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拍卖会,如果是学生以此取乐,我觉得是件不应该被鼓励的事儿。
但是如果是在历史课上,教学生们认识三角贸易,认识奴隶制,那就是个很先进的教学办法。
课本上有干巴巴的话,说什么对黑奴极大的伤害,说什么丑恶的三角贸易,别说嗑药上瘾的美国高中生,最认真的中国也从这里体会不到什么深刻的内容。
但是想想如果有一场拍卖会现身说法,从奴隶和奴隶主的角度看,便一下子有了感性认识。
如果说,有这样一段小对话:
卖:“下面我们拍卖的是张三,买下他的人可以让他帮你采一天棉花,他身高一米八二。”
买:“蛮壮的嘛,不错哦。”
卖:“他二十五岁,还是壮年。”
买:“这一天起码能干十二个小时活,真不错!”
卖:“张三在哲学方面有很深造诣,能讲柏拉图的哲学。”
买:“这跟搬砖有什么关系啊!我可不愿意为了这个付钱。”
卖:“最重要的是,张三有梦想。他梦想成为一名教授,一个大哲学家!”
买:“我可去你的吧,5块,不能再多了,让他对着棉花讲柏拉图吧。”
卖:“下面我们拍卖的是李四,买下她的人可以让她当你一天的女朋友,她身高一米六。”
买:“还凑活吧。”
卖:“李四颜值有7分”
买:“wow。”(来神了,数钱,精心地盘算)
卖:“李四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能演奏几十首乐曲。”
买:“还好吧。”(漠不关心)
卖:“李四在大学里学的是信息技术和工程专业,年年拿国家奖学金。”
买:“会识字啊,还挺好。”
卖:“顺便说一下不重要的事情,李四有D cup”
买:“我要!五万八万都行!要多少我给多少!!!”(骑兵冲锋般)
我相信,在场的同学对奴隶制为什么不好,为什么压抑人性,为什么阻碍生产力都能有很深的感性认识,起码十年八年是忘不掉的。
对于这种较敏感的题材,还可以弄不少,能弄奴隶拍卖会,就也能试试宗教审判,试试不平等条约谈判,试试wenge式批斗,历史课的精彩程度和教学效果都能上一个档次。
如果真是校方搞个噱头,让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学习怎么拍卖奴隶,没有任何教育历史的意思在,那只能说昂撒匪帮诚不欺我。
又一个前现代破防不了后现代的例子,
在前现代看来,种族歧视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是民族种族的痛苦回忆。
可后现代的人压根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年轻的小N们,只有在电影电视剧的感召下,才能模仿那种情感,以至于黑奴买卖已经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历史,突破常规的经历,现代生活里不会有的刺激。
因此才会有模仿奴隶拍卖会拍卖黑人学生这种事情,社会学家布希亚对于后现代的社会的分析,就在于后现代的模仿性,它的什么都不是真的,情感是假的,意识形态也是假的,政治也是假的,都是属于一种后现代对现代的模仿,一种找乐子。
相信在更多私人的场合,小N们大概会和白人玩色情Cosplay,一方扮演拿鞭子的奴隶主,一方扮演奴隶,然后搞一些情色的事情。在这样的组合中,有时候说不定SM互换,黑人扮演奴隶主,白人扮演奴隶。
那有什么严肃的意义呢?不过只是寻求刺激的模仿罢了。
这个或许还不能让你感同身受,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段时间国内互联网掀起一阵反黑的种族主义浪潮,反黑大V们经常拿外网一些媚黑女来掀起情绪,评论和其支持者也是一个个义愤填膺,觉得国家被什么犹太阴谋渗透了,很快国将不国。
可当我真的去了解那些“媚黑女”,我是真的笑了,她们就是一群福利姬,所服务的也不是黑人,而是国男。部分国男有一种特殊的抖m需求,意淫漂亮女生被黑人侵犯就会勃起。有需求就有供给嘛,部分福利姬就做起了这个生意,通过发布一些媚黑言论和媚黑图卖给这些抖m国男来赚钱。
什么民族大义,到头来还是裤裆那点事。布希亚分析后现代社会,认为当代社会是一种“超现实”,意思就是“比现实还要现实”,在这种超现实中,事物和表象、现实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没有原型而相互模仿的各种符号和模型。
在美国的种族问题叙事下,种族歧视就是现实;奴隶贩卖会、棉花、西瓜、炸鸡、某N开头词汇就是符号。可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存在了。难道今天的美国还会有奴隶贩卖会吗?(实际上是有的,比如某些地下富豪的萝莉拍卖行,但已经和当年的黑奴买卖没有任何关系了),吃西瓜难道还是因为白人主子对黑奴的赏赐吗?某N开头词汇难道还是某种种族主义的词汇,而不是黑人之间表示同类的话语?
现实和符号失去了关联,因此今天的黑人或者白人,都只是在模仿他们祖先的歧视和反歧视,以寻求某种替代性的快感罢了-这种快感往往和性高度相关。
通过模仿种族问题来产生种族问题,从而形成真正的种族问题,这就是后现代。
补充大家一个常识吧。
当年欧洲人,美国人。不但把黑人当做奴隶进行贸易。也把中国人当做奴隶进行贸易。简称中国猪仔。
有一部漫画电影,叫华英雄的.。。华英雄就是被当做猪仔卖到美丽坚,最后和反派在自由女神像上决战的。。
当年一战中国也成为战胜国。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盟军进攻德国的时候需要大量苦力。于是就从中国运了大概2万左右的苦力过去。。这批苦力在欧洲受尽屈辱,终于帮中国赢得了一战战胜国的资格。可后来,巴黎和会上英国为首的列强还是把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让给日本。
中国猪仔去美国的更多。因为美洲需要人开发。旧金山在以前叫金山,就是很多洋人骗中国人去的幌子。
现在的缅北有多可怕,当年的美国就有多可怕。
黑人干不了的活,黄种人拼命干。
黑人反抗,黄种人不反抗。
在血泪之中,这批黄种人好不容易在美国生存下来。结果,美国人妖魔化他们为黄祸。即便今天,这批华裔还承受着美国人的仇恨。。
因为他们的皮肤是黄色的。所以他们就活该被歧视。甚至在被歧视的群体里,亚裔也不配有名字。
老师:“十九世纪最热销商品是什么?”
黑人小孩:“我!我!我!”
老师:“回答正确。”
一、历史上的奴隶贩卖
南北战争之前,奴隶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但奴隶本身也是人,在美国奴隶主统治奴隶的时候,会有一些非常扭曲人性的情况出现。
奴隶是没有资格结婚的,但是奴隶主出于私利,会让手下的男女奴隶结成非正式的夫妻,好处有两点:
1.奴隶夫妻生下来的孩子,成为新的小奴隶,小奴隶长大后能帮奴隶主干活,也能够拿去卖掉,给奴隶主的资产升值,所以一个奴隶主手底下有可能会出现从老人到婴儿五代奴隶同堂的现象。
2.有助于稳定手底下的奴隶,避免他们逃跑。
但不是所有白人奴隶主都会这么“好心”,为了需要,他们可能会把其中一部分奴隶给卖了,将奴隶家庭拆散。
比如有个18岁的奴隶的主人死掉了,被卖给另一个奴隶贩子,于是这个奴隶的父亲(也是奴隶)攒了些钱,想把这个奴隶从贩子手里给买回来,结果贩子怒斥说:“无论你出多少钱我也不会把你儿子卖给你的”,于是这个18岁的奴隶一天之内被转卖了3次,连跟他父母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拆散奴隶家庭的栗子不少,所以一些黑人女奴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在自己的孩子生出来之后亲手将其杀死。
有个叫做西尔瓦的女奴,一共杀死13个自己的孩子。
还有个叫做玛格丽特的女奴,在带领自己的两个孩子逃跑被发现之后,亲手扼死了自己的一个孩子,但是还没来得及杀死另一个孩子,就被带回了农场。
返回途中,玛格丽特抱着这个还活着的孩子,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自杀了。
作为看不到希望的女奴,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之后遭受人世间的罪恶,所以选择了结束孩子的性命。
但是,在抚养白人奴隶主的孩子时,她们又倾入了自己的母爱,对白人的孩子照顾有加,被她们养大的白人孩子也跟她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这让黑人乳母成为了美国文学上的重要意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黑人女奴被要求在生完孩子一个月之后就返回工作岗位,而新出生的婴儿就交给家里的大孩子来看管,或者送去别的地方抚养,等长大了之后再送回来干活,这就导致女奴跟自己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只能把母爱施放给白人小孩。
美国奴隶制就是反人类,扭曲人性的玩意,让一些黑人奴隶忘记了自己过得这么悲惨,就是因为奴隶制度。
让一些女奴为了自保,杀死自己的孩子,抚养奴隶主孩子。
奴隶拍卖会,被卖的黑人学生还认为正常,那是因为黑人学生对种族歧视已经习以为常了,就如同他们的祖先习惯了奴隶贩卖后,自动接受了“自己是黑人,所以被贩卖被歧视是很正常的事”。
这个才是长久以来美国贩卖黑奴和种族歧视培养出来的扭曲的奴性思维。
二、当代的美国人口贩卖
美国贩卖奴隶并不只是过去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少。
近几年,美国50州和华盛顿特区都有报告过强迫劳动和人口贩卖案,每年从境外贩卖到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多达10万人,其中一半被贩卖到血汗工厂或遭受家庭奴役。
而在其中,女性和儿童贩卖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美国每年有1.5万~5万妇女和儿童被迫成为性奴。
美国至今仍然有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很多童工每周工作72小时。
奴隶制已废除150年,但是到现在,美国仍然有不少人口贩卖,堪称当代现代社会的奴隶贩卖。
什么叫沉浸式学历史啊?(后仰)
中国也就图一乐,真要说寓教于乐还得看美帝。
灯塔国果然“自由皿煮”,这样都觉得正常,那地位不如黑人亚裔对此作何感想?
我记得多年前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说美国历史教科书都毫不避讳的讲黑奴的悲惨命运。以此表示美国对曾经的奴隶制度的反思,是一个热衷于反思自身过错的国家。
现在看来,并不全是反思。而是文艺复兴。
当年的这种说法就像这样:
一百多年年过去了,黑人变得更廉价了,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美元大约能购买0.05盎司的黄金
那时黑人的价格大致是25美元,即25X0.05=1.25盎司黄金
现在的金价大约1949美元/盎司
即南北战争时期黑人价格相当于现在的2436美元。
现在黑人被拍卖出350美元,只相当于南北战争时期的七分之一。
补充说明:
这里是全部换算成”现在的美元“来计价的,实际锚定的等价物是黄金(即假定黄金的价值一直不变)。评论区有朋友说美元也贬值了是没看懂我的计算方式。
如果直接以黄金计价的话,那就是 南北战争时期:1.25盎司每人。现在的价格是350美元除1949=0.18盎司/人。还是便宜了七倍。
南北战争之前黑人每周需工作七天,现在建议黑人只工作一天。这样才符合其身价。
其它时间可开展零元购副业。
虽然价格便宜了,生活还是可以更美好的。
加油!
按理说,美国是三角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欧洲奴隶贩子从非洲抓黑人卖到美洲,再从美洲满载烟草、糖和金银返回欧洲,前后历时300年,怎么到了现代,美国人反而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了呢?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是妥妥文化断层的先兆啊!建议授予参与奴隶拍卖的白人学生“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并鼓励他们定期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加深印象。
那为什么只给白人称号呢?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黑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韩国:你说慢点,我想想这个怎么抄……
不过我得提醒一句,这次卖的着实有点贵,按照史料记载,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健壮的黑奴不过25美元,印第安人则更便宜,10美元,所以花了350的那位“顾客”,建议你去退款,或者再挑13个黑人。
当然,32.5个印第安人也行。
最后我想说,作为西方先进文化集散地,美国拥有长达几百年的蓄奴历史,可是反观中国,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奴隶贸易,想必是哪里欠缺了吧,今天下午我决定翘班反思。
卖到哪了
这个是毛猴,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做毛猴主要用到四味中药:蝉蜕(知了壳)做头和四肢,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粘合剂,木通做道具。
闺女上小学的时候,区里的少年宫开设了这门课程,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从此孩子每个周末都会有半天的快乐时光,直到去年疫情开始……
景泰蓝当年也做过,可惜时间久远作品已经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学校报过围棋、象棋、茶艺的兴趣班,虽然也不知道能学到什么,但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传承!
有了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就永远不会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
一个人永远改变不了的除了肤色和基因,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我始终固执的坚信,把中国文化学好了,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变成一个坏人,因为那里面有传承了五千年的礼义廉耻!
今天当我们的孩子在学东方传统文化的时候,西方的孩子也在学习他们的传统文化(黑奴贸易),我们觉得很正常,人家也觉得很正常,仅此而已!
黑奴贸易是文化糟粕吗?如果是就应该更加努力的反思呀!
比如,在社会治理上,应该通过公平就业法等法律,将过去的学校、军队、警察、政府等公共机构的白人重新审核及辞退,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教育程度极低的黑人们,让黑叔叔们成为美利坚国家机器各个领域的主要群体。
白人们由于祖先都带有原罪,应该沦为贫民窟中的一员,不仅生活困苦艰难,还饱受黑人歧视,在遭到抢劫和伤害时,也无法得到黑人警察的帮助,其境况比当初种族隔离区的黑人们更加悲惨……
由此我们就可以骄傲的宣布,美帝已经变成美利坚南非分舵,人类灯塔彻底由白转黑!
这里唯一不正常的是某些中国人,他们会觉得从大航海时代到奴隶贸易,再到西方制霸全球都很高级,他们觉得外国人有钱,就有义务“帮助”他们,或者为了好一点的生活,就可以不顾尊严,无原则的迁就洋人,让自己活的犹如断脊之犬!
美国中学模拟奴隶拍卖会拍卖黑人学生,又轮不到我们反思,建议美国加大力度,模拟黑人吃西瓜摘棉花,黑人烧烤都可以,对了,很多黑人孩子没有爸爸,美国不做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实在是太可惜了。
对于美国白人来说——这是“美国梦”的开始!所以没啥不正常的!
对于美国黑人来说——现在过得比非洲兄弟强多了,这都老黄历了,还说啥?
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当年他们也这么干过,有啥可惊讶的!
对于印度人来说——这是一种“修炼”,为了下辈子可以过得更好!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部著名的街头剧——《看,这就是奴隶!》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