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美国奴隶制度能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林肯会主张废除并领导南北战争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经济发展、道德观念、政治博弈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等诸多因素。如果我们要探讨“美国奴隶制度能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推断林肯的行为,那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林肯本人的思想演变。

首先,关于“奴隶制度是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观点,需要进行细致的辨析。

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奴隶制度在南部确实是经济的基石。种植园经济,尤其是棉花种植,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出口贸易。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为英国和美国北部的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纺织业本身就是早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奴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通过廉价甚至无偿的劳动力,南部种植园主能够以极低的成本生产农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投入到国内外的市场中,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一部分流向了北方,用于发展工业和商业,另一部分则被用于购买更多的土地和奴隶,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的经济体系。

然而,这种“促进”是具有局限性和扭曲性的。

阻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自由劳动力的流动和市场机制的调节。奴隶制度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奴隶无法自由选择职业,无法通过提升技能获得更高的报酬,也无法成为消费者市场的一部分。这限制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南方经济对奴隶劳动的依赖,使其难以向更复杂的工业化生产转型。
抑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奴隶本身没有购买力,因此南方庞大的奴隶人口并未能转化为强大的消费群体,这限制了美国国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一个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需要强大的内需来消化生产的产品。
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奴隶制度导致了南北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平衡。北方在发展工业、商业、金融等方面日益成熟,而南方则长期停留在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上。这种不平衡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社会矛盾的根源。
资源分配的扭曲: 巨额的资本被锁定在购买和维持奴隶上,而不是投资于更具创新性和生产力的领域。这是一种低效率的资本运用方式。

因此,更准确地说,奴隶制度在早期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某些领域的资本积累,但这是一种非健康、非可持续、并且最终会阻碍更高级、更广泛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它为美国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些“燃料”,但其内在的矛盾和局限性,也为后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埋下了伏笔。

现在,让我们回到林肯,以及他是否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并领导南北战争。

如果仅仅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且完全忽略了道德、人权、政治稳定以及国家统一等其他一切因素,那么理论上,一个纯粹的“资本主义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可能会考虑维持奴隶制度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但是,历史上的亚伯拉罕·林肯,并非一个只关注经济数据的冷酷计算者。 他的思想和行为,深受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美国未来愿景的影响。

林肯的思想演变:

林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的政治生涯早期,他相对温和,更注重限制奴隶制的扩张,而非立即废除。他的立场可以概括为:

1. 反对奴隶制的道德缺陷: 尽管他早期的政策可能更多地侧重于政治上的妥协,但林肯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奴隶制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他曾引用《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来表达他对奴隶制的反对。在他看来,奴隶制违背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2. 对奴隶制扩张的反对: 这是林肯早期政治生涯的核心。他认为,如果允许奴隶制在新获得的西部领土上扩张,将会破坏自由劳动力的市场,并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他的目标是“遏制”奴隶制,使其最终走向灭亡。
3. 对国家统一的至高追求: 林肯对美国的“统一”有着近乎宗教般的执着。他认为,一个分裂的国家无法在世界上立足,更无法实现其理想。他多次警告说,一个“分裂的家庭”无法长久。

如果奴隶制度确实“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林肯还会领导南北战争吗?

答案很可能仍然是“会”,但原因和动机可能更加复杂。

道德层面的冲突: 即使奴隶制在经济上带来了一些“好处”,林肯作为一个深具道德感的人,不太可能长期忽视其根本性的不公和残忍。一旦他看到奴隶制阻碍了美国更深层次的、更具包容性的资本主义发展(例如,未能形成更广泛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他会更加倾向于废除。
政治和经济的长期利益: 林肯很可能认识到,奴隶制度带来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不平等和压迫之上的,它是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一个真正强大、健康、有竞争力的资本主义,需要建立在自由、公平和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奴隶制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性矛盾,长远来看只会损害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统一的压倒性目标: 即使奴隶制对经济有某些“促进”作用,但如果它成为导致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了国家的统一,林肯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国家统一在他看来,是实现美国一切理想(包括经济繁荣和自由)的先决条件。如果维持奴隶制就意味着国家的分裂,那么他会选择废除它。
南北之间的政治博弈: 奴隶制度的存废,本身就是南北方之间一场激烈的政治博弈。南方的经济利益与北方的工业和商业利益存在尖锐的冲突。林肯作为北方共和党的领袖,其政治生涯与反对奴隶制扩张的立场紧密相连。即使他不是纯粹的道德家,为了维护其政治基础和实现政治目标,他也必须处理好奴隶制问题。

如果奴隶制确实“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林肯的决策过程可能会是这样的:

1. 评估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国家利益: 林肯会权衡奴隶制带来的短期经济收益(例如,棉花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与它对美国整体经济结构、国内市场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国家统一造成的长期损害。他很有可能得出结论,后者远大于前者。
2. 认识到奴隶制的“非资本主义”本质: 即使奴隶制积累了资本,林肯也会认识到它并非真正意义上“自由”的资本主义。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需要的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契约精神和相对平等的参与者。奴隶制与这些要素格格不入。
3. 视奴隶制为国家分裂的根源: 无论奴隶制是否“促进”经济,它已经成为南北方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一个制度成为国家分裂的导火索时,即使它在某些经济层面有“好处”,其存在也对国家整体构成威胁。林肯的当务之急是维护国家统一。
4. 寻找替代方案: 在考虑废除奴隶制时,林肯也会思考如何平稳过渡,如何补偿奴隶主(在早期),以及如何帮助解放的奴隶融入社会,发展新的经济模式。他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不计后果的革命者,而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

结论:

总而言之,即使我们假设奴隶制度能在某个层面上“促进”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这本身是一个有争议的说法,且其促进作用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亚伯拉罕·林肯极有可能仍然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并领导南北战争。

他的动机将是多方面的:深层的道德信念、对更健康、更具包容性资本主义的追求、对国家统一的坚定承诺,以及处理南北之间不可避免的政治冲突。 奴隶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当一个制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其对国家统一的威胁以及对美国立国原则的违背,远远超过了其在某些经济层面的“好处”时,林肯这样一位具有远见和责任感的领导者,必然会选择解决这个根本性的矛盾,即使这意味着要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他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最大化经济增长,而是要塑造一个统一、自由、并且能够实现其崇高理想的美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是个假设问题(因为显然奴隶制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题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有关于林肯总统本人的问题,即题主觉得林肯总统这样一个正面形象会基于奴隶制的不道德本性而废除它,而非关于19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问题(所以恳请各位不要答非所问了)。

答案其实也很明显:

不会!不会!不会!

(重要的事说三遍——尼采)

我们先看看在现实世界中,奴隶制完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下,林肯是怎么做的。

第一,林肯认为:国家统一>废奴

林肯在维持南方奴隶制来阻止国家分裂与废除奴隶制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选择前者

毫无疑问林肯是反对奴隶制的,在当总统前他就不止一次表面自己支持废奴、反对奴隶制。在1854年10月的Peoria Speech中, 他表面“I hate it because of the monstrous injustice of slavery itself.(因其滔天之恶,我憎恶奴隶制本身)”。但这并未使林肯将政治现实置于废奴理想之前。

林肯的第一次当选使得南方诸州要退出联邦,而林肯对此的回应是立刻表明自己无意终结南方各州的奴隶制

"I declare that "I have no purpo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interfere with the institution of slavery in the States where it exists. I believe I have no lawful right to do so, and I have no inclination to do so(我宣布:“我本人绝无直接或间接动机去干涉各畜奴州的奴隶制。我认为我没有这么做的法律权利,我也没兴趣这么做”)"——1861年3月4日,林肯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

我们今天很清楚林肯并不是支持奴隶制的人——150多年来没有任何证据表面这一点。但当他在废奴和国家统一之间不得不做出选择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维护奴隶制来避免国家分裂

然而林肯的妥协没有换来南方各州对美国国家统一的维护,这才有了后面的内战。

第二,林肯认为:维护宪法>废奴

即使是在内战已经爆发的情况下,林肯依然没有立刻宣布解放黑奴,理由很简单:他不认为宪法赋予了他签署相关法案的权利。

在通过维护奴隶制阻止南方独立的方案破产后,林肯依然对解放所有黑奴抱有疑虑,因为他并不认为宪法允许他这么做。

1862年6月,国会通过了一项宣布全国境内奴隶制违法的法案(即《1862年没收答案》Confiscation Act of 1862)。林肯虽然签署了法案,但他不认为总统有这个权利,只是因为处于战时,作为美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的他只好签署法案。

一些顽固不化的邦联支持者认为林肯是“违宪暴君”,从他这个举动看,他绝对是宪政民主的忠实维护者。

但也正是因为他要维护宪法,导致他在1862年9月22日才公布《解放黑奴宣言》。而直到1865年12月,这一成果才体现在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中。


以上的前提是我们这个位面里奴隶制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不只是一场美国的内战,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北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落后反动的南方庄园奴隶主阶级、种植园经济的一场革命

那么如果按照题主的假设,奴隶制此时不阻碍资本主义。同样支持废奴和反对奴隶制的林肯,在这个平行宇宙里,可能会把废奴长久的拖下去——这一次的理由不只是维持联邦的统一和维护宪法,还要加上一条“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制度妥协”。

user avatar

@Xiuquan Yu 的回答把我看傻了……虽说我也喜欢乳美但是这么断章取义的还是别吧,真的太丢人了。

南北战争刚爆发时,林肯根本就没有废除奴隶制,战争的起因是南方好多州宣布独立,北方为了重新统一国家才宣战,

为什么林肯上台会引起南方的强烈反弹?南方吃饱了撑的闹独立?就是因为在1860年大选中林肯是以废奴派的身份获得了所有自由州的支持,引起南方各州的不安,才在他上任前纷纷宣布独立。

另外也不是北方对南方宣战,而是南方攻击了北方在南卡的据点引发了战争。

奴隶制不是在1860年大选中突然成为焦点问题的,早在十九世纪初是否支持奴隶制就是美国的主要矛盾。在社会层面上,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以及教会用各种方式帮助黑奴逃离南方(其中最出名的是地下铁路),而南方奴隶主要求政府协助他们抓捕逃奴。在政府层面上,北方各州陆续废除奴隶制之后,为了避免国家分裂,维持自由州与蓄奴州之间的平衡成了辉格党与民主党的共识。但是这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使得奴隶制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很不满,等到1854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时,双方民兵为了争夺堪萨斯政府控制权而大打出手,事态已经不是两党所能控制的了。由于无法解决奴隶制问题,辉格党解体,成员大部分被林肯的共和党吸收,民主党分裂成了拥护奴隶制的南方民主党和要求维持现状的北方民主党。

战争初期,南方军队里有大量黑人奴隶自愿参战,同时也有蓄奴州在联邦一方参战。最后北方看实在打不过,才迫不得已废除了奴隶制……1861年战争爆发 1863年林肯才解放黑奴

直到1865年3月13日,邦联议会才通过决议允许黑人参军,此时距离战争结束已经不到两个月。如果您有在此之前黑奴大量参军的记录请贴出来。

北方看打不过所以废除奴隶制这一点真的是让我无力吐槽……废了奴隶制军事上有啥好处?征用黑人士兵?问题是北方除了几个边境州就没有实行奴隶制的,而支持北方的蓄奴州在解放奴隶宣言中为了保证战局不受影响而获得了豁免……说白了就是给邦联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

其实当时开战根本就不是因为这些 而是美国联邦和州权的冲突 不就是一场中央和地方狗咬狗的烂仗么

大概您眼里联邦和州权的冲突是凭空冒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鉴于有个人胡搅蛮缠,我就把话说的再清楚点。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发生了一系列政治事件,1850年妥协案-堪萨斯 内布拉斯加法案-辉格党解体-流血的堪萨斯-林肯 道格拉斯辩论,等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才是1860年大选,最后林肯胜选。这些事件和南北战争是不能分割看待的。在奴隶制问题上和稀泥是美国的既定国策,但是从1850年妥协案开始矛盾就开始逐渐激化。54年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政治层面上,辉格党由于无法统一意见而解体,坚决支持废奴政策的共和党取代了辉格党站在了民主党对面。在社会层面上,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宣布这两个州是否允许奴隶制将由本地居民决定,使得废奴派和蓄奴派都涌入堪萨斯并大打出手,直接激化了双方的对立情绪,等到1860年大选的时候已经没有政治势力能够统合南北双方避免分裂了。

user avatar

林肯多半还会,但是他还能不能当总统就另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