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项民用科技来说,能不能挣钱是唯一的标准。
ps:可能会有人拿高铁来说事,但是我想说高铁至少是能挣钱但是选择不挣。
不请自来
5G并没有被吹过头,不过是大多数人对5G了解不清晰,导致盲目跟风。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2G、3G和4G系统后的延伸。
在“蜂窝”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地理区域。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擬信号在智能设备中被数字化,并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作为比特流传输。
5G网络的首要优势是快。它的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比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同时,它还有更低的网络延迟,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
无线通信时代的历史表明,领域内的先行者,将在次世代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走在技术创新队伍的排头。
更重要的是,先行者将制定标准和规范,其他国家将不得不采用这些标准和规范。相反,在迭代中落后的国家,因为不得不采用“领头羊”的标准、技术和架构,从而丧失了新一代无线技术的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
3G时代拥有诺基亚和爱立信的欧洲,4G时代坐拥苹果、谷歌的美国,无不是早早抢占竞争先机,并从领先优势里受益匪浅。中国对5G网络的抢先部署,抢先投入使用,这一先发优势可能会推动智能手机、电信设备供应商以及国内半导体和系统供应商的市场大幅增长。
也就是说,中国将在5G时代,重现美国本世代的辉煌。
5G的核心问题,在于频谱的分配。 频谱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容量和延迟。
美国布局的是毫米波,在30GHz到300GHz之间。毫米波的好处是,波束窄,分辨率高,速度快,数据量大,时延小;带宽多,避免低频段拥堵;组件小,可以紧凑布局。缺点是传播距离短,需要大量建基站,保证不间断的覆盖范围。
中国布局的是Sub-6,包括低于6GHz的频谱范围。Sub-6波长更长,穿透障碍物的能力更强,覆盖范围比毫米波广得多。Sub-6可以用更少的资金,更少的基站,同时利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达到毫米波的效果。
而且,在美国,Sub-6频谱大部分都是政府专用,商用被限制。要想重新规划或共享频段,时间成本高昂。如果将现有的用户和系统迁移到频谱的其他部分,再通过拍卖、直接分配等方法释放到民用部门,通常得花10年以上的时间。共享的话可能快一些,但也要等5年以上。
毫米波和Sub-6各有利弊。但是,将最终决定5G的“标准”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条件。
2019年4月12日, 美国总统特郎普在白宫讲话:“安全的5G网络将绝对关系到美国在21世纪的繁荣和国家安全……在这样一个未来极具威力的产业方面,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国家超越美国。”
5G就像70多年来的核技术,令大国逐鹿中原的“九鼎”——得之能号令天下。
目前,公认的5G需求,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
第一是增强移动宽带,支持VR、AR和8K电视。8K电视要求平均带宽高于100M,VR、AR需要的峰值速率更高,所以带宽要不小于20G。
第二是支持高可靠、低延时应用。像车联网,高速公路上的车速200公里每小时,无线接口的延时不能超过1毫秒,否则没法避免碰撞。远程医疗要求可靠性达到99.999%。
第三是大连接。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要求1平方公里范围内,要接入100万个传感器。
中国在5G标准中的专利数量领先。但是,真正发展起来,困难也不小。
首先,5G产业布局不完善,核心器件及技术都依赖进口,如高端数据通信芯片、高速数模转换芯片、高端CPU/FPGA、高性能的射频前端器件等。
其次,商用初期,部署需要巨额资金,终端成本居高不下。另外,整个应用生态还没做起来,下游缺乏产品。
人们一时难以想象,5G来了到底有什么用?仅仅是下载视频的速度变快了吗?不光普通消费者这么想,埃森哲调查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技术和商业高管,他们也表示“怀疑”。近3/4的受访者表示,得有人帮他们想象出5G的应用实例。
关于5G网络潜力的预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和许多新技术一样,具体如何实践,没人可以打包票。
5G全面部署可能还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今日活跃的互联网巨头,大都得益于4G时代的红利。而5G时代的经济格局如何重塑,也许真的需要我们有一点想象力。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荣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