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欧美家庭喜欢收养孩子,而东亚家庭不喜欢?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法律等诸多层面,不能简单地说“欧美家庭喜欢,东亚家庭不喜欢”。更准确的说法是,收养在欧美社会更为普遍和被接受,而在东亚社会,其接受度和实践程度相对较低。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欧美社会收养相对普遍的原因:

1. 文化观念的演变与多元化:
核心家庭的扩展与个人主义: 随着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核心家庭结构的演变,人们越来越强调个人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收养被视为一种充满爱心、责任感和实现家庭愿望的途径,并不比亲生孩子低一等。
慈善与人道主义精神: 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慈善、博爱和帮助弱者的传统。收养被看作是对不幸儿童伸出援手的具体行动,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关怀。
家庭定义的多样化: 现代西方社会对“家庭”的定义更加宽泛,不局限于血缘关系。同性伴侣、单身人士以及不同种族背景的家庭都可以成为有爱的家庭,收养也顺应了这种多元化的趋势。
社会接受度和正面宣传: 媒体、影视作品以及名人效应经常宣传收养的正面形象,讲述感人的收养故事,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收养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很多公众人物公开分享自己的收养经历,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2. 生育率下降与家庭结构变化:
生育困难的普遍性: 欧美国家普遍面临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许多夫妇难以自然怀孕,或者存在生育健康问题。这使得收养成为实现为人父母愿望的重要途径。
晚婚晚育: 晚婚晚育的趋势也使得一些夫妇在达到生育年龄时,发现生育能力下降,此时收养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更可行的选择。

3. 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健全的收养法律体系: 欧美国家普遍拥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收养法律体系,为收养流程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保障。这包括对被收养儿童权利的保护,对收养家庭的评估和支持,以及离婚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单身或离异父母收养的鼓励。
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一些政府会提供税收减免、经济补贴等福利政策,以鼓励收养,减轻收养家庭的经济负担。
国际收养的便利性: 过去,国际收养在欧美国家也比较流行,这为无法在国内收养到孩子的家庭提供了更多选择。当然,近年来对国际收养的审慎态度也在增加。

4. 对“血缘”观念的相对淡化:
虽然血缘仍然重要,但相比于一些东亚文化,西方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养育和情感连接在家庭构成中的作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多是通过共同生活、情感投入和相互扶持来建立和巩固的,而非仅仅依赖于生物学上的联系。

东亚家庭收养相对不那么普遍的原因(以及一些变化趋势):

1. 根深蒂固的血缘至上观念:
宗族与传承: 在许多东亚文化中,血缘关系被视为家族延续和传承的根本。姓氏、家族声誉、家产的继承,很大程度上都与血缘紧密相连。收养的孩子可能不被视为正统的家族成员,这在传统观念中可能带来顾虑。
“传宗接代”的压力: 尤其是在过去,男性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及“传宗接代”的社会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一对夫妇无法生育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儿子,他们可能会面临来自家族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而收养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孩子,这种压力感可能依然存在,甚至会加剧。

2. 社会对收养的态度与污名化:
历史上的收养形式: 在一些东亚国家,过去更常见的“收养”形式可能是基于亲戚之间的低龄儿童过继,而非社会福利机构主导的公开收养。这种“过继”与我们现在理解的社会化收养有区别,且带有一定的家族内部安排性质。
对被收养儿童的看法: 在一些社会观念中,被收养的孩子可能被视为“不幸的”、“有问题的”或“非正常的”,这可能让一些家庭担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社会歧视或心理困扰,进而影响到家庭的声誉和孩子的幸福。
家庭完整性的期望: 社会对“完整家庭”的定义可能更偏向于一对父母和他们的亲生孩子。收养家庭,尤其是由单身人士或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可能尚未获得同等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3. 生育支持政策的差异:
尽管很多东亚国家也面临低生育率,但其应对策略可能更侧重于鼓励生育,提供育儿补贴等,而非大力推广收养。这可能是因为上述的文化观念和对血缘的看重。

4. 亲子关系的认知:
尽管情感连接至关重要,但在东亚文化的一些层面,人们可能仍然倾向于认为亲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种先天的、无法替代的联系。这种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收养关系的情感认同。

重要的变化与趋势:

正在改变的观念: 必须强调的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交流的加深,东亚社会对收养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收养的价值和意义,并勇敢地选择收养。
收养数量的增加: 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收养机构的数量和收养家庭的数量都在逐步增加。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更倾向于理性看待收养问题。
法律和政策的完善: 许多东亚国家也在不断完善收养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障被收养儿童的权益,并为收养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国际收养的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欧美国家,对国际收养的态度趋于谨慎,对儿童权益的保护要求更高,也导致了国际收养数量的下降。这使得一些曾经习惯于国际收养的家庭,也在重新审视国内收养的可能性。

总结来说,欧美家庭收养更为普遍,源于其多元的家庭观念、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人道主义精神以及相对成熟的法律政策支持。而东亚家庭在收养方面相对谨慎,更多是受到传统血缘至上、家族传承观念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因素的影响。然而,这些观念并非一成不变,东亚社会正在经历观念的转变,收养也在逐渐被更多家庭所接受和实践。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是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选择和群体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更新,据评论区中有人指出美国这个收养的统计可能指的是美国收养别国孩子的数量,但是基本这样就更没有中国收养外国孩子的数据了,这条数据暂且存疑。

更新:根据美国政府统计(travel.state.gov/conten) 2014年中国收养美国孩子2040位,占美国被跨国收养的孩子比例的1/3,跨国收养这事本身其他国家来中国收养主要就是看重手续费便宜,而且“质量”比东南亚小国好

至于“欧美领养非常普遍”,本身收养政策都不一样你怎么比较两国家的收养率?而且每国丢弃的儿童数量就这么多,如果“供不应求”的话你怎么算这个收养率?更何况你连具体的收养率都找不到,你凭什么说更普遍?

这就像杀人放火的新闻占了总新闻的XX%,现实中杀人放火的发生率就是XX%? "欧美非亲生子女还不错" 请问你的数据呢?中国收养家庭对非亲生子女也很不错啊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充满了大量的主观臆断的问题,我其实觉得回答的价值都没有。

------------------------------------------------------------------------------------------

首先引用另外答主的回答:“别的东亚国家不知道,我只知道国内90%的小孩都是被中国家庭收养的,外国人收养的不到10%。这还是上了统计的数据,没上统计吃百家饭的小孩不要太多。但是舆论却是欧美人更有爱心,呵呵。”

所以这里要比就就不仅仅是收养中国孩子,而是双方收养外国孩子的比例,以下是我的看法:

第一,算比例本身中国就吃亏啊,算收养外国小孩,你先算算中国人和美国人出国的比率差距,收养难道还能去购物平台上网购不成?

第二,你想收养外国小孩,外国小孩愿意来你中国吗?

第三,根据领养法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年满三十周岁。

在有子女的条件下是无法收养的,欧美家庭很多都是在有自己子女条件下收养的,本身具备收养条件人的比例就比中国人多

我不知道题主提这个问题的居心何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