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精什么罗
清什么真
才多大个圈子就开始搞内斗党争了
打着消灭云玩家和小鬼的旗号做着X斯林的事,多少沾点
那还不如也搞个饭圈化。
谁敢附庸大明就爆破他微博;
谁敢割罗马的地就冲烂人家社交账号;
谁敢吹苏联的喇叭咱就人肉他;
我玩钢铁雄心就是比玩维多利亚的高贵;
谁敢吞并中国就火线开除谁国籍;
谁说欧陆风云不好玩就抑郁刀法苹果拍脸;
这样最能保证p社玩家的纯洁性了,不是么
因为p社玩家群体,在互联网的梗传播上本身就占据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很长时间以来,海外的历史梗创作是和国内隔绝的。正经学历史的人不太会去特意接触英文网络meme,喜欢凑取玩梗的票友又没大有逛英文网站的兴趣或能力。然而喜欢历史X喜欢梗这两种属性在中国的p社玩家群体上找到了交集,这群玩家通过玩p社游戏接触了大量人名地名以及名词,降低了啃外国历史梗的难度;同时又热爱网上互动,对于梗有着强大的接受和传播欲。再加上p社游戏对汉化出了名的不友好,逼迫很多人练就了一手野路子英语,拿来写英文论文差点意思,拿来逛推特reddit刚刚好。
于是p社玩家便成了海外历史梗的传播站,以及玩梗的参与者。现在p社梗的梗图、梗视频的模式和海外历史梗非常类似,甚至干脆就是照搬,足见其海外基因之强大。这是p社系列对国内网络历史梗的独特作用。
然后尬梗小鬼闻着味儿就来了。小鬼有两大欲望,一是装逼欲,二是抱团欲,而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让他们用高级一点的方式满足这两种欲望,于是他们盯上了“梗”。小鬼玩梗,或者称“刷梗”,一来能提供抖包袱式的装逼感,二来对好电波之后还能产生群体归属感,且玩梗不需要知识体系,只要拽的上名词你就可以加入。这于小鬼而言简直是赛博天堂。碰巧这几年中国互联网大发展,以往的雅文化在大量偷梗小鬼、传梗小鬼、玩梗小鬼的解构下产生了下沉,最易学易记、易于让路人理解的梗在下沉过程中被分拣提炼,成为了最烂大街的梗。
为了便于理解(虽然我也不知道理解这个有什么用),我们可以解构一下典型案例精罗落泪:首先其主语为精罗,是“精神xx人”与“罗马人”的复合体,前者对应遍及全网的政治骂战,后者是中学历史课本就会给你普及的基础中的基础。故而“精罗”是一个互联网里的基础概念,与一个义务教育里基础概念的叠加,理解门槛极低,而又确确实实抖了一个包袱。那么为什么是精罗呢?因为精英、精美有流传更广的词义,法、俄无此威风,精德已有德棍作为更加传神的替代,精日则是“精神xx人”系列里的明星产品,指代过于明显。而精罗,一来没有同义词,二来于小鬼而言,罗马够威够劲,是独特而又响亮的一个概念。
至于描述行为的“落泪”,本身是一个悲伤的动作,然而网络梗的进化树天然偏向反语以及yygq,于是在此便被撸出来,既以字面蕴含的悲凉感顺承历史概念“精罗”,又以行动本身的负面意义满足了说反语找乐子的梗需求。网络梗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么高效和精准,作为一个把人刷出ptsd的烂梗,你还真不一定能找到其生态位的替代品,甚至连同一进化枝上的“精罗狂喜”,仅仅是改动了一个动词,其影响力差异便不可以道里计。
综上,p社玩家是国产外国历史梗绕不开的源头,而随着互联网的社科类讨论升温,小鬼玩历史梗的欲望也水涨船高。于是,你有梗,我有大肠,我来帮你拉到世界的所有角落的悲剧就上演了。至于p社,这是个大可不必的定语,从哲学到偷猴再到inm和jojo,好玩的文化千千万,不过下一秒就是我的了。欧拉欧拉欧拉欧拉好臭!啊♂幻♂想♂乡♂精♂罗♂落♂泪,善哉善哉。
尬梗小鬼再多又能怎么样嘛?吃谁家大米啦?
我一个朋友看魔法师的钢三视频看得废寝忘食。然而我问他要不要自己下一个玩,他坚决拒绝了。觉得玩起来实在太累。
p社游戏只不过恰巧涉及了很有讨论乐趣的政治历史军事话题,而且因为游戏难以精准模拟现实而产生了诸多魔幻的走向。这才使得许多梗非常的富有喜感,并且能够用在现实生活中。
但是这并不会大幅度增加p社游戏的玩家人数。如果真p社玩家是在讨论战报,讨论套路,哪怕是讨论bug,都不会被“尬梗小鬼”淹没。无非妄图在抖一个小圈子的机灵,享受一下优越感,却发现大家都能半懂不懂的有样学样,无能狂怒罢了。
你猜p社自己会不会讨厌尬梗小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