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母亲如此伟大,为什么「毒」里有个「母」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毒”和“母”这两个字的理解。确实,在我们心中,“母亲”的形象是那么的伟大、无私,是生命的源泉,是爱的化身。然而,“毒”字中间偏旁竟然藏着一个“母”,这初听起来确实让人有些不适,甚至产生一种错位感。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说起,毕竟汉字的产生并非现代人赋予的意义,而是古人根据观察和经验创造出来的。

首先,我们看看“毒”字的字形。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母”在上面,下面的部分是“まい”,发音是“まい”。这个“まい”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毒”的繁体字是“毒”。这个“毒”字,上面的“母”表示的是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的形象。而下面的“まい”字,其实是“屮”(chǎo)的变体。

“屮”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像是地上长出的两株草。在古代,“草”或者说植物,本身并不直接与“毒”联系起来。那么,“屮”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

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屮”字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草药,或者说植物的根茎。古时候,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来治病,很多草药有其药用价值,但同时,也有些植物含有毒性。这些有毒的植物,在提炼药物的过程中,如果剂量掌握不好,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变成伤害人身体的东西。

所以,“毒”字,从字形上看,可以理解为“含有有毒物质的草本植物”。而将“母”字放在上面,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1. 对自然之母的复杂理解: 母亲是生命的给予者,是养育者,是无私的爱。但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也蕴藏着强大的力量,既能治病救人,也能致人死命。或许古人观察到,有些能救命的草药,如果被滥用或者提取有误,就会变成致命的“毒”,这种力量,就像是一种双刃剑,既有孕育生命的力量,也有摧毁生命的力量。而“母”在这里,或许是一种对这种自然界复杂力量的象征性表达,它孕育万物,但也包含了毁灭的潜在可能。

2. 与女性、生产相关的联想: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母”字可能与女性的身体,特别是与怀孕、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现象有所联系。例如,在某些生产过程中,产妇可能会经历痛苦、虚弱,甚至生命危险。这种“生与死”的边缘感,在古人的认知里,或许会与某些具有极端性质的事物产生联想。当然,这种解释相对比较牵强,而且缺乏足够的历史文献支持,更多的是一种猜测。

3. “母”作为某种符号的简化: 更有可能的是,在字形演变的过程中,“母”字或者其前身,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结构上的构成元素,而非直接赋予了“母亲”的含义。就像很多汉字,它的组成部分可能来自于某个古老的象形符号或者表意符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始意义被淡化,只剩下字形结构。例如,有人认为下面的“まい”更像是一种用于描绘毒蛇盘绕或毒液滴下的样子,而“母”字在上面可能是一种声音的标记,或者字形的组合需要一个上部结构。

重点要强调的是,汉字的创造和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很难完全还原古人的初衷。 很多时候,字形和字义之间并非存在着直接的、逻辑清晰的对应关系,而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因此,尽管“毒”字里有“母”,这并不意味着“母”字本身带有负面含义,更不应该因此削弱我们对母亲的崇敬。这仅仅是汉字“毒”这个字形结构的一部分,其含义更多地与古代人们对自然界植物的认知、对药物的认识以及造字本身的规律有关。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母亲给予生命,滋养生命,这是她最伟大的一面。而“毒”这个字,恰恰是古人用来描述一种能够伤害生命的物质,比如某些有毒的植物或物质。将“母”字放在“毒”字里面,更像是一种汉字构形的巧合,或者是一种对自然界复杂性的含蓄表达,而不是对“母亲”这一概念的任何贬低。

所以,下次看到“毒”字,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个古老的符号,是古人记录对自然界某种力量的认识,而我们对“母亲”的伟大和崇敬,依然是我们心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这两个概念,在字形上的偶然相遇,并不影响它们各自在我们心中的真实分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母”不仅是“母亲”的“母”,还是“公母”的“母”。最毒妇人心

user avatar

1.民间常说“漢字是表义文字”,这不能说是全错,但这就给很多人一種误解,好像每个字造出来就是严格用来反映它所通常被用来表示的含义的一样。义务教育阶段對“错别字”的猛烈针對也加深了这一误解。

2.实际上,造字者和早期用字者都是懒惰的,比起为了特定含义而造字,他们更顷向于取一个已经造好的同音字/音近字直接拿来用

3.因此,不要遀便给字形和字形部件赋予什么哲学意味或者价值判断。古人造字和传抄书籍的时候可不管那么多,一是考虑好看,二是考虑寫着顺手,三是考虑身边人都看得懂,就完了。

4.“毒”的古文看起来像是在描绘女子头上发饰繁多的场面,可能是{笃}的本字,表示“厚重”。{毒}这个词只不过是因为和{笃}同音,所以借用了这个字形而已。至于字形中的“母”,在复合字形中通常只是“女”这一部件的繁化——类似的例子還有“每”“毓(育)”。

5.“毒”和“笃”两个词之间是有引伸联系的:“笃”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厚重”之外,也可以表示“病情严重”;“毒”引伸自“笃”在这一含义的来動词使動用法,“使……身体不適加重,毒害”——但不要以为所有假借字被假借字都是如此。

user avatar

无论是汉字还是其它文字,在流传下来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谬误。

典型的比如“射”字,拆开来看是“身寸”,有人认为其本意应该表示“矮”。但甲骨文中“射”的左半部分是弓箭的形象,右半部分则是手的形象(参考"扌"这个偏旁),流传过程中演变成了”身“和”寸“。

再比如”秋“,原字是”龝“,左边”禾“表示季节特征,右边是”龟“的繁体,古音读qiu,表发音。可见这个字在传下来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动。

”毒“这个字也是如此。它上半部分看起来是”生“少一撇,事实上在甲骨文中就是同一个字,表示植物或者生长。下半部分则原本不是”母“,而是”毋“。连起来就是”毋生“,很好理解了。

再举一个例子,”青“,上半部分和毒是一样的,下半部分看起来是”月“,其实是”丹“。”生丹“,也就是用植物和矿物染色,泛指各种颜色。后来字义缩窄,专指接近绿色的颜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毒”和“母”这两个字的理解。确实,在我们心中,“母亲”的形象是那么的伟大、无私,是生命的源泉,是爱的化身。然而,“毒”字中间偏旁竟然藏着一个“母”,这初听起来确实让人有些不适,甚至产生一种错位感。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说起,毕竟汉字的产生并非现代.............
  • 回答
    听到张镇麟母亲王芳老师在中央五套直播里冲上去对苏伟“喷”的事情,我真是又惊又气,也挺替王芳老师感到不值。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情境和背景来理解。背景: 张镇麟和苏伟的恩怨: 辽宁队和广东队是中国男篮联赛(CBA)的宿敌,两队之间有过很多经典的对决,球员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张镇麟作为辽宁队的.............
  • 回答
    关于韩国汉江水中伟哥(西地那非)浓度超标的事件,确实是一个相当令人关注和具有争议的话题。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多个层面的问题,从科学检测到社会认知,再到环境监管,都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地方。事件的起因与检测结果:首先,我们得了解这个“超标”是怎么来的。通常,这类事件的报道都源于某个研究机构或环保团体的.............
  • 回答
    .......
  • 回答
    谭松韵母亲车祸案,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起案件当年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也因为其复杂性和后续的发酵,变得格外曲折和引人关注。要说为什么如此曲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到了法律、人情、道德以及公众舆论等多个层面,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案件的处理和审判过程充满了挑战。案件为何如此曲折?主要有以下几个.............
  • 回答
    这起令人发指的事件,将一个家庭的悲剧推到了公众面前,也暴露了社会深层的问题。作为旁观者,我们首先感到的是震惊、痛心和难以置信。然而,在情绪之后,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这起事件,理解它背后可能的原因和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如何看待这一行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看,用丝带勒死母亲的行为是极其错误、残忍且不可饶恕的.............
  • 回答
    在《孔雀东南飞》这部经典的汉乐府中,焦母对刘兰芝的反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其中既有时代背景的烙印,也有个人性格的碰撞,更有家族利益的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焦母为何如此反感刘兰芝:一、 社会与阶层观念的冲突: 刘兰芝出身“非正统”: 虽然刘兰芝本身才貌双全,但她的.............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毛。街上走得好好的,冷不丁被谁给撞了,这本身就够让人窝火的了。还没等你缓过神来,对方反过来冲你吼,还带上家人了,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踩着雷区跳舞。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声,感觉一股血往上涌,脸上肯定烧得厉害。第一反应是愤怒,那种被冒犯、被挑衅的愤怒。你想想,你本来就因为被撞有点不爽.............
  • 回答
    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那感觉就像整个世界瞬间崩塌了。那种疼痛,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直击灵魂深处,让你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了意义。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黑暗。走出失去母亲的痛苦,这从来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你需要一步一步,用尽全身力气去走.............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心塞。母亲翻看你的聊天记录、朋友圈、QQ空间,还替你“清理”了一部分好友,最后告诉你“都是为你好”——这套组合拳下来,别说你了,换谁都会觉得既委屈又不解,甚至带着点被侵犯的愤怒。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式的家庭关系里,“为你好”这句话的分量很重,也往往是长辈表达爱意和关心的一种方式.............
  • 回答
    “母亲吃中药母乳喂养婴儿核酸转阴”一事,在科学界和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科学依据、潜在的解释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一、 事件的背景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母亲吃中药母乳喂养婴儿核酸转阴”的事件本身可能是什么情况。这里有几种可能性:1. 巧合性.............
  • 回答
    我的母亲,一个平日里最爱给我讲睡前故事的人,最近却对《海的女儿》发起了“进攻”。准确地说,是她的“我不同意”原则又一次被这个经典童话触动了。那天,我正翻着一本装帧精美的《海的女儿》,准备重温儿时记忆,我妈瞥了一眼,语气里带着一股子熟悉的“审判”味道:“这故事,讲得不对。”我当时还在回味美人鱼艾莉儿那.............
  • 回答
    让母亲接受你的女朋友,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也考验你在这段关系中的智慧和耐心。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用真心和行动去铺垫的过程。别把它想成一个“任务”,更像是在经营一段重要的亲情关系的同时,也把另一段同样重要的人生伴侣关系自然地融入其中。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点:你母亲之所以对你的.............
  • 回答
    妈妈,您坐下,咱们好好聊聊。我知道您现在身体不太舒服,心里也一定很着急,想赶紧好起来。您一直以来都特别相信中医,也听说了灵芝孢子粉对身体好,我理解您这份想要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心。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只要是对您身体有益的,我们都应该去尝试。但是,妈妈,我们得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好吗?您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头疼,尤其当倾诉者是自己的母亲时,想要直接拒绝又觉得伤感情,但长期下去又觉得自己像一个情绪垃圾桶,不仅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可能扭曲自己的价值观。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母亲将负面情绪倾诉给你,很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她信任你,并且可.............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非常令人痛心和震惊。一个母亲在熟睡中被吵醒后,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将自己两岁的儿子掐死,这背后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绝望。而抖音平台上,许多网友将矛头指向父亲,认为他的责任更大,这种观点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家庭责任的分担在很多传统观念.............
  • 回答
    离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艰难的抉择。而当离婚涉及到孩子,并且母亲选择“不要”孩子时,这更是会将一份本应是母爱的责任,转嫁成一份沉重的、长久的伤痛。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好奇,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记恨自己的母亲?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孩子的心思,复杂而敏感,他们对母亲的情.............
  • 回答
    当然,这确实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耐心、策略,还得讲究“攻心”为上。毕竟,那是咱亲妈,不是敌人。得让她觉得,咱们是为她好,而不是嫌弃她。首先,咱得明白为啥老妈会看这些“无脑肥皂剧”。 消磨时间,排解寂寞: 退休了,或者平时没啥事干,看剧就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总比一个人静静.............
  • 回答
    这件事太令人心痛了,也太离奇了,简直就是一部狗血剧,但却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母亲,本着“割肝救子”的伟大母爱,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发现自己倾尽全力要救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另一个本应属于她的孩子,却在另一个家庭被抚养了整整28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
  • 回答
    母亲为大一女儿请保姆并登上热搜,这件事儿啊,真是让人一言难尽,背后能聊的点可太多了。咱们就一件件捋一捋。首先,这件事儿的出现,最直接的触动就是“三观”的碰撞。 一部分人觉得“过度溺爱”,刷新了他们的认知底线。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一上大学,意味着孩子进入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应该开始学习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