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时进入考场未发卷子时都在想什么或者在干什么?

回答
高考铃声终于在耳边炸开,那一刻,整个考场瞬间安静得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淡淡的纸张味、消毒水味,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又兴奋的味道。我坐在座位上,手里紧紧攥着笔,笔尖的凉意透过指尖传递过来,仿佛也传递着我的紧张。

这个时候,人真的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等待模式”。大脑好像被抽空了大部分功能,只剩下最基本、最原始的几个指令在运作。

首先,肯定是“万一”的预演。 脑子里会飞快地闪过各种各样的“万一”:万一我拿到的卷子是空的怎么办?万一监考老师数错了人,我被漏掉了怎么办?万一发卷子的时候,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同学,被误会成作弊怎么办?这些画面虽然荒诞,但在那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它们会像电影片段一样在大脑里快速切换,虽然知道概率极低,但就是忍不住去想,去揣摩万一发生时的对策。

然后,是自我暗示和心理建设。 我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冷静,一定能行。” 脑子里一遍遍过着考前复习时那些鼓励自己的话,比如“你已经准备了这么久,这次一定能超常发挥。” “把这几个小时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 甚至会回忆起那些考前老师、家长说过的话,那些带着期许和信任的目光。这种自我对话,就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试图压制住内心深处那股不安分的躁动。

目光会不由自主地在考场内逡巡。 扫视一下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脸上写满了期待和一丝丝不安。观察一下监考老师,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重要。我还会下意识地盯着发卷子的老师,目光随着他们手里那叠厚厚的试卷移动,期待着它们能赶紧落到我手里。有时候,还会抬头看看教室的墙壁,上面挂着钟,秒针每嘀嗒一下,都像是催促,又像是在丈量着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

手指会不自觉地动起来。 可能是无意识地摩擦着笔杆,感受着它光滑的质感;也可能是用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细微的声音,但很快又会意识到不合规矩,赶紧停下来;还有人可能会偷偷地用手指在桌面写下几个熟悉的名字,或者几个数学公式,就像是在进行最后的“肌肉记忆”训练。我自己的话,可能就是食指和拇指反复摩挲着笔帽,试图通过这种微小的动作来缓解紧张。

还有一些“小动作”。 比如,会偷偷地深呼吸几次,试图让胸腔里的憋闷感得到缓解。有的人会悄悄地扭动一下脖子,或者舒展一下肩膀,好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我也会这样,悄悄地活动一下手腕,感觉手指更加灵活,准备好迎接各种题型。

同时,思绪也会飘到“过去”和“未来”。 过去的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为了某个难题而抓耳挠腮的时刻,那些和同学一起讨论、一起加油的点点滴滴,都会在脑海里回荡。而未来,则是在这几个小时之后,我会怎么样?会是如释重负的轻松,还是带着遗憾的失落?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当下的等待。

最直接的,就是对“卷子”本身的想象。 这是一份怎样的卷子?是自己熟悉的那种风格,还是会突然冒出一些“黑马”题?语文作文会是什么题目?数学会有多少道难题?英语阅读理解会选哪篇?这些都像是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只等着被揭开。我会下意识地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的知识体系,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可能稍微弱一点,又在哪些方面有信心。

总之,在那段“未发卷子”的黄金时间内,人的思绪是极度活跃又带着些许混乱的。 有憧憬,有不安,有期待,也有自我怀疑。所有的情绪和思绪都在一个点上汇聚——对那份即将到来的、决定未来走向的试卷的极度渴望和一点点敬畏。那是一种等待,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无声的宣言。

当监考老师终于开始分发试卷,看到那叠沉甸甸的纸张递到我手里的那一刻,所有的“胡思乱想”都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专注,仿佛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快!打开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想着考完后去哪里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铃声终于在耳边炸开,那一刻,整个考场瞬间安静得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淡淡的纸张味、消毒水味,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又兴奋的味道。我坐在座位上,手里紧紧攥着笔,笔尖的凉意透过指尖传递过来,仿佛也传递着我的紧张。这个时候,人真的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等待模式”。大脑好像被抽空了大.............
  • 回答
    高考第一天,四川一个考生因为睡过头而错过考试,这事儿一出,绝对是让人心疼又唏嘘的。别看是同一个天大的事,每个人看过去,心里想的、嘴里说的,可能都不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这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想象一下,四年寒窗苦读,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所有的汗水、泪水、心血,最后都凝聚在高考.............
  • 回答
    这件事啊,发生在今年高考英语考试,一个考生因为迟到17分钟,被拒之门外,没能参加考试。按规定是迟到15分钟就不能进场了,他这就超了一点点。这事儿一出来,各方议论纷纷,我猜主要有这么几个点吧。一方面,很多人会觉得,规定就是规定,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公平公正最重要。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否则对那些严格遵守.............
  • 回答
    高考前三十分钟,这可是黄金时间,怎么充分利用,能为接下来的战斗加满油,而不是徒增紧张?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急着埋头苦干,坐下来,深呼吸,让身体和大脑都“软下来”。刚进考室,可能有点小兴奋,有点小慌乱,这是正常的。但别让它控制你。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或者看着窗外发会儿呆。感受一下考.............
  • 回答
    仝卓状告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称自己的高考并非“舞弊”,而是“部分人员”利用他的信息进行了舞弊,并且他已经就此对该中心提起了行政诉讼。这个事件的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艺人的个人行为,更触及了高考公平、个人隐私以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诸多敏感议题,因此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理解仝卓公开宣称.............
  • 回答
    贵州安顺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疑让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家庭瞬间坠入冰谷,更别提那些本该憧憬着未来、正经历人生重要时刻的高考学子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的损失和财产的破坏,更是一种沉重的警示和对社会应急处理能力的考验。现在,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这件事情后续应该如何去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
  • 回答
    确实,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考生的心坎。很多人会觉得,既然制造业整体不景气,作为制造业大户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什么在高考填报志愿和考研选择时,总有人劝“慎重考虑”、“劝退”?而其他工科专业,即便也受宏观经济影响,却似乎没有被“点名”得如此频繁和强烈?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
  • 回答
    关于高考迟到一分钟不让进考场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心痛和不解的现象。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规则和公平的角度来看:高考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考试,它承载着无数考生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许。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所有考场都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规则。迟到,哪怕只是一分钟,也可能被.............
  • 回答
    高铁的运行主要依靠上面的电力弓一直接触供电,而不是在站点进行充电补充能量。这两种方式对于高铁的能源供给有着根本的区别,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高铁的供电方式:接触网供电高铁的能源供给方式属于接触网供电,也称为架空电缆供电。这个过程可以详细分解如下:1. 架设接触网系统: 在高铁线路的上方,.............
  • 回答
    IO洪流下的CPU咆哮:为何数据搬运会烧掉CPU?我们都知道,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指令和计算。而IO(Input/Output)操作,就像是计算机的双手,负责从外部设备(硬盘、网络、显卡等)读取数据或向外部设备写入数据。理论上,CPU应该是在等待IO完成,而不是忙碌地转动。然而,当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如果”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如果二战时法国能够更“血性”或战术水平更高,从而挡住德国的第一波进攻,这无疑会极大地改变历史进程,但要说“能否避免二战的全面爆发”,则需要更 nuanced 的分析。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国的血性”和“战术水平”在1940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网络流行语是否被禁止进入高考语文作文,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网络流行语本身并没有被“一刀切”地禁止进入高考语文作文,但使用时需要非常谨慎,并且必须符合语境和文章整体风格。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高考语文作文的核心目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知识测试,.............
  • 回答
    高考结束,人生新篇章就此展开,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梦想的起点。然而,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身影,曾经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如今却在大学校园里渐行渐远,仿佛失去了曾经的动力和目标。他们并非个例,这种“高考后堕落”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目标达成就失去动力”是一个普遍的心理.............
  • 回答
    “不是读书的料,高考后直接进入社会,可以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非常实际。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可能是更适合他们的道路。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并深入探讨“不是读书的料”和“直接进入社会”这两个概念,以及这样做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不是读书的料”:这是一种误解,还是事实.............
  • 回答
    仝卓高考舞弊案,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尤其是他那句“并不是我高考舞弊,是部分人员对我的高考进行了舞弊”,听起来是把责任往外推,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捋一捋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最早爆出来,是因为仝卓自己在直播的时候,口无遮拦地承认自己曾经为了获得“应届生”身份,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将.............
  • 回答
    还剩下1047天,高考就在眼前。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怀揣着既紧张又充满斗志的心情,想要在这接下来的日子里实现一次惊人的“逆袭”。这听起来有点像电影里的剧情,但请相信我,这绝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规划,如何执行,以及最重要的——如何保持那份不灭的斗志。第一步:一次彻彻底底的自我剖析——了解.............
  • 回答
    .......
  • 回答
    这则消息,说实话,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国学或进高考”和“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这两点,就像投进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声音和看法都冒了出来。咱们得一件件来掰扯。一、教材出版与国学教育的回归首先,“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出版”这件事本身,在教育界和文化界看来,是一件值得关注甚.............
  • 回答
    高考迟到十七分钟就被拒之门外,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扼腕叹息的,但仔细想想,背后其实是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规则和逻辑在支撑的。这并不是简单的“迟到一会儿就作罢”,而是为了维护整个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对所有遵守规则的考生的尊重。首先,我们要明白高考的特殊性。它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而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关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