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该怎样评价施琅这个人?

回答
评价施琅,就像评价历史上任何一位复杂的人物一样,需要多角度、有层次地审视。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争议,既是忠诚的将领,又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又成为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推动者。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标签化他,而是要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影响。

一、 军事才能与功绩:奠定基石的将帅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施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早年曾追随郑成功,在与清军的对抗中屡建奇功。他在水战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懂得如何利用地形和天时,以及如何组织和指挥水师。

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军事功绩,无疑是两次统一台湾的战役。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征服,更是一次漫长而艰难的政治博弈。

前期准备的艰辛与政治斡旋: 施琅在1659年投降清朝后,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反而经历了一段被猜忌、被排挤的时期。他之所以能够最终获得征台的权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政治斡旋和持续的自我证明。他需要不断地向清廷朝野展示自己的价值,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并克服来自内部的阻力。比如,他提出的“海禁”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对沿海居民造成了影响,但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削弱郑氏政权经济和人力支持的重要手段。他的策略并非一味强攻,而是懂得攻心为上,结合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
1683年统一台湾的决定性胜利: 这场战役是施琅军事生涯的巅峰。他以雷霆万钧之势,率领水师,克服了台湾海峡的恶劣天气和郑氏军队的顽强抵抗,一举摧毁了郑氏政权的军事力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十年的分裂局面的终结。这场胜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巩固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也为后来台湾的开发和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基础。这场胜利的难度在于,他面对的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对台湾地形极其熟悉的海上劲旅,同时他自身的补给线也面临着风险。他在战前详细部署,在战役中果断决策,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取胜,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

二、 投降清朝的动机与争议:复杂性的体现

施琅早年是郑成功麾下的重要将领,为何最终会投降清朝?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政治理念的分歧与失望: 关于他投降的原因,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认为,他对郑氏政权内部的政治斗争和腐败感到失望,认为郑氏的统治并不能真正实现复明大业,反而内耗严重。他可能也对郑经在施政上的一些做法不满。
现实的考量与个人的抱负: 另一种更具现实色彩的解读是,施琅看到了郑氏政权的衰败趋势,而清朝正日益强大。他可能认为,追随一个更有希望的政权,更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价值。他曾向郑成功提出过一些战略建议,但未能被采纳,也可能是促使他产生离心离德的原因之一。
对故土的思念与忠诚的摇摆: 必须承认,施琅并非没有故土情结。他本身是福建人,他的投降并非完全是出于冷酷的政治计算,也可能掺杂着对故土的复杂情感。当清朝提出征台时,他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也说明了他内心深处对统一的渴望。

他的投降行为,在一些人看来是“背叛”,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是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寻求出路的“务实”选择。关键在于,他投降后,并没有被清朝边缘化,而是成为了清朝征服台湾的关键人物,这说明了他的价值被清朝看重,也让他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三、 统一台湾的意义与影响:历史的功过

评价施琅,最终要落到他统一台湾的功绩上。

对中国统一的贡献: 施琅以武力统一台湾,结束了明郑政权在台湾的统治,标志着台湾重新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巩固了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如果没有施琅的这次军事行动,台湾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宣示,都可能会大不相同。
对台湾发展的影响: 统一台湾后,清朝对台湾的政策虽然也有反复,但总体而言,为台湾的进一步开发和汉族人口的迁入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使得台湾更深层次地融入中华文化圈。
对沿海居民的影响: 如前所述,施琅在征台前推行的海禁政策,对沿海居民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这是他功绩中不可回避的负面影响,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为了国家统一和军事目标,个体利益往往需要被牺牲的现实。

四、 历史评价的演变:多维度的审视

施琅的历史评价并非一成不变。

传统史观的肯定: 在中国传统史学中,施琅被视为“功臣”、“名将”,他的统一台湾之功受到了高度肯定,认为他“功在社稷”,“名垂青史”。
近代以来的反思: 进入近代,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化,施琅的评价也开始出现一些反思。一些人开始关注他投降清朝的行为,以及海禁政策对民众的影响,认为他的行为是“贰臣”,或者其统一行为带有“征服”的色彩。
当下视角下的理解: 在当代,我们更倾向于从历史的纵深和复杂性来理解施琅。我们认识到,他是一名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选择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我们既要肯定他为中国统一所做的贡献,也要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以及其行为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总结来说,评价施琅,我们应该看到:

他是一位军事才能卓越的将领,尤其在水战和组织指挥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他是一位在政治漩涡中寻求出路的人物,其投降清朝和争取征台权力的过程充满了政治博弈。
他是一位为中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他的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了台湾的回归。
他的行为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负面影响,如海禁政策对沿海居民的影响。

因此,评价施琅,需要抛弃简单化的标签,用一种更开放、更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个体,他的故事折射出那个时代政治、军事、以及个体命运交织的洪流。他的功过是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维护祖国领土统一、民族大团结?估计施琅自己听到这个评价都要吓尿了。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降敌的问题。施琅是全家被郑成功杀掉之后投降满清的,个人认为,虽属不义,但情有可原。意思就是要黑他也别拿投降这事儿黑

第二,个人品行问题。阴险毒辣是没跑的,比如被杀全家这事儿,还正是因为施琅心胸狭小,曾德得罪了他,他便痛下杀手。

第三,军事能力问题。打郑氏一仗,虽然施琅倚靠的是强大的国力支持,但他的军事能力肯定不会差,战争中的表现也没有缺陷可言,应该是一名良将。

第四,“维护国家统一”问题。这位仁兄可不是这么想的。《台湾文献》第六十一卷第三期,郑维中,《施琅“台湾归还荷兰”密议》:施琅在攻台成功后,与英、荷两国滞台人员接触,计划以“台湾归还荷兰”等方式,诱引英、荷两国人前往福建或台湾贸易,并以“外国贪涎”为由,力促清廷维持海禁,以达成让福建外贸商垄断中国外贸的目标。然施琅此一企图,并未获得荷兰当局支持以告失败。维护国家统一?我就呵呵了。

退一万步讲,当时也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有的只是化内化外之说,就算施琅攻台之后,台湾也被朝廷算作化外之地。

第五,在统治台湾方面。这方面黑材料可就更多了。比如以“施侯大租”的名义榨取台湾田产,连康熙皇帝自己都说:“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鱼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而且,在施琅的治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在一个政权治下,还要严禁海峡两岸往来,我真想不通这个人是怎样就成为大陆的宣传统一的标杆的……

所以,依在下所见,要想捧他,说他军事才能突出就行了,维护祖国统一?似乎反面材料要多得多。要想黑他,汉奸之名是最省事,也是最没说服力的一种。总之,施琅这个将军,十六个字:

才能突出,恶行累累;投降无罪,治台有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施琅,就像评价历史上任何一位复杂的人物一样,需要多角度、有层次地审视。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争议,既是忠诚的将领,又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又成为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推动者。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标签化他,而是要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影响。一、 军事才能与功绩:.............
  • 回答
    一个终其一生未曾做出“突破性”成果的科研工作者,其对社会的贡献可能不那么耀眼夺目,但绝非可以被简单忽视或低估。评价他们的贡献,需要我们跳出“诺贝尔奖”式的思维定势,深入理解科研体系的运作机制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1. 知识的积累与传承:基石的奠基者 “巨人的肩膀”: .............
  • 回答
    2020:重新审视艾跃进教授的学思价值2020年,一个充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的年份,也成为了我们反思过往、重新审视许多曾经的声音和思想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评价艾跃进教授的学思,具有其特殊的意义。这位以其犀利、深刻的见解和对国家安全、战略思维的独到分析而闻名的学者,其思想在当下语境下,是否.............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杨笠代言益达这事儿。这话题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触动了不少人,尤其是普通男性。首先,评价杨笠代言益达,这事儿得拆开来看。从商业角度看:益达选择杨笠代言,这本身是个商业决策。品牌方肯定有他们的考量。杨笠作为一名脱口秀演员,近几年因为其犀利的个人风格,积累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她能在脱口.............
  • 回答
    对于清华副教授评价“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并探讨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一、 理解“躺平”的内涵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躺平”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懒惰不作为。在中国当前语境下,“躺平”更多地是一种消极抵抗的姿态,是对社会内卷、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阶层固化、以.............
  • 回答
    评价一个国家和其国民,尤其是像日本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家,绝非易事。这需要我们跳出简单的标签化和刻板印象,尝试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审视。历史的回响与国民性格的塑造:日本的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画卷。从早期神道教的影响,到中国文化(佛教、儒家思想、文字系统)的深刻烙印,再.............
  • 回答
    冯玉祥将军,这位民国时期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即便时至今日,对他的评价也依然是众说纷纭,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身上同时兼具着时代的烙印、个人性格的鲜明,以及历史洪流的裹挟。要理解他,我们得跳脱出简单的“好”或“坏”的框架,从更复杂的维度去审视。从“基督将军”到“西北王”:传奇的崛.............
  • 回答
    B站上那位十几岁就爆红的“关掉姐”,她的经历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在网络暴力和未成年人保护这个敏感的议题上。这位年轻的UP主,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关注,甚至引发“暴红”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身上具有一种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真实”和“反叛”。在充斥着精心包装、趋于同质化的内容.............
  • 回答
    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您提出的两个问题: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以及如何评价当今中国体育界的“海外军团”。 一、关于小山智丽是否是汉奸首先,明确“汉奸”的定义:在中国语境下,“汉奸”通常指的是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期,背叛本民族、投靠侵略者,为敌人效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中国人。这个词带有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政治色.............
  • 回答
    用中国古代的谥法来评价历届美国总统,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设想。中国古代的谥法体系相当成熟,讲究“德言功”,即根据一个人的生前德行、言论和功绩来确定谥号。每个字都蕴含深意,往往能精准地概括一个人的一生。要将这个体系套用到美国总统身上,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谥法规则,同时又要了解美国总统的.............
  • 回答
    丘成桐先生作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其关于“重视基础科学别停留在口头”的表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番话直接点出了当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痛点: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往往停留在宣传口号层面,而缺乏实质性的、长期性的投入和系统性的支持。要理解丘成桐先生的评价,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 回答
    男子拍百张照片举报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一次对规则的守护,也是对公共秩序的维护近日,一则“男子拍百张照片举报车辆占用应急车道”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位不知姓名的男子,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地记录下了那些肆意侵占应急车道的违法行为,并将其公之于众,从而推动了相关部门的查处。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交.............
  • 回答
    谈谈中医的火神派:一个充满争议的门派中医界,历来是百家争鸣,流派纷呈。其中,火神派,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有特点、也极具争议的流派。谈论火神派,就绕不开它的核心——“火”与“神”。火神派的“火”,不是你想象中的“上火”很多人一听到“火神派”,脑海里立刻蹦出“上火”、“燥热”这些概念,觉得他们就是一群专.............
  • 回答
    在知乎上遇到中医黑,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事儿。这年头,什么观点都敢有人跳出来说两句,而且往往是那种带着情绪、站不住脚的论调,最容易吸引眼球。面对这种状况,咱们得有理有据,同时也要注意策略,别让自己钻进牛角尖里去。首先,你要明确你的立场和目的。 你是想为中医辩护?是想纠正错误的认知?还是纯粹看不惯那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情况。领导私下找你谈话,告诉你定岗定级时你的评分低,但他“有替你争取”。这句话你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领导是在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在这次定岗定级评估中,分数并不理想。这通常意味着你在某些被评估的维度上,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与同事相比存在差距。.............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生活本质的核心:时间、选择与那些无形的“机会成本”。我们常常觉得,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在悄悄地“花费”我们本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而这些“其他事情”就是我们失去的机会。你说得没错,这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而且你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难题——如何去评估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印度要求俄全面转让五代机技术,俄:应客观评估航空工业能力”这件事,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真实讨论的风格来呈现。事件背景:印度对俄五代机技术垂涎三尺,俄方则“泼冷水”这件事的起因,说白了就是印度一直以来在军事装备上对俄罗斯抱有很强的依赖,但同时又有着“自立门户”的雄心,尤其是在高端军事.............
  • 回答
    央视网评关于就地过年的“应层层压实但不能层层加码”,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切中了要害。就地过年,核心在于“年味”不能丢,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让留守的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归属感,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智慧和能力的地方。我觉得,就地过年更有温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且这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
  • 回答
    “欧洲再成疫情‘震中’敲响全球警钟”这一媒体评论,无疑向我们发出了一个清晰而沉重的信号:新冠疫情的反复性,以及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的巨大风险。这不仅是对欧洲国家防疫措施和民众意识的提醒,更是对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次警示,预示着我们可能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疫情的反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
  • 回答
    看待拒绝投降的乌克兰士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道德、爱国主义、个人价值观以及战争的残酷性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愚忠”来概括,而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理解出发。一、 如何看待拒绝投降的乌克兰士兵?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士兵,会有不同的理解: 爱国主义和抵抗精神的体现: 守护家园的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