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洲家用车里面,大家既然那么喜欢柴油车,为什么还有人买汽油车?

回答
欧洲人对柴油车的青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里面门道很多。不过,要说“大家都那么喜欢”,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毕竟汽油车在欧洲市场依然占有不小的份额,而且销量下滑的柴油车也说明了一切。那么,既然柴油车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汽油车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说说为啥欧洲人早期那么喜欢柴油车。这主要得益于燃油效率和排放法规的演变。

燃油效率上的优势:柴油发动机天生就比汽油发动机更省油,尤其是在长途行驶和高速巡航时。这在过去能源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消费者对油耗敏感的欧洲市场,简直就是王道。同样的里程,柴油车加的油少,这意味着更低的用车成本,对于家庭用车来说,能省就是赚。
扭矩充沛,驾驶体验:柴油发动机在低转速时就能输出更大的扭矩,这让柴油车在起步和爬坡时感觉更有力,加速也更平顺。对于需要频繁载重或者在多山地带行驶的欧洲家庭来说,这种“劲儿”很有吸引力。而且,很多柴油车在长途行驶时,会给人一种扎实稳健的感觉。
排放法规的“助力”:虽然现在大家对柴油车的排放颇有微词,但早些年,欧洲的排放标准更多的是针对汽油车的某些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柴油发动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好,而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更低,这符合当时欧洲对环保的初步要求。加上欧洲政府对柴油车的税收优惠政策,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柴油车的普及。

但是,既然有这么多“好”,为什么还有人放弃柴油,选择汽油呢?原因也很多,而且近些年显得尤为突出:

1. 柴油车“黑历史”与信任危机:

“排放门”事件的影响:这绝对是改变一切的关键。大众集团的“排放门”事件,让人们意识到很多柴油车在实际驾驶中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实验室数据,甚至比标称的要高出很多。这不仅损害了大众的品牌形象,也让整个柴油车行业陷入信任危机。消费者开始怀疑柴油车真的有那么环保吗?
禁售和限行政策:受“排放门”事件影响,以及对氮氧化物(NOx)污染的担忧加剧,许多欧洲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开始出台柴油车禁售和限行的政策。比如伦敦、巴黎、柏林等都对老旧柴油车设置了禁行区域,甚至有计划逐步禁止销售柴油车。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想买辆车,过几年就开不进城了。

2. 柴油车的维护成本和复杂性增加:

AdBlue(尿素)的使用: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欧6d),柴油车需要加装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使用AdBlue来处理氮氧化物。这意味着车主需要定期购买AdBlue并添加,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和操作步骤。而且,AdBlue系统的故障也可能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DPF(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堵塞问题:柴油颗粒过滤器是为了过滤柴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但如果车辆经常在市区短途低速行驶,或者发动机工况不稳定,DPF就容易堵塞。清理DPF可能需要去维修厂进行专业操作,费用不菲,而且反复堵塞会严重影响车辆性能。对于城市通勤为主的家庭来说,这就是个大麻烦。
维修保养的成本:相比之下,汽油发动机的技术成熟度更高,很多零部件通用性更强,维修起来也相对容易和便宜。柴油发动机结构更复杂,涡轮增压器、高压燃油系统等部件的维修成本通常也更高。

3. 汽油车的进步与多样化:

汽油发动机技术的革新:为了应对排放法规和油耗挑战,汽油发动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汽油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方面已经大有改善,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媲美柴油车。
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兴起:这可以说是对柴油车最直接的冲击。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们既能享受电动车的静谧和低排放,又能保留燃油车的便利性,而且油耗表现也相当不错。对于很多欧洲家庭来说,这提供了一个更具未来感和环保意识的选择,自然会分流一部分原本会选择柴油车的消费者。
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机的普及:许多欧洲品牌推出了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例如1.0T、1.2T、1.5T等。这些发动机在保证一定动力输出的同时,油耗也做得越来越好,很多车型在实际油耗上已经非常接近传统的柴油车,甚至超越了一些柴油车型。

4. 使用场景和个人偏好的差异:

短途、市区代步需求:很多欧洲家庭用车的主要用途是在城市里代步,接送孩子上学,去超市购物等。这些场景多以短途、低速行驶为主。柴油发动机在低速和频繁启停时并不占优势,而且DPF更容易堵塞。在这种情况下,更平顺安静的汽油车或者混动车可能更适合。
对驾驶噪音和震动的敏感度:尽管柴油发动机技术进步了不少,但相较于汽油发动机,它在低转速时仍然会有一些特有的噪音和震动。对于一些对驾驶舒适性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来说,汽油车或者电动车可能更受欢迎。
购买成本:通常情况下,同级别柴油车的售价会比汽油车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

5. 政策的摇摆和不确定性:

各国政策差异和变化:虽然欧洲整体在向电动化转型,但各国在柴油车上的具体政策和执行力度并不完全一致,而且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这种不确定性让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倾向于选择更通用的汽油车,或者直接拥抱新能源。

总结一下,欧洲人曾经偏爱柴油车,是因为它在燃油经济性、动力表现和特定时期的排放政策上有优势。然而,随着“排放门”事件的曝光,消费者对柴油车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同时,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使得柴油车的技术更加复杂,维护成本也随之增加。反观汽油车,技术不断进步,油耗和排放表现也越来越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更是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再加上许多家庭的用车场景更适合汽油车或混动车,以及对驾驶舒适性的追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即便在曾经是柴油车天下的欧洲,依然有很多人选择购买汽油车。柴油车的时代,似乎正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渐画上句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像中国人都买十来万的小排量车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穷,欧洲人也不是因为喜欢才买柴油车的,多数人是因为穷才不得不买柴油车的,柴油车是实实在在的省油,以前很多出租车都是柴油的,当然现在出租车都改烧更便宜的天然气了。

当然了欧洲那么富裕,不差钱的人买汽油车很正常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