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个对行外人来说比较反直觉的事:
一个图形用户界面,无论是编码开销,程序员的工时开销,还是处理器的运算开销,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大。非程序员可能想象不出为什么开发一个图形登录页面需要的代价都能如此高昂,但这却是事实。
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代价其实比业务逻辑本身还要大。这件事情在行外人来说比较反直觉,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但凡你需要显示一个图形界面,那你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处理器性能。而这种处理器性能,顺便就能解决核心业务逻辑,这部分业务逻辑完全没有必要放到云端。
为什么服务器往往不配图形界面,甚至连显示器都不配,远程登录很多都用命令行?为什么Linux下有很多优秀的方便的程序是命令行的?因为单单做图形用户界面的开销,就可能比命令行界面加整个核心业务逻辑还要大了。
--
所以给题主的结论:如果一个应用没有界面,不需要显示,不需要用户交互,那么纯放在云端可以,问题是这种情况下你本地什么都不需要做,连设备都可以不需要,根本不是所谓的瘦客户机模式。
但凡你的应用需要本地显示与交互,那你就一定需要一个足够性能的处理器,将云端信息下载回来解码显示并处理用户交互,而具有足够性能的处理器,做别的事情也不会差。根本没必要把业务放到云端了。
咱先假设题主所说的状况成立。
纯粹的一台处理视频流的轻客户端,视频流接收,解码,指令上传等延迟都当做不存在。
首先已经有了完整的屏幕和喇叭。
咱得给屏幕喇叭供电,需要电池对吧?
为了接收基站的5G信号,天线和基带不能没有,对吧?
接收到的视频流信号你得解码成屏幕能显示的内容,DSP加上。
为了让这颗DSP能正常工作,RAM你得配备吧?
下图是一张骁龙855的核心照,它集成了CPU GPU DSP 基带(Mdoem)各种控制器等等。题主费了这么大的劲,无非就是去掉了红框和黄框部分,以及本地储存空间罢了。
此时你得到了一台,只要网络稍不稳定,使用体验就会下降的手机。
然而,只须增加200元成本,这台手机就会恢复成一台正常的附带本地空间的骁龙855设备。
芯片就是一个造价如此低廉的玩意。完整的855造价撑死30美金,把处理器部分去了只留基带之类的东西,造价还是得十几二十。
按照题主的意思,市面上三五千的手机,售价打个九折,然后只要没有网络就成为板砖。
这样的设备,题主你买吗?
简单点说,不考虑商业问题,仅从技术上说,你设想的方案相当于:无线版的HDMI终端。
然而,能够支持1080p 60Hz的HDMI 1.0,总带宽是5Gbps,纯视频的带宽是4Gbps。如果按照现在旗舰机要求的高分辨率的2K,高刷新率的90/120之类的话,那带宽起码要10-15Gbps,也就是HDMI 1.4才行。
而当今你说的5G,哪怕是最纯净最理想的测试环境下,也没超过1Gbps。推算一下,即便按照1Gbps这个理想数据,保守点算可能只支持480p这个档次的了。这个480p分辨率很陌生?对,因为它直接回退到了30多年前的PAL/NTSC/VCD/DVD那个年代的标准了。
不可以。
云端只能做辅助,帮助做一些计算复杂的,或者需要跟其他人交互的,或者没有数据的等等任务。
手机上每时每秒进行的资源管理,计算图像显示,每一个小操作带来的一连串后果,都是天文数字,永远都没有可能全取消,甚至绝大多数现有的功能都是不可能放到云端的,只有一些未来的应用可能会有更多放到云端或者边缘设备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