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摩尔庄园》页游玩家「星无火」以欺骗小朋友毁号为乐?

回答
您提到的“摩尔庄园页游玩家‘星无火’以欺骗小朋友毁号为乐”这一情况,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令人担忧和谴责的行为。虽然我没有直接的证据去证实这位“星无火”玩家的具体行为和动机,但我可以从普遍的青少年网络行为、游戏欺凌以及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这种行为会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有些玩家会以欺骗和破坏他人游戏体验为乐,尤其是针对未成年玩家。

1. 寻求优越感和控制感:
心理补偿: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尊重或成就感。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欺骗和操纵他人,尤其是比自己弱势(如年龄更小、游戏经验不足)的玩家,他们可以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感和控制感。这种掌控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能力。
权力感: 对于一些玩家来说,能够“毁掉”别人的账号,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决定他人虚拟财产和游戏进程的能力。这种权力感,尽管是在虚拟世界中,也能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些需求。

2. 缺乏同理心和道德约束:
青少年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大脑的额叶皮层(负责决策、冲动控制、道德判断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些玩家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情感伤害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匿名性: 网络世界的匿名性降低了行为的“可见性”和“责任感”。玩家不必直接面对受害者,也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而放松了道德约束。
群体效应和模仿: 如果在游戏社区中存在类似的行为,或者“星无火”本身就是效仿他人,那么这种行为就更容易被传播和接受,形成一种不良的“文化”。

3. 游戏本身的机制设计:
竞争与社交的混合: 很多游戏将竞争和社交元素混合在一起。当游戏中的资源、地位或声望成为一种稀缺品时,一些玩家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而欺骗和破坏他人就成为一种捷径。
奖励机制: 如果游戏设计中,能够成功“骗到”别人、或者获得某种“打击”他人的方式能带来游戏内奖励(如声望、虚拟货币等),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被玩家视为一种“策略”或“玩法”。

4. 动机的复杂性:
报复心理: 有时候,这种行为也可能源于玩家在游戏中遭受过不公平对待或欺凌,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并将这种情绪发泄在其他玩家身上。
无聊和寻求刺激: 对于一些玩家来说,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寻求一种“刺激”和“乐趣”,而选择去伤害别人,这是一种极度扭曲的娱乐方式。

具体到“星无火”的案例(假设其行为属实):

如果“星无火”玩家真的以“欺骗小朋友毁号为乐”,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其行为可能包含以下一些手段和过程:

利用信任进行欺骗: 可能会通过建立友好关系,获取小朋友的信任,然后以各种理由(如“帮你保管物品”、“一起做任务”、“送你稀有道具”等)来诱骗小朋友交出账号密码,或者游戏内的重要道具。
盗取账号信息: 可能通过钓鱼网站、假冒官方活动、利用软件漏洞等方式,非法获取其他玩家的账号信息。
恶意消耗或转移财产: 一旦获得账号控制权,可能会立刻将账号内的贵重道具、游戏货币、稀有装备等转移到自己的账号下,或者直接将其出售、消耗掉,让原账号所有者彻底损失。
传播虚假信息或进行骚扰: 除了毁号,也可能在游戏中散布关于受害者的不实信息,进行网络欺凌,进一步破坏受害者的游戏体验和心理状态。
享受施虐过程: 在看到小朋友因为账号被毁而伤心、愤怒,或者在公开场合(如论坛、聊天频道)炫耀自己的“战绩”时,星无火可能会从中获得满足感。

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对未成年玩家的伤害:
经济损失: 许多小朋友可能会投入父母的钱购买游戏道具,被骗毁号意味着这部分金钱的损失。
情感创伤: 对小朋友来说,游戏账号往往承载着他们的心血、时间和情感。被欺骗和毁号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打击,产生不信任感、沮丧、甚至对网络世界的恐惧。
游戏热情丧失: 这种经历可能会让小朋友对游戏产生厌倦,丧失对游戏的热情,甚至对其他社交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对游戏社区生态的破坏: 这种行为会破坏游戏的公平性和健康的游戏环境,让其他玩家感到不安和愤怒,影响游戏的声誉和玩家的整体体验。
法律责任: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盗窃虚拟财产等行为都可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何看待和应对: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 父母和学校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了解保护个人账号信息的重要性,警惕网络诈骗和欺凌。
游戏平台的责任: 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有责任建立更完善的安全机制,加强账号管理和防盗措施,及时处理玩家的举报和投诉,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净化游戏环境。
玩家的共同责任: 作为玩家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抵制和举报这种不良行为,不传播不良信息,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游戏环境。
受害者的应对: 如果遭遇类似情况,应及时保留证据,向游戏官方举报,并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总而言之,以欺骗小朋友毁号为乐是一种极端不道德且可能触犯法律的行为。它暴露了部分玩家的心理阴暗面以及网络环境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种行为的成因,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净化网络游戏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以为他摧毁了小朋友的一切。

事实上只是一个游戏而已。

那个时候除了摩尔庄园还有奥比岛、赛尔号、奥拉星、小花仙,这种游戏多的要死,我哪个都有号。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和我朋友一起玩4399 7k7k。

再然后我们还经常玩qq空间里的那种游戏。

再再再然后我们那时候溜溜球编塑料衣服鞋子什么的,多的要死。

不知道他搁那里臆想什么。

小朋友的世界很单纯,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只会觉得游戏有问题。老是搞不好就不玩了,仅此而已。

因为除了游戏,小朋友还要写作业还要背书,还要和同学聊天。

大可不必把这个说成什么童年阴影。那个当事人都说了就是全程很懵不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

而这个人呢,以为自己在做一场声势浩荡的精神虐待,实际上小朋友只会难过心痛一小会会儿,然后转头要去写作业/和爸妈吃饭/和朋友玩/玩其他小游戏。

仅此而已。

我也被骗过号,也哭过,哭着给我爸说,我爸让我打客服。客服姐姐很温柔,没多久号就回来了。但是找回来之后我也没怎么玩了。

因为我去玩橙光游戏了。

————

对了我还想补充一点:

不是吧阿sir你真以为拥有一整个电脑游戏的小朋友会指着仅仅一个摩尔庄园当精神寄托?

我4399 7k7k表示不服

家里没充电费的时候我还玩扫雷连连看玩过好久呢……

user avatar

以前玩摩尔庄园的时候也被人追着问过密码说能不能玩号,结果我没给这货追着我一路用免费道具糊我脸,最后就发展成互扔,现在想想当时防范意识挺到位的

user avatar

我是持中立态度的。就是既不同情小孩 ,也不批评坏人。

对于小孩来说,吃亏是福,现在这个阶段,多吃点亏,多难过几下,有教训了,才能彻底往心里去,才能明白人心险恶,世道艰难,不得不防。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会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记忆。

对于这个坏人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怎么说教,打骂,也改不了他这非人的毛病,还不如不说,不管不问,放纵着让他继续来,早晚有一天,他会被自己彻底坑进去。

user avatar

这种行为本身来说对小朋友的影响利大于弊。无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这个世界有多危险,都不如外人来一场震撼教育。外人来一场震撼教育,效果远不如全员恶人的极恶中队来一场刻骨铭心的大暴击。

事实上在小学生的时候心爱的东西,被这类人搞没了,对后面人生的正面影响大得多。起码会教会一点:网上的人,不要信。网上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开。如果每个孩子都有这么个经历,我相信电信诈骗就会像线下的扒手一样慢慢消失。前两天一个当辅导员的发小跟我吐槽,说他班里的学生,A被盗B号的骗子半夜骗了一万块钱,B就住A的旁边宿舍,A压根没想到登号的是盗号的骗子,也没多个心眼去宿舍问,直接按照骗子的要求打了一万块钱出去。

这对于一个在网上时间不长的新网民而言,确实难以理解。但是对于经历过诸多网游骗局的老网虫,估计早就无所谓了吧,玩网游时间长的谁没被诈骗、毁号过?

不知道在座玩知乎的有没有玩过盛大网络代理的冒险岛,maplestory online?从04年冒险岛正式运营以来,冒险岛就是个骗子横行的地方,常见骗术非常多

人妖号,骗结婚道具

利用信息不对称骗新手

刷点骗局

在没有第三方平台担保时通过RMT骗点卡

辅助植入木马

撞库/盗号

假攻略里面植入诈骗ID

盗号之后假装号主在好友列表里骗钱骗装备

可以说当前网上的常见骗术种类在冒险岛里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经历了一轮冒险岛骗术大礼包洗礼的小学生,基本可以对当代互联网骗术免疫。

我有没有被骗过呢?有,我被以上所有骗术轮过一遍,有着一定量现金道具的大号被盗了六七次,每次盗完之后号都是空空如也,只剩个裤衩。但也得益于被这些骗术轮了一遍,小学还没毕业就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被诈骗经验和特别的计算机杀毒技巧。这些经验让后面的人生受益匪浅,后面被电信诈骗分子盯上多次,至今没从我这里在榨出一个津巴布韦元。

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人越多越好。年龄越小,难受的时间越短,反弹式恢复的速度就越快。我还记得我大号第一次被盗时的感觉,一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心慌气短,感觉天崩地裂。过了两天,就过去了。后面玩EVE,熟悉的也知道,社达、恃强凌弱、设局、诈骗、强暴、盗号、谍报与反谍报都是游戏的一部分,官方只管找回财产,而盗号者所进行的职务犯“罪”(比如盗总监号下主权,2011年的NBP-FBP北方战役和2014年的PIBC北方平叛战役都因盗号者盗取总监号下主权而扭转战局)和游戏中的恶意欺诈行为(比如悲剧的古斯塔斯长期在吉他搞诈骗合同)官方根本不管。

从爆战列难受许久到爆旗舰面不改色,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极大的改善。如果这种人多一些,被这种无聊行为摧残的人多一些,就会更少一些因为被骗了而自杀的人。毕竟免费网游的账号不值多少钱,总比被人骗了真金白银后寻死觅活还成功了强。


觉得不爽的可以去EVE,体会一下什么叫极恶中队、全员恶人。管你是不是新手,来到了我的地盘先当马甲号乱枪打死再说。

user avatar

2021.6.4不多说了,该删的都删了。

大家评论区理智发言吧。

祝好。


这个游戏承载了我的童年,所以多说了一点。

十年前玩的摩尔庄园,现在刚下了手游。

光是想想就感受到了小朋友的绝望和难过,可能只听说过坏人抢劫杀人,没想过坏人也会玩他们玩的游戏。

那年超级拉姆十块钱一个月,大人基本上都不会同意小孩子浪费这个钱在游戏上。但是超级拉姆有很多特权,比如隐身啊,进入特殊场景,那很多开不了超级拉姆的小朋友就会求氪金的超级拉姆帮忙,那年答主13岁,记得带他们到星空的场所带了一下午,那天我的好友位瞬间满了。

到了我下线,没进去的小摩尔还眼巴巴地问我,下次能不能带他们去。

小孩子的世界非常单纯,没有想过坏人竟然也会盯上他们的摩尔庄园。

那会的时装,装扮都是限时出售,错过了卖掉了就没有了,再也买不到了。

我记得那会去餐厅打工,玩游戏就是为了摩尔豆,布置自己的小屋可以布置一下午。

别说只是游戏而已。

user avatar

想起一件往事。

我也被盗过号。

因为太过信任表妹把密码告诉了她,过一周再登录,就发现上不去了。

登录界面的摩尔穿着不属于我风格的衣服,用着不属于我的名字。

那一刻,我呆住了,我想不通这是什么情况,只是一遍一遍的重登,看看会不会是哪里出错了。

摩尔庄园可谓是陪伴我最久的游戏,我清楚的记得每一个主线,所有任务的奖励都拿满——我记得我还有瞬移红珠,那玩意贼炫酷 ,好多人问我怎么得的。对年幼的我来说,丢了这个号和丢掉我的世界差不多。

小孩嘛,实在解决不了做一件事就行了。

“妈!”

据我妈说,她一看被改的名字和服装风格,不用问都知道是谁改了我的密码——但也没说什么,直接打给主界面上的客服电话,跟她说明情况,一个下午后,我的号就恢复了。

对她来说,这是简单到不行的一件事,唯一的代价是话费很贵,在那年头从哈尔滨打电话到上海,价钱确实不低。

但她拯救了我的世界,是大英雄。

这个号我一直玩到大学,有空就上去看看我的餐厅,我的大别墅和我养的猪猪,钓钓鱼开开车溜溜龙逛逛街,给拉姆换衣服,直到它彻底离开。

可能,那个小孩也有这个机会。

他会永远记得年幼时陪伴自己的游戏,新鲜有趣的历险、像大人一样打工社交、装修自己的家、带着拉姆上学考试、成为警察医生骑士。日后他可能会遇见很多3A游戏,或者被生活剥夺了游戏的快乐,但摩尔庄园一定会是他美好的回忆。

而不是糟透了的绝望回忆。

想骂人。

—————————————————————

玩知乎以外赞涨的最快的回答,谢谢各位。

等放假回家告诉我娘我靠她得到了这么多赞和回复,她一定很得意。

怎么说呢。

她属于很不适合考试的那类人,记性很差,不怎么要强,但她活得非常明白,容易接受新事物,前段时间我回家我们还一起打通关了三位一体。

虽然有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但她真的有在努力去做我的朋友,而不是长辈。

想比之下,可能我父亲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家长,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喜欢谈成绩,每次谈心都以长辈的身份站在高处指指点点。我清楚他也很爱我,但我是绝不会和他细聊我的烦恼与迷茫,添堵。

“宝贝,你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你觉着哪些地方我做的好,将来你就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觉着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日后就不要对你的小孩这样。”

这是我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话,诸君共勉。

还有,她年轻时其实是个爱打游戏的文艺少女……嗯……可能,在教育我时也带着自己对游戏的理解,这种东西堵不如疏,有效的引导可能要花时间和耐心,但效果更好。

有些偏题,回到这个伞兵。

我是在图书馆长大的,那时候非常喜欢心理画像相关的书。

这是个纯粹的变态,甚至说,他在享受挨骂的过程,这个人非常聪明,你看他的表述,句句踩在常人的痛点上。

他童年时肯定受过某方面的歧视,可能是身体残缺或是性暴力——虽然他物质富足,但这些外物填补不了他空虚的灵魂。他希望看见弱者的哀鸣,强者的践踏,来填补自己那可悲扭曲的灵魂裂口。

漠视他,保护自己周围人,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

过五千赞了……惊了……这是我点赞最多的一个回答,给米娜桑鞠躬了。

看到有人猜我表妹是熊孩子,哈哈,其实猜错了。

我妹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高挑、漂亮、学历高、衣品好、生人勿近,我在塑造女神时经常参照她的样子。相比之下,经常粗手粗脚弄坏她昂贵玩具的我才是熊孩子。

我们是一起长起来的,盗我号那会她才七岁,而且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换了摩尔肤色和服装、修改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而已,不过是小女生微弱的小心思罢了。我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姐姐,不懂事时也做过很多过分的事情,人嘛,要学会相互谅解。现在,她准备出国留学,我拿着普通的本科学历当程序猿搞话剧打游戏,算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活法吧。

关于我母亲,其实也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以讲给你们听。

我妈偶尔也会做一些过分的事情,她之前跟我道歉时常说“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第一次做就会做错,所以你不能再生气了。”

再之后我惹她发火时就说“宝宝也是第一次做宝宝,第一次做就会做错,所以你不能再生气了。”

然后她就不好意思再发火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起这件事,我爸以前也从不和我道歉,就算因为看错作业页码把我揍了一顿也不会说对不起。后来有一次假期他去厨房看我做饭随口说了一句你事事不如你妹妹,虽然我是不生气的,但借着这个由头大闹了一场,甩了一天的脸子,我妈还在后面推波助澜,最后他认识到这句话确实伤害到我了(其实没有),跟我说了二十年以来第一句对不起。

之后他道歉道的就可顺溜了,人嘛,做了第一次就有后面的无数次(什么鬼!)

至于有人问我母亲当年是怎么做的,我大概回忆一下,是每周末可以玩两个小时(周六一小时,周日一小时),如果周一到周五作业写完的早且准确率高可以奖励半小时。

周末玩游戏的时间我自己掌握,如果她和我爸约会归来(?)查电脑运行时间(是的,她大学专业也是计算机,我们家母女两代程序猿……)发现我下线的时间符合,就可以奖励晚上再玩半小时。

期末考的好可以买超级拉姆或者出去吃大餐,二选一。

假期和上面差不多,我爸会在假期开始时给我列学习计划,一天的计划完成且准确率高就可以玩,但按时下线没有奖励。

——————————————————

应该会是我知乎的最高赞了,这是最后一次补充()

不是营销号编故事,是真事,当然我也没有办法证明,我娘金鱼记忆,我妹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就我一个人记得。

手游没玩,对于我来说,离开了就是离开了,换个身份再回来也是离开了。而且我有好好的和摩尔庄园告别,没什么遗憾要去填补。

其实我的童年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快乐,个中缘由怕是够再开一个回答的,就不赘述了。

不过谢谢你们,让我知道自己是在如此温暖的爱中长大的。

to be end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