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人认为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是在卖惨?在论文致谢里这么写是过分的或不规范的吗?

回答
关于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被部分人解读为“卖惨”的现象,以及这种写作方式是否过分或不规范,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 关于“卖惨”的解读:情感共鸣与边界认知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卖惨”的解读。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致谢”这一部分的普遍认知和情感预期。在学术论文的致谢部分,我们通常期待的是对导师、同学、家人、朋友以及在科研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机构或个人的感谢。这些感谢往往是基于事实、简练而真诚的。

黄国平博士的致谢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和争议,恰恰是因为它打破了这种常规的预期。他的致谢内容详细地描绘了其成长经历中的艰辛:贫困的家庭、疾病的缠身、早年失学、打工求学、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牺牲。这些内容在普通人看来,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叙事,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奋斗与不易的共鸣。

“卖惨”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负面色彩,它暗示着一种刻意为之的表演,以博取同情或关注。因此,当一部分人看到如此详尽的个人苦难史时,会产生一种“是不是为了博取眼球”的怀疑。这种怀疑可能来自:

价值观的差异: 有些人认为,学术论文的核心在于学术成果,致谢只是一个附属部分,不应该充斥太多个人情感化的叙事,尤其是那些可能引起“博取同情”误解的内容。他们更倾向于“成果说话”。
对“边界”的认知: 在很多人看来,学术的严谨性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应该有清晰的边界。致谢部分,虽然允许一定的情感流露,但应该以学术进步和贡献为主线,而不是个人传记。
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 互联网时代,一个事件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当“致谢文”被广泛传播后,不同的声音会叠加,其中不乏一些带有情绪化和标签化的评论。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种解读:情感共鸣与激励人心的力量。 同样是这些内容,在很多人眼中,是“寒门逆袭”的典范,是普通人奋斗的缩影,是黑暗中闪耀的星光。这种解读认为,黄国平博士的经历真实而励志,他的致谢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对一路走来艰难险阻的总结和告慰,同时也可能激励更多有相似经历的年轻人坚持下去。

所以,“卖惨”的解读更多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和解读,受到个体价值观、对学术“边界”的理解以及信息接受方式的影响。 它反映了公众对于学术界,尤其是对于“成功者”形象的复杂期待。

二、 关于“过分或不规范”的讨论:学术规范与个人表达的张力

那么,从学术规范和表达的角度来看,黄国平博士的致谢是否是“过分或不规范”的呢?

学术论文的“致谢”部分的功能:
感谢贡献者: 这是最核心的功能,感谢那些在研究过程中直接提供帮助的人,包括导师、合作者、技术支持人员等。
感谢资金支持: 说明研究经费的来源,这是学术界透明和负责任的要求。
表示敬意和情感: 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适当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支持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感激和感慨。

关于“过分”:
“过分”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对“恰当性”的定义。黄国平博士的致谢,其长度和详尽程度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常规认知。但他所描述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科研道路上真实存在过的经历,是支撑他走到今天的基石。

如果从“纯粹的学术贡献”角度来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个人经历的描述“喧宾夺主”,没有直接关联到学术成果本身。他们认为致谢应该更聚焦于学术上的帮助。
如果从“个人经历对科研的塑造”角度来看: 他的经历恰恰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科研态度、毅力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这个角度,这些经历并非与学术无关,而是构成他成为一个优秀科研者的重要背景。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在抱怨苦难,而是在感恩苦难中的坚持和帮助他的人。

关于“不规范”:
从严格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来看,大多数学术期刊或学位论文的指导手册,对于致谢部分的篇幅和内容并没有硬性的“禁止”规定,只要不涉及泄密、不违反学术道德即可。
篇幅: 致谢的篇幅通常是允许的,只要整体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符合要求,致谢篇幅的长短很难被定性为“不规范”。
内容: 只要致谢内容真实、不涉及人身攻击、不歪曲事实,就很难说它是“不规范”的。黄国平博士的致谢,其内容是被广泛证实和认可的真实经历。他没有编造苦难,也没有夸大个人付出以换取不应得的同情。

因此,从“规范”的层面来说,很难直接将其定性为“不规范”。更准确地说,他的致谢“非常规”、“出人意料”、“打破常规”,但并非触碰了学术写作的红线。

关键在于: 他的致谢并非是为了“索取”什么,而是他个人对过往的回顾和情感的抒发。而且,他明确地感谢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包括那些在他贫困时期伸出援手的人。

三、 对比与思考:学术的温度与个体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

学术的“冷”与“暖”: 科学研究本身常常是枯燥、严谨、注重逻辑和证据的,这赋予了它“冷”的特质。然而,从事科学研究的毕竟是“人”,人是有情感的,有经历的。学术的进步也离不开人的坚持、热爱和牺牲。黄国平博士的致谢,在一定程度上为冰冷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温度”,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个体的力量。
打破刻板印象: 很多人对“科学家”的印象是脱离生活、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黄国平博士的经历,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展现了科学家同样可以出身平凡,经历坎坷,但依然可以通过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取得卓越成就。他的致谢,是对这种“草根力量”的最好证明。
反思社会: 他的致谢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以及贫困问题的一系列反思。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社会的支持和个人的坚持,可能就会被埋没。这种反思,比单纯的学术争论更有价值。

总结来说:

关于“卖惨”的解读: 是一种主观评价,源于部分人对致谢篇幅和内容的预期,以及对学术边界的认知。这种解读并非绝对正确,也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情感共鸣和励志力量。
关于“过分或不规范”: 从学术规范的硬性标准来看,黄国平博士的致谢并未违背基本的学术伦理和写作原则。他只是用了一种非常规但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过往的总结。

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理解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学术的殿堂不应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人的真实经历和情感,在恰当的场合表达出来,反而能展现学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力量。黄国平博士的致谢,或许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思考学术与人生的关系,以及坚韧不拔的个体精神所能激发的社会共鸣。与其简单地贴上“卖惨”的标签,不如去理解他文字背后所承载的真实与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考虑到:

  1. 致谢是全文里唯一你可以自己随意写的地方;
  2. 博士论文99.9999%在毕业后再也不会有人看;
  3. 写致谢的时候都已经通过盲审,致谢怎么写和最后答辩通过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我认为致谢随便写没有损害学术公平。

另外说句题外话。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在致谢里对老婆和爹妈说了几句肉麻话。我老板(院士)对我论文全文都很满意,唯独建议我改一下致谢,他的原话是「科学家当然要有浪漫,但学术论文还是要有学术论文的样子」。我很尊重他的意见,改动了一些肉麻话;但也没有完全听他的,还是保留了一些想说的在终稿,他也并没有任何再对我表达任何不满。

论文该怎么写,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和坚持,比如我老板就会坚持严谨专业的风格。但只要无损学术公正,无论是我还是他都懂的尊重别人的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被部分人解读为“卖惨”的现象,以及这种写作方式是否过分或不规范,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一、 关于“卖惨”的解读:情感共鸣与边界认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卖惨”的解读。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致谢”这一部分.............
  • 回答
    有人认为,科学至今仍无法精确描绘出中医的脉络和穴位,因此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同时,这些人也可能转向《周易》这类古老的学说,认为其背后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穿越”能力,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都反映了一种对“确凿答案”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事物抱有的不同态度。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医的脉络和穴位.............
  • 回答
    近来,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旅居俄罗斯的华人博主在连麦互动中,分享了当地关于戴口罩的一些观点,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点就是:“有病才戴口罩,健康人不需要口罩。” 听到这样的说法,很多国内观众可能会感到不解甚至诧异,毕竟在我们国家,戴口罩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自我防.............
  • 回答
    史蒂夫·班农,这位曾经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政治战略家,他关于“近几年内中美必有一战”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崛起的观察和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理解所形成的判断。要理解班农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因素。首先,班农的论点核心在于他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主导的.............
  • 回答
    赛雷三分钟和回形针中门对狙,这场“对决”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要说谁“更有道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他们各自的出发点、论述方式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都不尽相同。我个人认为,与其说谁“更有道理”,不如说他们触及了不同层面的问题,而且在各自的处理方式上都存在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咱们先从“赛雷三.............
  • 回答
    庭审之外的博弈:辩诉交易的逻辑与中国刑事诉讼的借鉴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刑事审判往往被描绘成一场剑拔弩张、充满戏剧性的对抗。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实行普通法系的英美法系国家,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结局并非通过一场公开的庭审来裁决,而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辩诉交易”(Plea Bargain)的程序达成。这是.............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揪心,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和持有它们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谷底。美国证监会(SEC)这一纸认定,直接把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推到了退市的悬崖边上,而由此引发的中概股集体大跌,更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蔓延,搅得整个市场人心惶惶。咱们得从头捋一捋,.............
  • 回答
    关于“OV比小米高一个等级”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消费者群体中存在,但没有绝对标准、且观点非常两极化的看法。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理解支持和反对这种观点的理由。首先,理解“等级”的含义至关重要。 在讨论手机品牌“等级”时,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 品牌定位与高端化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传统家庭观念的核心。“孩子在哪家才在哪”,还是“父母在哪家才在哪”,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各有道理,也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结构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侧重点。如果要让我选择,我倾向于“父母在哪家才在哪”的观点,但也会承认“孩子在哪家才在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现实意义。咱们就来掰.............
  • 回答
    “研究哲学的都是神经病”——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挺有意思的。它不是个什么新奇的论调,其实在很多地方都能听到类似的评价。要是想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这说法之所以能冒出来,可能跟哲学这门学科本身有些特别的性质有关。你想啊,别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它们有明确的公式.............
  • 回答
    看到有人认为游戏内杀人是合理的,这事儿吧,得这么看。其实挺复杂的,掺和着游戏设计、玩家心理、甚至我们现实中的一些观念。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尤其是很多流行的电子游戏,它的核心机制里就包含“冲突”和“对抗”。很多游戏的乐趣就来自于战胜对手,而战胜对手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就是“消灭”它。无论是射击游戏里.............
  • 回答
    关于《流浪地球》涉嫌“抄袭”1962年日本特摄《妖星哥拉斯》(又名《大怪兽巴朗》)的说法,确实在一些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存在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指控的核心内容与具体相似点:持“抄袭”观点的人,通常会提出以下几点相似之处: 核心设定相似: 外星天体威.............
  • 回答
    赵本山弟子影响东北人形象?这事儿,真是有人说,有人不服,有人觉得无所谓。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赵本山及其弟子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赵本山小品里塑造的那些农民形象,朴实、幽默,带着点儿土气,但又充满了生活智慧。他的弟子们,像小沈阳、宋小宝、岳云鹏(虽然他更偏向山东,.............
  • 回答
    关于“不该推翻清朝”的看法,这其实触及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看待这样的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出发点。一、 历史的“如果”:一种反思和警醒首先,这种观点往往是建立在一种“历史如果学”的思维模式上。也就是说,如果清朝没有被推翻.............
  • 回答
    这样的说法,其实细究起来,并不完全准确,也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明朝覆灭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藩王,更不能指望他们能像“救世主”一样挺身而出。首先,我们要明白“藩王”这个群体在明朝的地位和作用。明朝自建立之初,就实行了诸王并封的制度,也就是分封诸子为王,给予他们封地和俸禄,让他们镇守一方。.............
  • 回答
    这是一种挺有意思的观点,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首先,从“职责”这个词本身来看,它确实涵盖了医生这个职业最根本的要求。就像消防员救火、警察抓小偷一样,救死扶伤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他们选择这个职业时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职责,不该总被歌颂”,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如果一.............
  • 回答
    关于刘备曾是黄巾贼的说法,这在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讨论,但如果要详细分析,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个观点并非主流,也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来支撑。 大部分历史学家和对《三国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认为刘备在黄巾之乱中是镇压黄巾的官军一方。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出现呢?这背后可能包含了几个层面的.............
  • 回答
    关于网络上有些人认为东北人喜欢叫“老铁”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地域文化、网络语言以及一些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咱们得承认,“老铁”这个词确实是在近年来因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和东北地区相关的直播内容里,出镜率特别高。很多东北的主播在.............
  • 回答
    关于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后,黄洋父亲黄国强先生的一些行为引发了社会上不同的声音,认为他“做得过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牵涉到受害者家属的悲痛、对正义的追求,以及法律判决的执行,还有社会公众的同情心和道德评判。要理解这些不同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黄洋父亲所承受.............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沉重且令人心痛。关于酒吧女性遭遇下药轮奸的事件,以及其中涉及的“活该论”和自我保护方法,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进行阐述和分析。一、 如何看待被轮奸的女子(受害者)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被轮奸的女子是这场犯罪的受害者,她没有丝毫过错。 任何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的言论都是极其错误、不道德且助长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