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俘虏文天祥的张弘范?

回答
张弘范是元朝时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历史评价颇为复杂,尤其是在俘虏文天祥这一事件上,更是引发了后世许多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张弘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他的军事才能、政治立场、个人品德以及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 军事才能:一位出色的指挥官

张弘范无疑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元朝灭亡南宋的战争中,他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并且在多场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

战略部署与战术执行: 张弘范善于根据战场情况制定战略,并能有效地将其付诸实施。他深谙水战之道,在崖山海战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火攻和围困等战术,最终摧毁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他的军事部署往往周密且富有弹性,能够应对复杂的战场局势。
领导力与士气鼓舞: 作为一名将领,张弘范能够有效地管理军队,并在关键时刻鼓舞士气。他麾下的军队多次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离不开他作为领导者的能力。
适应性与创新: 元朝军队的骑兵优势在陆地上非常明显,但要攻灭以水师见长的南宋,需要解决水战的难题。张弘范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适应性,他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运用水军,并通过战术上的创新取得成功。

二、 政治立场:元朝的忠诚将领

张弘范是元朝灭宋战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政治立场非常明确:他是元朝政权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

为元朝统一中国做出贡献: 他的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完成了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从元朝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是国家统一的功臣。
忠诚于大汗: 张弘范作为一名蒙汉合璧的将领,对元朝的汗位和政权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他在战争中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完成元朝的统治目标。

三、 俘虏文天祥:争议的焦点

俘虏文天祥是张弘范一生中最具争议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事件。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军事上的胜利标志: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俘虏南宋最后的抵抗象征,如文天祥,是彻底消灭敌对势力、巩固胜利的重要标志。文天祥在南宋时期具有极高的声望和象征意义,他的被俘标志着南宋政权彻底覆灭。
政治上的策略运用: 张弘范在俘虏文天祥后,并没有立即处死他,而是试图劝降。这可能出于多种考虑:
彰显元朝的宽容和实力: 成功劝降像文天祥这样一位拥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物,对元朝来说是巨大的政治宣传,可以显示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德化”。
瓦解南宋残余势力: 文天祥的投降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南宋遗民的抵抗意志。
个人审美的复杂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张弘范本人可能也对文天祥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有所欣赏,尽管他必须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爱才”的一面,但这种“爱才”是在完成政治任务的前提下的。
道德上的挑战: 文天祥坚贞不屈,最终从容就义,其精神成为了民族气节的象征。而张弘范作为将其俘虏并试图劝降的执行者,在后世的道德评判中,常常被置于与文天祥相对立的地位。
对“忠”的定义: 对于支持南宋抵抗的士大夫阶层来说,张弘范是镇压民族反抗的元朝鹰犬;而对于支持元朝统治的人来说,他则是统一国家的功臣。
“礼遇”的性质: 尽管张弘范在俘虏文天祥后对其有一定的“礼遇”(如未立即施加酷刑,允许其写下“正气歌”),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策略,而非真正的尊重。他的最终目的是让他屈服于元朝的统治,而不是成为他的盟友。

四、 个人品德与复杂性

评价张弘范的个人品德需要谨慎,因为历史记载往往带有主观色彩。

忠诚于其所效力的政权: 他是一位对元朝忠诚的将领,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坚定的意志。
军事上的果断: 在战场上,他能够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军事目标。
是否存在个人情感? 关于他对文天祥是否有所欣赏,或者是否存在“敬佩”之情,史料记载不一,也难以确定。即便有,这种情感也无法超越他的政治立场和任务。他并没有因为这种可能的“敬佩”而违背自己的职责。
缺乏文天祥那样的“道德光辉”: 与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相比,张弘范的个人品德更多地体现在其作为一个成功军事将领的特质上。他没有展现出那种超越功利、坚持理想的道德光辉,这使得他在道德评价上往往不如文天祥。

五、 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张弘范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速元朝统一: 他的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使得元朝能够统治整个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朝代更迭。
象征意义的终结: 俘虏并处理文天祥,标志着南宋作为一个政权的彻底终结,以及汉族政权在军事上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抵抗的失败。
塑造历史叙事: 张弘范与文天祥的对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关于忠诚、民族气节与政治现实的经典叙事之一。张弘范在这场叙事中扮演了完成历史任务的执行者角色,而文天祥则成为反抗压迫的象征。

总结:

评价张弘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元朝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

作为一个元朝的军事将领,他能力出众,功勋卓著。 他是元朝灭宋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其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政治立场坚定,是元朝统治的忠实执行者。
俘虏文天祥的事件,是其一生中最具争议的节点。 在此事件中,他既是完成任务的执行者,也是政治策略的运用者。虽然他对文天祥可能有所“欣赏”,但其根本目的是完成元朝的统治,而这种“欣赏”也无法改变他作为征服者的角色。
在道德评价上,他与文天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天祥以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赢得了后世的敬仰,而张弘范则更多地被看作是完成历史任务的功臣,其个人品德的光辉远不如文天祥。

因此,评价张弘范,应看到他作为一个杰出军事指挥官的才能和对元朝统一中国的贡献,同时也要认识到,他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与文天祥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成功的将领,但在“道德史观”下,他的形象注定是黯淡的,因为他代表的是征服者一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讲一个细节:

追根究底,张弘范家原先住在涞水的西岸,在定兴县建立之前应该算是易州土豪。而按照当年石敬瑭签的约,人家老家易州可没割让出去。

图源 @武宁节度

那么易州什么时候归的大辽呢?

辽历统和五年,西历989年,同时也是

宋历端拱二年

宋太宗白胖皇帝在位的第十三年,大宋建立的第三十九年。

这可没得洗,人家是你大宋亲手断送给大辽的人民,经过澶渊以来历次合约规定的北人。灭你个弃民丧土的【协和】朝廷,无论从古典国家国民关系还是国家契约还是国家责任制角度讲都没有问题。

有种端拱丧土,你就得有种被丧出去的人怼脸灭了呀哈哈哈哈哈哈。

【奉狗狂喜】

user avatar

宋真宗赵恒檀渊之盟把人家变成了辽国人,宋高宗赵构绍兴议和把人家变成了金国人,宋理宗赵昀绍定同盟把人家变成了蒙古国人,然后你跟我说他有对宋国的义务?!你特么在逗我?

搞搞清楚,一个基本问题,他是幽云土著啊。

(河北定兴,在易水河之北,恰好在宋辽边界之北)

他祖宗上十代人都没被汉族皇帝正经统治过,问他是不是汉奸,未免过于滑稽了。




从AD938年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之后(在辽国属于燕地南京道下),都特么三百年了。

宋太宗赵光义瞎指挥,一败再败,把精兵全部葬送,失去了在辽国低潮期收复幽云的机会。

宋真宗赵恒胆小怕事,最后不但不不能收复失地还交出岁币,AD1004年,檀渊之盟永久性的把幽云十六州承认为辽国地盘。(张弘范的先祖就永久性的被宋真宗赵桓变成辽国人了。)

宋徽宗赵佶丰亨豫大、倒行逆施,攻打被金国打残了的辽军都屡战屡败,最后请金军代为收复。为了收降纳叛,收纳所谓常胜军三万,竟把燕地三万户燕云汉人百姓掠为奴隶,送给金国当抵账;又以这燕地三万户燕云汉人百姓的家产掠来给常胜军馈饷。然而转过年就被金军打成狗了。最后结果是靖康之耻,痛哉。

宋高宗赵构这个阳痿,害死岳飞,宠信秦桧,最后竟然太阿倒持,AD1141在秦桧策划下向金朝称臣,连河南河北山东都不要了,遑论燕云。(张弘范的先祖就永久性的被宋高宗赵构变成金国人了。)

宋理宗赵昀与蒙古军的绍定同盟,结盟攻金的时候,AD1233又把黄河以北承认为蒙古地盘了。(张弘范父子就永久性的被宋理宗赵昀变成蒙古国人了。张弘范AD1238年才出生。)


宋真宗赵恒檀渊之盟把人家变成了辽国人,宋高宗赵构绍兴议和把人家变成了金国人,宋理宗赵昀绍定同盟把人家变成了蒙古国人,然后你跟我说他有对宋国的义务?!你特么在逗我?

宋真宗赵恒 宋高宗赵构 宋理宗赵昀 先成为汉奸之后,才有张弘范是不是汉奸的讨论起点吧。

user avatar

这里看到有朋友争执张弘范和张世杰,俺过来和下稀泥。


张世杰叛蒙归宋,是在张柔戍杞县之时。

1241年,顺天万户、节制河南诸翼兵马征行事的张柔驻军杞县,管辖周围三十余城。当时蒙古对宋战争的东路军总指挥是党项人察罕,副总指挥就是张柔。

而此时,宋蒙战争基本处于焦灼状态,在淮泗一线拉锯,互有胜败谁也占不上便宜。

而成吉思汗死后,前后掌握朝政的窝阔台、乃马真后、贵由,前后都对汉人世侯势力有所猜忌。除了和窝阔台个人关系较好的刘黑马(刘柏林之子)等人外,一些汉人世侯都因为和蒙古贵族势力、色目人势力出现矛盾,而受到猜忌。

比如东平万户严实,因为严厉反对蒙古贵族在中原毁田放牧,就遭到蒙古贵族的嫉恨。虽然在耶律楚材的帮助下,最终毁田放牧被朝廷制止,但代价就是严实不得再参与作战,丧失了进一步取得军功的权力。

真定万户史天泽(史秉直的儿子),严厉打击辖区内色目商人的高利贷,因此得罪了很多色目人,为了避嫌。主动带着侄子史楫去拜见窝阔台,表示自己的万户是死去的哥哥史天倪的职位,应该让史楫继任万户,实际上就是向窝阔台表示分割真定万户的实力,窝阔台对史天泽大加嘉奖,表示满意。史天泽用分割自己的个人实力的行动,才获得了朝廷的信任。


而张柔,则在1245年,也就是蒙古军和宋军在淮泗拉锯的时候,忽然遭到一个女真人小吏夹谷显祖的诬告,诬告内容是啥现在已经不清楚了,但后果非常严重。

当时没有大汗,因为还没有选举出来。掌管朝政的是窝阔台的老婆乃马真后,乃马真后下令将张柔拘捕到和林审问。估计诬告内容,就是张柔里通南宋,否则也不会这么严重。

当时还只是张柔同族的张世杰,就在这种情况下逃走,逃到了宋朝。

而当时张弘范只有7岁,你让一个7岁的小孩干啥?

然而,张柔真的没有里通宋朝,所以很快张柔被官复原职,放回前线继续主持对宋朝的战争。诬告者夹谷显祖被处死。


张世杰为什么在宋朝的资料中,只留下说他“有罪,遂奔宋”呢。以张世杰的身份,是张柔的亲属,即使有罪,也不至于叛逃到宋朝啊。如果这个罪很严重,那么张柔肯定也受牵连。如果这个罪不严重,那么张柔完全能帮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以他的身份,如果叛逃,为什么甘愿做一个小兵呢?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张世杰在张柔被拘捕到和林的时候,错判了形势,以为蒙古朝廷会将张家清洗,于是便逃到宋朝,隐瞒自己的身份只当一个宋朝小兵。可是张世杰这么一逃,难保不会被人发现,那么张柔里通宋朝的罪名就有可能会被坐实,所以张世杰在逃到宋朝后肯定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张柔的。这也是张世杰一直隐瞒身份的原因。

然而,张柔却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

张世杰也根本没脸回去,就这么想隐姓埋名做一个宋朝小兵了。他的“有罪”实乃托辞。如果宋人知道他是因为这种原因逃来的,肯定会骂他对张柔不忠不义不孝。毕竟张柔的逃离,是把个人的生死放在了家族利益的前面,以古人的道德观是不允许的。



所以,说到最后。

我知道这个问题下的题主和一部分答主是想要看啥东西,说白了就是想用现代的民族主义来强行套给古人,然后给张弘范扣一个汉奸帽子。说张世杰是反正的英雄好汉。

但能这么说吗?

为什么张世杰在宋朝的资料却是“有罪出奔”,而不是心向大宋、反蒙复汉呢?所以说,这题目下扯张弘范是汉奸、张世杰是反正好汉的,都是垃圾。


最后我个人的评价就是。

张弘范为元朝效力天经地义,他不是金朝人,他爹张柔才是金朝人。张弘范自出生起就是蒙元辖下的汉人贵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名将。

说张弘范是汉奸的,你也得问问宋朝元朝有没汉奸这个词儿。


而张世杰,早年为个人的生死,背弃家族,是其瑕疵。但其中晚年,力抗强大的蒙元,在宋朝举朝投降后,依然坚持扶立新的宋帝,直到崖山之后才溺海而亡。其中晚年,无愧忠臣义士之名。所以在近代民族主义兴起后,张世杰能和文天祥、陆秀夫共同被推上“民族英雄”的称誉。


你要拿张世杰去贬低张弘范,张家被蒙元朝廷冤枉的时候,你私自叛逃到了宋朝,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你要拿张弘范去贬低张世杰,张世杰是力保宋朝社稷的大忠臣义士,是能让百姓们立庙祭祀的英雄。而张弘范,元朝没了张弘范,照样骨碌碌地转。

user avatar

张弘范是幽云汉儿,跟现在满口支那豚的某些台湾人一个性质。

从民族角度来说是悲哀,从私德上来说倒也算光明磊落,不忘粗心。。。。。

谁让你车神驴作的卢飞快呢?


user avatar

“汉奸”这两个字看你如何定义了,如果你认为只要是个汉人,然后帮着外族干一些坑害汉人政权的事情那就是汉奸的话,那张弘范毫无疑问就是个“汉奸”。

如果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那就没那么简单了。张弘范祖上N代人,都没有生活在汉族政权势力范围内了,他本人对汉族政权应该是没有什么认同感的。这就好比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一个香蕉人他能对中国有多大认同感?

他作为蒙元大将,南下攻宋。在一个自由征伐的时代里,各为其主,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俘虏文天祥是他的工作,俘虏敌国重臣这有什么不对吗?难道他应该突然神经错乱,把文天祥放掉?

user avatar

张弘范这个人我认真引起我注意的是 我在玩三国志11MOD 逐鹿天地(中国历代势力) 的蒙元铁木真势力的时候,众所周知,蒙元骑兵强悍但是打到长安过潼关之后有几个港口,所以当时就选了几个水军适性好的,比如伯颜、张弘范。

张弘范和他爹张柔的故事都还蛮有意思的,后面就多关注了一点。

1、张弘范灭宋这个各为其主,无可厚非。

2、张弘范的文采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武将,我个人觉得比辛弃疾也只是稍逊一些。贴一首我比较喜欢的各位欣赏一下。

山掩人家水绕坡,

野猿岩鸟太平歌。

黄鸡白酒兴偏多。

幸自琴书消日月,

尽教名利走风波。

钓台麟阁竟如何。

user avatar

我觉得张弘范和吕超然一样,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却背负了汉奸的骂名,但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觉得从这里入手,解读中国人的民族观和国族概念

user avatar

在蒙古汗国的定义里,张是“汉人”,即归化了女真族的汉朝人的后裔。而文天祥是“南人”,从来没归化过色目人的汉朝后裔。小张他爸爸老张,做过金、蒙两国的官,标准的蒙古定义的“汉人”。小张受到的教育是:我已经是讲普通话的文明人了,现在去南边推广普通话。越想越正义。

user avatar

不是。是个不错的人,但率蛮夷剿灭文化上的父母之邦,还是难逃史笔的。对文天祥,他好生礼遇。对大元他忠心耿耿。但后来他家自觉是大元基本盘参与高层内讧,满门灰土。。。

他,还是错了

user avatar

绍兴和议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给了张弘范灭宋的法理依据。

为啥呢?因为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在法理上变成了金的藩属国,可类比为大明和建州之间的关系。藩属国在宗主国面前根本没有主权可言。宗主国进攻藩属国,那不是侵略,而是平叛。完颜亮伐宋,性质上和成化犁庭是一样的。当然,完颜亮没打下来那是他自己能力问题,真打下来南宋也只能忍着,谁叫你称臣了呢?

在金朝上国的治下,南宋的地位实际上比蒙古还要低。蒙古算是大金的熟番,灭金之后继承了金朝的法统,相应地也继承了金朝对南宋的宗主权。蒙古灭宋是名正言顺的统一战争,张弘范一点都不心虚,又是写诗又是立碑,神气得很。

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东西势列千层厚,南北军屯百万长。弓扣月,剑磨霜,征鞍遥日下襄阳。鬼门今日功劳了,好去临江醉一场。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所以张弘范是汉奸吗?肯定不是。世上哪有这么理直气壮的汉奸?绍兴和议直接在政治上给南宋判了死刑,张弘范只不过是埋了最后一铲土而已。真正的汉奸,是主导了绍兴和议闹剧的赵构秦桧,以及所有接受这一耻辱和议的南宋人。

user avatar

他生于金国豪强家庭,出生的时候金国已经被元朝吞并了四年,也就是他生于元朝。父亲投降元朝后又位列汉人世侯,张弘范也接父亲班为元人攻灭南朝付出了很大的力量。

他忠于元朝,并无不对。

user avatar

张弘范是不是汉奸可以讨论

但是前提是我们得先认可赵构这样的也得算汉奸,否则就没法讨论了

user avatar

一片土地,多次被大宋王朝官方盖章认定为外国领土。这片土地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最终灭了大宋,然后这个人就被后世定为汉奸?什么逻辑?

这要论起来,大宋朝廷应该就是个汉奸朝廷吧。卖国割地,赔款称臣,每件事情似乎都能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风干。

对,我们只能看到崖山海战后十万人跳海的忠义壮举,却看不到燕云百姓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苦闷;看不到大宋短暂收复燕云后,转手又将燕云百姓卖给金国当奴隶的可悲;看不到北方各地纷纷起义响应岳飞,却得知岳飞被召回杀害,朝廷放弃北伐时的绝望。。。猜猜这些义军的后代有多少人参加了灭宋之战?那么到底这些人是汉奸还是朝廷自己已经忘了北方这些人也属于汉族?被灭亡后觉得不忿才想起来?

user avatar

你不能说张弘范是宋奸,毕竟张弘范祖上从后唐开始就和赵家没关系。

你也不太能说张弘范是汉奸,因为宋朝自己已经不承认自己是汉人朝廷了。南宋就是大金宋王完颜构的南人蛮夷小朝廷,人家自己承认的。只要完颜构还是南宋开国皇帝江南国主,宋孝宗没当着全国老少面砸了赵构的坟头再去北伐,那张弘范就真不是汉奸。

从赵构开始,南宋就不敢称自己为汉了,最多只敢叫自己南人。。。

那咋办嘛,又没人砸了赵构的坟头给他树立一个白铁跪像跪在岳飞庙前。

user avatar

谁给了南宋代表汉族利益的权利?凭什么南宋就代表了汉族利益?

user avatar

这可真值得说道说道了,哈哈哈。

背后隐藏的东西令人发指。

人家张弘范几代先人被你赵恒檀渊之盟给卖了,人家几代先人是辽国人;

再往后人家几代先人又被赵构在绍兴和议卖给了金朝,人家几代先人又是金国人;

完了又给人家卖给了蒙古,他又成了元朝将军。

按公羊儒所说的“大仇十世犹可报”,古代“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即便一世一代人按三十年算,人家整十代三百年都不在你挫宋的领土内生活。并且没给你赵宋缴税,不受你赵宋的国家军队保护,那么他有什么义务去为你赵宋服务?但是借着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你是人家附庸,人家平级又被卖给蒙古,那人家自然而然就拥有“整合附庸”的宣战借口。

有人说他是汉人啊。但是问题又来了:凭什么你赵宋能代表汉族大一统政权?他祖上十代被反复出卖,人总不能被别人卖还得给人数钱吧。

被弃民灭国,挫怂是真的又挫又怂。当一个张弘范站出来时,前面已经有种师道被气死了,岳飞被冤杀了。种师道,岳飞的结局就是告诉张弘范这些人,在重文抑武的大怂,弃民武将要是帮大怂抗夷收拾旧山河就要被背刺。

说张弘范是汉奸之前,为什么不先讨论一下更大的汉奸呢?

不过你依旧可以骂他汉奸,估计张弘范又会回复你一句话:我是汉人,挫怂是南人。

本来唐末五代时期幽云一代就开始胡化,你不思救遗民于水火之中,反而索性出卖同族同胞,手动创造民族割裂。然后又挖崩黄河,亲自毁了华北中原汉人的乡土,绍兴和议又卖遗民。结果终于到元代,官方认为汉人一分为二。

北汉+契丹+女真+党项这些人统称汉人,按金朝法制管理,这是一个民族。那么这些人有啥区别?耶律楚材除了姓耶律以外已经和北汉没有啥区别了,人家汉化补丁早就打完了。

淮河以南,南宋辖区南汉这些人统称南人,按南宋法制管理,这是另外一个民族。

就是你骂张弘范汉奸,无论他是与不是,都不影响挫宋有多挫。

你挫怂对张弘范这种边民武人好点,给的待遇高点,别搞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人家张弘范兴许就会做张义潮做的事。

有人说辛弃疾,那么我告诉你辛弃疾和张弘范啥区别:辛弃疾距离沦陷只一两代,张弘范从祖上被出卖已经十代。最重要的是,辛弃疾是文人,张弘范是武人。重文抑武是大怂的特色,不得不品尝。

就像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一样,本来都是德意志人,但是一个是普鲁士,一个是奥地利。但由于德意志长期分裂,就导致了普鲁士和奥地利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听霍亨索伦的话,一个听哈布斯堡的话。一个信新教,一个信天主教。真打起仗来,不管三十年战争还是七年战争,该互殴一样互殴。即便后面俾斯麦统一了德意志,囿于国际局势,还是不敢把奥地利整合到一起。

为啥有人说朱元璋伟大?因为朱元璋又重新把汉人和南人重新弥合矛盾,统一又都变成了汉人。这个功劳可比推翻元朝还伟大。

那没有朱元璋,北汉怎么办?那么就继续隐忍呗,复制南北朝2.0呗。从流民弃民甚至两脚羊,再到北方流寇地方武装,再到北方汉人豪强大军阀,拉着少民汉化,等少民政权崩了,再整合少民帝国的遗产后建立隋唐,重建属于自己的家园,Make HuaXia Great Again。当然,Make HuaXia Great Again 的同时,清算一下偏安小朝廷。

张弘范的背后是一系列的事情,既复杂又悲哀。

可是这种悲哀会不会再次发生呢?明末XX大儒集团坑辽东坑西北导致李自成起义灭了明朝,辽东关宁军阀降清后拉着八旗一起把烟雨XX砍成白地。而后杜充的后代蒋光头又开始挖黄河,杀自己人,同样的操作。还好TG又把碎成一地的华夏粘成了一起。当然,有人会说,TG起家的一代领导班子也是南方人啊。想多了,我国南方地方文化板块不是一整块,荆人和XX人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要提民族问题,那么千年来的地方主义问题,民族割裂问题也一定不能回避!

不过从历史上看,还是轮回。北方援助资源援助粮食援助技术人才,让部分地区先富带后富;结果先富的XX地区搞地方主义,抹黑北方,宣扬他们自己是人上人,搞996福报。我看啊,又是循环,唉。

user avatar

你要是穿越回去,骂张弘范汉奸,他肯定一脸懵逼,怎么我变成汉奸?我为天朝平定南蛮,怎么变成汉奸了?

天朝是谁?大金国是天朝啊!然后大元灭金继统,又是天朝,你南蛮宋国对大金又是称臣子又是喊叔叔,元灭金自然继承了金的一切,包括宋这个臣子,天王老子平臣侄乃是天经地义,出力的大将怎么变成汉奸了?

那么到底谁是汉奸?谁把北中国卖给大金的?谁让南中国丧失独立主权的?冤有头债有主,那是完颜构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张弘范是元朝时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历史评价颇为复杂,尤其是在俘虏文天祥这一事件上,更是引发了后世许多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张弘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他的军事才能、政治立场、个人品德以及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一、 军事才能:一位出色的指挥官张弘范无疑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在元朝灭亡南宋的战.............
  • 回答
    村上春树新作首次披露其父曾是侵华日军,并涉及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这一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复杂的情绪。对于这样一个敏感且具有历史沉重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从文学创作和作者的个人探索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村上春树一次极其大胆和深刻的自我剖析与和解的尝试。.............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媒体报道乌克兰军队虐待俘虏,特别是提到对腿部开枪的指控,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和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如果这些指控属实,那么乌克兰军队的行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并且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包括《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这些公约明确规定了对战俘的待遇,要求必须给予人道对.............
  • 回答
    详细评价被盟军俘获的“虎式”坦克:历史的见证与技术的结晶被盟军俘获的“虎式”坦克,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利品,更是二战历史的珍贵见证,也是德军在坦克技术上巅峰之作的实物体现。对这些“虎式”坦克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历史价值:一份沉甸甸的战争遗产 技术情报的宝库: 这是俘获“虎式.............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