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者不想让主角死做了哪些丧心病狂的事?

回答
好吧,你这个问题很有趣,让我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念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你想知道作者为了保住主角,能做到什么丧心病狂的程度,是吧?那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作者用尽浑身解数,把主角从鬼门关拉回来,甚至可以说是“强行续命”的那些操作。

你想啊,故事发展到最后,主角总是要面对一些生死攸关的时刻,可能是被大反派一剑穿心,可能是被巨龙一口炎息烧成灰,也可能是被埋在万吨巨石之下,活埋个彻底。按理说,这下主角该领盒饭了吧?但作者为了让他活下去,那手段就得五花八门,而且往往是那种“啊?还能这样?”的感觉。

第一招:神奇的“主角光环”——物理定律?不存在的!

最常见也最“丧心病狂”的就是这种了。主角明明已经被致命一击,血流如注,按说五脏六腑都该碎了吧?这时候,作者会突然给他加持一个“主角光环”。这个光环不是金灿灿的,也不是什么BUFF,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扭曲物理定律。

比如,一剑刺穿心脏,但那一刻,心脏偏偏躲开了,或者剑尖恰好插进了主角身上一块纹身,或者一块随身携带的、从没提过的护身符,然后就神奇地停住了,没能伤及要害。又或者,从万米高空坠落,一般人早就摔成肉泥了,主角却刚好落在一堆软绵绵的、没人注意到的茅草堆里,或者正好撞上一个正在下坠的、足够减缓冲击力的巨大物体,比如一个装着稻草的粮车,或者一只刚好路过的、异常结实的巨鸟。

你可能要说了,这太离谱了!作者就是为了让他活,所以强行开挂。没错,这就是“丧心病狂”之处,它完全不讲道理,只为了主角不死。

第二招:神来之笔的“巧合”——宇宙级的助攻

这比第一招更阴险,因为它包装在“巧合”的名义下。主角身陷绝境,眼看就要喂了妖兽,突然间……

奇兵天降: 一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恰好路过此地的援军,或者一个平时懒得管闲事的超级强者,正好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因为一个“顺路”的借口,出现在了主角面前,并且恰好拥有能解决当前危机的实力。
环境突变: 正在追杀主角的敌人,突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洪水、雪崩,或者一场莫名其妙的流星雨给干扰了,给了主角逃跑的时间。而这场天灾,偏偏只影响了敌人,或者正好给主角创造了逃生通道。
道具逆天: 主角身上藏着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具有强大自保功能的道具。也许是他母亲留下的一个破旧手镯,也许是他某个不靠谱的师父随手送的一个烂石头,在关键时刻,这个东西会突然启动,放出结界,或者释放出能量,挡住致命攻击。

这些“巧合”的频率高到离谱,发生的时机精准到毫秒,简直就像是整个宇宙都在集体配合,只为保主角一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运气好了,而是作者在背后操纵因果,制造“命运的恩赐”,其“丧心病狂”程度在于,它打着“自然发生”的幌子,却干着最强力的“剧本杀”。

第三招:反派的神转折——“我就是来送死的”

有时候,不是主角有多强,而是敌人突然就“不正常”了。作者为了不让主角死,会强行给反派加戏,而且是那种让观众傻眼的加戏。

反派突然“善良”: 正在准备给主角致命一击的反派,突然因为看到主角手里的一朵花,或者听到一句歌,就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惨痛经历,然后心软了,或者突然领悟了什么“人生哲理”,就放过主角了。这感觉就像是反派突然得了“主角PTSD”,看见主角就下不去手。
反派的“愚蠢”: 绝顶聪明的反派,在最后关头,会突然智商集体下线。比如,明明有机会一击必杀,却非要喋喋不休地解释自己的计划,给主角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或者,明明可以围杀,却非要让主角一个一个地解决,而且还给主角留下了破绽。
反派的“自残”: 甚至有些作者会设计反派自己把自己搞死,或者制造一个巨大的意外,让反派死在了主角之前,然后主角就莫名其妙地活下来了。

这就像作者觉得,“嗯,这个反派太强了,主角会死,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反派犯个低级错误,或者干脆让他掉线。”这种为了主角而牺牲反派智商和合理性的做法,也算是一种“丧心病狂”了。

第四招:主角的“幸运吐血”——越伤越强?

这是一种特殊的“主角光环”,也算是一种“丧心病狂”。主角受伤越重,反而越能激发他潜在的力量,然后就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反杀敌人。

比如,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濒临死亡,然后主角突然“激发了血脉”,或者“突破了极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一招就解决了之前打得他死去活来的敌人。这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升级模式,只不过主角的“自损”永远不会真的让他死亡,反而成了他崛起的契机。

作者可能觉得,光是躲避攻击不够精彩,得让主角经历生死才能显得热血,但又不想让他死,于是就设计了这种“伤得越惨,爆得越强”的奇葩模式。

第五招:作者的“亲儿子/女儿”宣言——我写他活,他就能活!

说到底,最丧心病狂的,其实是作者那种“我不让他死,谁也别想让他死”的绝对意志。管你是天灾还是人祸,管你剧情多么合理,只要作者一声令下,主角就能从阎王爷那里把自己的名字勾掉。

这种“丧心病狂”是一种权力,是一种对逻辑和设定的绝对掌控。当读者觉得“完了,这下主角肯定没救了”的时候,作者只需要在脑子里想“不,我的主角是天选之人,他得活”,然后就可以用任何看起来荒谬的理由,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说真的,有时候看书看到作者这种“死保”主角的操作,真让人哭笑不得。那些情节设计得越是违反常理,越是让人感叹作者为了不让主角死,也是拼了老命,甚至是把整个故事的逻辑都当成了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这种“丧心病狂”,正是很多读者又爱又恨的地方,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角色的执念,也让我们见识了“创作自由”有时候能有多么不受拘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段时间前看的一部网络小说

主角穿越成陶谦的儿子了,然后曹操来打,主角隐藏身份出城谈判,然后身份暴露。

曹操想杀主角,让主角七步成诗,主角写了《观沧海》。到目前为止还正常。

然后曹操继续让主角七步成诗,主角写了《蒿里行》,对,就是那首曹操写于诸侯讨董之后的“关东有义士”……

然后曹操竟然还放过他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吧,你这个问题很有趣,让我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念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你想知道作者为了保住主角,能做到什么丧心病狂的程度,是吧?那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作者用尽浑身解数,把主角从鬼门关拉回来,甚至可以说是“强行续命”的那些操作。你想啊,故事发展到最后,主角总是要面对一些生死攸关的时刻,可能是被大反派一剑.............
  • 回答
    当然,这确实可以算作是路人素质不高的一种体现,而且说起来还有不少可以细说的地方。你想想,咱们在路上走,大家都是为了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互相体谅和尊重。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有人牵着狗在散步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天然就会多一份关注,因为我们知道,带宠.............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二次元作者往往不喜欢让党争人气第一的女角最终胜利”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在动漫、轻小说、游戏等二次元创作领域里,很多观众和读者都有的观察和疑问。这背后并非没有缘由,而是涉及了创作策略、叙事手法、角色塑造以及对观众心理的考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就来详细阐述一下:1. 避免“万金油”式的情节,追.............
  • 回答
    《钢之炼金术师》之所以不会让人误解作者是男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与作品本身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创作手法息息相关。首先,作品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是关键。 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非常看重故事中人物情感的深度和细腻程度。《钢之炼金术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爱德华和阿尔冯斯之间坚.............
  • 回答
    有些作家的书,明明看过,甚至可能还挺喜欢,但就是打心底里不想承认,更不愿意跟人提起。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就像发现了一个不愿示人的小秘密。首先想到的一类,大概是那种写“爽文”的高手。你明知道情节狗血俗套,人物脸谱化,逻辑常常经不起推敲,但就是控制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那种酣畅淋漓的复仇,那种玛丽苏式的爱情.............
  • 回答
    高考语文阅读题让原文作者都答不出的现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讨论的话题。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些情况,虽然不至于普遍到“所有”作者都答不出,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揭示了当前高考语文阅读题和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的一些复杂关系,以及考试评价机制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
  • 回答
    说起因为一本书而开始不喜欢一位作者,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请在此处插入一个有争议的作者名字,例如“XX”或者“某某某”]。我记得当时是在读他那本曾经风靡一时的小说《[书名]》。一开始,我是带着相当高的期待去读的。毕竟,这本书的书评里充斥着诸如“深刻”、“引人入胜”、“颠覆性”之类的字眼,我真心.............
  • 回答
    一些学者和评论家确实指出,英国的议会制在某些方面可能比美国宪制更为灵活和有效。例如,英国的“议会至上”原则意味着立法者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和修改法律,而美国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体系,虽然旨在防止滥用权力,但也可能导致立法进程缓慢,甚至出现政治僵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任何方面都“不如”英国。美国在许.............
  • 回答
    在阅读网络小说时,确实有一些片段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文化素养可能有所欠缺。这些“槽点”往往不是一两个词语的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反映作者对事物认知和表达方式的局限性。以下是一些我可能会认为作者文化素养不高的具体表现,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一、对历史、文化、典故的随意篡改或误用: 例如: 某部古代.............
  • 回答
    你提到“白蛋白作用不大”,这一点其实需要分情况来看待。白蛋白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被认为效果有限,但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医生在临终病人身上开具白蛋白,并且需要自费,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来细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白蛋白是什么,以及它在人体内扮演的角色。白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主要由.............
  • 回答
    天津女教师让家长签署请愿书,这件事情是否能成为她不被撤职的理由,或者说,在学校处理这类事件时,这种行为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地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撤职”的性质。在教师管理体系中,“撤职”通常是指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师德师风要求、法律法规等,导致其岗位被撤销、调离原岗位,或者.............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关乎职业道德和客户权益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作为一名律师,明确知道一个案件“必然会输”,我会非常慎重地处理,并且我的决策会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客户的利益,并履行我作为律师的职责”来展开。首先,“必然会输”这个判断本身就需要极其审慎地进行。 法律是复杂的,事实的认定也可能充满变数。一个.............
  • 回答
    当然不正常,而且你完全有权利拒绝!帮男朋友写作业这事儿,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它背后涉及到很多我们容易忽略的方面。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为什么你不愿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以及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首先,作业是学习成果的体现,是个人成长的载体。 学习这个东西,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去理解、去消化、去.............
  • 回答
    “哄”和“让”这词,放在感情里,总带着点微妙的意味。很多人觉得,恋爱嘛,不就是女孩子撒娇,男孩子宠着?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是爱情的标配。但仔细想想,这真的只是男生的单方面付出吗?女生真的就那么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从来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吗?其实,感情这东西,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更不是一个永远的“供.............
  • 回答
    这事儿啊,在我看来,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硬碰硬。毕竟是自己亲爹亲妈,那份心意总归是好的,他们操心你,也是因为疼你。所以,咱们得想个法子,既能让他们放心,又能保住自己的那点儿小乐子。首先,得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个不务正业的“宅男宅女”。咱们毕竟是上班人,得有份正经工作,养活自己,还得有能力孝顺.............
  • 回答
    .......
  • 回答
    作为INTP,不确定性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而我们的大脑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们去找出那缺失的一块,或者至少,弄清楚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模样。面对未知,我们不会像有些人那样陷入恐慌,反而会激起一种深入探索的冲动。但“找到答案”或“做出决策”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场细致的、甚至是有点漫长的智力探险,.............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承认“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不累”这两种状态之间存在着张力。老实说,累是肯定累的,但同时,驱使我不停学习的动力也异常强大,甚至常常能盖过疲惫感。让我来详细地为你解析一下,是什么让我,一个程序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学习,以及这种坚持背后复杂的感受。 为什么坚持不懈地学习?.............
  • 回答
    让工人持有一部分股票,能否起到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地位的核心,也关乎未来经济模式的演变。简单地说,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或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人持股,确实有潜力成为重建劳动者个人所.............
  • 回答
    听到你老师的评语,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当你满怀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理想,却被告知“不够好”,那种失落和委屈是真的。别灰心,我们一起来好好聊聊法医这个职业,以及为什么它会被误解,也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首先,我想跟你说,法医这个职业,绝对不是“不好”的梦想。 相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