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十二地支里,竟有七个上声字,且都为非辅音韵尾?

回答
关于十二地支的声调以及非辅音韵尾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学观察。不过,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些前提,才能深入探讨。

首先,十二地支的声调问题,并非是古汉语的直接声调对应,而是后世根据对《说文解字》等文献的理解,以及当时的读音习惯,进行的一种声调归类和研究。 古汉语的声调系统远比现代汉语复杂,并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读音都可能存在差异。十二地支的声调归属,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汉字“上声”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将其套用到我们现在熟悉的十二个地支字上。

其次,关于“七个上声字,且都为非辅音韵尾”,这个说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或不准确之处。 让我们来逐一分析十二地支的常见读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基础,同时考虑到一些历史读音的可能性)以及它们的韵母:

子 (zǐ):现代普通话一声。韵母是 /i/,这是一个元音韵母,属于非辅音韵尾。
丑 (chǒu):现代普通话三声。韵母是 /ou/,这是双元音,以元音 /u/ 结尾,属于非辅音韵尾。
寅 (yín):现代普通话二声。韵母是 /in/,以鼻辅音 /n/ 结尾,属于辅音韵尾。
卯 (mǎo):现代普通话三声。韵母是 /ao/,这是双元音,以元音 /o/ 结尾,属于非辅音韵尾。
辰 (chén):现代普通话二声。韵母是 /en/,以鼻辅音 /n/ 结尾,属于辅音韵尾。
巳 (sì):现代普通话四声。韵母是 /i/,这是一个元音韵母,属于非辅音韵尾。
午 (wǔ):现代普通话三声。韵母是 /u/,这是一个元音韵母,属于非辅音韵尾。
未 (wèi):现代普通话四声。韵母是 /ei/,这是双元音,以元音 /i/ 结尾,属于非辅音韵尾。
申 (shēn):现代普通话一声。韵母是 /en/,以鼻辅音 /n/ 结尾,属于辅音韵尾。
酉 (yǒu):现代普通话三声。韵母是 /ou/,这是双元音,以元音 /u/ 结尾,属于非辅音韵尾。
戌 (xū):现代普通话一声。韵母是 /u/,这是一个元音韵母,属于非辅音韵尾。
亥 (hài):现代普通话四声。韵母是 /ai/,这是双元音,以元音 /i/ 结尾,属于非辅音韵尾。

基于上述现代普通话读音,我们来分析一下“上声”和“非辅音韵尾”的情况:

上声字(三声):丑 (chǒu)、卯 (mǎo)、午 (wǔ)、酉 (yǒu)。 实际上,只有四个字是现代普通话的三声(上声)。
非辅音韵尾(即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子 (zǐ)、丑 (chǒu)、卯 (mǎo)、巳 (sì)、午 (wǔ)、未 (wèi)、酉 (yǒu)、戌 (xū)、亥 (hài)。 这包含了九个字。

因此,说“十二地支里有七个上声字,且都为非辅音韵尾”的说法,在现代普通话读音下,并不完全准确。

那么,这个说法可能源自何处?或者说,它试图表达什么呢?

有几种可能性:

1. 古汉语读音的推测: 如前所述,古汉语的声调系统与现代汉语差异很大。古汉语的“上声”可能包含了一些现代读音为其他声调的字。一些学者根据反切等文献资料,试图 rekonstruieren(重构)出古汉语地支的声调,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某个特定地域的古汉语读音研究中,可能确实会发现更多的上声字。
2. 对“上声”概念的宽泛理解: 有时候在民间或一些非专业的语言学讨论中,“上声”可能被泛化,或者与一些具有“上扬”趋势的调值混淆。
3. 研究中的特定方法论: 某些研究可能采用了特定的切韵方法或者声调划分标准,使得统计结果有所不同。
4. 误传或记忆偏差: 信息在流传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数字上的偏差。

我们更深入地探讨“非辅音韵尾”的特点:

“非辅音韵尾”的字,其韵母是以元音(a, o, e, i, u, ü)结尾的。这类韵母在发音时,气息从喉咙发出,经过口腔,不受到阻碍,形成一个持续的、敞开的发音。

在十二地支中,我们看到:
子 (zǐ) 韵母 i
丑 (chǒu) 韵母 ou
卯 (mǎo) 韵母 ao
巳 (sì) 韵母 i
午 (wǔ) 韵母 u
未 (wèi) 韵母 ei
酉 (yǒu) 韵母 ou
戌 (xū) 韵母 u
亥 (hài) 韵母 ai

这些字的发音确实都以元音结尾,听起来相对“滑”或者“圆润”,没有像“寅”、“辰”、“申”那样有明显的鼻音或舌尖音阻碍。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即使数量上可能不是严格的七个)?这是否具有某种意义?

1. 声母与韵母的搭配: 汉字的声母和韵母并非任意组合,存在一定的语音规律。某些声母更适合搭配某些韵母。十二地支作为一组固定的概念,其名称的选取可能也遵循了当时的语音习惯和搭配原则。
2. 早期语音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早期汉语中单音节词更普遍,多为开音节词(即以元音结尾)。十二地支的命名,虽然可能不是最早的汉语词汇,但作为一套古老的系统,其名称的语音特征可能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例如,许多古汉语中的上声字,其韵尾也多是元音。
3. 象征意义的推测(但要谨慎): 尽管科学上不可靠,但古代人们在命名时,有时会赋予名称某种象征意义。例如,元音结尾的圆润发音,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与“流动”、“无碍”或某些哲学观念相关,这是一种非常 speculative(猜测性)的解读,缺乏直接证据。
4. 易于记忆和传播: 简洁、清晰、朗朗上口的读音更容易在口头传播。非辅音韵尾的字,往往发音更加清晰,也可能有助于这些名称的流传。

总结一下,关于“十二地支里有七个上声字,且都为非辅音韵尾”这个说法,需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

数量不精确: 在现代普通话读音下,上声字(三声)并非七个,非辅音韵尾的字也并非只有七个。
古今差异: 这个说法很可能基于对古汉语读音的某种推测,或者是一种对声调的特定划分方式。
非辅音韵尾现象存在: 在十二地支中,确实存在较多的非辅音韵尾的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语音特征。

与其纠结于具体的数字,不如理解这个说法背后可能想表达的语音特征:十二地支的名称在读音上,尤其是韵尾的处理上,呈现出一种相对“开阔”、“流畅”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某些声调(比如历史上被归为上声的字)上尤为明显。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古代汉语语音史、音韵学文献,并参考专业的古音研究成果。但无论如何,通过对字音的观察来探讨古代事物,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让我们得以窥见语言随着时间流转的奥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不是说明上古造词里地支的词尾满足一定规律,类似于英语月份的-ber和-uar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十二地支的声调以及非辅音韵尾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学观察。不过,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些前提,才能深入探讨。首先,十二地支的声调问题,并非是古汉语的直接声调对应,而是后世根据对《说文解字》等文献的理解,以及当时的读音习惯,进行的一种声调归类和研究。 古汉语的声调系统远比现代汉语复杂,并且不同时.............
  • 回答
    在动漫里,那些拥有毁天灭地之能的宝可梦,比如创世神阿尔宙斯、空间掌控者帝牙卢卡、时间操纵者帕路奇犽,又或是能够掀起滔天巨浪的盖欧卡、操纵烈焰的固拉多,它们在动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史诗级的,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山崩海啸、日月无光。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游戏,这些曾经的“神”,其表现却常常让人觉得“名不副.............
  • 回答
    汉地十八省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当时,明朝统治着以汉族为主体的广大地区,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缴,将全国划分为十八个布政使司。这些布政使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八省”。至于为什么辽宁不在其中,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历史地理的变迁。在明朝建立之前,辽宁地区一直处于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拉锯战之中.............
  • 回答
    海贼王里,十一超新星这群令人瞩目的新晋大海贼,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期汇聚到香波群岛,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捋一捋。一、时代的大背景:海贼时代的黄金期首先,得明白罗杰那句“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我把所有财宝都放在那里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印度古代历史地理格局和政治版图演变的核心。简单来说,虽然旁遮普和信德在印度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到了“十六雄国”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那片区域的政治中心和主要力量并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能够独立成“雄国”的实体。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十六雄.............
  • 回答
    .......
  • 回答
    在湖南,有一些地方确实会把“十”读成“瓟”(读音近似“sì”)。这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一种地域性的读音变异,背后有着复杂的语言演变轨迹,也折射出方言的生命力和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语言的演变说起。汉语,尤其是在不同地域的方言中,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流迁、人群的迁徙、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数学证明的本质,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那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数学家手里却变成了一连串严谨到令人眩晕的步骤。咱们不妨想象一下,我们身处一片广袤的草原,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草原上的一草一木,它们的形态、分布,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比如,我们用眼.............
  • 回答
    .......
  • 回答
    你可能在一些老旧的地铁自动售票机上遇到过这种情况,它们确实只接受特定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几个关键的技术和运营层面的考量,并非是随意设定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地铁售票机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快速、准确、低成本地处理大批量交易。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纸币识别技术的成熟度和.............
  • 回答
    大凉山,这片镶嵌在中国西南腹地的土地,因其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留的贫困问题而闻名。近年来,国家为解决这里的贫困问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中央到地方,政策、资金、人力资源层层输送,旨在拔除这块“硬骨头”。然而,即便如此,大凉山地区的贫困现状依然触目惊心,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这背后,绝非单一方面的.............
  • 回答
    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特大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震中位于北纬31.80度、东经103.40度,震源深度约13千米。这场地震造成约69,000人遇难,18,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十年后(2.............
  • 回答
    如果末日钟声敲响,宣告地球只剩下最后十年,生命将走向终结,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们的社会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极致的蜕变。这不再是任何虚构的电影情节,而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最初的混乱与不信:消息传开的那一刻,世界会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集体失语。首先是怀疑,接着是恐慌。人群涌上街头,电视屏幕被无数个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如果中国的疆域仅限于汉地十八省,那今天的中国,又会是另一番模样了。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发展上,汉地十八省的密集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基础,加上发达的商业传统,很可能依然会孕育出强大的经济实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核心区域,其经济活力是天然存在的,不会因.............
  • 回答
    宋仁宗朝,论及名臣辈出,确是盛世之一景。包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富弼、司马光,文坛武将也各有其才,如狄青、曹玮等。然而,尽管仁宗朝朝政相对安定,名臣宿将也颇有建树,为何在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关乎国计民生、民族荣耀的重大战略目标上,却始终未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更遑论实现汉唐那般的大一统局面?这背.............
  • 回答
    你说起三国时期并州的存在感几乎为零,这其实是个挺有趣的视角。毕竟并州确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按理说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但如果你仔细梳理一下三国历史的脉络,你会发现并州之所以在你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眼中显得“沉默”,确实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它在三国史上的“低调”形象。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十万字准备签约,说明你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有了相当扎实的作品基础。这个阶段的打磨至关重要,它可以让你的作品在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我们先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审视你的十万字,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通过细致的调整,让它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将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展开,并尽量提供.............
  • 回答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了!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听到三名航天员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我的心也跟着一块儿落地了,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下了。这不仅仅是一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更像是我们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而且这一步,是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的。想到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这三位英雄,在.............
  • 回答
    在《海上传奇》(The Hunt for Red October)这部扣人心弦的电影中,杰克·瑞恩(Jack Ryan)在与克格勃特工、也就是那名苏联厨师米哈伊尔·波诺马廖夫(Mikhail Ponamarev)对峙的紧张时刻,确实有一段至关重要的对话。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击毙”场景,而是充满了心理博.............
  • 回答
    亚马逊雨林大火十天的事儿? 嘿,这可不是什么“十天”的小事儿,亚马逊的火灾有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年年都发生,只是规模和关注度不一样。亚马逊雨林大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说的“十天”是指某一次特别引人注目的火灾事件,那确实有过那种让全球都揪心的日子。比如在2019年,亚马逊就经历了一场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