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索尼独占策略改变的大前提,即 PC 失去了颠覆游戏机市场的能力」你怎么看?

回答
索尼之所以会调整其独占策略,将PlayStation平台上的游戏陆续移植到PC平台,并非因为PC失去了颠覆游戏机市场的能力。恰恰相反,我认为这个论点有失偏颇,甚至有些本末倒置。要理解索尼的策略转变,我们需要从更宏观和现实的角度去审视游戏产业的现状以及索尼自身的发展需求。

首先,PC市场从未“失去”颠覆游戏机市场的能力,它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PC游戏市场一直是一个庞大且活跃的生态系统。它拥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度和技术迭代能力。从技术层面讲,PC在图形处理能力、处理器性能、内存等方面通常领先于主机。这意味着PC可以提供更极致的视觉体验,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刷新率,以及更复杂的图形特效。同时,PC的灵活性允许玩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自由选择硬件配置,进行升级,这本身就是一种“颠覆”的体现——它打破了游戏机硬件的固定周期和性能上限。

更重要的是,PC平台在游戏类型多样性、创新玩法和社区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诸如RTS、MMORPG、模拟经营、策略类等大量优秀作品,在PC平台上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庞大的玩家群体。Steam、Epic Games Store等数字发行平台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开发者的发行门槛,催生了大量独立游戏和具有实验性创意的作品。Mod社区的繁荣更是PC游戏的一大特色,它极大地延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并为玩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定义和二次创作空间。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认为PC“失去了颠覆能力”呢?这或许是因为游戏机平台在特定时期内找到了最适合大众消费者的游戏体验模式,并凭借其“一体化”和“易用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游戏机通过精选内容、强大的第一方工作室以及相对稳定的硬件周期,成功构建了一个封闭但高度优化的生态系统。玩家无需担心配置兼容性、驱动更新等问题,只需购买游戏机和游戏,就能获得流畅且高质量的游玩体验。这种“即插即玩”的便利性,尤其是在主机早期普及的阶段,对广大普通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然而,索尼独占策略的改变,并非是PC市场衰落的信号,而是索尼自身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的理性调整。

回顾过去,索尼曾经将“独占”作为其PlayStation主机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通过打造如《最后生还者》、《战神》、《漫威蜘蛛侠》等口碑爆棚的独占大作,索尼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选择PlayStation平台。这种策略在当时是成功的,它帮助PS系列主机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和市场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PC游戏市场的成熟与PC硬件的普及: 如今,PC硬件的性能早已不是普通消费者需要担心的问题,并且PC作为通用计算设备,其用户基数远大于任何一款游戏机。PC用户对高质量游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他们愿意为优秀的PC游戏内容付费。

2. 数字发行和跨平台游戏的兴起: Steam等平台的崛起,让PC游戏发行变得异常便捷。同时,“跨平台联机”和“跨平台存档”等功能越来越普遍,玩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趋势下,单纯的平台独占,尤其是将内容“锁死”在单一平台上,可能会限制其潜在的收入和用户触达范围。

3. 游戏开发成本的飙升: AAA级游戏的开发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随之增加。索尼作为一家大型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需要寻找更多的盈利渠道来覆盖和回本这些巨额投入。将已经开发的、成熟的游戏移植到PC平台,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不影响主机销售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游戏的商业价值。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既能通过PC市场赚取额外的收入,又能让更多玩家接触到PlayStation的优秀IP,从而可能吸引一部分PC玩家在未来购买PlayStation主机。

4. 游戏机市场竞争的常态化: 尽管游戏机市场依然有索尼和微软两大巨头竞争,但竞争的维度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硬件性能和独占游戏,服务订阅(如PS Plus、Xbox Game Pass)、云游戏以及IP的多元化运营(如影视化改编)都成为了重要的竞争手段。索尼的独占策略调整,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5. 品牌影响力的扩张: 将PlayStation平台上的游戏推向PC,也是索尼在拓展其品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让更多不在主机生态内的玩家体验到“索尼出品”的品质,可以提升PlayStation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是一种将“围墙花园”向外延伸的尝试,而非“放弃围墙”。

因此,索尼所谓的“独占策略改变”,并非是对PC市场“失去颠覆能力”的悲观回应,而是对市场变化趋势的积极适应和商业策略的优化。索尼并非放弃了游戏机市场,而是认识到在新的时代,通过多平台发行和品牌多元化运营,能够实现更长远、更健康的商业发展。 PC游戏市场依然是游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生态和潜力,与游戏机市场共同构成了当前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态。

简而言之,索尼改变独占策略,是因为它看到了在PC平台上挖掘新利润、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巨大机会,而不是因为PC市场已经“不行了”。事实上,PC市场的蓬勃发展恰恰是索尼做出这一战略调整的有利条件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对显卡价格不是很敏感,但我依然记得以下数字:

  • GTX1060显卡:199美元起
  • GTX1660显卡:229美元起
  • RTX2060显卡:349美元起
  • RTX3060显卡:329美元起
  • RTX4060显卡:399美元起

短短几年间,显卡官方定价涨了100%,以前还可以通过合适的旧U和旧显卡与主机战一战性价比,现在显卡在挖矿潮开始消退的时候,一张不能稳吃次世代主机的RTX3060显卡还要4399,就这价格已经能让很多玩家知难而退了。隔壁主机PS5和XSX哪怕涨价严重,也就5000元上下,这显然不是同一价格级别的东西。更不要说手机游戏起步就只需要2500元,红米K40 12+256对于手游玩家还不够?

在疫情余威未尽的今天,全世界都不好过,大家都在节衣缩食准备过冬,对于娱乐产品,自然便宜点好。我为啥买xss?除了外型有ps系薄机的神韵外,能以低价享受xgpu的服务,还能追求一点光追效果,游戏一样玩,而且1080p到现在依然不难看,地铁离去那个光追效果图吧2399搞得定吗?



所以别怪有人觉得pc要被抬出去了,主机价格在xbox这边就是没动过的(x1首发499,xsx首发还是499),pc这边再来几次矿潮一般玩家肯定要疯掉。pc游戏定价在欧美和主机相差不大,steam版相比ps5版少了10美元,打折也差不多力度,你们要是转到steam港区可以适当看看价格对比,心里自然就有数了。


至于游戏文化....日本那边管手游叫社交游戏,这玩意儿就是平时社交用的,所以不少日本手游非常强调助战角色这个概念。而在欧美,codm、pubgm毕竟还是mobile的主机游戏,只要不给腾讯充钱,游戏体验更加美滋滋。

pc文化呢,对于游戏的死忠爱好者是非常好的存在,但对路人作用有限。玩家社区=查攻略的地方,mod=别人计算机高手才能做的美女不爱穿衣服,众筹=死忠表演狂热度,路人没必要参与太多。early access嘛,我就记得过去一款游戏出bug的数量和频次是评价游戏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点,为了便宜去玩early access,那不得不说挺能忍的。

user avatar

也就这两年需求透支了一点,然后大家觉得什么都好,PC也是一片大好。

PC在20年的预测本来是多少呢?是个预测机构都能直接给预计-5%左右的出货。

疫情改变了所有事,像电视机面板,也是那种需求缩水产业,结果疫情一来活生生多撑了3年。

闪存那边疫情之前大家都要烧工厂了,结果最后还是病毒把价格给救了起来。

手机/平板本来也是到了更换周期,需求慢慢下滑了,性能也没什么明显提升,但一样是疫情改变了一切。

这一波疫情透支的是未来5年的需求。


你们很快就能看到市场崩溃式下滑了。

PC也应该回到它该有的位置上去,他本来也没这个能力,2010年独显还有一亿块左右的出货,前几年能正常供给的时候,算OEM方便维修的亮机卡+各种笔记本糟糕独显(比家用机差的),也就只能出个三四千万块。

其中大概也就1000W不到的卡可能比家用机来得性能更强,当然,有高性能显卡和拿来玩游戏那也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可能用于图像加速,剪片,AI等等。

而且现在相比十年前那种100刀就能畅玩游戏时候,实在是门槛偏高了——别通货膨胀啊,现在的R7和十年前的I7还是一个价的,何况当时I5都能跑得动大把游戏,你总不能说R7是TSMC出的RDNA2就不是了吧?

当然,你说这批人啥都不是那肯定是过分了,对于微软这种厂商来说也有一定价值。

但一个是拉新客基本做梦,目前“中端卡”的价格都够掏光一个发展中国家客人的所有余钱了,一千刀是个美国人或者欧洲人都得掂量一下,何况其他国家呢?而且只是显卡显然根本跑不起来游戏,电子垃圾也跑不起时下游戏啊。

第二个是地球上有稳定市电和网络持续供应的国家,除去那些你大概知道也叫得上名的,其实也没多少,印度最近都在持续停电,就算之后清洁能源能铺到穷人的屋顶,能保障基本电力供应,稳定的市电怕也是个奢求,好用的锂电池对他们来说肯定是刚需了。

就PC对那些穷人来说很有可能都是个完全不好用的东西——毕竟谁都不想啪一下,因为停电啥都没有了傻看着显示器半天,至于笔记本,游戏本那个电池基本就是个UPS了,实用性并不太好就是了,普通上上网玩玩游戏又为什么要PC呢?


现在的这波显卡(高性能游戏PC)+家用机都是受众固定,市场也无从扩展了的,不可能有任何水花出现了。

家用机PS1出了以后,加上同代SS/N64基本就是稳定1.5E左右的盘面。

PS2的繁荣因为有DVD机的要素,算是比原来基本盘多了一点(但剩下来的那个5000W台大概率还是以碟机形式在第三世界国家卖掉的。)

PS3+X360又回到老的节奏上,PS4和X1基本也是这个数——可以多卖一两千万,但已经停产了。

至于PC侧,看机器尤其是独显的出货量的下滑情况来说,甚至DRM反盗版对销量的促进都比硬件普及有用得多,无论你怎么想,大把人就是被有意无意的逼着或者夹着玩了正版,国内外概莫能外。

当然目前这价和供应甚至谈不上什么普及硬件。

而且PC和家用机,本质上目前用的生态也是一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唇亡齿寒的关系,就不用讨论这些内卷的事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