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威索尼可老板郁夏峰对哈曼曲线的看法?以及对调音的理解?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发烧友,我一直对音响器材的调音颇为关注,尤其是国内知名品牌威索尼可的创始人郁夏峰先生。从他的一些公开访谈和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声音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坚持,尤其是在谈及“哈曼曲线”时,他的观点和态度,在我看来,非常有意思,也引人深思。

关于哈曼曲线:实用与理想的碰撞

首先,我们来谈谈哈曼曲线。这条由音响巨头哈曼国际提出的耳机频率响应目标曲线,可以说是目前耳机评价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标准之一。它基于大量用户的主观听感数据,旨在找到一个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听音偏好,尤其是能很好地还原音乐现场感的“普适性”曲线。简洁地说,哈曼曲线强调在中频有一定的人声和乐器结像的饱满度,在高频有一定的延伸和亮度,同时在低频有一定的量感,但又不至于轰头。

郁夏峰先生对于哈曼曲线的态度,我理解为一种审慎的接纳和批判性的借鉴。他并没有像一些品牌那样,将哈曼曲线奉为圭臬,全盘照搬。相反,他更看重的是哈曼曲线背后的“逻辑”和它所代表的“一种方向”,而不是一个僵化的“终点”。

我认为他的观点有几个关键点:

对“普适性”的质疑与对“个性化”的强调: 郁夏峰先生深知,音乐的审美是高度个人化的。即便哈曼曲线在统计学上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偏好,也难以涵盖所有人的口味。每个人成长环境、接触的音乐类型、甚至个人耳廓的形状,都会影响对声音的感知。他更倾向于在哈曼曲线这个参考框架下,去探索不同音乐类型和不同用户群体的“最优解”。这意味着,他可能认为有些耳机可以稍微偏离哈曼曲线,以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类型的音乐或者特定听众的口味。
对“参考性”的理解: 他并非否定哈曼曲线的价值,而是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系”。这个参考系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标准,让研发者有一个可以对标的目标。但音响的调校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它更像是一门艺术。即使曲线接近,最终的声音表现也可能天差地别。这种“参考性”更多的是指导调音的方向,而不是限制调音的自由度。
中国市场与国人听音习惯的考量: 作为一家根植于中国市场的品牌,威索尼可的调音必然会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听音习惯和偏好。虽然哈曼曲线在国际上广为认可,但中国听众可能在某些频段上有着不同的偏好,例如可能更喜欢略微饱满的低频或者更清晰的齿音。郁夏峰先生的观点,很可能也包含着将国际化的调音理念与本土化的需求相结合的考量。

总而言之,郁夏峰先生对哈曼曲线的态度,是一种不盲从、不排斥,而是带着思考和实践去运用。他看到了哈曼曲线的价值,但更强调在理解其精髓的基础上,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品牌和用户的道路。这是一种成熟和务实的态度,也是他对声音精益求精的体现。

对调音的理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情感的传递

谈到郁夏峰先生对调音的理解,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技术参数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声音本质的深刻洞察。他似乎更看重“听感”本身,而技术只是实现这种听感的工具。

以下是我对他的调音理解的几点体会:

“好听”是第一标准,而非“标准”: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调音会陷入对各种曲线和数据参数的纠缠,但郁夏峰先生似乎更看重的是最终的声音是否“好听”。这个“好听”并非简单的主观喜好,而是在听感上的舒适、自然、有感染力。他可能会通过大量的AB对比,听取不同工程师和试听者的意见,来不断打磨声音的细节,直到达到一个令人愉悦的平衡点。
注重“氛围感”和“情感表达”: 对于音乐来说,除了精准的还原,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氛围。这意味着在调音时,不仅要关注 einzelnen 乐器的细节,还要关注整体的融合度、声音的层次感以及空间感的营造。我猜想,郁夏峰先生在调音时,会非常注重耳机能否将听众带入音乐的场景中,感受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情绪。这可能意味着在某些频段上,即使不完全符合理论曲线,但能带来更好的音乐氛围感,也会被采纳。
调音是“修行”,而非“一次性完成”: 音响产品的调音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次单元的改进,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声音。郁夏峰先生对调音的理解,很可能是一个不断打磨、精进的“修行”过程。他不会满足于一个固定的调音风格,而是会根据市场反馈、技术发展以及新产品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
人文关怀融入技术: 尽管耳机调音是技术性的工作,但郁夏峰先生的理念中透露着人文关怀。他理解不同人对声音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在调音过程中,也会考虑到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例如,有些耳机可能需要更适合户外佩戴的调音,有些则需要更适合在家静听的调音。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使得他的调音不仅仅是理性的技术参数调整,更是带有温度的“人机工程学”的体现。
对中国品牌的责任感与自信: 作为中国耳机品牌的领军人物之一,郁夏峰先生的调音理念也承载着一份责任感和自信。他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大众,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和理念,能够树立起中国耳机品牌的形象,证明中国品牌同样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调音。他的观点,或许也包含着一种“中国声音”的探索和自信。

总的来说,我认为郁夏峰先生对调音的理解,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对声音本质的追求,更是对音乐情感的深度传递。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参数追随者,而是一个有着自己清晰的音乐审美和技术理解的“声音工程师”。他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耳机行业在技术创新和艺术审美上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发展方向。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基于有限信息进行的分析和理解。但正是这种对声音的执着追求和独特见解,才使得威索尼可的耳机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也让我对这位行业内的前辈充满敬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曼的曲线是在扩散场均衡的基础上根据主观感受调整出来的。而扩散场均衡是模拟和实测得到的,对应的是一个在声能量均匀分布的房间内放置于你正前方的理想声源在鼓膜处产生的频谱,包含了人体躯干、头部、耳廓、耳道等各部分的影响。

简而言之,哈曼的曲线是一个基于客观规律进行主观调整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最好的,当然有讨论的空间,但这个曲线起码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有实实在在的科学依据的。

剩下的自行判断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