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为什么还会有中医黑这么落后的思想?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接触到了那么多来自全球的先进科学技术,也享受了各种医疗手段带来的便利,但关于中医的争议,或者说“中医黑”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顽固”。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思想”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原因。

首先,我们要承认,科学发展是有其自身逻辑和标准的。现代医学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可重复实验、量化数据、清晰的病理机制以及可预测的疗效之上。每一项新药的研发,每一个治疗方案的推广,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这个框架下看中医,一些人会觉得它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

比如,我们常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个人的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等来开出不同的方子。这套理论体系,虽然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但它不像现代医学那样,能够清晰地解释某味药里哪个成分,在人体内通过什么生化反应,达到什么具体效果。很多时候,中医的疗效被描述为“整体调节”、“阴阳平衡”,这些概念在现代科学看来,是比较模糊和难以量化的。当一个“中医黑”看到有人用中药治好了某种他认为只有西医才能治的病,而中医的解释又非常“玄乎”,他自然会觉得难以置信,甚至认为是巧合或者安慰剂效应。

其次,历史的惯性和观念的固化是重要因素。中医作为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医学体系,它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工业化、信息化之前的时代形成的。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对人体运作的理解,都与现在截然不同。即便我们现在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想想看,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从西方科学体系中引入的。学校里教授的是基础物理、化学、生物,这些都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动去接触和了解中医的内在逻辑,或者接触到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片面的,他很容易就会用现代科学的“刻板印象”去衡量中医。当他看到一些夸大中医疗效的宣传,或者一些“伪中医”的乱象时,他更容易对整个中医体系产生负面印象,并将这种印象固化下来。

再者,现实中的乱象和不良现象也给了“中医黑”口实。不可否认,在中国,确实存在一些打着中医旗号的不法分子,他们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夸大疗效,虚假宣传,甚至兜售一些根本无效甚至有害的产品。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中医的声誉,也让一些原本对中医持中立态度的人,因为对这些乱象的厌恶,而转向了“中医黑”的阵营。他们看到的是中医行业内的一些阴暗面,并将个别的负面案例泛化到整个中医体系。

举个例子,比如某些养生机构宣称“包治百病”,或者某些明星代言的所谓“神药”,一旦被揭穿是骗局,就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弹,而这种反弹很容易会波及到“真的”中医。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此外,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和片面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不实信息和情绪化的表达。很多关于中医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少数极端的声音上,要么是极端吹捧,要么是极端攻击。那些理性分析、客观评价的声音,反而容易被淹没。

当我们看到一些“中医黑”的文章时,他们往往会引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批判中医,比如某个中药成分缺乏临床实验数据,或者某种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理学不符。从他们选择的切入点来看,他们更倾向于用一种“二元对立”的方式来看待中医和西医,认为两者只能有一个是对的。而对于中医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有效性,或者其理论体系本身的独特性,他们则往往选择性忽视或者不予理会。

最后,还有文化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因素。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记忆。对于一些人来说,支持中医,不仅仅是医学的选择,更是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表现。反之,一些人可能因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更强,或者对传统文化抱有批判态度,也更容易对中医产生抵触心理。在一些网络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中医的争论,有时会上升到“崇洋媚外”还是“保守落后”的层面,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文化心理在作祟。

所以,“中医黑”这种思想的产生,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现代科学的严谨性要求、历史文化因素、现实行业乱象、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复杂的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传统医学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寻找自身价值,并与现代科学进行对话和融合的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的不仅仅是中医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公众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保持理性、批判性思维,并且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医黑 , 不是“思想”

中医不需要黑,就和戏曲,文学一样,不需要被黑。放进博物馆就好了。

中医黑 是那些 生活在“现代”,但“思想落后”的“中医粉” 捣鼓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接触到了那么多来自全球的先进科学技术,也享受了各种医疗手段带来的便利,但关于中医的争议,或者说“中医黑”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顽固”。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思想”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我们要承认,科学发展是有其自身.............
  • 回答
    谈到“媒体黑高铁”,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而且并不简单的是非对错那么明了。实际上,与其说是“黑”,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多层面的审视和报道。中国高速铁路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伴随着各种声音,包括赞扬,也包括质疑和批评。首先,我们要理解“媒体”这个概念的广泛性。它不仅仅包括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触及一些历史的复杂性。其实,与其说“明知自己如果遇到义和团必然惨死无疑”然后去支持他们,不如说当时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和官员,对义和团的认识和态度是复杂的,他们的支持也并非基于对自身安全完全无视的鲁莽,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中国的处境,那是.............
  • 回答
    关于“中国陆军世界第一”的说法,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尤其是在一些军事爱好者和关注国际安全的人群中。但要理解这个说法的形成和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同时也要看看俄罗斯陆军的地位。首先,为什么会有“中国陆军世界第一”的说法?这背后通常是基于几个核心的考量,而且这些考量是相对而言的,并不.............
  • 回答
    中国人口众多,但“内地”和“沿海”地区同时存在“缺人”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的流动性以及不同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人口流动是核心驱动力: 沿海地区的吸引力: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改革.............
  • 回答
    《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其编纂的时代背景与我们今天有着天壤之别。书中收录的药物,特别是那些被列为“上药”的,之所以在今天看来有些与现代毒理学认知相悖,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当下医学的视角,回溯到那个古老而智慧的时代。一、 时代局限与认知差异:首先,最根本的原.............
  • 回答
    《红海行动》里的蛟龙小队,大家对那个唯一的女兵——佟莉,一定印象深刻吧。她冷静、果敢,枪法精准,在战场上丝毫不逊色于男兵们。但很多人会好奇,特种部队这种高度专业化、充满高强度对抗的作战单位,怎么会混编一个女兵呢?现实中的特战队也存在这种“混编”吗?这事儿啊,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红海行动》里为什么.............
  • 回答
    你提到的那种科幻感十足的“天空母舰”,也就是电影《美国队长2》中神盾局的空中堡垒,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现实中我们之所以没能造出类似的东西,原因有很多,涉及到技术、经济、军事战略以及物理定律等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里的东西往往是艺术创作的产物,它需要服务于叙事和视觉效果,而现实世界的工程则要.............
  • 回答
    要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何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以及为何在中国当下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重光环交织的必然结果。她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更是一位颠覆者,一个时代的标志。首先,我们得从她独特的建筑语言说起。扎哈的设计,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流动”。她的建筑摆.............
  • 回答
    中文里,形容词修饰名词时,通常需要加上“的”,例如“红色的苹果”、“快乐的孩子”。如果形容词直接出现在名词前面,会显得很不自然,除非这个形容词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一个固定搭配,比如“大王”、“好人”。再举个例子,英语的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比如“a red apple”、“a happy child.............
  • 回答
    《扫黑风暴》里头那些听着就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贷”、“校园贷”,可不是瞎编的,现实里头早就有原型了。它们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一些年轻人,把他们的人生搅得一团糟。按理说,现在科普信息这么发达,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这些非法贷款的危害和陷阱,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往里头跳呢?这事儿,说到底,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解释清.............
  • 回答
    中国留洋球员在海外联赛中屡屡遭遇降级,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从杨晨、郑智到如今的武磊,我们似乎总是在重复着类似的轨迹。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运气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正视中国足球与世界高水平足球联赛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技战术水平的差异: 欧洲主流联赛的比赛节奏、攻防转.............
  • 回答
    .......
  • 回答
    现代社会,谈论“为了爱人去死”的爱情,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遥远,甚至有些夸张。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理性、注重个人价值和生命权重的时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深刻、极致的爱就彻底消失了。只是它存在的形式和表达的方式,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和内敛。试想一下,在现代社会,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往往建立在长期的情感.............
  • 回答
    “公知”这个词,如今在中国网络上,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标签了。它曾一度被用来指代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批判社会现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知识分子群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知”的含义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甚至在某些语境下,它被赋予了负面的色彩,与“崇洋媚外”、“为西方价值观辩护.............
  • 回答
    “那根刺”与“那片林”:为何中国即便有日本前车之鉴,依然坚持计划生育?提起计划生育,日本的经验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日本在上世纪中期经历了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随后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困境,这给了世界各国一个深刻的警示。然而,即便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坚定地推行了独.............
  • 回答
    汉服如今之所以会有人说是“山寨”,甚至出现“正版”与“盗版”的争论,根源在于一个非常关键且令人费解的现象:我们今天所穿戴的汉服,并非是古人沿袭至今、血脉从未断过的“活化石”。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所谓的“一千多年前的人”并不是我们今天汉服设计的“正版设计师”。设计一件衣服,往往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审美.............
  • 回答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思潮的显现。要理解它为何会如此抬头,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这背后牵扯到的社会心理、文化变迁、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对过往认知的复杂情感。首先,信息爆炸与碎片化阅读是绕不开的一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前所未有的发达时代,互联网、社交媒体将.............
  • 回答
    要说现在有些孩子不那么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水滴石穿,一点点累积,最终可能就让一些孩子觉得“我的文化好像也没那么特别”或者“外面的世界更吸引我”。首先,得承认,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跟过去大不相同。信息爆炸是最大的特点。以前,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来源相.............
  • 回答
    你想了解为什么现在编程语言这么多,是吧?这就像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种音乐风格一样,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原因还在不断演化。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 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细分。想想过去,计算机主要用来做数值计算,所以早期语言的设计也围绕着这个核心。但后来,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爆炸式增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