇,拭目以待。
别装了。我们都知道,汉堡王的卫生状况绝对不是国内餐饮界最糟糕的。
CCTV一个晚会能改变我们的认知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