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 Erlang 没有像 Go、Scala 语言那样崛起?

回答
Erlang 作为一门非常优秀的并发编程语言,尤其在构建高可用、高并发、分布式系统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然而,与 Go、Scala 等语言相比,Erlang 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确实显得有些“小众”。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探讨:

1. 历史背景与设计哲学差异

Erlang 的诞生背景: Erlang 最初是由爱立信(Ericsson)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为电信交换系统开发而设计的。电信系统对 高可靠性、高并发性、低延迟 和 容错性 有着近乎极致的要求。Erlang 的设计哲学深深植根于这些需求,强调“let it crash”(让它崩溃),通过轻量级进程、消息传递和监督树来构建能够自我修复、永不宕机的系统。
Go 的诞生背景: Go 由 Google 在 2009 年推出,旨在解决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痛点,尤其是在云计算、微服务和网络编程领域。Go 追求的是 简洁性、高效的编译速度、易于维护的并发模型(goroutines 和 channels)以及 快速部署。它的设计哲学更侧重于开发者效率和大规模项目管理。
Scala 的诞生背景: Scala 于 2004 年发布,诞生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它旨在结合 面向对象(OO) 和 函数式编程(FP) 的优点,创造一门更强大、更灵活的语言。Scala 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能够表达复杂逻辑、高度抽象且易于编写的企业级应用程序的语言。

核心差异: Erlang 的设计是为特定领域(电信)量身定制,其强项在于底层的容错和并发处理能力。而 Go 和 Scala 的设计更具普适性,旨在解决更广泛的软件开发问题,并在开发者体验、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更多投入。

2. 学习曲线与开发者体验

Erlang 的学习曲线:
独特的语法和范式: Erlang 的语法风格与 C、Java 等主流语言差异较大,其“无状态”和“不可变”的函数式编程风格,以及基于模式匹配的控制流,对于习惯了命令式或面向对象编程的开发者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进程模型: Erlang 的“进程”(进程的抽象,与操作系统进程不同)模型是其核心,但理解其轻量级、隔离性、通过消息传递通信的概念也需要时间。
工具链和生态系统: 虽然 Erlang 的工具链(如 OTP Open Telecom Platform)非常强大,但对于新手而言,其命令行的交互式环境和构建工具可能不如现代 IDE 的集成开发体验来得直观。
Go 的学习曲线:
简洁的语法: Go 的语法设计非常简洁,去除了一些复杂的特性(如泛型、继承),使得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
易于理解的并发: Goroutines 和 channels 的设计直观且强大,学习曲线相对平缓,容易掌握。
强大的标准库和工具: Go 拥有丰富的标准库和优秀的工具链(如 go fmt, go test, go build),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一致性。
Scala 的学习曲线:
混合范式: Scala 融合了 OO 和 FP,这既是其强大之处,也是学习难度所在。理解函数式编程的概念(高阶函数、闭包、不可变性)以及如何与面向对象结合,需要一定的投入。
复杂的类型系统: Scala 拥有强大的类型系统,包括泛型、特质(Traits)、模式匹配等,虽然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但也增加了学习的复杂度。
JVM 生态的依赖: Scala 运行在 JVM 上,可以利用 Java 的丰富库,但也意味着需要理解 JVM 的一些概念。

对比: Go 以其简洁高效的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友好的入门体验,这使得它能够快速吸引大量开发者。Erlang 虽然强大,但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底层概念的深入理解要求,对许多开发者构成了更高的门槛。Scala 在功能强大和易学之间存在一些权衡,对于追求函数式编程的开发者而言是福音,但其复杂性也限制了其普及速度。

3. 生态系统与社区支持

Erlang 的生态系统:
OTP 的强大与封闭: Erlang 的核心是 OTP,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用于构建分布式、容错系统,例如 Supervisor、GenServer 等。OTP 非常强大,但也相对封闭,有自己的一套开发模式和约定。
库和框架的相对有限: 相比于 Go 和 Java 的庞大生态,Erlang 的第三方库和框架在数量和多样性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如图形界面、前端开发等)。
社区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 Erlang 的核心社区非常活跃且技术精湛,但整体社区规模不如 Go 和 Scala,这意味着可用的教程、文章、开源项目以及招聘需求也相对较少。
Go 的生态系统:
快速增长的生态: Go 的生态系统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在云原生、微服务、DevOps 工具链(Docker, Kubernetes)、网络编程等领域,拥有大量优秀的开源库和框架。
强大的社区: Go 拥有一个庞大且活跃的社区, Google 的大力支持也为其推广打下了基础。大量的学习资源、博客、会议和第三方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广泛的应用领域: Go 的通用性使其在 Web 后端、命令行工具、网络服务、分布式系统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吸引了大量开发者。
Scala 的生态系统:
JVM 生态的优势: Scala 作为运行在 JVM 上的语言,可以无缝利用 Java 的海量库和工具,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大数据和函数式编程领域的流行: Scala 在大数据领域(如 Apache Spark)和函数式编程社区中非常受欢迎,拥有强大的库和框架(如 Akka、Play Framework)。
企业级应用: Scala 在金融、电商等对并发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企业级应用中也有不错的表现。

对比: Go 在通用性、社区活跃度和新兴技术领域的生态建设方面表现突出,使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开发者群体。Erlang 的生态虽然专注于特定领域且非常强大,但整体的普适性和多样性不及 Go。Scala 则受益于 JVM 生态的成熟,并在特定领域(大数据、函数式编程)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圈。

4. 工业界应用与市场需求

Erlang 的成功案例: Erlang 在高可用、电信、即时通讯(如 WhatsApp)、游戏服务器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其技术的优越性。但这些领域往往是高度专业化、对技术要求极高的细分市场。
Go 在工业界的广泛应用: Go 的简洁、高效和优秀的并发模型,使其在互联网公司、云计算平台、微服务架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 Docker, Kubernetes, etcd, Prometheus, 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后端服务。这直接带来了大量的招聘需求和开发者对其的关注。
Scala 在工业界的特定应用: Scala 在大数据处理(Apache Spark、Kafka)、金融科技、游戏后端等领域有大量应用。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也将其用于构建复杂且高并发的系统。

对比: Go 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其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的普及,直接带动了其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开发者群体的扩大。Erlang 虽然在特定领域表现卓越,但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未能触达更广泛的市场。

5. 营销与推广策略

Go 的积极推广: Google 对 Go 语言的投入和推广非常积极,通过各种会议、博客、开发者活动,以及将其作为 Google 内部许多核心项目的首选语言,极大地提高了 Go 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Scala 的社区驱动推广: Scala 的推广更多是依靠其强大的社区和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如大数据)。
Erlang 的推广相对被动: Erlang 的推广更多是依靠其自身在特定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社区的口耳相传。相比于 Go 的“官方背书”和积极推广,Erlang 的市场营销和开发者普及力度显得稍弱。

总结

Erlang 是一门技术上非常优秀的语言,尤其在构建高度可靠、高并发和分布式系统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它未能像 Go、Scala 那样“崛起”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学习门槛: 其独特的语法和编程范式对许多开发者构成了较高的学习障碍。
生态系统限制: 尽管 OTP 非常强大,但整体的库、框架多样性和易用性不及 Go 和 Scala,在通用领域的支持相对较弱。
应用领域限制: Erlang 的强项集中在电信、高可用系统等领域,未能触及更广泛的开发者群体和市场需求。
推广力度: 相较于 Go 的积极推广和 Google 的官方支持,Erlang 的市场营销和开发者普及力度相对较弱。

尽管如此,Erlang 仍然是构建特定类型系统的宝贵工具,并且在那些对其核心优势有迫切需求的领域,它依然是首选语言。而 Go 和 Scala 的成功,更多是它们在设计哲学、开发者体验、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市场推广策略上,更好地抓住了当前软件开发的主流需求和趋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Worse is Better (

dreamsongs.com/RiseOfWo

) 能比较好地解释题主的「为什么」。注意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是一位 LISP 大佬在九十年代初反思为什么 LISP 这么牛的语言日渐式微,C 和 UNIX 这么烂的东西却起来了。概括下来大概是这样的:

软件设计有以下四大目标:简单、正确、一致、完整,但两大流派 MIT Style (MIT AI Lab 是 LISP 重镇) 和 New Jersey Style (C 和 UNIX 的老家贝尔实验室所在地) 对这些目标的优先级排序不同。MIT Style 认为软件正确性要绝对保证,然后优先级 正确 ~= 一致 > 完整 > 简单,简单这一条还得分,为了接口简单,可以忍受实现复杂。而 New Jersey Style 是正好反过来:首先软件实现得简单,做不到宁愿让接口复杂点,为了简单显然可以牺牲完整性,而正确、一致,那就尽力吧…… 反正得简单。Worse is Better 前面的 Worse 指的就是像 UNIX 这样为简单甚至能放弃「正确」这种有绝对标准的好的东西,后面的 Better, 指的是更好的生存适应性,这里面不带价值判断,文章作者也为 "Worse Is Better Is Worse" or "Worse is Better is Still Better" 一直在纠结,但这是一个能解释很多现象的准确观察。

没错,Erlang 就是 MIT Style, do the right thing 那个。它跟 LISP 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被无数后世语言技术借鉴 —— 即使不用 Erlang 开发我还是会对每个新人都会高度推荐 Erlang paper (

erlang.org/download/arm

) —— 可是能火起来的,还会是那帮新泽西佬做出来的敢连 generics 都没有的烂货。

一个东西火起来的关键在于传播。文章把 C 和 UNIX 比作病毒:它实现(而不是接口)很简单,所以能很容易移植(感染)到别的平台,迅速跟原有平台的东西整合,因为它东西少,不拘泥于「正确」、「本质」之类的东西,能根据平台和需求快速演化,也能不断吸(chao)收(xi) 别人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但是 Erlang 不行,阻碍 Erlang 传播的除了爱立信作死,还有它自己的特性。A History of Erlang 里数次提到,Erlang 很难移植到别的语言/运行平台,因为 Erlang 的运行模型太特别了(真可惜只有Erlang是对的),所以一切都只能自己搞,同样原因要调用宿主平台的原有模块也很困难。Erlang 有一个简单、正确、不妥协的接口,但是底层实现就不得不非常复杂精巧,当底层实现的优化都不能满足你的特定需求时,你很难绕过统一美好的模型做case by case, quick and dirty的优化。某个算法 Erlang 跑太慢了你要引入 C 模块,难(望向 PHP & Python),复制消息传递通常不是瓶颈但如果变成瓶颈能传指针么?NO, YOU'RE DOING IT WRONG! 当然实际上 Erlang 内部对这个是有优化的,大的 binary 会自动变一个引用计数 buffer 放共享堆然后就只用传引用啦,但是这马上导致一个问题,因为 Erlang 没有(不需要有)全局 GC, 如果有进程已经不引用这个 binary, 但因为各种原因触发 GC 迟了,共享 heap 里引用计数一直不清零这段 binary 就僵在那流量冲击大你就等OOM吧,这是实际线上系统会碰到的问题,Binary是不是refc又不是你说了算,所以还是时不时自己强行 GC 一下…… 这其实就是一个接口简单导致实现复杂优化困难并且难以做对结果还是要用户自己动手的例子。Go 的 STW GC 虽然简陋,但它不限模型,鼓励复制但不禁止传指针,对这种少数的 case 很容易解决,再拿个 pool 来对付一下蠢萌的 GC 就可以了。模型不纯粹,实现极简陋,但解决问题。

Worse is Better 也能解释别的语言或技术的崛起。你不用很优秀但要有一个点做得好打到痛点,你不用设计完美但至少别犯大错,然后保持简单,保证好上手易移植易与现有系统整合,就可以了。包括 PHP(别打我),它架构上首先基于 CGI: 每个请求一个独立进程,share nothing,只用管道跟 httpd 通信,这天然保证错误隔离,也让 CGI 应用完全不需要管网络交互问题,短连接模型处理完请求就进程结束所以 PHP 甚至不需要 GC, memory pool 就行,更重要的是它也天然支持了热替换。你可以说这些全部是 Erlang 的设计点,也完全符合 Erlang paper 提倡的把困难问题(HTTP server)做成框架让业务写得简单轻松的思路,同时这也是传统的 UNIX 编程方式 —— 这就是所谓设计上别犯大错。然后再做一个亮点:直接 HTML 代码里嵌入脚本,现在你觉得这很傻,但当时互联网刚起来,HTML 还是新鲜事物,更没有什么 AJAX, 不用你自己组装字符串直接把代码嵌到 HTML 里太打动人心了。是,这没什么难的,但别人没有,PHP 有。至于一台机撑多少连接?速度怎么样?当时有个人访问你网页你都兴奋半天了,谁跟你研究这种吃撑了怎么办的问题?

如果 Worse is Better 作为一个定律是正确的,这听起来很可悲,我们就活该没有好东西用了。我感觉可以稍微修正一下:对于开发技术这种存在网络效应的东西,除非一个方案有革命性的优势,否则都会服从 worse is better 定律。

在电信行业,Erlang 可能真的拥有革命性的优势,我不熟悉的领域不评论,可惜电信行业本身相对狭窄封闭再加上爱立信作死,没网络效应可言。而在其他地方,革命性的优势,它没有。

开发效率方面,

@bhuztez

提到的好 8 倍,我记忆中来自 A History of Erlang 描述一个早期项目,对比对象是一个没什么公开信息的内部语言 PLEX,而且 Joe 说了原始文件从未公开,且当时内部争议就很大;Erlang 标志性项目 AXD 301 的报告结论 (

erlang.se/publications/

) 是 4 倍,对比对象是 C/C++,方法是对比代码长度(所有动态脚本语言都能赢好吗)和bug密度(相同),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分析 Erlang 的语言特性在开发效率提高中的必然作用,甚至没有代码对比样例(报告里倒是有一堆组织架构管理方法内容),也没说明有 C++ 使用什么能跟 OTP 对应的框架,这种论据拿到知乎上是会被喷死的。

运行时方面,Erlang 的高并发只能说它是生不逢时。90年代,除了电信领域,这种高并发需求实在没有,要真有,QQ算?人家用 UDP 木有连接保持问题。当时的硬件情况,机械硬盘、网络带宽、CPU 内存逐个撑死了都还没轮到并发。Telnet-based BBS 是 TCP 长链接模型,用最基本的 UNIX fork 进程模型(操作系统级进程隔离,要不是这样那十几二十万行sh*t还真跑不起来),中山大学逸仙时空用一台 98 年的 HP Alpha(以前的DEC)机器 2G 内存好像?能撑 3000 在线,水木PTT等大站有好硬盘好CPU 4G乃至8G内存20000在线不在话下,注意是在线,发呆会被踢的,所以这些连接的活动率很高(作为对比 AXD 301 用的是 Sparc Ultra 2 跑 Solaris 活跃进程有200-4000)。系统的瓶颈一是硬盘二是内存,远远没轮到模型问题。到编程模型真有问题的时候,Worse is Better 已经发挥作用,各种现有开发平台借鉴 Erlang 模型可以搞出很好的东西 —— 为什么是借鉴而不是直接用 Erlang? 答案 Joe 自己已经说了,他在 erlang paper 里鼓励separate of concern, 框架模型这么复杂的东西应该由专业人士一次过搞定,模型之上的应用就很轻松而且根本不用关注并发问题;在 A History of Erlang 中,他提到一个想法,Erlang 是一个运行平台,进程里跑的是什么语言并没有太大关系。那也就是说,虽然用别的语言山寨一个并发运行环境很难(而且很难做对),但是这只是一个一次性的工作而且可以根据业务特性定制,框架完成后,你还是可以用熟悉的语言写业务,完全不用管并发问题,但同样能达到好很多的并行度(所谓Actor / Reactor模型blah blah blah, 或者像MapReduce这种特定框架),而且只需要对少数关键模块动手而不是全局替换,性价比高很多吧。

分布式支持的故事也一样,Erlang 从原理上天然支持分布式,也很早就有了内置分布式支持。然而,这个支持所基于的假设也一样老:几个到十几个节点,均质且可靠全互联的网络,单一的全 Erlang 系统。Joe 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要用几万台破 PC 做集群还妄想跨洲跨机房热备。到我们真的需要分布处理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实现的设计假设限制了它的扩展性(

release-project.softlab.ntua.gr

),CAP 的基本限制在,不可能有一致、透明的分布式通信和状态管理方案(

[erlang-questions] State Management Problem

这个 thread 可以看到最后 Robert Virding 的总结陈词),你还得去连不按 Erlang 规则来的别的服务,你也没法把 mnesia 扩展到 GFS 的规模,因为它根本不是为这个设计的,Erlang 的这些先发优势没有变成劣势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回去看 GFS 和 MapReduce 的论文,你会觉得他们简陋得可笑,里面大篇幅的 fault tolerence 的东西,都是 Erlang 设计原则的特化和简化,可是至少在那时,Erlang 没有发挥它的威力,而 New Jersey guys 蛮干硬上把东西做出来了。你甚至可以认为整个 Google 集群管理系统 Borg 就是一个大号 Erlang 平台,一堆 supervisor 在管着一堆 share nothing RPC 消息通信随时会挂的服务(流行用语叫 micro service),绝大部分服务无状态可以随时挂,Goolge C++ 不允许抛异常但是规定你如果发现完全没预料到的东西你应该直接打log crash掉等重启处理,自动均衡部署容灾一应俱全,几乎无限扩展,处处闪耀着 Erlang 的思想光芒,但它们都是用 C++ 写的。开源版 Kubernets 就是 Go 了,Go 没有内置分布式支持,因为整个体系在,它自己已经不需要了。

这完全就是 Worse is Better 的原文:“The good news is that in 1995 we will have a good operating system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bad news is that they will be Unix and C++.”

Google Trends, 全球数据,erlang vs. golang



最后还是多嘴一句,这不是说我们就不应该用 Erlang. Paul Graham 在

Beating the Averages

里提到,Common Lisp 是他当年创业的秘密武器,让他们获得了比用 C++ 或 Java 的竞争对手高的多的开发效率。没人用又怎样?你就是要用普通人不用的东西才能战胜普通人。同样的,如果你相信 Erlang 是你能打败庸众的秘密武器,Go for it (pun NOT intended).

user avatar

erlang 如果是自由精英主义的话,go 就是新生代的实用主义……

erlang 不是不屌,是无论从招人还是项目维护上成本太高了,10个应聘的6个PHP3个JAVA1个其他,这个其他估计只有10%不到的几率是个会 erlang 的,注意我说的是会,不是熟练or精通,面个试连 Actor 模型都说不清楚的那种,你是老板你不心疼钱?加上没有「一定无法替代」的理由,成为冷门语言就正常咯。

go 呢,首先他有个爹,然后他有个爹,最后他有个爹,没了,就这样粗暴。gc 怎么了,stw 怎么了,又不是人人做端游,又不是人人做高频交易,连不是人人都用的模板都被干走了 go 爹真心不会在意这些小问题的。

go 最大的优势就是没特点,没所谓的「magic」,这对于工程来说简直是完美。甚至 gmt 都让工程师争大括号要不要新开一行的争论都省了,没模板编译时中规中矩各种没性格,直接拉低的是什么,是人力成本啊。想想看一门语言,能 cover 90%以上的用况,还一次编译到处可以跑,没依赖,没内存泄露,有并发模型,新人接手分分钟,最重要的是它爹还特牛逼,怎么可能不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Erlang 作为一门非常优秀的并发编程语言,尤其在构建高可用、高并发、分布式系统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然而,与 Go、Scala 等语言相比,Erlang 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确实显得有些“小众”。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探讨: 1. 历史背景与设计哲学差异 Erlang .............
  • 回答
    明朝皇室支出占比高达50%,而赈济支出仅占0.48%的现象,反映了明朝财政体系的结构性特点和经济运行逻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皇室支出占比高的原因1. 皇室俸禄与宫廷开支的固定性 明朝皇室支出主要包含皇帝、皇后、妃嫔、皇子等的俸禄,以及宫廷日常消耗(如饮食、服饰、建筑维护、.............
  • 回答
    马斯克(Elon Musk)作为科技界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创业者之一,其被广泛吹捧的现象背后,涉及多维度的个人特质、商业成就、社会愿景以及媒体传播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商业成就与颠覆性创新1. 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革命的推动者 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特.............
  • 回答
    明朝没有灭掉察合台汗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背景、战略考量和现实因素: 一、历史背景与时间线1. 察合台汗国的兴衰 察合台汗国是元朝分裂后形成的四大汗国之一(其他为金朝、西夏、北元)。它由元朝宗室察合台的后裔统治,疆域主要位于中亚(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地),鼎盛时期.............
  • 回答
    关于“蒋介石塔山用侯镜如”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的混淆。以下从历史事实、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塔山阻击战的背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关键阶段。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指挥)在辽沈战役中面临国民党军(蒋介石指挥)的进攻。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东.............
  • 回答
    港片中频繁使用古天乐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个人形象、市场定位、商业价值、行业关系及文化符号等角度展开详细阐述: 一、个人形象与角色适配性1. 阳光正派的“国民演员”形象 古天乐自2000年代初以《无间道》系列中的陈永仁(反派)形象出道,但这一角色的塑造成功地将他塑造成“.............
  • 回答
    墨西哥作为全球第15大经济体(2023年数据),其“世界排名”的高低涉及多维度指标。尽管该国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和政治挑战,但其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仍不可忽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经济实力:拉美最大经济体的硬实力1. GDP总量与贸易规模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202.............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以及个人追求等多个层面。将“欧美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只有资本没有人命”进行对比,本身就带有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人向往这些国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核心吸引力:.............
  • 回答
    二次元手游不把抽卡价格定低一些,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商业和用户心理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成本投入与盈利模式的现实考量1. 高昂的开发成本与持续维护成本: 精美的立绘和模型: 二次元手游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其高质量的视觉表现。这意味.............
  • 回答
    小企业不缴纳社保的原因确实很复杂,涉及到经济、法律、管理、观念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的详细阐述:一、经济压力与成本考量 直接成本高昂: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部分地区已合并)。企业承担的缴费比例通常不低,.............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关于大陆武侠剧和TVB武侠剧的优劣之争,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抖音上“无脑吹”TVB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们来试着从几个维度,详细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觉得胡军版《天龙八部》和李亚鹏版《笑傲江湖》等大陆武侠剧,在某些方面比TVB的剧要.............
  • 回答
    “天坑专业”这个说法,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就业市场上相对不太景气,毕业生起薪较低,或者对口岗位较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工作的专业。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和土木水利,之所以经常被列入“天坑”之列,并非意味着这些专业本身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面临着一些普.............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美国现在恨不得中国彻底废掉才甘心”的说法,以及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对中国“废掉”的看法来源: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美国国内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科技、.............
  • 回答
    中国拍不出优秀的丧尸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文化、审查制度、创作环境、市场需求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文化接受度与民间信仰的差异: “丧尸”概念的陌生感: 丧尸作为一种典型的西方文化符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巫术中的“僵尸”(zombie)概念,以及后来的西方恐怖片和文学.............
  • 回答
    “科技狂人”们之所以大量涌现并扎根在美国,并非单一因素造就,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经济、教育和社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但 fascinating 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深厚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 历史基因: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建国之初就带有开拓、冒险.............
  • 回答
    北约(NATO)协助乌克兰的议题确实存在广泛的争议,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各自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都相当复杂和多维度。要详细解释为何仍有许多人反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1. 对俄罗斯的担忧与战略考量(最核心的反对理由): 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这是最直接也最令人担忧的理由。北约作.............
  • 回答
    将中芯国际与华为进行类比,并思考为何中芯国际未被像华为那样作为“标杆”来大力宣传和积极帮助,这涉及到多个层面、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中芯国际的性质与定位的差异: 华为:消费者终端为导向的巨头,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大家都黑沉香(宝莲灯主人公)”这个问题,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黑”沉香,但确实存在不少观众对他持有负面评价,甚至可以说是“黑”他。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沉香这个角色,以及观众对他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沉香这个角色在《宝莲灯》系列(尤其是《宝莲灯》和《宝莲灯.............
  • 回答
    网络小说之所以喜欢分段,甚至段末用逗号,这背后涉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既有创作技巧的考量,也有网络阅读习惯和平台特性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契合网络阅读的碎片化和快节奏1. 注意力分散的挑战: 如今的网络用户普遍面临信息过载,注意力更容易分散。长篇大论的段落容易让读者感到.............
  • 回答
    当前招聘人才困难,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迁:1. 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加速: 出生率下降: 过去几十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适龄劳动人口的总量减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