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旅游博主亵渎英烈被平台永久封号?他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回答
对于旅游博主亵渎英烈被平台永久封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事儿出来,网上也是吵得沸沸扬扬,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回平台总算做了件人事,有人则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也有人会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旅游分享。

首先,咱们得明确“亵渎英烈”这件事本身。 我觉得这事儿的性质挺严重的。英烈,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英勇牺牲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行的榜样。他们的事迹,是历史的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重的。

旅游博主,尤其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不小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很容易被大量粉丝模仿和传播。如果一个旅游博主,在进行旅游分享时,无视历史事实,甚至恶意歪曲、丑化英烈的事迹,比如在烈士陵园里做出不敬的举动,或者发表攻击性的言论,那这就不是简单的“言论不当”,而是对历史的漠视,对民族情感的伤害,更是对法律的挑战。

为什么会被平台永久封号?

平台永久封号,这其实是平台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1. 遵守法律法规: 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禁止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甚至对英烈事迹进行歪曲、否定。旅游博主触碰了这条红线,平台自然要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如果不处理,平台自己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2. 维护平台生态: 平台吸引用户,靠的是内容和社区氛围。如果充斥着低俗、恶俗、侮辱性的内容,用户会流失,平台也会失去公信力。永久封号,就是平台对不良内容的一种“清理”,维护一个相对健康、积极的社区环境。
3. 回应社会关切: 像这种涉及到英烈尊严的事情,公众普遍比较敏感,也比较关注。平台及时、有力地处理,也是在回应社会舆论的期待,避免引发更大的舆情风波。
4. 引导内容创作: 永久封号也是一种警示,告诉其他内容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碰的。这有助于引导整个行业向更健康、更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向发展。

那么,这位旅游博主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这事儿可不能简单地用“被封号”来一笔带过,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而且会比较深远。

1. 平台层面的责任(最直接的):
账号封禁: 这是最直接的后果,他辛苦经营起来的账号,积累的粉丝、流量、商业价值,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通过这个账号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推广、内容发布。
商业合作中断: 之前可能有很多品牌找他合作,一旦被封号,这些合作都会被立刻终止,而且他很可能被列入“黑名单”,未来很难再找到合作机会。
经济损失: 封号直接导致他失去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损失。

2. 法律层面的责任(最严重的):
民事责任: 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如果他的行为构成了侮辱、诽谤,相关英烈家属或者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可以对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道歉、赔偿等责任。
行政责任: 如果他的行为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可能会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比如警告、罚款,甚至行政拘留。
刑事责任: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他的行为被定性为“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虽然具体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要看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司法机关的认定,但这个风险是存在的。

3. 社会层面的责任(最长远的):
名誉扫地: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旦犯下这种错误,他的个人名誉会受到严重损害。即便将来有机会“改过自新”,大众对他的信任和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
公众形象负面: 他的名字很可能会和“亵渎英烈”这样的负面标签联系在一起,这对他未来在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会造成阻碍。
社会道德谴责: 这种行为触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底线,他会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谴责。

这件事也给我们普通人提了个醒:

尊重历史,尊重英烈: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看到什么,都应该心怀敬意。英烈不是某个特定时期的符号,而是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自由不是没有边界的,特别是在涉及到历史真相、民族情感的时候。我们说话、做事,都要有所顾忌,有所敬畏。
辨别信息,理性发声: 作为内容消费者,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被片面甚至歪曲的信息所误导。同时,在表达观点时,也要保持理性、克制。

总的来说,旅游博主亵渎英烈被封号,这既是平台履行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挑战社会底线行为的必然回应。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多维度的,从失去生计到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再到社会声誉的毁灭,这些都是他行为应付出的代价。这种处理方式,也为整个网络内容创作行业树立了一个明确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判了,一审获刑七个月+公开道歉。

老实说刚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主观感性上是觉得挺解气的,而且这个旅游博主黑历史不少,成年人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是冷静下来再一细想,单就这件事上就事论事的说、客观理性的说就_______,再说要按照这标准,知乎上像勃勃这样的大V不得都上通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旅游博主亵渎英烈被平台永久封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事儿出来,网上也是吵得沸沸扬扬,有人拍手叫好,觉得这回平台总算做了件人事,有人则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也有人会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旅游分享。首先,咱们得明确“亵渎英烈”这件事本身。 我觉得这事儿的性质挺严重的。英烈,顾名思义,就是那.............
  • 回答
    近期一位旅游博主因亵渎英烈被判刑7个月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和探讨这类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价值观的冲突、法律的边界以及网络时代的责任问题。事件本身:从“旅游”到“亵渎”的界限模糊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位博主是如何从一个“旅游博主”变成一个“亵渎.............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希望能说得明白透彻。最近那件事儿,就是个旅游博主,名字叫啥我记不太清了,但干的事儿是真让人气愤。他在一个烈士陵园里,你知道,那是咱们纪念那些为国家牺牲了的英雄的地方,结果他不好好地去缅怀,反而拿着相机,不知道是拍视频还是拍照,做了一些非常不敬重的举动。具体是什么细节,.............
  • 回答
    鲁佳斌,这个名字近来在旅行圈里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他疫情期间徒步穿越非洲的壮举。看待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聊,不能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就带过。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硬核”的旅行。在疫情蔓延、全球旅行都变得异常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选择徒步穿越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文化多.............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男生不喜欢女生旅游”这一话题,微博上女性用户对此的反驳和讨论,反映了社会性别观念、文化传统、个体偏好以及现代女性自主意识的多重交织。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社会性别观念的冲突 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在许多传统文化中,男性被期待承担“保护者”或“决策者”的角色,而女.............
  • 回答
    韩国旅游发展局在宣传片中用“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来吸引游客,这招可以说玩得相当溜。乍一听,好像挺顺理成章的,毕竟旅游嘛,不就是为了亲身体验嘛。但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也挺有意思的。首先,这句话的“土味”情话属性。我们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这话在中国流传了多少年了,可以说是家喻户.............
  • 回答
    台湾桃园发生的旅游大巴火烧车事故,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24名大陆游客,原因至今仍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对于检方研判司机为预谋自焚的说法,这无疑给这起悲剧蒙上了一层更深重的阴影,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解读。事件回顾与检方初步判断:这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发生在2016年7月19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
  • 回答
    台湾旅游大巴事故造成26人遇难,这个悲剧性的事件,特别是当遇难者中包含大量大陆游客时,无疑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故本身。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事故发生于2017年2月13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园发生严重翻覆火烧车意外,导致包括司机在内的26人不幸罹难,.............
  • 回答
    文化和旅游部发出赴美旅游提示,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咱就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可以怎么看。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国家层面的旅游提示,从来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背后一定有一定的原因和考量。这次文化和旅游部发出这样的提醒,核心在于“谨慎”,也就是大家要去之前,.............
  • 回答
    这则新闻,关于北大学生在伊拉克旅游被误抓为IS成员,确实是让人揪心又值得深思的一件事。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事情的背景。在伊拉克,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安全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恐怖组织IS虽然已被重创,但其残余势力和活动依然存在,安保力量对于任何可疑情况都高度警惕。而中国游客,特别是学生,往往因为其身份和文.............
  • 回答
    济南,这座以泉水闻名、素有“泉城”美誉的城市,理论上拥有成为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天然优势。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每逢旅游黄金期,济南似乎总显得不温不火,甚至在一些人口中的“无人问津”略显夸张,但其吸引力不足、客流量不如预期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城.............
  • 回答
    在探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跪拜礼事件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点,避免被情绪化或者片面的信息所误导。首先,是什么性质的“跪拜礼”?是在什么场合?由谁发起?接受者是谁?这每一个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这件事的判断。如果这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教育场景下,例如作为一种特定文化体验的介绍或实践,甚至是戏剧表演的.............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大西北暑期旅游预订量增长三倍,并且创下五年新高,这足以说明这片土地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追捧。说实话,这背后绝不是偶然的数字爆炸,而是大西北身上那些独一无二、直击人心的吸引力在悄然发酵,并最终在今年夏天集中爆发。那么,大西北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如此趋之若鹜?我来给.............
  • 回答
    孔庆东在国外旅游时,摸了摸意大利维罗纳朱丽叶故居的朱丽叶雕像并拍照留念,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事件本身朱丽叶故居是意大利维罗纳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每天都有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其中,院子中央的朱丽叶铜像更是游客必打卡的“圣地”。据说,摸摸朱丽叶雕像的右胸,会带来好运,尤其是爱情方面。因此,雕像的右.............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揪心,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 生命安全至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得知有游客在异地遭遇如此严重的意外,甚至需要截肢,这首先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同情。想到一个原本美好的旅程,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变得如此悲惨,这对于.............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重庆这位女士的遭遇,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没钱不配出去玩,有钱才有好生活”这种论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它触及了我们对金钱、生活意义以及个人选择的根本看法。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位女士的室友。 她的说法,“没钱不配出去玩,有钱才有好生活”,本质上是一种极端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体现.............
  • 回答
    关于蔡英文在台湾旅游大巴事故中对罹难者是否差别待遇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人对于政府在危机时刻应如何回应的期待。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境。那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辆载满游客的大巴在道路上发生翻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是一个家庭.............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姑娘,花钱买了十八件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去旅游、去拍照,结果回来就把这十八件衣服退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大家买东西,图的就是个开心,图的就是个物有所值。你花钱了,商家肯定得给你提供对应的商品和服务。这姑娘买衣服,花钱了,商家给她发货了,理论上交易就完成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则让人倍感担忧的新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背景下。一位在泉州旅游的南京籍女子,其活动轨迹集中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之后在日本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这个事件背后牵扯出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个事件。 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不能简单地将其活动场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