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女子在酒吧被下药后遭十五人轮奸,你们如何看待被轮奸的女子?为何有人认为受害者活该?应如何自我保护?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沉重且令人心痛。关于酒吧女性遭遇下药轮奸的事件,以及其中涉及的“活该论”和自我保护方法,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 如何看待被轮奸的女子(受害者)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被轮奸的女子是这场犯罪的受害者,她没有丝毫过错。 任何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的言论都是极其错误、不道德且助长施暴者的。

从心理和情感上来说,经历如此严重的性暴力会给受害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可能包括: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恐惧、闪回、噩梦、回避触发事件、过度警觉、情绪失调等。
抑郁和焦虑: 强烈的内疚感、羞耻感、绝望感、失眠、食欲不振等。
信任危机: 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信任都会受到严重破坏,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身体伤害: 除了直接的性暴力造成的伤痕,还可能面临感染性病、意外怀孕等风险。
社会污名化: 由于社会上存在的错误观念,受害者可能面临二次伤害,被指责、被议论,进一步孤立和痛苦。

我们应该以 同情、理解、支持和尊重 的态度来看待受害者。她所承受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需要的不是审判,而是帮助、疗愈和公正。社会应该为她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包括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医疗支持等,让她能够慢慢走出阴影,重新找回生活的尊严和力量。

二、 为何有人认为受害者活该?(“活该论”的根源与分析)

“活该论”是一种极端且有害的受害者指责(victimblaming)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原因:

1. 父权制文化与性别歧视: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贞洁”、“保守”、“弱小”,一旦女性的言行被认为“不检点”(例如,去酒吧、喝酒、穿着暴露等),就会被认为是“引诱”或“自找麻烦”,从而为施暴者开脱。
物化女性: 将女性视为可以被随意占有的物品,而非拥有完整权利和尊严的个体。
权力不对等: 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使得男性在许多情况下处于优势地位,当发生性暴力时,更容易将责任推给被侵犯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

2. 认知失调与心理防御机制:
“世界是公平的”错觉(JustWorld Hypothesis): 人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当发生令人不安的事件时(如无辜者遭受严重伤害),为了维护这种信念,人们会不自觉地寻找受害者身上的“原因”,认为受害者“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发生,这样才能解释和接受。
恐惧与焦虑的投射: 对于潜在的危险,有些人会通过指责受害者来减轻自身的恐惧感,认为只要自己不犯受害者“犯过的错”,就不会遭遇同样的厄运。这是一种“我不会那样做,所以我很安全”的心理安慰。
无知与缺乏同理心: 对性暴力的本质和对受害者的真实感受缺乏了解,无法设身处地为受害者着想,只能从自己的认知框架出发去解读。

3. 误解与传播不实信息:
对“下药”的错误理解: 有人可能认为女性去酒吧就应该警惕“下药”,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下药行为的违法性。下药是犯罪行为,受害者并非活该被下药。
对责任归属的混淆: 将“提高警惕”的责任与“不被侵犯”的权利混为一谈。提高警惕是为了降低风险,但最终的责任在于施暴者,是施暴者剥夺了受害者的身体自主权和安全权。

4. 对犯罪行为的漠视与纵容:
“活该论”的出现,实际上是在为犯罪行为开脱,是在给施暴者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是在纵容犯罪的发生,是对社会公正的严重损害。

总结来说,“活该论”是一种基于性别歧视、心理防御和无知的有害观点,它完全忽视了性暴力犯罪的本质,将责任错误地转移到受害者身上,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

三、 应如何自我保护?

虽然我们坚决反对“活该论”,但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是理性的。自我保护不是为了“避免被指责”,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自我保护建议:

(一) 出门前的准备与心态调整:

1. 信息告知:
将你的行踪、时间、地点以及同行人员告知信任的家人或朋友。
保持手机畅通,并确保电量充足。可以考虑携带一个便携式充电器。

2. 着装与随身物品:
选择不易被抓住、撕扯的衣物。
随身携带能提升安全感的物品,例如:
安全警报器/防狼哨: 声音洪亮,可以吸引注意,吓退潜在的威胁。
可疑液体探测笔/试纸: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一些用于检测饮料中是否被添加药物的工具。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警惕。
防狼喷雾/辣椒水: (请注意,在某些地区可能需要合法购买和使用,并了解使用方法和法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来暂时性地制服攻击者。
小手电筒: 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可以提供照明,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防卫工具。

(二) 在场所内的注意事项:

1. 警惕环境:
选择熟悉或信誉良好的场所: 尽量选择灯光充足、人流量适中且有安保措施的场所。
注意周围人群: 留意是否有眼神异常、行为举止怪异的人。

2. 保管好自己的饮品:
亲手接过饮品: 尽量避免让饮品离开自己的视线,尤其是从陌生人那里接过饮品时。
不要接受他人为你点单的饮品: 最好自己去吧台点单,或者确保你认识并信任帮你点单的人。
留意饮品: 如果饮品被打开过、看起来有异样(如颜色、气味、沉淀物等),或者你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后饮品看起来被动过手脚,都不要饮用。
使用瓶盖或杯盖: 如果可能,用手或杯盖盖住杯口,防止他人轻易投药。

3. 保持清醒和警觉:
控制饮酒量: 不要过量饮酒,保持一定的清醒度,能够更好地感知危险。
不与陌生人过度亲近: 尤其是那些对你表现得过于热情或有不寻常企图的人。
对“好意”保持警惕: 如果有人主动帮你买单、送你回家、或者提供不明的药物或食品,要特别小心。

4. 相信自己的直觉:
“感觉不对劲”是重要的信号: 如果你感到不安、被监视或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相信你的直觉,并立即采取行动。

(三) 遇到危险或威胁时的应对策略:

1. 立即离开: 如果你觉得情况不妙,第一反应应该是立刻离开现场,前往安全的地方(如人多的区域、洗手间、或者直接联系朋友来接)。

2. 大声呼救:
发出响亮的声音: 如果感觉被跟踪或有人靠近,立即大声呼喊“救命!”、“这是我的朋友,他在找我!”、“报警!”等,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声音越大,越容易引起他人关注。
使用防狼哨: 拉响防狼哨,其刺耳的声音能有效震慑对方并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3. 坚决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不被带离安全区域: 坚决拒绝被带到人少、偏僻的地方,或者被邀请进入陌生人的车内。
不接受不明物品: 坚决不接受陌生人递来的任何食物、饮品或药物。

4. 寻求帮助:
联系朋友/家人: 如果情况允许,立即联系你告知过行踪的朋友或家人,让他们知道你的处境并寻求帮助。
求助工作人员/安保: 如果在酒吧或公共场所,立即向酒吧的工作人员、服务员或安保人员求助。
报警: 如果情况危急或已经遭受侵犯,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在中国是110)。

5. 抵抗与保护:
尽力反抗: 如果面临直接的攻击,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反抗,包括用随身物品防卫(如踢、打、咬、抓),攻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如眼睛、喉咙、腹股沟等),制造疼痛和混乱,为逃脱争取时间。
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性侵,尽量在抵抗中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并尽可能记住攻击者的特征(外貌、声音、衣着等)。

(四) 遭遇侵害后的关键行动:

1. 第一时间报警: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警方会介入调查,并可能提供必要的帮助。
2. 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就医,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处理伤口,进行性病筛查和事后避孕等。
3. 保存证据:
不要洗澡、换衣服(除非是医疗需要): 尽量保持身体和衣物上可能存在的证据(如精液、毛发、纤维等)。
保留可能存在的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
4. 寻求心理支持: 联系心理咨询师或支持团体,处理创伤和负面情绪。
5. 寻求法律援助: 了解自己的权利,争取法律上的公正。

自我保护并非要求女性时时刻刻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是要在意识到潜在风险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危险,保障自身安全和尊严。最根本的社会责任,仍然在于施暴者停止施暴,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文化,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再次强调,女性不应为遭遇性暴力而自责或被指责。任何形式的性暴力都是犯罪,责任永远在施暴者一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庸在《笑傲江湖》里说林家武功低微却拥有《辟邪剑谱》,就好比是一个小儿抱着黄金在闹市上行走,谁都会有杀了孩子夺黄金的想法。

杀人夺金这事对不对呢?当然不对。从法律上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谁的命都是命,谁拿着黄金都不能抢。

但是,要放到现实中,有个家长让孩子用透明塑料袋提着几十万现金坐公交车,结果被抢了。除了觉得犯罪分子该被处理外,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的家长也是个SB?

政治正确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乎她会虚构一个理想的环境,然后用这个在理想环境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去放在各种环境下去应用。就好比说,他们会先假设,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不得侵犯,所以入室抢劫是不对的,小孩子抱着黄金在街上被抢也是不对的,所以小孩子的黄金被抢了,你绝对不能怪小孩子。

关于酒吧这种地方,其实也不用说那些政治正确的东西,不管在北京的三里屯还是长沙的坡子街,酒吧区附近的派出所基本都是一个城市最繁忙的派出所。如果想知道派出所日常处理的那些案件,建议看看B站的纪录片《守护解放西》。普通纠纷、涉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性骚扰……酒吧区附近的派出所,几乎天天都要查这些东西。人一旦喝酒上了头,精神状态跟平时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平时不敢干的事情,喝酒后就敢去干。而对于女性来说,也许平时可以很坚决的去拒绝某些要求,可一旦喝了酒上了头,有些行为就容易被理解为半推半就。更何况,酒吧里的涉毒、涉脏案件屡见不鲜,昏暗的灯光本就方便下手,而酒的辛辣又容易遮住一些药物的气味和味道。

之前江苏某地破获过一个使用迷奸药等对女性进行犯罪的团伙。据其中的一个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使用迷奸药对十几个女性下手过,但其中唯一失手的只有一次。那一次之所以失手,是因为对方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比如在餐厅选座位的时候,女孩拒绝了他去角落位置的提议,而选择了在灯光下的座位。在中间,她趁着女孩上卫生间的时候给女孩的水里下了药,但女孩回来后也没再喝水,中间让服务员重新换了一杯。在晚饭结束后,这个人想约女孩去KTV和酒吧,以便趁着环境继续下手,但女孩以自己有事为理由拒绝了。除了这个女孩之外,还有的女孩不同意将时间约在晚上,一定要将首次约会的时间定在中午,这个嫌疑人觉得不好下手,也就放弃了。

那之前这些嫌疑人都是怎么得手的?就是先吃饭,再喝酒或者唱歌而已。那些受害者为什么大多数都不报警?除了一小部分是因为面子问题外,大多数受害者根本分不出来自己醉倒是因为喝酒喝醉的,还是酒里面有什么不对的药物。再加上很多女性在酒醉后也容易丧失意识,很容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乘。

说这么多,就直接说一个很典型的酒吧强奸犯罪吧:

2018年9月3日凌晨1时许,家住博白县城附近的刘美莉(化名)邀请两个闺蜜到城区一酒吧内喝啤酒。在酒吧里,面容清秀的刘美莉引起了邻桌数名陌生男子,特别是冯某某的注意。觉得自己与刘美莉有眼缘,冯某某决定主动出击。
随后,冯某某走到刘美莉跟前,邀请刘美莉跟他一起喝酒。面对陌生男子的搭讪,刘美莉并没有过多的搭理,然而当冯某某再次把她硬生生拽过去一起饮酒时,刘美莉却没有予以明确拒绝,从而给了冯某某可乘之机,并一步步落入他设计的陷阱。在冯某某的一再鼓动下,刘美莉连喝了三杯啤酒,由于不胜酒力,刘美莉很快就醉了。看到刘美莉想呕吐,冯某某暗喜,并借机对众人拍着胸脯说,是他灌醉刘美莉的,一人做事一人当,他愿意扶刘美莉到卫生间让她吐个痛快以尽快醒酒,并且会照顾好她。见冯某某如此热情,与刘美莉一起到酒吧的那两名闺蜜也就信了,也就没有跟随在后,以致刘美莉落入了他的圈套当中。引诱吸食“K粉”,趁对方昏迷进行性侵当冯某某搀扶着大醉的刘美莉进入卫生间后,看着越发迷人的刘美莉,冯某某随即反锁卫生间的门,然后强行亲吻刘美莉和触摸她的身体,却被处于迷糊状态中的刘美莉推开了。见醉得一塌糊涂的刘美莉还能反抗,冯某某便心生一计,故意哄骗刘美莉说只要吸一点“K粉”(即毒品氯胺酮)就可以解酒,就没有这么难受了,说罢拿出先前备着的两张1元纸币,其中一张还包有“K粉”,另一张卷成纸筒状递给她吸食K粉。醉醺醺的刘美莉竟然信以为真,立马俯身吸食了纸币上的“K粉”,结果醉酒未解,人却昏迷瘫倒了
目睹着刘美莉慢慢地软瘫在地面,同样吸食了“K粉”的冯某某趁机性侵了迷糊软蔫、失去反抗能力的刘美莉。当晚凌晨3时许,该酒吧一名保安上洗手间时,冯某某叫住这名保安并让他帮忙给刘美莉穿衣服时,该保安这才发现躺在女厕所里的刘美莉赤裸着身子睡得很沉,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保安叫来酒吧的一名女顾客帮刘美莉穿衣服后,选择了报警。面对审讯,冯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来源:《玉林晚报》)

在这个案件里,刘美莉当然是受害者。但是,一来面对陌生男子的喝酒的邀请,刘美莉并没有明确拒绝;二来,在醉酒状态下,轻易答应了一个陌生人要出去的要求;第三,明明这个陌生人已经开始对刘美莉动手动脚,刘美莉却还认为这个人会帮她醒酒。而更重要的是,刘美莉这两个闺蜜实在让人无语。自己的朋友已经消失了快两个小时了,居然不闻不问。这要是在平时,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朋友跟陌生人出去了两个多小时,总该要问一问什么情况吧?

在这个角度上说,刘美莉的所谓闺蜜,要么是对其丝毫不关心的酒肉闺蜜,要么就是那种看着朋友跟陌生人出去不仅不担心,反而还觉得“姐们儿挺有魅力”的那种闺蜜——可一个醉酒的朋友跟一个陌生人出去了几个小时,真的就这么安全么?

当然,这也不是说只有女性不安全。现在男性去酒吧,也不见得就安全——特别是在大城市,其实男性被性侵的案件也不少,只不过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强奸罪”适用对象只是女性,男性如果被性侵,一般只能适用于“猥亵罪”来对嫌疑人进行惩处。所以,很多男性被性侵的案件,是不会因为“强奸”而被报道的。但在现在的酒吧等场所,这样的案件正变得越来越多。

我自己的家人就是做司法工作的。就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根据案件侦破的经验,无论男女如果真的要去酒吧也不是不行,但要做到几点:

第一,尽量不要独自前去,最好是有几个朋友一起——并且,你得保证这朋友是真的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同事,而不是这个案件里的刘美莉那种闺蜜;

第二,如果需要上厕所或需要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位置,要确保至少有一个以上的人盯着,以防别人做手脚;

第三,除非对方是你朋友的好友,否则对于陌生人给的烟、酒、饮料、食品等一概不碰;

第四,即便对方长得再好看,也别在第一次就跟人走,克制住下半身的冲动——无论男女,聊个几次再说;

第五,要至少保证朋友中有一两个人是清醒的,如果朋友喝多了,那你就少喝点。

总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非得拿着“小孩黄金被抢不是小孩的错”,认为小孩拿着黄金上路是完全没问题的,那倒不如让你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带个两斤的金链子出门。我想,这种钓鱼执法行为,是应当会受到警察的表扬的。

user avatar

酒吧、女生、轮奸,这些字眼一跳入眼中,很多人就开始在心里犯腻歪了,第一时间就已经给去酒吧喝酒的女孩子被怎样对待都是活该这个念头占据。

但是我们需要理性对待这件事,女孩子去喝酒并不违法,而被下毒被轮奸是实实在在的受害者。

既然已经确定是15个人,意味着这15名犯罪人员已经确定了,在逃的5个也会很快被绳之以法。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2人以上轮奸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这则新闻牵涉的不仅是轮奸重罪,还有另外一个非法使用违禁药品K粉罪(K粉:氯胺酮,全名为 2-邻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是苯环已哌啶(PCP)的衍生物。因为其物理形状通常为呈白色粉末,而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 K,故俗称K粉。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

虽然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是明显这十五个“人”不仅犯了轮奸重罪,同时犯有买卖毒品、给他人投毒,理应数罪并罚,建议从重处罚,该死刑的死刑,该牢底坐穿的坐穿,从轻处罚绝对不足以震慑禽兽。

另外:打击毒品也势在必行。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这个女生很无辜。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发声

只要稍微一提及,女生要保护好自己,一定会被喷。

会有人跟你说,那你这就是受害者有罪论。


但是,如果不遵循政治正确,来看待这件事。

你就会发现,并没那么简单。

酒吧,是喝酒的,对吧。

但是,喝酒的目的,五花八门

就好像,一群哈士奇里,有几头狼,别人跟你说,别过去玩

你非来上一句,狼咬我,是狼的错,不是我的错。


可问题就在于,这事儿,对错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受到了伤害,而狼是错的。

错了又怎样???打死了狼,你还是受到了伤害。

所以,对错重要吗?


我发现,有些人讲话,真的极其不负责任。

遇到了问题,只想对错,从来不会去讲缘由。

说个话,跟整爽文一样,一味的扯政治正确,就完事了。


这件事的本该告诉女孩子们,要提高警惕,这个教训非常沉重。

然后,跳出一群人,骂骂咧咧忽略本质。

搞成了男女对立

一顶大帽子,直接扣过来,搞得所有男的都是强奸犯一样。

女生哪怕喝醉了,躺酒吧,也不该成为被侵犯的理由。

更何况,是下药。

但是,谁又能保证,所有人都不趁人之危呢?

难道,因为男生里出现了人渣,就等同于所有男生都是人渣嘛?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个女生活该?

有很多种思路,

比如,明明不安全的事儿,她要去做。

还有,很多男生本身就对去酒吧的女孩子映像不好,他们本身也不去酒吧,就像有些女孩子讨厌男生去酒吧一样,她们也会倾向于把混酒吧的男生看成渣男,一个道理。


一个行为,会引发一个印象,这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事情,对错真的不重要。


我话说完了,要喷的,你就喷

要取关的,就取关,别跟我汇报。


我只想告诉所有女孩子们

保护好自己,不要去听什么政治正确。

人渣被谴责,并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单纯的发泄一下心中的怒火而已。

因为他们在做出这种缺德的事儿之前,就已经做了承担后果的准备。

另外,夜店里的小蜜蜂,挺多的。

她们的本质,就是卖色,只是卖不卖身,就得看钱到不到位

直接给钱,再交易,是违法的

但是,有了夜店,用钱买酒,就成了合法。

就好像,你玩游戏,游戏币,不能直接换成钱,但是你可以卖给玩家。

再这种风气下,你要人家怎么去区分,你是来卖色的小蜜蜂,还是玩家?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不说酒吧了,举个更极端的例子。

前些年有个精美无知少女,跑去墨西哥穷游,号称要face fear。

后来果然人间蒸发,不知道是已经烂在臭水沟里了还是被毒枭抓去当RBQ了,反正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我不知道她真正face了fear的时候感觉咋样,不过应该不怎么好。


墨西哥也不是法外之地,当年墨西哥人均GDP还比中国高呢。但是你敢去,就得敢死。

买定离手,愿赌服输。

user avatar

你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一种极端的二元论。而且你用错误活该这样的词在混淆是非观念。

我给你捋一捋。

你认为一个事故发生只能有一方是错的,因此只要有错的一方那另一方一定是对的。那么很明显施暴方是错的,所以受害人就不可能有错。这就是你的底层逻辑,所有认为受害者有罪论不合理的其实都在坚定这个逻辑。所以讨论中你这样的人往往会反问“错的难道不是对方吗?”

对方是有错,但从来没有人规定过,这个事件中只能有一方错。

其实包括你男友在内以及广大网友说的是部分对的。施暴者有错,但是受害人同样有错,他没有注意必要的风险防范。有句老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代的说法叫做注意安全。你有意的站到了危墙下面,你不长心思把自己置于险地,这本身就是一种错。不因为你是受害人,我们就忽略这种错。当然从情感上,从政治正确上,我们不能说这叫错,我们也不能说这是活该。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人。比如你提示女生衣着太暴露了,在外面会不安全,受到不必要的骚扰。那种女生马上掉过头来跟你说,难道错的不是骚扰我的人吗?我穿衣服难道有错吗?这就像你说的,坏人不会因为你是好女孩而放过你。很多伤害,一旦形成了不可逆。而你没法和坏人讲道理。

对于这种新闻事件,我们需要的不光是同情,更是警示后人,而你如果不承认他有过错,那逻辑上你就没办法警示后人。因为他做错了,所以后面的人才要注意安全规避风险,避免和她犯同样的错,如果他做的就是对的,你干嘛要避免呢?

user avatar

男生去某些酒吧,也存在被人下药轮奸的可能。

所以这事首先不在于男女,而在于行为。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user avatar

一个小孩,没有系鞋带就乱跑,导致自己摔伤了。请问,作为受到伤害的他有罪吗?肯定是没有。但是,如果你是他父母,你能说,不系鞋带是对的,以后不用系。明显,你会告诉他,不系鞋带是错误的。

有罪和有错是不同的。有罪是带有主管恶意的伤害别人。而有错是无意中,做了让自己或者他人可能受到伤害的事。可能犯错的人本身是善良的,道德高尚的。

如果一个男孩子,被一帮狐朋狗友骗了钱,请问要如何看待。可能这个男孩子是个好孩子,他只是没有防人之心。但是,认识狐朋狗友,轻易把钱给了别人,你能说他的行为没有错吗?是不是应该批评他,告诉他以后应该多接触正直的人,少接触不三不四的人,钱不要轻易给别人。

如果一个女孩子,和一群不认识的异性出去玩,并且身边没有带可靠的朋友。而且这些异性还是那种会随身带着K粉的人,可以想象应该是属于流氓地痞行列的。

对于这种行为,请问如果你是女孩父母,你会鼓励她这么做吗?你告诉她,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无辜的,可怜的,值得同情的,不要怕,大胆的去。

正常的父母都不会这样。正常的父母会告诉女儿,这样做是错的。是不应该的。

这就是我的观点。受害者是无罪的,但是通常是有错的。那些故意忽略了女孩错误的人,她们不让她们自己及自己的女儿犯错,却在网上鼓励别人家的女儿去做傻事。这种人,你说她是强奸犯的帮凶都不为过。用别人的生命安全来践行自己的理念,简直无耻。

只有承认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看到这种新闻,就知道去骂施暴者或者指责女孩的人。在发泄完情绪后,对事情会有什么帮助吗?不单挽回不了受害人,也无法警示其它人。

大大方方的承认受害人就是有错的,并且好好总结一下错误是什么。警示一下看到新闻的女孩,让她们多一些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是不是更有意义。

要知道,强奸多数发生在熟人之间。那么为什么会和强奸犯成为熟人?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我上中学时,所在的中学非常乱,强奸事件时有发生,只是不报案罢了。强奸并不是有些人想的那种好好的走在街上,就被流氓拉走了。这事通常是发生在那些愿意和小混混走在一起的女生身上。这种事不会发生在天天在教室里好好学习的女生身上。为什么有女生愿意和小混混鬼混到一起大家都明白。那么女生如果一直和规规矩矩的人接触,不去接触流氓地痞,被强奸的可能会减少九成。如果不去那些比较乱的地方,或者有个可靠的人陪伴,那么被强奸的可能几乎为零。

看到新闻,我希望女孩子要学会如何不成为受害者,而不是只会撒情绪。

任何保护自己的措施都不能百分百的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有人非拿那百分之一来和我杠。说有人好好的就被伤害了。有的人坐公交车就被猥亵了,有的人在家就被人捅死了。你拿那些少数事件来想说明什么?

我告诉你不要立于危墙之下,这样你能避免百分之九十九被墙砸死的风险。你偏和我说有万分之一的人站在好墙下面也被砸死了。所以,站在危墙下没有错。

如果嫌我说受害者大部分都有错不好听,我换一种说法。很多受害者本可以做一些事情避免自己被伤害。

游戏里有一件装备能避免百分之九十九的暴击伤害,我觉得它就值得你拥有。

user avatar

女孩的确有自由去酒吧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去酒吧玩的男性平均素质的确没有图书馆的高。人渣浓度高得多。

他们犯法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酒吧的确比图书馆危险。

女性的确有去危险的地方的自由。但是我推荐知道危险且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女性去玩。

毕竟法律只管犯事后的惩罚,并不能提前保护。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有一个爸爸,上网对大家说:“坚决捍卫女性出入任何公众场合的安全。强奸犯都应该化学阉割。”然后对女儿说:“你敢去酒吧这种下流地方,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结果女儿回他爸:“你别老土了,上网看看吧,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user avatar

首先,屁股位置找准:

强奸犯法!

这15个男的都该抓去坐牢!

但是!!!

我本人对其毫不同情。

老生常谈了,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君子还不立于危墙之下呢,大半夜去这种地方,那不就是找刺激去的么,这下刺激了?

打个比方

我好好的江浙沪不待,跑到靠近越南缅甸边境去瞎晃悠,我哪天要是被毒贩子带走了我自己都不带意外的!

你要问是不是中国?是啊!你要说受不受法律保护?受啊!问题是你有这个机会个命去声讨正义嘛?

酒吧当然不是法外之地,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规则很多时候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何况是犯人,与其指望着酒吧里都是谦谦君子,还不如去妓院里去找贞洁烈妇!

你们硬是要抬杠“我就是要去酒吧,男人就要都是谦谦君子”的话,那我又要反问了,酒吧要都是正人君子的话,你们这些女的还会去吗?

都是成年人了,你说你去酒吧是去找正人君子的你自己信嘛?


声明一下:

我没有黑云南的意思,我自己也是云南大学毕业的,对云南很有好感,没有任何偏见。前文提到的云南边境特指接近国境线靠近金三角的区域。那块区域我是经常见到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巡逻的。为什么巡逻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其实很多拳师的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强词夺理。

简而言之,整天泡吧蹦迪到哪都是婚恋市场的扣分项,就算是海王都没敢说自己整天泡吧蹦迪的,还不是把自己包装成整天呆在图书馆的乖乖女?

“我纹身,我抽烟,我嫖娼,但我是个正经男人!”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不信?

你要说,“去哪是我的自由”。这很对,我也没说不让你去,你想去就去,管我P事。我写这个回答本来就是给人看的,不是给拳师看的。

有些人说我活在过去,有点意思,如果把绝大多数民众认知中“不好的事情”认为是古板,那我还就是古板了!欧美那还流行先进的“群体免疫”呢,你这么时髦,怎么不去呼吸那边的自由空气呢?


中国的整体社会治安是很好的,但很好不代表没有犯罪,否则警察叔叔早就都失业了。

你们很喜欢拿过马路打比方,那咱就按照过马路来说,咱们路灯过马路就不用观察路况了?闭着眼睛走就行了?甭管人家撞你是不是人家的错,疼的是不是你自己?你别看拳师在那边振振有词,趟医院或者躺炉子里的人可不是拳师,到时候撞你的人全责又怎么样,你还有机会去跟他对簿公堂么?


再举个例子来反驳非此即彼的极端言论者,你们认为违法是罪犯的错,普通人不需要防范。

这种人其实真的,我其实是不太想回复的,这是所有评论里面最低级的!但凡五六岁的小孩都知道出门要关门的道理,这群人还要来杠?

user avatar

真的累了,你们爱去哪里去哪里,但是作出了事就别上来知乎。一没支持强奸犯,二没觉得受害者活该,就让女生去酒吧小心点,还给我整这一出。没错,我就是那个只在白天人多的时候去唱K,晚上十点准时回家的把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女人,你们干脆把我开除女籍吧。

真的不明白,题主问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我提一嘴有什么问题。女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句话没错,但是对于改变现状也没用。这句话管不了强奸犯,也不能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也别问我叫女生保护自己对改变社会现状有什么用,因为我不知道,也自知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干掉所有强奸犯,但是我知道要保护自己。抨击我让女生好好保护自己的行为,与帮凶何异?

我希望法律能够更加完善,对强奸犯重拳出击,和我希望女生去酒吧多留个心眼有什么冲突吗?两者不能同时进行吗? 杀人偿命大家都懂,那你深夜独自出门的时候也会害怕突然跳出一个杀人狂魔吧? 凡是让女生去酒吧小心一点,就是不呼吁法律重罚强奸犯,就是对女性不尊重,这么聪明怎么不想想怎么把全天下的强奸犯都抓起来?

我不反对那些让法律重罚强奸犯的回答,但是你专门踩一脚让女生去酒吧小心一点的回答,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真的好捞。

那些晚上不出门不去酒吧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还说让女生保护自己是扯淡行为的人,属实不会说话,建议向梁非凡学习话术。

以下为原回答

首先,强奸必死,轮奸建议反复枪毙。无论在什么样的场所,就算你在按摩店(你懂的)里面强奸那也是犯罪。

但是真的不建议女生去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场所。倒不是说受害者有罪论,你没有罪,但是你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我也知道女孩子有很多顾虑和担忧,有的地方晚上不敢去,有的衣服一个人出门不敢穿,因为有很多坏人伺机而动,甚至你明明什么都没有做,穿着打扮出入场所都没有问题,但是危险就这样来临了。如果有女生愿意展示自己的美丽,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其实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是,希望每一个女生都能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时候也保护好自己,因为这个社会大环境目前就是这样的,会有坏人悄悄出没。

展示美丽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自己平安,冒着生命风险带来的美丽,所要付出的代价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

对于在酒吧喝酒这件事,女孩子也可以去,但是尽量不要在晚上单独去,这样就像小羊进了狼窝。题主虽然说强奸犯的犯罪行为与是否在酒吧无关,但是酒吧里的强奸犯会更多没错吧。题主说到的受害者,我也不会说她活该被强奸,但是她的自我防范意识确实有待提高。我同情她的遭遇,却也疑惑她为什么让自己置身危险,也不会倡导大家这样做。如果想去酒吧之类的场所,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这种事每个人都应该注意。

最后还是希望社会会越来越好,女孩子可以更加大方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user avatar

1,查了一下,这个”新闻是2011年6月在广西发生的。题主2021年4月27日匿名提问,并极力抨击“男同学观点”,问题描述比很多回答都长。你们懂的。

警方介绍,2011年6月16日,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女子小恬(化名)到本县文地镇某村找朋友黄某英玩,并住在黄某英家里。19日晚,与黄某英同村的黄某勇驾驶两轮摩托接黄某英和小恬到文地街某酒吧包厢,与黄某权、莫某、颜某等10余人一起喝酒。期间,黄某权等人将一粒K粉片交给黄某勇,叫他趁小恬不注意放到她的酒杯里,待她晕倒后带出外面强暴作乐。

2,知乎不欢迎煽动两性对立的言论,更不欢迎借他人不幸、夹带私货、宣扬性别主义的做法。

3,在本案中,受害人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一大群不认识的陌生男人】出去玩,而且是【去酒吧】,而且还是【喝酒】,而且还是在【包厢】这种隐秘空间,而且一起喝酒的人还【涉毒】。你们细品。

诚然,受害者很可怜。罪犯很可恶。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案子里的受害人接连犯了一系列错误,把自己置于极端危险的境地下。只要她稍微有看过那个《女学生防性侵手册》,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的我们知道错的是危墙,但作为成年人你也应该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

像我们男生经常去铁馆的,出个差都会带开瓶器。女生和十几个陌生男人出去玩啥都不带???


更新:有朋友问《防性侵手册》,那个是去年的话题,引发了很多讨zheng论。对于自我防卫方面的书籍推荐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危机预兆》,ISBN:9787801450555。可惜我查了一下好物里面没有这本,大家自己找。希望什么时候能加入好物吧。这本书真的不错。


0429更新:有一些女性网友问为什么都在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而不让男人管好下半身。

原因很简单:

你的目标是保障自己人身安全,还是争个谁对谁错?

骂人是很爽,但是在个人安全这件事上骂人没有办法让你过得更安全(当然可以实现别的目的,在此不多加展开)。

去不去危险环境、带不带家伙是你能控制的。

你只能影响你所能影响的事情,不能控制你不能控制的因素。所以把重点放在影响所能影响的事情,才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

所以姑娘们,骂罪犯可以,你尽管骂,你有权利骂。就是记得骂完以后,好好学习点个人防卫知识,练点短棍。更有实际意义。


再举个例子。

这就好像,如果,你被夹了又被夹了,七天七天又七天。是的,我知道,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你真的违法违规,就只是小管家手滑了。错不在你。

但是!如果你跑去和小管家大吵大嚷、争论个你死我活,甚至各种威胁投诉,有用吗?如果您是有影响的顶流大V,或许有用。但绝大多数情况,一点用都没用。

不仅没用,而且这回严重破坏你的心情,导致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干扰。

不要说你说没用,小管家的同事说也没用。甚至很多时候小管家很同情你,但受限于流程规章,一样没用。

你的目的是在社区过得舒心,不是和人吵架。

所以比较有效率的做法是:分析什么情况容易被夹,学习其他大佬的防夹经验,规避容易被夹的领域,并且采取一些防夹策略,努力将被夹的概率降到最小。

然后你就能获得一个相对愉悦得多的体验。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4月30日更新。

收到了有新注册小号给我发来的短信,言语非常激烈。善意提醒一下:同IP下各个ID是关联的。


祝所有知友一生平安。我是维莲,感谢您的点赞关注转发三连。


(致小管家MM:安全起见,本回答已自行举报,61275421、61368860,回复未违规。请高抬贵手,不要再手滑。感恩!)



user avatar

“受害者有罪论”这个社会现象不是一点也没有,但他是一个2021年4月底5月初该上热搜的议程吗?社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所以我好死不死得点开了问题日志。

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精彩操作,不乏题主和群众之间的博弈。

摘要:

这是一个很显然的议程设置题。2011年的新闻,题主虚构出不止一个男同学对这个十年前的新闻发表受害者有罪论。并且义愤填膺的声讨,时不时还问问知乎er怎么看待?


咱们按照修改时间顺序,一个一个来。

首先,作为一个议程设置的高手,题主很懂得微调。开始问“会同情她吗”后来改成“会认为她活该吗?”

如果全班同学对你的评价局限在“傻x”与“不傻x”,你就已经被羞辱,恶意就很明显了。

讨论活不活该,已经很有进攻味道。

但你以为这是为了吸引那些想说“活该”的人入场?

幼稚,谁敢?你敢吗?

这为了吸引“想看看到底谁敢说活该”的人入场!

而这些人,会去自发的定义别人的说辞是否属于“受害者有罪论”,他们会替你把所有劝女孩保护自己的言论扭曲成替迫害者说话。你给女孩出主意,你就在说受害者“活该”。

集结善于扣帽子的同伙才是目的。

钓鱼从来不是目的。

真正的高手,钓那些可以把人变成鱼的魔术师。

我们的言论不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是由断章取义的截图,和善于脑补的群众定义的。说不定题目中的“同学观点”已经是被题主擅自定义过的。

他们都是舆论魔术师。

但在知乎永封了一些挑拨男女对立的大V后,这些奇怪之讨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所以这次集结不算成功。

看来,小管家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


接下来,魔术师都有什么技巧呢?

比如最核心的部分,虚构靶子,谁删了靶子再给加回来,这点绝不退让。

靶子才是灵魂。

也就是说,我们讨论了1906个回答,701万人浏览,4654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是基于题主转述男同学的看法。

男同学对什么事件的看法呢?

有高人理清时间线索,发现是2011年的“新闻”.....



我们的舆论就这样跟着一个捏出来的指挥棒跑。跟着十年前的新闻和题主的虚空同学讨论了起来。

这魔术师也太就地取材了。


不过,取材时也不是没破绽的,比如,一开始题主说得很明白:

男同学评价的是这个“十五人轮奸”的具体新闻,

然而文末却补了一句“类似于这种新闻”。

然后,半夜发现说走嘴了,又删掉了“类似于这种新闻”

什么类似新闻?男同学不是都发表评论了吗。也就是说这是随便找的来编故事?

2020年6月22日,这个截图明显是搜索引擎日期显示错误,是一次很随意的搜索,甚至不愿意点进去,只在外面截图。

甚至都没仔细看这是2011年的事。以至于编了一群同学对着十年前的新闻乱发感慨,自己还义愤填膺上了,颇为滑稽。

后来题主开始否认截图和自己故事是同一个新闻:

同时顾左右而言他,强调强奸不止这一起,这类案件都该被关注。

似乎忘了在发现自己说走嘴之前,“十五人”,“酒吧”,“下药”的新闻再加图片,已经是言之凿凿。而且转述男同学观点的时候,说“他们认为谁她去酒吧的,去酒吧就活该被强奸”。情节完全对的上。

已经都逻辑闭环了,截图被人扒了时间,怎么还好意思说是另一回事呢?


当然不好意思了,于是题主再次调整自己的意思。

心虚得删掉了“但不是这个”。

最后还加了一句“被畜生毁了人生反过来却被怪罪,真是令人发指”。

事实没说服力,就想办法加强情绪感染力。

这简直是一次情绪与真相教科书般的现场兑换,如果不是作者匿名后表现得肆无忌惮,恐怕我们都没有机会现场观摩这一过程。

题主反击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关于问题年代的拉锯战。

题主删掉2011年的提示

义士怒加回来,不是义士找你茬,也不是否认新闻旧了代表没发生过。

而是题主坚持用搜索引擎快照中错误的时间截图。没删你图已经很给面子了。

题主知道在文末纠缠无意义,已经被人盯上了。于是继续转战他处,强调新闻时效性不重要。以此对抗被戳穿的新闻时间问题。

还强调“键盘侠勿答”,看来是被戳穿后没少挨骂。

最后责任全部推给虚空同学。

一个10年前的新闻,不止一个男同学发现,还都发表了受害者有罪论,还顺便把人类精神面貌给代表了。

被戳穿后,这群代表了人类的男同学又被切割了。


是的,这就是热点题目制作流程,谢谢大家观看。

user avatar

我今天早上,开车去厂里。

小区门口的看门大爷,正在呵斥一个小姑娘,还穿的校服。

我是特意停下车,听了下大爷的话。

大爷说:你一个小姑娘家家,还是外地的,你连最起码的社会经验都没有,在家父母宠你,在学校老师护你。

你逃学逃课,买了个动车票就来见网友。

对面是人是畜生你知道吗?

然后,那个小姑娘说了句:你可以把嘴闭上了吗?我的事我自己负责。

手机不停的发着信息,不一会,我们这里一个挺有名的无赖,搂着她走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用脑补。

倒是把大爷气的直摇头。

我这个故事说完,我其实不想评论对错。

就跟提问,说看待被下药轮奸的女子。

我反而是要问一句,任何一个女孩子,在座的各位,你们在寻求父母,朋友,师长,甚至一切正义势力的保护的时候,有一个大前提是什么?

我觉得,没错,提问里就有答案,叫自我保护。

什么是自我保护。

打个比方,叫玫瑰带刺。

玫瑰带刺是为了保护自己,但还是可以被人随意的折摘,所以你的自我保护可能只是他人眼里的笑话。

但是如果这朵玫瑰种在园中呢?

一样的,自我保护,是你不能立于危墙下,最好是身边一直有人结伴同行,这就代表你得有脑子。

脑子也可以认为是高情商。

我理解的情商的底色是一种自我保护,高情商以自我保护为起点,越是需要自我保护的人,情商就越会高。

其实,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说活该,因为大家都知道酒吧是什么?是声色场所。

每个去酒吧的人是干嘛的?喝酒,吸烟,蹦迪。

跟直接点,就是来一场可遇不可求的艳遇。

你别跟我说你进去还是去为了写作的?

那就注定了,不管男女,一定一方是猎手,一方是猎物。

这世上真正的好人和坏人都很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平时随波逐流,关键时刻酒池肉林里,就会露出獠牙,而正是因为这样才可怕。

就跟我今天早上看见小区门口的一幕一样。

父母,朋友,师长都不会让你单独去见一个网友。

甚至好心的路人大爷都会阻止你。

因为目的不言而喻,羊入虎口九死一生。

可是,好药难治冤孽病,好话难劝糊涂虫。

题主问:因为事件发生地点的不同,受害者就有罪了吗?

我可以很直截了当的和你说,有罪,她对自己在犯罪。

你说,受害者有罪论。

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受害者有罪论。

以恶意猜测别人,揣度别人内心的时候,他就是行凶者手中的利刃。

行凶者杀人,揣度者诛心。

比方你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收到侵犯,别人指着鼻子说你穿着暴露,不正经。

这叫受害者有罪论。

但是,单独见男网友,孤身一人去酒吧。

你觉得,作为女生,是什么心态呢?她真的会不知道狼在想什么?

省省吧。

你觉得,如果别人说,你去见一个无赖,你那是不自爱,比人说,你去酒吧穿着暴露,在一群男人面前大跳热舞,你这是不自重,你觉得,这叫揣度吗?

这叫就事论事。

我这人,比较偏激,有些事,男女性别在那,无非就是这姑娘,爱玩,只是没想到玩脱罢了。

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男女平等。

那怎么样才能男女平等,平等不了,这不是人为的,也不是男人,故意要欺负女人,是性别本身,对社会责任的不同造成的。

如果好多女性能明白这一点,她们就会从男女平等,这个白日梦中清醒过来。

牢牢争取女性的基本权利,才是活在当下最直接目的。

就跟我尊重女权,却实在尊重不起来,看着火坑还非要往里跳的痴女。

PS:回复一个私信说了一堆话的姑娘,我希望你这些话以后去和你自己的女儿说,如果你觉得去见一个品行不端的网友,甚至去夜店酒吧,欢歌艳舞是属于女性的基本权利。

对,没错,所以,我才不要跟门房间的老大爷一样,出事前提醒你是吃饱撑的,出事后就是毁了人生还要被骂,你们实在没有同情心。

user avatar

如何自保?

不要去酒吧!

部分酒吧做活动时会给女孩免单(咱也没去过酒吧。这免单应该免门票或廉价酒水。)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吸引女性去酒吧的目的是吸引男性。

部分男性去酒吧的目的,有女性可以提供性服务。

user avatar

这个世界上总有不谙世事的孩子会受到伤害,解决问题要从问题的源头处理。

为什么会被强奸,因为被害人失去了意识。

所以怎么解决问题。

在酒吧设置休息室,里面设置医护人员,禁止所有意识不清的人离开酒吧,意识不清的必须休息满八小时才能离开酒吧。意欲强行带意识不清的醉酒者离开酒吧的无论什么关系一律报警拘留15天(夫妻父母可以例外)。休息室内设监控,休息室内受到侵害酒吧负责人从过失罪到重大责任事故罪都可以用上。

一个酒吧保安动不动几十人,酒托养着几十人,装修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不至于这点钱出不起吧?

以上纯属胡言乱语,毫无干货。

user avatar

那些一副正义面孔的答主你们知道吗,实际上大多数女生从小到大都在不停的被教育保护好自己。看到这种新闻之后,她的家人或者朋友可以提醒女生不要去酒吧,但是网上那些键盘侠没有资格。

你们每一个说出受害者有罪论的人,都冠冕堂皇地认为自己在帮助屏幕前的单纯女生避免成为受害者,但是实际上你们在包庇违法行为,你们在鼓励屏幕前内心藏着恶魔的人去犯罪。

但凡出了事情,第一时间都是在谴责受害者。 只有受害者完全无辜,完完全全无辜, 穿得严严实实,在家待着,锁好门, 还是被人侵害了才值得同情吗?那也不一定,键盘侠会说,谁让你没多安两道锁了,谁让你独居了,谁让你没按网上的妙招,伪装家里有男人,点双份外卖了?

其实受害者最大的错误就是她没有配一把机关枪,就是没强壮得像金刚芭比,就是运气差还弱小而已。

你说酒吧不安全,酒吧是非法场所吗?你说和男人呆在一起不安全,男人都是泰迪吗?要是单独去酒吧就很可能被强奸,那为什么不把酒吧都取缔了,或者加大看管力度呢?要是单独和男人呆在一起就会被强奸,那为什么还给单独呆在一起的机会呢?

那些伪善面孔的答主门,他们说的说的每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都在为犯罪行为助纣为虐。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是个十年前的旧案,不用查都可以知道罪犯一定已经被绳之以法,否则某些人又要借机闹出天大的动静。

但这起十年前女性受害的案子在知乎有2395个回答,965万浏览。

反观另一起一年前未成年女性和男性受害的案子,在知乎只有987个回答,468万浏览,不到前者一半。

而且这个案子还在持续发酵中,施暴者是前妻,受害者中有未成年女儿和前夫,素材之丰富连编剧都不敢写。

仅从目前的剧情看,拍一部犯罪伦理剧都绰绰有余,从逻辑上看应该热度更高。


其实我一直关注的都是下面这个前妻利用未成年女儿,诬告前夫猥亵的案子。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个回答,谴责前妻丧尽天良,不配做人。因为我也有一个女儿,我见不得未成年女性受到侵害。

但我TMD就奇怪了,前妻利用未成年女儿诬告前夫的案子,虽然我写了回答,点了问题关注,却从来都没有推送。

倒是这个十年前的旧轮奸案,一天刷到了三次推送,硬是按着头让我点进来看。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被问题吓一跳。

都说女拳善于制造两性对立,引导社会舆论带节奏。但你们翻出一条十年前的旧闻是几个意思?

是要揭开女性受害者尘封的记忆,让她重温十年前的伤害?

还是要提醒那几位男性施暴者,让他们重新感受犯罪的快感?

还是要误导广大女性,让她们以为如今的社会治安太好,上一次恶性犯罪还要追溯到十年前?

我一直反对中国田园女拳,不是因为我是直男癌,只是因为我看透了女拳背后的险恶用心。

那两个案子是最好的测试器,测试是真女权,还是别有用心的田园女拳。

如果女拳真的想维护女性权利,请开足火力攻击后面一个案子里的前妻,因为她尚未被绳之以法,且她丧心病狂的侵犯了未成年女儿的权益。

身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她竟然诱导未成年女儿做伪证构陷前夫,她连做人的资格都不配。

如果你前面一个案子义愤填膺,却对后面一个案子不置可否,我只能怀疑你是后面这个前妻的同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