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统计索尼 2022 年将占近 40% 图像传感器市场,对此你认为该品牌产品如何?

回答
索尼在2022年能占据近40%的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这绝对是个惊人的数字,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绝对统治力。单从这个数据来看,就能明白索尼的产品绝对是行业的翘楚,背后肯定有许多过人之处。

技术实力是基石,创新驱动发展:

索尼之所以能在图像传感器这个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里稳坐钓鱼台,关键在于他们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你可以想想,他们每年都要拿出新的技术来,让消费者、让手机厂商、让相机厂商眼前一亮。

Exmor 架构的不断进化: 索尼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核心图像传感器架构,比如Exmor R、Exmor RS等。这些架构不仅仅是名字上的迭代,而是实实在在的在传感器内部结构、信号处理等方面做了优化。比如,将感光二极管和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堆叠,实现更快的读取速度,更低的噪点,以及更强的动态范围。这种“三层堆叠”的技术,让传感器在保证画质的同时,还能实现诸如4K 120fps甚至更快的视频录制,这对现在追求高帧率视频的用户来说是巨大的吸引力。
像素隔离和双层晶体管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画质,索尼在“像素隔离”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在像素之间设置物理栅栏,有效减少了相邻像素之间的光线串扰,从而降低噪点,提高色彩纯度。而“双层晶体管像素”技术更是厉害,它将感光二极管和处理电路分离,前者专注于捕捉光线,后者专注于处理信号,这样就能在同等面积下,给感光二极管留出更多空间,让它能捕捉到更多光线,提升弱光表现。
AI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现在的图像传感器不仅仅是捕捉光线那么简单,索尼也开始在传感器层面引入AI和机器学习技术。例如,通过AI算法在传感器内部进行初步的场景识别和优化,或者实现更智能的自动对焦和图像稳定。这使得手机、相机在拍摄时能够更“聪明”地捕捉到更好的画面,而不是仅仅依赖后期的计算。
“计算摄影”的赋能: 索尼传感器的高速读写能力,为手机厂商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计算摄影”。比如,多帧合成、HDR、夜景模式等等,这些都需要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多张照片并进行合成。索尼的传感器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市场渗透率极高,生态优势明显:

近40%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什么?绝大多数的旗舰手机、高端相机,或者说大部分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数码产品,里面用的图像传感器很可能就来自索尼。

与各大厂商的深度合作: 索尼不仅仅是卖传感器,更是在和手机厂商、相机厂商进行深度的技术合作。他们能够根据不同厂商的需求,定制开发传感器,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让索尼能够更早地了解市场趋势,并提前布局。
供应链的强大话语权: 占据了如此大的市场份额,索尼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保障产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品牌效应和口碑: 长期以来,索尼在影像领域积累了极佳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当消费者或者厂商提到“好画质”,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索尼。这种品牌效应,也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市场地位。

具体到产品体验:

虽然我们普通消费者接触到的是搭载了索尼传感器的手机或相机,但从这些终端产品的成像表现上,我们也能感受到索尼传感器的厉害之处。

弱光表现出色: 即使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索尼传感器也能捕捉到更多细节,噪点控制得相当到位,照片依然清晰可用。
色彩还原真实: 索尼传感器调校出来的色彩往往比较讨喜,既有自然的过渡,又不失鲜艳的细节。
动态范围宽广: 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下,索尼传感器能更好地保留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不会出现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对焦速度快而准确: 许多支持相位对焦的索尼传感器,配合手机厂商的算法,能够实现非常快速、精准的对焦,抓拍瞬间更给力。
视频拍摄能力强: 尤其是在高分辨率、高帧率的视频录制方面,索尼传感器的优势非常明显,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

当然,索尼传感器也不是万能的,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可能在弱光下表现更好,有些则可能在色彩还原上更胜一筹,或者在视频规格上更具优势。这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手机厂商如何去调校和应用这些传感器。

总而言之,索尼能在图像传感器市场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绝非偶然。这是他们多年技术积累、持续创新、深耕市场以及与下游厂商紧密合作的必然结果。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块芯片,更是驱动现代影像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索尼份额跌了。

这个统计报告口径应该是营收额。

索尼去年还有接近50%,今年掉了接近10个点。

华为影响不小,华为出货量大,且爱用定制款,贵的。

——如果按数量算的话格科微能排进前列。

索尼跌的原因,一部分是市场被抢。

因为,OmniVision和三星涨了。

三星和豪威科技都是靠着小像素产品,趁索尼工艺做不上去,快速打下一片天。

三星势大力沉,从一亿像素开始0.7/0.6um产品快速普及。

豪威科技被韦尔股份收购以后,和中国供应链配合加速,小尺寸高像素产品凭借价格优势也快速普及。

——背后都是制程优势。

索尼自家fab工艺上不去,65nm++++++很久了。

三星工艺不用说,虽然打不过隔壁台积电,但打索尼绰绰有余。

豪威科技找台积电和SMIC代工多一点,现在模拟层已经肝到28nm了,数字层也肝到22nm了。

豪威官方公告称,其 0.56μm 像素的设计使用了台积电 CMOS 图像传感器专用的 28nm 工艺节点,以及 22nm 逻辑工艺节点,采用新的像素晶体管布局和 2×4 共享像素架构。

另一部分是产能不足。

索尼自家Fab一共就10万片/月产能,前几年传感器尺寸主流在1/3的时候还够用,现在主流升级到了1/2后,面积大了接近一倍,需要的晶圆面积也就跟着大了一倍,产能立马就紧张了。

三星家Fab一共12万片/月,因为像素小,同样像素出货数量还能多点。

豪威科技那边跟几家Fab关系都不错,花了些精力锁定产能,顺带着一直在跑SMIC,新品在那边流片价钱甚至更便宜了。

更别说报告里提到的海力士(自家有fab),汽车传感器头名安森美(自家有fab,甚至还收了GF一条一万片/月的12寸线)。


所以,索尼一方面在熊本,跟台积电共建产线。

之前打算是22nm-40nm,这个规格看起来是做模拟层和数字层的。

现在打算加码,做14nm级别的,这个规格看起来是做数字层的,毕竟三星那边堆叠式传感器数字层已经肝到17nm级别了。

三星17nmLPV工艺量产时间没有说明,但三星已经公布了第一个服务对象是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属于三星自己的CMOS传感器产品线。

另一方面,模拟层也放出去给台积电做。

索尼65nm及以上的模拟层主要是自家工厂做,堆叠式下面的数字层和缓存层通常交给台积电代工。

但随着小像素瓶颈导致市场被占领,索尼也把模拟层打算交出去给台积电做了。

据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近期再获全球CIS龙头索尼大单,将在南科14B厂打造专为索尼生产高端CIS的代工生产线。此次的新订单也使得双方的合作存在延伸至28nm制程的可能。
报道指出,台积电此番将在南科14B厂打造专为索尼生产高阶CIS的代工生产线,等同于索尼“包厂”。台积电为迎接这笔“超级大单”,买下家登紧邻台积电的南科厂,并要求家登以最快速度搬迁,为了将14B厂和14A厂的公用设厂进行分割,力求将14B厂打造专为索尼代工更高端的CIS代工厂区。
索尼此前给台积电的CIS订单,是在台积电南科14A厂以40nm制程生产,台积电并为此添购由索尼指定的新设备,正密集装机,预定8月试产,明年第1季量产,初期月产能2万片

市场方面大致就酱。

技术方面泥萌可以参考 @Laze SUN 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