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祖国领土统一、民族大团结?估计施琅自己听到这个评价都要吓尿了。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降敌的问题。施琅是全家被郑成功杀掉之后投降满清的,个人认为,虽属不义,但情有可原。意思就是要黑他也别拿投降这事儿黑。
第二,个人品行问题。阴险毒辣是没跑的,比如被杀全家这事儿,还正是因为施琅心胸狭小,曾德得罪了他,他便痛下杀手。
第三,军事能力问题。打郑氏一仗,虽然施琅倚靠的是强大的国力支持,但他的军事能力肯定不会差,战争中的表现也没有缺陷可言,应该是一名良将。
第四,“维护国家统一”问题。这位仁兄可不是这么想的。《台湾文献》第六十一卷第三期,郑维中,《施琅“台湾归还荷兰”密议》:施琅在攻台成功后,与英、荷两国滞台人员接触,计划以“台湾归还荷兰”等方式,诱引英、荷两国人前往福建或台湾贸易,并以“外国贪涎”为由,力促清廷维持海禁,以达成让福建外贸商垄断中国外贸的目标。然施琅此一企图,并未获得荷兰当局支持以告失败。维护国家统一?我就呵呵了。
退一万步讲,当时也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有的只是化内化外之说,就算施琅攻台之后,台湾也被朝廷算作化外之地。
第五,在统治台湾方面。这方面黑材料可就更多了。比如以“施侯大租”的名义榨取台湾田产,连康熙皇帝自己都说:“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鱼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而且,在施琅的治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在一个政权治下,还要严禁海峡两岸往来,我真想不通这个人是怎样就成为大陆的宣传统一的标杆的……
所以,依在下所见,要想捧他,说他军事才能突出就行了,维护祖国统一?似乎反面材料要多得多。要想黑他,汉奸之名是最省事,也是最没说服力的一种。总之,施琅这个将军,十六个字:
才能突出,恶行累累;投降无罪,治台有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