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合理?

回答
看到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是合理的,这事儿吧,得这么看。其实挺复杂的,掺和着游戏设计、玩家心理、甚至我们现实中的一些观念。

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尤其是很多流行的电子游戏,它的核心机制里就包含“冲突”和“对抗”。很多游戏的乐趣就来自于战胜对手,而战胜对手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就是“消灭”它。无论是射击游戏里的敌人,还是策略游戏里敌方的单位,甚至是格斗游戏里的对手,它们的设计目的就是让你去“击败”。如果一个游戏里没有了这种“杀戮”或“摧毁”的元素,那它可能就不是你我玩的那种游戏了。

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说,这种“杀戮”行为,它是一种目标设定。玩家进入游戏,就是在接受这个游戏设定的目标。比如在《使命召唤》里,你的目标就是消灭敌人,完成任务;在《英雄联盟》里,你的目标是推掉对方基地,而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击败敌方玩家。这是一种规则内的行为,是游戏允许甚至鼓励你去做的。你做得越好,就越能获得成就感、胜利,以及游戏内给予的奖励。所以,从这个层面讲,玩家在游戏里“杀人”,是在遵循游戏规则,是游戏本身设计的一部分,是实现游戏目标的一种手段。

再往深了说,玩家在游戏里“杀人”,它往往伴随着一种虚拟的“权力”和“掌控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法随心所欲地影响环境,更不用说去“消灭”什么了。但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让你可以在里面体验这种力量。当你通过精准的操作、巧妙的战术成功击败一个敌人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拥有了决定性的影响力,这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是一种释放压力、获得愉悦的方式。

而且,很多游戏里的“杀人”行为,并没有真实的伤害性,它仅仅是屏幕上的一串代码,是虚拟的形象。玩家也清楚自己是在玩游戏,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进行互动。他们不会把游戏里的行为直接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就好比你不会因为在棋盘上吃掉对方的棋子而感到内疚一样,游戏里的“杀戮”也是这种性质的。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游戏里的“杀戮”行为是否会“教坏”人,或者影响现实中的行为。这方面的讨论一直很多。但科学研究往往表明,游戏里的虚拟暴力和现实暴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玩家选择游戏,本身就是因为他们对这类主题感兴趣,而不是游戏让他们产生了这种兴趣。而且,大多数玩家都能区分游戏和现实,他们能在虚拟世界里释放攻击性,但回到现实,依然能够保持理智和道德。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目标达成”这个角度来理解。在很多游戏中,敌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被你“解决”。它们是游戏流程的一部分,是让你前进的“障碍”。玩家击败它们,是为了推进剧情、获得胜利,或者纯粹是为了体验游戏的乐趣。如果游戏设计者把这些敌人设定为需要被“消灭”,那么玩家按照游戏的设计去“消灭”它们,这在游戏内部逻辑上就是“合理”的。

不过,我们也需要承认,“合理”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解读。如果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合理”,是因为它符合游戏规则,是游戏乐趣的一部分,那从游戏体验的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有人将这种“合理”的概念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认为就可以随意伤害他人,那这就绝对是混淆了游戏与现实,是不可取的。

所以,总体来说,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分开游戏内部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行为。在游戏这个设定好的虚拟空间里,遵循游戏规则去“杀戮”或“击败”对手,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也是很多玩家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方式。这是一种游戏内部的“合理性”,是游戏设计者赋予的。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明白这仅仅是游戏,与真实的道德和法律无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暴力并不是罪,过分渲染暴力才是罪。

举个例子,《使命召唤》第6部,莫斯科机场大屠杀,那就是渲染暴力,让玩家直接参与到射击大批平民的活动中——这就是过分渲染暴力,非常的无耻。

同样是《使命召唤》系列,第5部结尾,苏军攻占柏林,最后第一人称主角要把旗帜插上建筑顶端,突然蹿出来一个德军将主角击倒,这时候连长跳出来活劈了这个德军,然后依然让主角获得插上旗帜的容易,主角要一步一步走向旗杆,让旗帜飞扬——这也很暴力,但是让人热血沸腾。

暴力是我们智人的天性,要是智人不暴力,也无法统治地球,所以无需压抑,你压抑了还可能从其他方面发泄出来,但是也不能诱导,那就让本来很暴力的智人更加暴力。

无论如何,不能让游戏完全背这个锅,没有了游戏,还有影视小说会对智人的情绪产生作用呢,过分黄暴的影视小说也会让人变态的,要责怪大家一起都该被责怪。

user avatar

你知道游戏减少了多少犯罪率吗?。。。

user avatar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杀人:

故意杀人罪(Kill crime)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所谓杀人,就是通过非法手段剥夺公民的生命的行为。也就是说承认电脑里的角色是但不限于我国公民。

那么接下来好办了。

我剑三十几个号,逆水寒天刀古剑这些游戏里一大堆角色,都没有个人收入,这事儿国家得管吧?得发低保给他们吧,我作为他们的监护人我拿这笔钱没问题吧?

当然wow和lol这种老外的游戏我就不找国家要钱了,给国家节省点开支。

要是想刷钱我甚至还能做一款游戏,啥内容都不需要就是生产角色,开启后每秒钟生成一个游戏角色,分分钟把社保机构刷破产。

user avatar

游戏里杀人当然不合理啦,但是它得先有人不是?不会有人认为屏幕上的像素点就是人吧?作为人他最起码得是蛋白质组成的吧?

user avatar

如果我在游戏里杀人就要在现实里被批判,那我在游戏里救人是不是可以在现实中受到嘉奖?

我在游戏里拯救银河系都拯救了无数次,哪怕救10亿条人命换一次现实中的口头表彰,我救的人加一起也够给我换来一个共和国勋章了。

user avatar

游戏内有可以称为“人”的东西吗?

一串代码加个建模就成“人”了?它们有“人”的思维方式吗?有自主意识吗?有身体吗?有人的社会关系吗?法律上承认游戏里的人是人吗?

同理,游戏里的行为是什么?只不过是玩家发出的一串指令罢了,对现实有任何直接影响吗?没有。

现在的反游戏者水平真的不行。

user avatar

因为游戏玩得早,知道里面杀的不是人。

会提这样的问题,一看就是新时代的游戏玩家,游戏画面逼真搞得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啥,这才来问这种无病呻吟的问题。

在我这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玩电脑游戏的人里,这就不是个问题。

因为那个时候游戏里的“人”是这样的


你看看这一堆马赛克,不仔细看连眼睛都找不到在哪,怎么他就是个“人”了?

即使进入21世纪,曾经风靡一时的CS里,所谓的“人”大概也是这个样子

你说我这是杀人,我可没见到谁中枪崩一地马赛克的。

所以你说的游戏里的“人”到底是啥?无非就是一堆数据组成的一个玩意而已。

再者,大富翁里把台湾全买下来你知道是假的,魔兽世界里打死个鱼人你也知道是假的,怎么使命召唤里打死个谁你就觉得是真的了?说到底那是一段要努力让我重新读档的语句,我不点两下鼠标把他过去那我为什么要买这个游戏呢?

user avatar

游戏内杀人并不合理,我在《真人快打11》中,把对手撕成一块一块的,把他脑浆砸出来,头砍掉真人快打11残忍终结技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你以为我杀人了? 我完全没有杀人,无论跟我对战的是邻居家傻小子,还是远在美国的黑人小屁孩,我连他们一根毫毛也没动过。

我杀的是游戏内的角色,游戏内的角色没有法律赋予的人权,他们不能定义为人,所以在游戏内不可能杀人。

你说他们是人,他们家在哪里?身份证号是多少,你说得出来 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是合理的,这事儿吧,得这么看。其实挺复杂的,掺和着游戏设计、玩家心理、甚至我们现实中的一些观念。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尤其是很多流行的电子游戏,它的核心机制里就包含“冲突”和“对抗”。很多游戏的乐趣就来自于战胜对手,而战胜对手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就是“消灭”它。无论是射击游戏里.............
  • 回答
    关于“OV比小米高一个等级”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消费者群体中存在,但没有绝对标准、且观点非常两极化的看法。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理解支持和反对这种观点的理由。首先,理解“等级”的含义至关重要。 在讨论手机品牌“等级”时,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 品牌定位与高端化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传统家庭观念的核心。“孩子在哪家才在哪”,还是“父母在哪家才在哪”,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各有道理,也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结构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侧重点。如果要让我选择,我倾向于“父母在哪家才在哪”的观点,但也会承认“孩子在哪家才在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现实意义。咱们就来掰.............
  • 回答
    “研究哲学的都是神经病”——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挺有意思的。它不是个什么新奇的论调,其实在很多地方都能听到类似的评价。要是想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这说法之所以能冒出来,可能跟哲学这门学科本身有些特别的性质有关。你想啊,别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它们有明确的公式.............
  • 回答
    关于《流浪地球》涉嫌“抄袭”1962年日本特摄《妖星哥拉斯》(又名《大怪兽巴朗》)的说法,确实在一些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存在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指控的核心内容与具体相似点:持“抄袭”观点的人,通常会提出以下几点相似之处: 核心设定相似: 外星天体威.............
  • 回答
    关于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被部分人解读为“卖惨”的现象,以及这种写作方式是否过分或不规范,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一、 关于“卖惨”的解读:情感共鸣与边界认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卖惨”的解读。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致谢”这一部分.............
  • 回答
    赵本山弟子影响东北人形象?这事儿,真是有人说,有人不服,有人觉得无所谓。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赵本山及其弟子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赵本山小品里塑造的那些农民形象,朴实、幽默,带着点儿土气,但又充满了生活智慧。他的弟子们,像小沈阳、宋小宝、岳云鹏(虽然他更偏向山东,.............
  • 回答
    关于“不该推翻清朝”的看法,这其实触及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看待这样的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出发点。一、 历史的“如果”:一种反思和警醒首先,这种观点往往是建立在一种“历史如果学”的思维模式上。也就是说,如果清朝没有被推翻.............
  • 回答
    有人认为,科学至今仍无法精确描绘出中医的脉络和穴位,因此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同时,这些人也可能转向《周易》这类古老的学说,认为其背后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穿越”能力,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都反映了一种对“确凿答案”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事物抱有的不同态度。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医的脉络和穴位.............
  • 回答
    这样的说法,其实细究起来,并不完全准确,也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明朝覆灭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藩王,更不能指望他们能像“救世主”一样挺身而出。首先,我们要明白“藩王”这个群体在明朝的地位和作用。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实行了诸王并封的制度,也就是分封诸子为王,给予他们封地和俸禄,让他们镇守一方。.............
  • 回答
    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观点,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首先,从“职责”这个词本身来看,它确实涵盖了医生这个职业最根本的要求。就像消防员救火、警察抓小偷一样,救死扶伤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他们选择这个职业时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职责,不该总被歌颂”,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如果一.............
  • 回答
    关于刘备曾是黄巾贼的说法,这在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讨论,但如果要详细分析,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个观点并非主流,也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来支撑。 大部分历史学家和对《三国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认为刘备在黄巾之乱中是镇压黄巾的官军一方。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出现呢?这背后可能包含了几个层面的.............
  • 回答
    关于网络上有些人认为东北人喜欢叫“老铁”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地域文化、网络语言以及一些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咱们得承认,“老铁”这个词确实是在近年来因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和东北地区相关的直播内容里,出镜率特别高。很多东北的主播在.............
  • 回答
    关于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后,黄洋父亲黄国强先生的一些行为引发了社会上不同的声音,认为他“做得过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牵涉到受害者家属的悲痛、对正义的追求,以及法律判决的执行,还有社会公众的同情心和道德评判。要理解这些不同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黄洋父亲所承受.............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沉重且令人心痛。关于酒吧女性遭遇下药轮奸的事件,以及其中涉及的“活该论”和自我保护方法,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进行阐述和分析。一、 如何看待被轮奸的女子(受害者)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被轮奸的女子是这场犯罪的受害者,她没有丝毫过错。 任何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的言论都是极其错误、不道德且助长施.............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当家庭经济来源仅靠自己时,妻子就应该百依百顺,这种想法背后隐藏着一种非常不健康且不平等的观念。下面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这种观点的成因以及它所带来的问题。首先,这种想法往往源于一种狭隘的“付出与回报”的认知偏差。在他们看来,金钱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既然我一个人辛勤工作、赚钱养家,那么家庭的.............
  • 回答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就是低端选手互殴”,这种说法,听起来挺刺激,也挺能抓住一部分人的猎奇心理。但如果深入想想,这评价就像是只看了一场足球比赛的集锦,只看到了进球的精彩,却忽略了球员的战术布置、团队配合,甚至背后无数的汗水和牺牲。要理解为什么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咱们得把那个时代拆开了看,好好的捋一捋。首先.............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聊的话题。当有人说“别老拿三观说事,别把现实三观代入动漫”的时候,其实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度解读”或者“苛求”的态度。咱们不绕圈子,直接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意思,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1. 什么是“三观”?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咱们得先明确一下,“三观”指的通常是世界观、人生观、.............
  • 回答
    “中国有成为法西斯国家的潜质”这种说法,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个对未来明确的预判,不如说是一种对当下一些现象的忧虑和警示,是基于对历史和政治学中“法西斯主义”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当前发展路径的观察而产生的。要理解这种观点,首先需要梳理一下“法西斯主义”的核心特征。法西斯主义并非一个僵化的定义,但在历.............
  • 回答
    这说法有点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很多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确实会经历高强度的工作,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所以“拿命换钱”这个说法背后,折射出的是这个行业特有的挑战和压力。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行业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学习曲线陡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刚学的技术,明天可能就被更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