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欧美游戏不喜欢带中国元素?

回答
关于“为什么欧美游戏不喜欢带中国元素”这个问题,其实笼统地说“不喜欢”并不完全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欧美游戏市场在引入中国元素时,存在着一些固有的挑战、复杂的考量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历史与文化隔阂是根本原因:

文化理解深度不够: 游戏开发是一个需要深度理解文化背景的创作过程。欧美开发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层,例如龙、熊猫、武术、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符号。但对于中国历史的演变、哲学思想、社会结构、地域文化差异、细微的礼仪习俗等更深层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举例: 简单地将“龙”作为吉祥物或敌人,而未能将其在东方文化中复杂的象征意义(权力、帝王、祥瑞与灾祸并存)融入游戏叙事,就显得比较表面化。
文化符号的误读与刻板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早期接触的局限性,一些刻板印象(Stereotypes)在中国文化元素的引入上造成了障碍。例如,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落后、神秘、甚至带有威胁性的东方国度,或者过度强调某些负面历史事件,都可能引发玩家的反感。
举例: 在一些早期游戏中,将中国玩家描绘成只会“点击”或者使用某些单一的攻击方式,忽略了中国玩家群体多样性和游戏策略的丰富性。
翻译与在地化挑战: 即便是开发者有意愿加入中国元素,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也会在翻译和在地化过程中显现出来。许多中文词汇、谚语、典故难以准确翻译,导致原有的文化韵味丢失,甚至产生误解。
举例: “道家”的“道”字,其哲学内涵在西方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来表达,翻译成“Taoism”或“Daoism”只能传达一部分意思。

二、 市场与商业考量:

目标受众的定位: 欧美游戏的核心受众是欧美玩家。开发者需要优先考虑他们的兴趣、偏好和接受度。如果引入的中国元素与主流玩家的文化背景差异过大,或者理解门槛过高,可能会影响游戏的吸引力。
举例: 一款深度挖掘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游戏,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解释,可能难以吸引对这些概念不熟悉的欧美玩家。
开发成本与风险: 深入研究和准确还原一个异国文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这包括历史学家、文化顾问的咨询,以及对艺术风格、音乐、配音等方面的细致打磨。对于许多追求短期回报的商业游戏而言,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和风险。
举例: 为了准确还原唐朝的服饰风格,可能需要专门聘请汉服研究者,这会增加开发成本。
知识产权和敏感性问题: 涉及特定历史事件、政治敏感话题、宗教信仰等元素时,开发者需要极其谨慎。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政治争议、文化冒犯,甚至导致游戏被禁售。
举例: 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战争或政治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触碰敏感的政治神经。
市场饱和度与竞争: 欧美游戏市场本身已经非常成熟和饱和,开发者需要确保引入的中国元素能够与市场上已有的同类元素区分开来,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而不是仅仅成为“蹭热度”的手段。

三、 开发者自身的原因:

缺乏创作灵感或意愿: 有些开发者可能更倾向于创作自己熟悉和有共鸣的主题,或者在创意枯竭时选择更容易触及的题材。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对其缺乏了解和兴趣的开发者,自然不会将其作为首选的创作素材。
“东方主义”的遗留影响: 在早期的一些西方艺术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种“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视角,将东方文化描绘成异域、神秘、甚至落后的他者。这种影响虽然在逐渐减弱,但仍然可能在一些开发者思维中有所体现,导致对中国元素的刻板化处理。
缺乏与中国市场的直接互动和理解: 在过去,欧美开发者与中国市场的联系相对较少,缺乏直接的交流和反馈,难以深入了解中国玩家的真实需求和文化偏好。

四、 并非“不喜欢”,而是“变化与融合”的趋势: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我们必须看到,欧美游戏市场并非一成不变地“不喜欢”中国元素。近年来,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其玩家的购买力、影响力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欧美游戏公司开始重视中国市场,并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本地化和文化融合。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输出的加强,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许多中国文化符号和故事正在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喜爱。
独立游戏开发者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许多独立游戏开发者更加注重创意和文化表达,他们更愿意尝试和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独立游戏中出现了更具深度的中国元素,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合作与交流的增加: 越来越多中国游戏公司走向国际,与欧美游戏公司进行合作,这种跨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元素的引入。
成功的案例正在出现:
《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中国元素(虽然不是主线): 尽管不是专注于中国题材,但在游戏中的一些细节设计(如服饰、建筑风格)也能看到制作方的努力。
一些策略类游戏中的“东方”阵营: 尽管可能不够准确,但在一些《文明》、《全面战争》等策略游戏中,中国作为一个可玩文明出现,并融入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建筑。
《黑神话:悟空》(中国独立开发,但具有国际视野): 这款游戏虽然是中国的独立开发,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充分证明了中国题材游戏只要质量过硬,能够获得全球玩家的认可。其对中国神话的深度挖掘和高质量的画面表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原神》的成功: 《原神》虽然是中国的游戏公司开发,但其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成功,以及在游戏中成功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包括中国风、日本风、西方风等),为其他游戏开发者提供了范例。它证明了文化融合的潜力。

总结:

欧美游戏“不喜欢带中国元素”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更准确地说,是在引入中国元素时,面临着历史文化理解的深度、市场接受度、开发成本与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刻板印象和政治敏感性等一系列复杂的挑战。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中国市场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欧美游戏开发者开始更加重视中国文化,并愿意尝试将其融入到游戏中。未来的趋势将是更深入的文化理解、更具创意的融合以及更少刻板印象的呈现。 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发者能否真正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内涵,并以一种能够引起全球玩家共鸣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不错了,至少他们还会做亚洲文化,还知道区分中日韩这种东亚文化和中东的伊斯兰文化。


你看看你,直接就“欧美”了,连大洲都懒得去分。

user avatar

楼上几位答主说得真好,我来补充一个。


为什么一中国元素就古代?因为你们的现代敏感元素太多了啊。你们自己拍个电影电视剧都要审查半天,外国人哪有本事趟这雷?万一弄不好何止不买单还要全网封杀你。

大家还记得《凯恩与林奇2:伏天》吗?满满的中国元素吧,却被指“侵犯中国人权”,理由是“游戏中可屠杀上海人”,这部游戏的设计方甚至被中国玩家起诉了,媒体后续还调查到这部辱华游戏的母公司有日本血统(SE)……

所以还好无双是割古代人的草,不然早就被禁了哦。

各位想一下那些3A大作的游戏内容,真的替换成中国元素,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敏感内容”,而且大多数的中国人很忌讳谈“人性”,他们接受不了人性有阴暗面的事实,他们接受不了自己也有阴暗面的事实,所以外国游戏公司为了市场考虑在加入中国元素的时候会比较讨好却并不作更深入的刻画,比如《守望先锋》里的大部分英雄都是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或LGBT等,他们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离奇的经历,人设的理念就是丰富多样却不完美,而美则是一个毫无槽点的可爱女孩,人美声甜胸大青春还高科技,即便是这样,还有中国玩家嫌她胖!外国人表示已经很小心地避开了雷区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呀……( ・᷄д・᷅ )

大家小时候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小伙伴,各种难伺候还要怪大家不跟他一起玩,玩什么玩你自个儿玩儿蛋去吧。╮( ̄⊿ ̄)╭

user avatar

提问者是否不清楚在被遗忘的国度背景设定下有一个叫做卡拉图的世界观设定




卡拉图世界设定可以说是西方人眼中的奇幻版的亚洲世界 ,在这个架空的大陆设定中,存在着若干个国家,其现实原型分别为:

Shou Lung: 翔龙,现实原型为历史上的中国中原帝国

T'u Lung: 土龙,现实原型为历史上中国云南地区的割据政权,如大理国。

Wa: 倭,现实原型为日本(幕府时期)

Kozakura: 小樱,现实原型为日本(足利时期)

Northern Wastes: 北大荒,现实原型为中国东北(满族政权时期)

Tabot: 泰伯特,现实原型为西藏。

Koryo: 高丽,现实原型为朝鲜/韩国。

The Island Kingdoms: 岛屿诸国,现实原型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The Plain of Horses: 骏马高原,现实原型为蒙古。

The Jungle Lands of Malatra: 马来特拉,现实原型为老挝和越南。


那么为什么在这里我要提这个呢……


因为被遗忘的国度这个背景设定,可以说是基于龙与地下城DND规则改编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战役背景,其中包括了魔眼杀机、冰风之谷、博德之门、无冬之夜等多个经典的游戏系列。


而由于卡拉图这个世界设定隶属于被遗忘的国度体系之下,所以我们在这些游戏中也同样能够看到中国元素在奇幻世界中的具现化。


比如武僧这一职业设定,明显源自早年中国对外输出的各种武打片中的少林武僧形象。


比如黄飞鸿的艾欧石这一道具,相信玩过博德之门的玩家应该都会对游戏中这段描述文字有所印象。


“这个艾欧石据说是卡拉图的战神张震给少林寺僧侣黄飞鸿的一个礼物。 战神下凡化身成一条龙与黄飞鸿大战了三天三夜。 张震对这位僧侣的胆识印象深刻,于是赐与他一颗艾欧石。 这颗石头在黄飞鸿死后不知所终。”


本来当年玩的时候还以为是引进中国时本地化加的私货,结果后来玩原版发现原文意思就是这样……


“This Ioun Stone was said to be a gift given to the Shouling monk, Wong Fei Hung by the Kara Turan god of war, Chan Cheng. The god came down in the form of a dragon and fought Wong Fei for three days and three nights. Chan Cheng was so impressed by the monk's prowess that he estowed the Ioun Stone upon him. The stone disappeared when Wong Fei died. ”


当然卡拉图毕竟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所以里面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真人快打式的神奇理解了,但是你也不能否认这也算是一种中国元素吧……


结尾惯例。

user avatar

比如守望先锋小美,暴雪的jeff说了,他们不想再做所谓传统的中国式人设,也就是熊猫,功夫,酒,之类的,jeff希望找到现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关键词就是“科技”,说“科技”可能很多人就要冷嘲热讽了,但是jeff说他认为现在中国在网络,军事,航空航天,上天入地下海的科考,建筑等领域发展迅猛,以及他们知道中国领导人对外宣传的态度,中国是个和平的国家,而且他们很喜欢中国的小吃宵夜。

于是成就了漓江塔这个高楼林立,航天牛x,小吃遍地的占点地图,我觉得这是进步啊,西方人对中国认识的很大进步。

于是还成就了小美这样一个温柔无害,为了世界气候去南极探险的科学家,这难道不是进步吗?难道非得再做一个穿着布衣布鞋拿竹棍喝酒打太极的仙气熊猫才算中国吗?!为什么我们自己固步自封呢?美国人都更新设定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重新认识一下现在的中国呢?

user avatar

某种程度上说,

我宁愿任何好玩的游戏,

特别是我喜欢的游戏,

都不要带有任何中国元素,

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元素会触碰那些神经病的rh点,反手就一个举报。一两个还行。一群举报,我丢,花钱买的游戏,玩着玩着,突然在国内不能玩,需要加速器什么的,或者又给你建立一个温室国服区。

目前刺客信条出了一款有关中国历史的游戏,2d横移,没什么人玩。个人觉得不怎么好玩。

很多人呼吁出一款真正的中国刺客信条。

我还是持不要制作任何有关中国题材的刺客信条的态度。

游戏一出,很多卫道士们就开始挑毛病,什么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最他妈扯淡,也是最多卫道士们的高潮点),什么信仰之跃导致孩子模仿,什么地图又缺失啦,什么挑拨地区民众矛盾,等等!到了cosplay群体出来,这时候更加让卫道士们恐慌了,这群整天兜着帽子的人是干啥的,危害社会稳定性,反手就给一个寻衅滋事,反思十五天。

相关部门为了顺应民意,不能不禁止该游戏继续在中国区销售。

所以我真的希望不要出任何有关中国元素的游戏。真的受够这帮卫道士。

user avatar

为啥欧美游戏要带中国元素?

我们难道没有自己的游戏吗?







哦。快没有了。

user avatar

以前有一款游戏叫《命令与征服-将军》,里面有很多中国元素,可惜你玩不到正版,具体什么原因,猜猜?

user avatar

因为就算小孩子都知道

不要随便和开不起玩笑的人开玩笑。

user avatar

.

其实欧美游戏大量带有中国元素。并没有不喜欢。

这个事情的问题在于,欧美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游戏就是拿来娱乐而已。很多作品何止不考据,简直胡扯八道。比如真人快打。

但你也没法说。因为有几个很现实的问题存在:一个是欧美人做游戏东西,不是做艺术。大部分都是商品,能卖钱就行,做得好不是他要追求的。能赚钱的好才是他想要的。做得严谨地道需要聘请大量的中国人,更多花钱,甚至可能要交出去控制权。面对大量连中国在哪都说不清的欧美小白玩家这不就是浪费钱吗?

赛珍珠写过剧本,拍成电影《龙种》,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格内容。也是美国人拍的。只要有心没有什么不可能。不信的去看看。但是你不能跟钱过不去。

欧美人对于自己熟悉的那些文化,就不能这么敷衍了。可以说决定大多数游戏深度严谨性和艺术性高度的标杆,就是这个国家绝大部分掏钱的没常识的小白用户。它们好歹都上过历史课,你做欧美自己的东西就得稍微严谨一点。它们都没学过中国历史,中国的内容还不随便做做得了。

不仅中国,欧美做的日本产品就地道了吗?不可能。都是靠日本人自己做出来的。日本人做的比如最终幻想等等大量的欧美奇幻也跟胡扯八道差不多,动不动就混搭。古代欧洲人看了也能气得活过来。

人啊,想要自己地道的东西,得自己去争取,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别的人没法代劳。

.

user avatar

中国元素确实不想日本元素那么流行,但认真做的就很少受到指责。

全面战争和荣耀战魂出中国元素的时间,都比你这个答案出的早吧。

什么肉痰盂。

user avatar

一个自卑同学,你不管和他说什么他都能从各个角度吹毛求疵的认为你在嘲讽他。我踏马是傻逼还带他玩??


只要你和中国扯上关系就避免不了辱华,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公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