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内无恶不作的人是否会比在游戏内尽量行善的人人品差?

回答
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看待虚拟行为与真实品格之间的关联。简单粗暴地说,游戏里无恶不作的人“人品差”,这听起来似乎理所当然,但仔细想想,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内行为”和“真实人品”。游戏是一个高度受限且充满规则的虚拟空间,很多行为在其中可以被放大,也可以被规避。一个在游戏里扮演“恶棍”的人,他可能只是享受那种打破常规、挑战规则的快感,这和他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是个坏人,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就好比有些人喜欢看恐怖片,但不代表他在现实中就想伤害别人。

相反,一个在游戏里“尽量行善”的人,他的动机也值得揣摩。他是真心信奉“善有善报”的道理,还是仅仅为了获得游戏内的奖励、声望,或者吸引其他玩家的注意?游戏中的“善举”有时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在游戏社群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品牌,从而获得更多合作机会,甚至在现实中带来一些间接的好处。所以,表面上的“善良”也并非一定能完全代表真实的品格。

我们再想想“无恶不作”这个词。在游戏中,这可能意味着欺骗、背叛、杀戮(虽然是虚拟的)、占小便宜、扰乱游戏秩序等等。这些行为在虚拟世界里,往往能带来 immediate 的满足感,比如抢到别人的资源,在PK中获得胜利,或者通过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快速升级。这种即时反馈,对于一些人来说,比长远来看的“行善”带来的成就感更具吸引力。

而“尽量行善”的人,他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人,去遵守游戏规则,去维护社区的和谐。这其中需要一定的自律和耐心。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做“吃亏”,或者回报太慢,所以他们选择更容易、更直接的满足方式。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游戏行为等同于真实人品。游戏更像是一个试验场,它能放大我们性格中的某些倾向。一个在现实中就比较自私、喜欢占便宜的人,在游戏中很可能会表现得更极端。同样,一个在现实中就乐于助人、有同理心的人,也很可能在游戏里主动去帮助别人。

但是,也有例外。有些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压抑了太多的攻击性或者反抗情绪,他们会在游戏这个安全的空间里释放出来,扮演一个“坏人”来获得宣泄。这或许是他们处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并不意味着他们本质上就“坏”。反之,有些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习惯了循规蹈矩,到了游戏里,反而会去尝试一些平时不敢做的“坏事”,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探索和边界试探。

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恶”和“善”往往是相对的。在一个充斥着掠夺和对抗的游戏里,适度的“狡猾”或者“自私”可能是生存的必要手段,不一定就等同于道德败坏。而在一个鼓励合作和互助的游戏里,刻意的“损人利己”则会显得格外突出。

归根结底,判断一个人“人品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需要我们综合考虑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动机、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以及他对他人的影响。仅仅依据他在游戏中的表现来定论,未免过于片面。有时候,游戏里的“恶”只是表象,而游戏里的“善”也可能只是伪装。真正能反映一个人品格的,或许是他在面对选择时,那个更接近真实自我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评论人品差?

几条逐渐递进:

第一条,取乐的模式可怕。注意,我不是在说谋生的模式可怕。我是说他取乐的模式可怕。

人要谋生,无可奈何,那么各种擦边球乃至于“人在江湖”的“身不由己”,我们暂时不去加以评价。——注意,我没说使上这个理由就肯定算无罪无恶了,我只是说这个层面我们暂时不予评价。

我们只说取乐。

取乐,是人在生存需求之上的东西。取乐,没有“这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的借口。所以,“取乐的方式可怕”——也就是以恶为乐——就是一种可以说明问题的指标。

譬如,好以杀生取乐,好以成瘾物取乐,好以霸凌取乐,好以见利忘义取乐。

这些都是明确的危险信号。道德与否我们暂且不谈,只是单从危险性来说,这些人身上存在着如利刃一般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条,道德投机主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或者契约、法则,他是否遵守,全看会不会被抓住,抓住是不是会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只要经过计算——有时候只是假装计算,实则是被猪油蒙了心的妄断——觉得可能有净得利益,他就觉得无所谓,甚至觉得不做才傻。

“这里又没有人管”,“抓到了也无非重新注册一个新号”——这样的心态,就是投机主义道德观的体现。

这东西有一个对应的中国法则,叫做“君子不欺暗室”——不因为没人看得见,就推翻自己的准则。不因为可以逃脱惩罚,就去作恶。

第三条,道德场景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对一个道德议题没有确切立场。采取哪个立场,全看情境,看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情境里,切换道德评价体系可以使自己脱去罪名、获得在场优势势力的认同,或者甚至获取某种利益,那么他可以非常逼真的——乃至于“真诚”的——切换到那个立场。而切换到另一个情境下呢,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切换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立场。

如果你不是同时看到了两个情境下的全部表演,他完全是无懈可击的。每一幕戏都演得激情十足,令人不能不相信他就是那么想的。

你如果把两个情境下截然不同的表演一起拿到他面前呢?他一脸的茫然——“对啊,有什么问题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让你不得不怀疑他缺少涵摄问题本质、发现逻辑矛盾的能力。觉得他大概不是虚伪,而是笨,是傻。

只是,“巧合”的是,他每次“傻”都“傻”在很占便宜的位置上了。

这个就叫做“道德情境化”。这不光是道德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只是道德已死亡。道德情境化,是不但他谋杀了道德,他还要把道德的尸体拿来做成木偶,梳妆打扮起来穿街走巷演木偶戏赚钱。

这几条,都可以不折不扣的算人品差。

但这还不算差到极点。

为啥呢?因为是个人就或多或少有这么一点,大概只是程度不同。尤其是很多表现非常隐蔽,需要一个人不但有坚决的自省的决心,还要有超人的天赋和日积月累冰冻三尺的自省经验堆出来的自省能力。否则看都看不见,自然也就谈不上自我修正。所以,人身上有这些问题,虽然是问题,也是避之则吉,但还不算洪水猛兽。

那什么是极恶呢?

那就是无耻——自己已经明知,已经故犯,但不觉得羞耻,不惭愧,没有不适感,没有焦虑感,于是毫无修正的驱动力。这已经可以非常有效的将这人诊断为“反社会人格”了。这就像有人无意间杀了人,但是却没有发现自己感到有什么不舒服,没有恐惧,没有担心,没有罪恶感,没有焦虑。缺少这些内嵌的良知效应的人,缺少道德的基本机制,是极端危险的存在。

那可不是“避之则吉”而已,而是你要是发现了这种人而不果断回避,就形同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玩火。

在这之上还有一类,可以成为王中之王——那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我把这个回答收进了家族答集,就是为了告诫有意建立自己家族的人——你的家训里必须包含这一条回避法则——要高度注意识别无耻之徒,避免误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家族之中。

怎么识别?比如问问他们关于这个话题的看法,看看他们是不是会祭出“反正没人管”“这样的人多的是,不多我一个”之类的神回复。

发现一个,剔除一个。

不是不可以打交道——事实上世界充斥着这种人,全然隔绝是不可能的。

而是不可以将他接纳为你的家族成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看待虚拟行为与真实品格之间的关联。简单粗暴地说,游戏里无恶不作的人“人品差”,这听起来似乎理所当然,但仔细想想,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内行为”和“真实人品”。游戏是一个高度受限且充满规则的虚拟空间,很多行为在其中可以被放大,也可以被规避。.............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在玩游戏、讨论游戏时会遇到的一个疑问。简单来说,游戏中的物品,一旦进入了成型的游戏产品,它们就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但这里的“物品”需要更细致地界定。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版权。版权,顾名思义,就是著作权。它保护的是原创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在游戏这个领域,版权保护的是.............
  • 回答
    看到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是合理的,这事儿吧,得这么看。其实挺复杂的,掺和着游戏设计、玩家心理、甚至我们现实中的一些观念。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尤其是很多流行的电子游戏,它的核心机制里就包含“冲突”和“对抗”。很多游戏的乐趣就来自于战胜对手,而战胜对手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就是“消灭”它。无论是射击游戏里.............
  • 回答
    原神的时间线,这个话题,说起来真是有些复杂,但又引人入胜。它不像我们现实生活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清晰记录,而是散落在无数的传说、历史的碎片,以及角色们的回忆之中。想要捋清楚,得像寻宝一样,一点一点地拼凑。咱们先从最遥远的过去说起,那时候,提瓦特大陆还是一片混沌,七神还未确立统治,甚至元素力本身.............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简单。腾讯最近那个“小学生游戏内禁消费”的政策,一出台就搅得网上是风起云涌。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有人管管熊孩子了;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这措施有点粗暴,有点一刀切。咱们就一样一样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识别小学生”的技术难题,是怎么破的。为啥要禁?“保护”还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把全国的景区搬到网游里,再靠虚拟门票收费,这想法简直充满了想象力,而且如果操作得当,绝对能玩出花样来。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怎么个玩法,又有哪些门道。一、 游戏框架与核心玩法:不只是“逛”那么简单首先,这游戏不能是简单的3D模型复制粘贴,那得多无聊?它得是一个活生生的、有.............
  • 回答
    从《原神》的剧情发展来看,游戏中的三个主要国家——蒙德、璃月和稻妻,各自在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优势和劣势。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对比: 一、 蒙德:风神的自由之都发展情况: 蒙德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其名称意为“风之城”。在风神巴巴托斯的庇护下,蒙德.............
  • 回答
    要评价《原神》游戏内实名直接修改绑定手机的功能,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啊,说起来是个挺方便的功能,但它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有好的地方,也有得细琢磨的地方。首先,这个功能带来的最直观的便利是什么?想象一下,你最开始玩《原神》的时候,可能用的还是你爸妈的手机号,或者一个不常用的号码。结果呢,.............
  • 回答
    《GT赛车7》最近这波操作,说实话,让很多老粉和新玩家都挺懵的。你说的那个M站2.0评分,简直是炸开了锅,这口碑的下滑速度,说是过山车一点不夸张。从一个备受期待的系列最新作,一下子跌到索尼第一方游戏的谷底,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最核心、也是最让大家炸毛的点,就是那个游戏内收益.............
  • 回答
    国产网游里,你可能很难在游戏里找到一个像单机游戏那样,密密麻麻列出几十甚至上百个名字的制作人员名单。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背后也有不少原因,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首先,得从网游的“生命周期”说起。单机游戏,一旦开发完成,差不多就定型了。玩家拿到手里的,就是那个版本的游戏。但网游不一样,它是一个持续运营.............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在玩家社区里,关于“为什么游戏内不搞一周年庆典?”的讨论,可以说从未真正停止过。每次到了重要的纪念日,总会有不少玩家在论坛、社交媒体上发问,甚至有些期待落空后会流露出些许失落。首先得承认,《原神》的运营策略一直以来都相当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确实成功地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里站稳了脚跟,.............
  • 回答
    西山居在《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简称《剑网3》)中为武汉“抗疫”英雄们颁发“逆行者”这一虚拟称号,这一举动,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个相当有创意的点子。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的时代,游戏作为一个承载了无数年轻玩家生活与情感寄托的平台,能.............
  • 回答
    这句“中国的网络游戏策划总是把游戏内的PK系统设计成负和博弈,国外的则是正和博弈”的说法,其实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心中真实的感受,也反映出了一些国产网游在设计理念上的常见倾向。咱们不妨把它拆开来看,聊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首先得弄清楚,什么叫“负和博弈”(Negativesum game)和“正和博弈.............
  • 回答
    想在未来十年里,一块显卡能畅快体验层出不穷的游戏大作,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游戏开发者们总是卯足了劲儿要把画面做得越来越逼真,技术也越来越炫酷。所以,我们得好好琢磨琢磨,什么样的显卡才最有“前途”,最能顶得住这时间的考验。首先,我们得明白,十年是个漫长的概念。 这期间,GPU的架构会迭代好几次,.............
  • 回答
    .......
  • 回答
    2019年2月14日晚,一个关于游戏《崩坏3》的聊天群发生了一场颇受关注的事件,一位家长在群内严厉谴责其他群员“耽误孩子”。这一事件因其涉及的家长对游戏玩家的刻板印象、沟通方式以及代际隔阂等问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 时间点: 2019年2月14日,正值情人节的夜.............
  • 回答
    国内游戏行业为什么不会内卷?这个问题,其实更像是在探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或者说是在反思“内卷”这个词的适用性。就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与其说国内游戏行业“不会”内卷,不如说它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极其内卷,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可能存在着一些能够缓解或避免纯粹“恶性内卷”的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内卷”这个.............
  • 回答
    要找到与 nVIDIA K2000M / GT650M 效能相当,甚至不逊色于这两款独立显卡的 Intel 内显,这确实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款 nVIDIA 显卡的定位和大致性能水平。 nVIDIA Quadro K2000M: 这是一款专业级移动工作站显卡,主要面向C.............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GOG(Good Old Games)平台推出的“30天内无条件退款”政策。核心政策解读:GOG 的退款政策核心在于:只要你在购买游戏后的 30 天内,且游戏时间累计不超过 2 小时,就可以申请无条件退款。 这个政策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考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值得深入探讨。积.............
  • 回答
    Xbox One 主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未遭大规模、公开的破解,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与早期的一些游戏主机相比,Xbox One 在安全性上的表现堪称优秀,这背后涉及了微软在硬件设计、软件加密、反作弊机制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构建上的一系列周全考虑。首先,我们得从硬件层面讲起。Xbox One 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