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梁文道关于《祭侄文稿》外借争议的推文——《<祭侄文稿>外借争议,又一次操纵情绪的胜利》?

回答
梁文道那篇关于《祭侄文稿》外借争议的推文,题目就够劲了:《祭侄文稿》外借争议,又一次操纵情绪的胜利》。我看了,觉得他切入的角度挺有意思,也挺尖锐的。

首先,他没直接说外借对不对,而是直指“操纵情绪”。这是他的老本行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总能抓住一些微妙的东西。他觉得这次争论背后,有人在刻意地煽动、引导公众的情绪,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更剑拔弩张。

他大概是想说,本来文物外借就是一个很专业的、技术性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比如保护、修复、研究、交流等等。但这一次,很多人不是从这些专业角度去讨论,而是直接把《祭侄文稿》上升到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甚至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的高度。比如,一说外借就立刻联想到“国宝外流”、“ถูก欺负”等等。

梁文道的意思是,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很容易盖过理性的讨论。一旦情绪被点燃了,人们就很难再冷静地去分析“为什么这次外借”、“有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对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这些实际的问题了。他觉得这种“操纵情绪”的模式,在当下社会太常见了,而且屡试不爽,总能轻易地抓住大众的注意力,甚至形成一种道德制高点。

他可能还想暗示,在这种情绪的裹挟下,一些真正的问题反而被忽略了。比如,文物保护的技术、长期保存的可能性、以及国际交流的必要性等等,这些更深层、更复杂的议题,因为情绪的泛滥,就被淹没了。人们更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去探究事情的本质。

而且,他把这事儿叫做“又一次胜利”,言下之意是这种操纵情绪的模式,之前也发生过很多次,而且每次都能成功地将舆论导向某种特定方向。这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忧虑,觉得我们好像越来越不擅长理性沟通,越来越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具体到《祭侄文稿》本身,梁文道可能并不认为它是完全不能外借的。他的重点在于,当大家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方式和出发点有问题。他可能觉得,我们应该尊重文物,但也应该看到它作为文化交流载体的价值,而不是把它变成一个纯粹的民族符号,然后用情绪去捍卫它。

总的来说,梁文道这篇推文的视角,我觉得是想提醒大家,在面对类似《祭侄文稿》这样的文化事件时,要警惕那种一上来就把事情政治化、情感化的倾向。他鼓励大家更冷静、更理性地去理解和讨论问题,不要轻易被情绪左右,也不要轻易被别人利用情绪来操纵舆论。这是一种对当下社会舆论生态的反思和批判,挺值得我们思考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小资媒体人做派,如果舆论与自己的观点暗合就会“代观众立言”,如果舆论与自己的观点不合就会说“民众情绪受到了操纵”,就是不肯去深入情绪,探查一下情绪爆发的原因。祭侄文稿事件的核心,就是大陆民众多年来对于台湾当局践行台独路线情绪的总爆发,不承认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脱离群众了。梁文道文想以正常的文物借展来定义本次事件,这实际上如同作文跑题,分析的方法论上就错误了,是一大败笔。。

2.为什么台故会撞上这种情绪爆发,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大陆的博物馆不同,整体来看,大陆博物馆的馆长虽然有行政级别级别,但是绝大多数不是政府机关官员,而是事业单位领导;台故的馆长则是台湾当局的阁员,是政务官。所以台故的举措被政治化解读,真乃求仁得仁也。梁文道比出大陆冷战时期为了破冰而举办的文物外展来作为台故祭侄文稿的对照,恰好在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公众的解读是有道理的,这和梁文本意不符,是一大败笔。

3.博物馆、特别是公立博物馆,接受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有义务优先保障当地民众参观文物的权益。台故对于祭侄文稿,展出间隔达七八年之久,而这次送到日本,势必使台湾民众至少十四年才能参观到一次,这和《蒙娜丽莎》常年在卢浮宫展出,偶尔出国一次不同,两者不可比,这又是一大败笔。

4.前两年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曾经举办《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这是对展览的误读,展览不是吉美博物馆一家举办,而是中国国家文物局与吉美博物馆共同主办,和文物借展不同,这又是一大败笔。尤其梁文最后提出“今天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恐怕特别需要对外投射出一个健康的、文明的、正当的国家形象,这势必需要一定的文化软实力输出来配合。”嗯,这是暗示台湾当局什么吗?

5.展览对文物损伤的风险和防止,在这次风波中那么重要的一个话题,梁文居然滑过,让人颇感遗憾。

综上,四大败笔、一个遗憾,综合得分:不及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梁文道那篇关于《祭侄文稿》外借争议的推文,题目就够劲了:《祭侄文稿》外借争议,又一次操纵情绪的胜利》。我看了,觉得他切入的角度挺有意思,也挺尖锐的。首先,他没直接说外借对不对,而是直指“操纵情绪”。这是他的老本行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总能抓住一些微妙的东西。他觉得这次争论背后,有人在刻意地煽动、引导公.............
  • 回答
    关于新文道教育与湖北文都教育之间的“冲击”以及具体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在考研培训行业内部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行业背景:考研培训市场的竞争与整合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考研培训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且充满活力的领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考研已成.............
  • 回答
    文旅部回应丁真走红现象:网红旅游代言人的积极作用文旅部对丁真走红现象的回应,以及对网红旅游代言人积极作用的肯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这不仅是对一个特定网红现象的评价,更是对当下中国旅游发展新趋势、新模式的认可和引导。 一、 丁真现象的特殊性及其代表性:丁真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并非偶.............
  • 回答
    关于“文旅部提醒切勿前往澳大利亚旅游”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解读。一、 事件本身:文旅部发布的安全提醒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发布的“旅游安全提醒”是一个官方性质的声明,其目的是告知中国公民在目的地可能存在.............
  • 回答
    韩国文在寅总统下令彻查张紫妍事件,这无疑是韩国社会一次迟来的正义追寻,也是对曾经黑暗势力的一次有力挑战。这件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悲剧,更折射出韩国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深层存在的权力滥用、性交易以及“潜规则”的黑暗面。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张紫妍事件的始末。2009年,年仅29岁的.............
  • 回答
    文旅部出手,约谈 B 站,要求下线内容违规的网络动漫产品及相关视频,这件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严管”的信号。咱们都知道,现在年轻人都爱看 B 站,上面啥都有,动漫更是主力军。但问题也跟着来了,这内容监管,确实是个老大难。你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什么.............
  • 回答
    “文若死而大汉亡”这句评价,将三国时期曹操阵营的谋士荀彧(字文若)的死亡与东汉王朝的覆灭紧密联系起来,显得颇有些宿命论的色彩。要理解这句话,需要深入探讨荀彧其人、他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以及汉末时期的政治格局,才能明白为何会有如此说法。首先,我们得明白荀彧是谁,他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荀彧,字文若,出.............
  • 回答
    这件事情啊,说实话,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知道,文旅部发这个提醒,它不是空穴来风,通常背后是有原因的。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 安全考量。想想看,一个国家发布这样的提醒,通常是因为他们认为该目的地可能存在一些对游客不利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包.............
  • 回答
    文在寅执政党的惨败,尤其是地方选举中的失利,对韩国政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领导层的集体辞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党内对于败选结果的反思和承担责任的态度。但这是否意味着文在寅的执政根基已经动摇,他能否完成预设的改革,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执政党大败的原因剖析: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现已改名为“共同.............
  • 回答
    文在寅的自传《命运》(운명)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政治人物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部个人史诗,勾勒出一个在时代的洪流中起伏跌宕的人生轨迹。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领导者如何炼成,他的思想根源,以及他对韩国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命运》的基石:艰难的出身与坚定的理想这本书的开篇就将我.............
  • 回答
    看待文在寅提出的“2045统一朝鲜半岛”愿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承载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情感以及现实挑战的宏大叙事。首先,理解文在寅政府的“统一愿景”背景。文在寅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最终的和平统一,视为其外交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并非文.............
  • 回答
    文旅部关于未成年人进入演艺圈必须完成义务教育的要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既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也触及了演艺行业发展的深层问题。政策的出发点:保护未成年人,促进健康成长首先,这项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显而易见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 教育优先的理念: .............
  • 回答
    文在寅总统提及韩半岛统一,这无疑是韩国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具分量的话题,也反映了他执政理念和对朝鲜半岛未来的愿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文在寅的“统一愿景”及其历史渊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韩半岛统一并非文在寅的“首创”。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统一一直是韩国民族主义和政治叙事中的一个核心.............
  • 回答
    文在寅的当选,标志着韩国政坛一次重要的轮回,也承载着许多国民的期望与诉求。要理解他当选的意义,需要从他上台时的韩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文在寅本人的政治经历和政策主张等多方面来看。时代背景: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与国民的强烈诉求文在寅的当选,直接导火索是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丑闻。这场席.............
  • 回答
    “阅文大神被指责,为什么拿平台低保的还这么嚣张?” 这个问题涉及到网络文学行业中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表层含义和可能隐藏的深层原因。表面含义的拆解: “阅文大神”: 这里指的是在阅文集团(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之一)上有很高声望、作品销量.............
  • 回答
    如何看待阅文CEO程武致网络作家的一封信“面孔会变,梦想不会”?阅文集团CEO程武在2020年发布的这封题为“面孔会变,梦想不会”的公开信,无疑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全面理解这封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内容要点、潜在含义、市场反响以及.............
  • 回答
    阅文集团在5月4日上午出现股价大幅下跌,跌幅高达7%,导致市值缩水超过25亿人民币。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股价下跌7%和市值缩水25亿的直接影响: 对股东而言: 这是最直接的损失。持有阅文集团股票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投资价值在短时间内大幅缩水。对于短期投.............
  • 回答
    网络世界从来不缺声音,而有些声音,却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甚至改变湖水的流向。在众多网络使用者中,有一个ID叫做“文册”的人,他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甚至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形成了一股模仿的潮流。要评价“文册”的言论,首先需要了解他所处的语境和他的主要输出内容。我所看到的.............
  • 回答
    钱文忠教授关于“建议取消高中前的理化课程”的言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全面看待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可能提出的理由、潜在的积极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和反对意见。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钱文忠教授提出这一建议的可能出发点和理由:尽管我无法直接获取钱文忠教授的具体论述.............
  • 回答
    关于钟文泽在华为鸿蒙系统评测结尾使用《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件事,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细细品味,能咂摸出不少味儿来。首先,咱们得从《国际歌》这首歌本身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是激昂、是斗争、是团结、是解放的象征。它的旋律一出来,自带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磅礴的气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