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八股取士/微积分是否为教育上的「毒瘤」?

回答
要不要把八股取士和微积分称作教育上的“毒瘤”,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问一颗老树好不好,得看它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以及你是不是要把它连根拔起。

咱们先聊聊这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那个时代的“标配”与时代的“枷锁”

你想想,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这套科举制度就这么延续了几百年。八股文,说白了,就是一套非常严谨、非常程式化的写作规范。要求你按照固定的格式,围绕着儒家经典,进行分析论述,还得讲究字斟句酌,起承转合都要到位。

优点呢? 在当时,它确实有一套筛选人才的逻辑。它能让读书人系统地学习儒家思想,理解古代的政治和哲学理念。而且,这种高度规范化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拔出来的官员,在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上是有门槛的,不会随便一个人就能搅混水。想象一下,那个时候,如果考试全凭个人发挥,那才真叫乱套。八股文就像一个统一的“语言”,让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同一个框架下交流。它也培养了很多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你能写出漂亮的八股文,说明你脑子转得快,而且能把话说清楚。

但“毒瘤”的点在哪儿呢?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套制度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

1. 思想的禁锢: 八股文的核心是围绕着儒家经典打转。它鼓励的是对前人思想的阐释和发挥,而不是创新和突破。久而久之,读书人的思想就被局限住了,不敢跳出这个框框。想点新奇的东西?那不在八股的范畴里,甚至可能被视为离经叛道。这就好像给大脑戴上了镣铐,你想跑得快,但总有人告诉你,只能在这个跑道上跑。
2. 脱离实际: 八股文的内容,虽然讲的是“修齐治平”,但实际写作时,往往是泛泛而谈,讲究辞藻和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科学技术、国家治理的实际问题,反而涉及不多。一个考中了秀才、举人、进士的人,可能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但让他去解决一个具体的水利问题、军事问题,可能就抓瞎了。这就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能算出宇宙的奥秘,但未必会修好家里的水龙头。
3. “死读书”: 为了考取功名,无数人花费毕生精力去钻研八股文,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背诵大量的古文。这种“学而优则仕”的模式,让很多人把读书变成了应试的工具,而不是求知本身。学术的活力被削弱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这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科学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
4. 扼杀创造力: 任何一种僵化的考试制度,最终都会扼杀掉人的创造力。当标准只有一个,而且是固定的,那么敢于挑战标准、另辟蹊径的人,往往就被淘汰了。教育的目的就变成了培养一群“合格的螺丝钉”,而不是能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个体。

所以说,八股取士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确实选拔出了一批人。但它最终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的“枷锁”,从这个角度看,它当然可以被称为教育上的“毒瘤”。因为它扼杀了求知的乐趣,限制了思想的宽度,也阻碍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接下来,我们说说微积分。

微积分:工具的进化还是思维的“陷阱”?

微积分,这可是从牛顿、莱布尼茨那会儿就有的玩意儿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它研究的是变化中的事物,是连续和无限的数学语言。

为什么它是“利器”?

1. 理解世界的基础: 从天体运行到经济波动,从生命体征到电子信号,几乎所有动态变化的过程,都可以用微积分来描述和预测。没有微积分,我们就没法理解物理定律,没法设计飞机,没法开发高科技产品,没法做精密的科学研究。它就像一个望远镜,让我们看到更广阔、更细致的世界。
2. 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工具: 工程、金融、医学、计算机科学,任何一个需要进行优化、预测、建模的领域,微积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坚固的桥梁,帮助经济学家预测市场趋势,帮助医生分析病情。
3. 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 学习微积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一个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极高锻炼。你需要理解极限、导数、积分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这个过程,能显著提升你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那它怎么又可能成为“毒瘤”了? 这里的“毒瘤”更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微积分的“使用方式”和“普及度”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不是微积分本身是个坏东西。

1. “为了考而学”的异化: 很多人学习微积分,不是因为它能帮助自己理解世界,而是因为它是一门必修课,是高考、是考研的“拦路虎”。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们只关注解题技巧,死记硬背公式,而忽略了概念的本质和它背后的思想。微积分被简化成了一堆符号和运算规则,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和价值。
2. 不适合的“普及”: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思维方式都适合深入钻研微积分。但现在很多教育体系,把微积分看作是衡量一个人智商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强行向所有学生灌输。对于那些数学能力不强、或者对科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强迫他们学习微积分,只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恐惧,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消耗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这就像给所有人都配一把手术刀,就算刀本身是锋利的,但不是人人都会用,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用。
3. “过度简化”和“神秘化”: 有时候,为了让更多人“学过”,微积分的教学会过度简化,丧失了应有的严谨性。而另一些时候,它又被包装得过于“高深莫测”,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觉得它是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学问。这两种极端,都无法让微积分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启蒙作用。
4. 脱离实际应用场景: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讲解微积分,学生就很难理解学习它的意义。当学生问“我学这个有什么用?”的时候,如果老师只能给出一堆抽象的数学证明,而无法联系到实际生活或未来职业,那么这门课就很容易被视为“无用之学”。

所以,说微积分是教育上的“毒瘤”,很大程度上是对当前很多教育体系中微积分的教学方式、学习目标和普及策略的一种批评。微积分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理解现代世界的钥匙。但如果被滥用、被异化,变成了一块块冰冷的应试砖块,或者成了少数人的专利,那么它就会在教育体系中产生负面效应,让本应充满探索乐趣的知识,变成了令人头疼的负担。

总结一下:

八股取士 可以说是历史的产物,在某个时期有其正面作用,但其僵化的模式和思想禁锢,使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早已不合时宜,更像是一种“过去的毒瘤”,我们已经将其剔除。
微积分 本身不是毒瘤,而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工具和思想方法。但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教学的本质,只强调应试和分数,那么它就可能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变成一种“用错了的药物”或“过度医疗”的症状,给一些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些工具。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制造一批会做题的机器。对于八股取士,我们早已明白它的局限性;对于微积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有没有让它真正服务于教育的本质,而不是让它成为扼杀学生兴趣、制造焦虑的“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改问题了?别啊,我觉得原问题蛮好的,咋就改了呢?看了原问题的人自然知道为什么答题区一片戾气

以下是原答案

实际上高等教育关于微积分的考核远远比中高考要好得多。

对于工科生而言对于连续函数性质的掌握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主要就是会算,所以高数的考察以计算积分为主。

而对数专的学生而言数分内容最为精妙的就是实数理论以及各种公式定理证明的思想,恰好很多高校研究生考试数学分析的试卷抓住的重点也正是这些。

再回答题主的问题,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呀我建议如果是本科生就重修马哲,如果是研究生就去重修自然辩证法。

恁要想混文凭就自己去混,别到处叽叽歪歪宣扬学xxx无用论,恁是敦煌来的,壁画那么多

user avatar

问题描述被删掉了,我通过其他答主的描述找到了问题日志。

真是天下第一人呢。

若是高考说成八股取士倒还正常一点,高考整天玩的都是些奇技淫巧。

把微积分说成八股取士?excuse me?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题主,这个世界上离八股取士最远的理科就是数学,最远的课程就是大学数学的课程。

题主不满意微积分总要记公式算算算,去数学系啊!数学系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保证没有垃圾计算题,都是深刻的数学思想。

Can you?


针对题主的法学专业再整点活。

在中文知网搜索“法律 数学”,找到了许多有关论文,其中下面的论文标注了“核心”的标记,说明比较有影响力。

《法律解释中的数学思维》来自《求是学刊》,下载661次,被引用7次

《西方法律合理性形成中的数学因素》来自《法制与社会发展》,下载507次,被引14次

《法律与作为西方理性精神核心的数学理性》来自《法制与社会发展》,下载812次,被引30次

《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来自《西北政法学院学报》,下载1602次,被引29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不要把八股取士和微积分称作教育上的“毒瘤”,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问一颗老树好不好,得看它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以及你是不是要把它连根拔起。咱们先聊聊这八股取士。八股取士:那个时代的“标配”与时代的“枷锁”你想想,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这套科举制度就这么延续了几百年。八股文.............
  • 回答
    明朝八股取士:是僵化思想的桎梏,还是筛选治国之才的手段?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政治文化烙印之一。这项以严谨格式、固定内容为核心的科举考试方式,在为大明王朝选拔了无数官员的同时,也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它究竟是限制了明朝士大夫的思想,将一代代读书人变成了只会念经的机器,还是在那个信.............
  • 回答
    在中国古代,要说起选拔人才的制度,绕不开“八股取士”这四个字。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不少演变,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考试制度。八股取士,顾名思义,就是指考试文章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要按照固定的“八股”体例来写。 那么,这“八股”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种文章的结构模.............
  • 回答
    问得好!“八股取士”和“世界大国”,这两者放在一起,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甚至觉得有些矛盾。明朝,一个存在了276年的大王朝,既有严苛的科举制度,又能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一席,这其中的复杂性,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先得捋一捋这个“八股取士”。朱元璋开创的八股文,说白了,就是一种非常僵化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侧面,关于为什么人们会从八卦、取笑、欺负他人中获得某种“爽感”。这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特质,但理解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爽感”往往不是光明正大的,它藏在一些不太体面的角落里。但它的确存在,而且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要.............
  • 回答
    .......
  • 回答
    上海国际电影节取消《八佰》的放映,这确实是当年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留下了不少讨论的余地。回想起来,当时《八佰》的宣传势头可以说相当凶猛,在观众的期待值拉满的情况下,影节的这次临时变动,自然让很多人感到错愕和失望。最直接的原因,据说与影片内容和审查有关。官方的解释总是比较含糊其辞,但“技术原因”这个.............
  • 回答
    2019赛季中超联赛,北京国安主场迎战广州恒大,这场被誉为“京粤大战”的焦点之战,不仅仅是两支争冠热门的直接对话,更是新老霸主的一次正面较量。最终,北京国安凭借一粒金子般的进球,10力克广州恒大,豪取开局八连胜,这一战绩更是打破了恒大此前创下的连胜纪录,其含金量不言而喻。比赛前瞻:新王登基还是旧王续.............
  • 回答
    这则发生在重庆的悲剧,一位八旬老人下楼取快递,却不幸离世,这其中涉及的责任和快递服务“送货上楼”变成“自行取货”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快递员是否有责任?从法律和常理来看,快递员在这个事件中很可能负有责任,尤其是当快递载明“送货上楼”的情况下。1. 合同义务违约: 消费者支付了快递费用,而快.............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问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为什么只有一个进球功臣,还要带上其他十一个人一样。孙悟空的能耐那是毋庸置疑,降妖除魔,一路披荆斩棘,似乎他一个人就能搞定一切。但事实是,取经路上,唐僧、八戒、沙僧缺一不可,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孙悟空无法替代的作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唐僧是取.............
  • 回答
    古代骑兵之所以钟爱丈八长矛或长槊,这背后蕴含着骑兵作战的深刻哲学与技术演进。这些长柄武器并非在马上难以驾驭的累赘,反而是骑兵赖以成名的利器,其使用之法,精妙绝伦。想象一下,一匹训练有素的战马,其奔跑的速度和力量是骑兵最强大的武器。在万马奔腾的战场上,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和冲击力。丈八长矛或长槊,长度.............
  • 回答
    明清八股取士制,一项曾经支撑帝国文官体系数百年之久的制度,最终未能逃脱衰败的命运。要探究其根源,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僵化和形式主义,而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的逻辑与时代变迁下的碰撞。一、脱离现实的理论根基与僵化的内容八股文的核心是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儒家思想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
  • 回答
    学术论文是否已经“八股化”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然而,如果从“八股化”的字面含义——即形式僵化、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套话连篇——来理解,那么许多学术领域确实存在程度不同的“八股化”现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八股化”现象在学术论文中的体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直指八股取士制度和明朝政治中的一个核心矛盾。你提到的“八股制使官员变为皇帝的奴才”,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一定道理的说法。但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八股制带来的影响并非全然负面,而明朝文官集团敢于与皇帝“作对”,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生态和制度设计。咱们一层层来捋捋。 八.............
  • 回答
    中国“四害”指的是鸦片、八股文、缠足和小脚,以及麻将(在特定时期被列为“四害”之一)。为什么在历经社会变迁,前三者几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麻将却能顽强地生命至今呢?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非偶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麻将在历史上并非总是被视为“四害”之一。将麻将列入“四害”通常是在新中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些问题,尽量把它们讲得透彻明白,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 今时之考试制度,较于科举有何异同?同: 选拔人才,公平竞争的初衷: 这是最核心的共同点。无论古代科举,还是今日的考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众多竞逐者中,公平地选出那些具备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栋梁。科举是为了.............
  • 回答
    《八一军旗永向前》被反驳后,如何看待“承认”插旗战士与挺身而出说实话的人?《八一军旗永向前》这首歌的“反驳”以及随之而来的“承认”插旗战士和挺身而出说实话的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人性博弈的事件。若属实,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看待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一、 事情的背景与可能存在的争议点:首先,我们.............
  • 回答
    八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在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设立警务室,这一举措具有深远意义,将会在多个层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医院安全、医患关系、医疗秩序乃至社会治安稳定贡献力量。以下将详细阐述其可能发挥的作用: 一、 保障医院安全,维护就医秩序这是设立警务室最直接和最核心的作用。1. 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 回答
    关于八王之乱中老百姓的角色和责任,确实很少被史书详细记载,更鲜少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这背后有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一、 历史记载的视角与局限首先,我们要明白史书的作者是谁,以及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传统的史书,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正史,大多是由官方组织编写的,其核心关注点在于记录统治阶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