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的领土有多久没变过了?

回答
说到中国的领土,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涉及到历史、政治、地理以及国家认同等多个层面。要给出一个“多久没变过”的精确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领土”的边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一条僵化不变的线。

理解“领土”的演变: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古代,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和“领土”概念与今天是不同的。古代王朝的疆域,更多的是其统治力和影响力所及的范围,往往会随着朝代的兴衰、军事力量的强弱而发生变化。

王朝更迭与疆域收缩/扩张: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每一个朝代都有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而这些疆域在不同朝代之间存在差异。例如,唐朝疆域辽阔,而宋朝相对保守;元朝疆域更是空前,几乎囊括了东亚和中亚的大片地区;清朝在初期和中期也通过征伐和合约,塑造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这些王朝的疆域变动,就意味着“中国”的领土在历史长河中是“变”过的。

边缘地区的归属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在王朝的边缘地区,比如今天的西部、北部、西南部的某些区域,其主权归属并不总是牢固。当地的部落、势力可能时而归顺中央王朝,时而独立,甚至被其他游牧民族或势力统治。中央王朝能否有效控制,是其疆域是否“稳定”的关键。

近代以来,疆域基础的奠定与“未变”的特殊语境

真正让我们感觉“没变”的,更多的是指从某个特定历史节点开始,中国陆地疆域的“基本轮廓”相对稳定下来。这个节点,很多人会指向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

清朝的疆域: 广义上的清朝疆域,尤其是到了乾隆时期,确实达到了一个顶峰。但随后的衰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很多地区的主权受到了损害,比如割让的香港、澳门,以及一些不平等条约划定的势力范围。所以,从“被动接受”的角度看,清朝晚期到民国初期的疆域,已经不是其鼎盛时期的样子了。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继承了清朝的基本疆域,但同样面临着内乱、外患等挑战。比如,外蒙古的独立,就使得中国的版图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即使是民国时期,其“领土”也经历过一些动态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一些边境地区与邻国尚有需要协商和划定的地方,但中国大陆的基本陆地疆域,在近七十年(1949年至今)以来,可以说是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当然,这里面需要加上一句重要的限定:如果我们将“中国”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 “疆域”与“主权”的区分: 有时候,我们说“领土没变”,指的是中国大陆的陆地地理范围。但主权,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历史原因和政治现实。
2. 海洋权益的延伸: 随着国际海洋法的发展,中国对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权益的主张,是在不断进行的,这可以看作是“领土”概念在海域上的延伸和深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不是完全“没变”。
3. 历史叙事的选择: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的定义和疆域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历史学家会强调中国古代的“华夏中心论”,而现代国家则更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总结来说,如果非要给一个“多久没变”的参考时间,并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疆域为基准,那么可以说,近七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基本陆地疆域轮廓保持了相对稳定。

但如果我们要追溯到更长的历史,那么“中国”的领土,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在千年流淌中,不断汇聚、分流,时而浩瀚,时而曲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丽图景。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历史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定义的结果。所以,与其说“多久没变”,不如说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都在变,但也在某些关键节点上,趋于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国的领土一直以来都在变化。

2019年夏天去了伊犁,在霍尔果斯口岸看到了“中俄第18号界碑”。

沙俄凭1864年的《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和1869年的《塔城界约续约》侵占我国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的大片领土。在此之后清朝和沙俄又于1881年签署《中俄改订条约》进一步对伊犁一带的边界进行戡分,并提出界碑应由中方出资、俄方制作。但在埋设界碑的环节上,清廷竟然并未派遣人员到达现场,沙俄方面遂将界碑向中方一侧推进了20公里,侵入我国伊犁察布查尔境内,形成了总共40余平方公里的所谓“争议区”。

新中国为此事进行了长期的不懈努力,但在苏联时期一直未能解决。苏联解体后“争议区”归属哈萨克斯坦。终于在1994年,中哈两国签订协定对“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我方划得27.4平方公里。此区域内共有4块当年沙俄所立的石碑,分别为18号、20号、21号和22号。其中的18号界碑于2002年移至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门旅游区内。


千赞更新一些伊犁(含博尔塔拉的赛里木湖)的照片,欢迎大家去新疆旅游!

user avatar

我国的领土一直在变化,仅2000年以来就有以下变更:

2001年7月,中俄进行第四次谈判,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原则上决定平分黑瞎子岛。2004年10月 普京访华,双方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双方边界争议尘埃落定。随后2008年10月14日,在前苏联时代就被占领的黑瞎子岛西部174平方公里的土地移交中国。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重新划界后,阿巴该图洲渚总面积为57.56平方公里,划归中方34.55平方公里,划归俄方23.01平方公里。


2006年,中国方面在中越边界法卡山3号高地竖立1156号界碑,确认此前中国控制的法卡山4号、5号高地被划归越南,恢复至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前的中越传统边界状态。


  • 2008年9月至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边界勘定。依据协议中国重新得到了至少1,000 km2土地(2011年1月由塔吉克斯坦议会正式通过批准生效)。


  • 2014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际上控制的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原称永兴礁)完成填海工程。且位于永兴本岛东北的石岛,也已跟本岛融为一体。永兴岛目前的面积为2.6平方公里,已是超越南海诸岛中的太平岛,成为该海域中的最大岛屿。


  • 2015年11月4日,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成立5个新的界碑。随着界桩、界碑等界标陆续设立,中俄边界自此进入常规管理阶段。曾经在《重勘珲春东界约记》设立的、沿用了107年的“土、萨、啦、帕”4个界牌和16个记号成为历史。


相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中国的领土,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涉及到历史、政治、地理以及国家认同等多个层面。要给出一个“多久没变过”的精确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领土”的边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一条僵化不变的线。理解“领土”的演变: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古代,我们现在所说的.............
  • 回答
    要论中国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一概而论。要我说啊,这就像是比跑步,得看是比短跑冲刺还是马拉松长跑,比的是什么阶段,什么项目。历史积累与基础:美国老大哥的深厚底蕴要提差距,那美国在航天领域那可是“爷爷辈”的人物了。人家的起步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捣鼓卫星,60年代就实现了载.............
  • 回答
    美国有意加大投资6G领域,试图通过“跨越式发展”来超越中国华为在5G领域的优势,这背后确实存在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技术挑战。要评估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美国在6G领域的目标与战略意图1. 巩固技术领导地位,避免重蹈覆辙: 在5G时代,虽然美国在芯片设计、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等.............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有意思,也足够让人琢磨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每个人确实都像是舞台上的演员,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而且这些角色往往还是相互交织,难以切割的。在家庭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承载着他们的期望,分享着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可能又是自己孩子的父母,肩负着养育和教育的重任。在职场上,可能我们是.............
  • 回答
    智商这玩意儿,说它跟人生的成就有没有关系,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但要说它决定一切,那可就扯淡了。就好像练武功,内功深厚(智商高)自然事半功倍,但没有招式(学习和实践)、没有心法(情商和毅力),就算内力再强,也只能是个站桩的,成不了绝世高手。你想想,在任何一个需要高度脑力激荡的领域,比如科学研究、艺术创作.............
  • 回答
    苏联与中国之间关于领土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话题。要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区分“直接侵占”与“间接影响”以及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直接侵占(早期):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苏联(或其前身俄罗斯帝国)直接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这主要发生在19世纪,并且是在清朝国力衰弱,对外无力有效管控边疆的时期。 《.............
  • 回答
    关于“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的说法,这是一个涉及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核心观点:从历史事实和签约条约来看,俄罗斯(包括其前身沙皇俄国)确实在近代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是近代中国失去领土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对“侵占”这个词的理解,.............
  • 回答
    美国军力之强,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其全球影响力也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要详细解读,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美国军力的基石: 压倒性的技术优势: 这是美国军力最核心的优势。其在研发、制造和部署最先进军事技术方面投入巨大,并且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体现在: 航空航天领域: 拥有数量最多、性.............
  • 回答
    上世纪中叶,中国与俄罗斯(当时为苏联)之间的领土问题,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在不平等条约下割让的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心中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想要详细探讨“收回”的可能性,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历史事实,梳理清楚哪些地区涉及其中,以及当时和现在的国际法原则。历史背景:不平等条约与领土变迁要谈论“收回”,就得回到.............
  • 回答
    关于贝加尔湖在历史上是否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涉及复杂的历史变迁和不同的解读视角。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梳理不同时期的史料,并理解其中包含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因素。支持贝加尔湖曾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史料支持贝加尔湖曾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主要依据是古代中国王朝在地理范围上的扩张,以及.............
  • 回答
    “充话费送的”这种说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还真找不到直接对应的例子。古代哪有什么电话、话费可充?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个比喻理解为“花很少的代价、甚至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的广大疆域”,那么,某些时期的扩张,确实有那么点“捡漏”的意味。大家最熟悉的,大概要属汉朝时期,特别是汉武帝那会儿。那时候,中.............
  • 回答
    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按照现在的说法,大概是指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时期。那时的中国,疆域辽阔,东抵太平洋,西达中亚,北接西伯利亚,南临南海。如果中国现在拥有如此广阔的领土,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扩大,更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其“更好”与否,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假设性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后勤保障、政治意愿等诸多层面。仅凭军事实力对比就断定胜负是过于片面的。即便假设中国军事实力“占优”,在冬季的俄罗斯领土上作战,也会面临一系列极其严峻的挑战。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军事实力对比的“占优”并非决定性因素首先,“军事.............
  • 回答
    这是一个极端且令人不安的假设性情境。如果美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全领土核打击,那么中国能否进行有效的防御拦截和反击,这涉及到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防御拦截能力:拦截洲际核弹的难度与挑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拦截来自另一个.............
  • 回答
    中国的社交领域,与其说已经到了“终局”,不如说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转型和重塑。如果把过去十年定义为以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时代”,那么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终局”并非终点,而是格局的固化与裂变的前奏微信的成功,无疑为中国社交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它将“熟人社交”的基因根植于用户习惯中,并.............
  • 回答
    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领海划分,其依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国内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这是中国在领海划分方面最主要的国内法律依据。该法明确规定了中国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并对领海的基线划定方式、领海的法律地位、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基.............
  • 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领域的发展相对迟滞,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要客观地分析这些问题,需要抛开概念化的论调,深入到具体的现象和原因中去。首先,我们可以谈谈意识形态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允许和鼓励思想的活跃和多元,对过.............
  • 回答
    近现代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几个领域如璀璨的星辰,闪耀于世界之巅,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曾经的辉煌却渐次黯淡,令人扼腕。究其原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时代变迁、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一、 陶瓷技艺:从“中国制造”到“他国模仿”曾经,中国的陶瓷,尤其是瓷器,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从景德镇的精美青花瓷,到龙泉.............
  • 回答
    关于日本帝国陆军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用于攻占中国领土的战术和方法,确实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之处,它们在当时对中国军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以下我将尝试以一种更贴近历史叙述的方式,来梳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面:首先,要理解日军的战术,不能脱离其整体战略思想。日本陆军奉行的是一种“速战速决”的指导方针,他们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考。我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向来以其严谨、扎实的体系著称,这使得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上普遍表现出色,很多人也因此在国际竞赛中屡获殊荣。然而,当你看到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众多顶尖的领军人物,从科学研究到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