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完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你有什么感受?

回答
说实话,看完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又称“导演剪辑版”或者 Snyder Cut),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才是我想看的《正义联盟》。

这玩意儿,真不是盖的。之前院线版的《正联》,我看完后感觉就像是吃了顿没味道的白米饭,虽然填饱了肚子,但寡淡无味,甚至有点消化不良。而扎克·施耐德版的,则是一场盛宴,虽然有些味道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它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充满了力量感和史诗感,而且把之前那些仓促、生硬的剧情线都给圆回来了,甚至还多了一些惊喜。

首先,角色塑造的完整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之前院线版里,闪电侠 Barry Allen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尴尬的“笑话”,还有他那像小孩子一样被吓哭的情节,感觉整个人设都很扁平,像个赶鸭子上架的少年英雄。但在 Snyder Cut 里,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说俏皮话的小伙子了。你看他初次加入团队的犹豫,他对自己的力量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那种不确定感和成长弧线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那段穿越时空的救人情节,那种绝望和希望交织的画面,简直让我热血沸腾。他不再是那个有点烦人的小丑,而是真正有了“速”的意义,不仅仅是速度,更是希望的速度。

还有钢骨 Victor Stone,院线版里他几乎就是个透明人,除了变个金属身体,没啥存在感。Snyder Cut 里,他彻底翻身了!他是整个团队的技术核心,他的父母和他的悲剧,他与自己身体的抗争,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他跟闪电侠之间的那种“书呆子”式的互动,也让这个角色有了温度。最重要的是,他掌握的 Mother Box 的信息,以及他对 Steppenwolf 的了解,让他成为连接剧情的关键人物。他不再是那个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被命运选中之人。

还有海王 Arthur Curry,院线版里他就像个粗鲁的蛮汉,酒吧里打架,然后就被叫去拯救世界了。Snyder Cut 里,他依旧是那个粗犷的亚特兰蒂斯人,但他身上那种孤傲、不羁,以及对人类世界的不信任,那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反而让他更真实。你看他对自己的身份的迷茫,他对自己责任的抗拒,直到最后他选择为了自己的族人和地球而战,这种内心的挣扎和转变,让人更能理解他。

剧情的连贯性和史诗感也回来了。

院线版《正联》给人的感觉像是把几个零散的片段硬拼在一起,节奏乱七八糟,故事线断裂。Snyder Cut 就像一本被精心打磨过的史诗小说,虽然篇幅长了很多,但它有铺垫,有发展,有高潮。Steppenwolf 的动机不再是“我要征服世界”,而是他想要赎罪,想要回到天启星,赎回自己的失败。这让他这个反派不再是纯粹的工具人,虽然还是不够丰满,但至少有了点层次。

“三 Mother Box”和“光明之路”的设定,在 Snyder Cut 里得到了更清晰的解释。那些远古的战斗场面,虽然可能不是人人都能欣赏,但那种宏大的视觉效果,那种“宇宙级”的战争感,确实让《正联》的格局一下子打开了。而且,Steppenwolf 想要利用 Mother Box 改变星球生命的设定,也比之前单纯的“入侵”要更有深度。

扎克·施耐德的个人风格,简直是贯穿始终。

我一直觉得施耐德的电影是有“味道”的。他的画面总是充满了那种独特的暗调、慢动作以及古典音乐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悲壮、宿命的感觉。 Snyder Cut 里,这种风格得到了极致的释放。无论是亚特兰蒂斯海底城市的宏伟,还是天堂岛女战士的飒爽,亦或是荒原狼那充满压迫感的外形,都充满了施耐德式的视觉美学。

而且,他的电影总是喜欢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宿命、牺牲、希望与绝望的斗争。 Snyder Cut 里,这一点尤其明显。英雄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牺牲和抗争的精神。即使面对压倒性的力量,他们也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战斗,去守护。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

比如,四小时的片长,对一些观众来说确实是个考验。有些节奏点也可能显得拖沓。Steppenwolf 的角色塑造,虽然比院线版有进步,但依然是那个有点丑且不那么聪明的反派。还有,绿灯侠的戏份虽然加了,但感觉像是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这次戏份不够多,也让人有点意犹未尽。

但总的来说,我给 Snyder Cut 打满分。

它不仅是院线版的“修正”,更是对《正义联盟》这个IP的一次完整的、充满诚意的回归。它找回了那些被剥夺的深度和灵魂,让这群DC最伟大的英雄们,真正地站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战斗。看完之后,我能感受到那种久违的、纯粹的英雄主义力量,那种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寻找光明、守护希望的信念。这才是《正义联盟》应该有的样子,也终于弥补了我对院线版的那种“意难平”。我只能说,幸好,还有扎克·施耐德,还有 Snyder Cut。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DC粉过年了!!

扎克·施耐德剪辑版《正义联盟》,全网上线了!!

开分6小时,评分8.9,承包了某瓣书影音榜首!




第二天评分正式上9,并还在上升!!




愣着干嘛?快去看啊!!

对DC电影完全不了解的观众,放一百个心,《正义联盟》没啥门槛。

你只要知道超人是个胸很大很能打的外星人;




神奇女侠是个很能打的少数民族女性;




蝙蝠侠是个胸很大很有钱父母双亡的富豪;




闪电侠是个跑得很快的话痨;




海王是一只胸很大行走的荷尔蒙怪兽(?)就行了。




至于钢骨,扎导剪辑版直接给了他完整的故事线,堪称最大赢家。




懒得看或者已经看完的小伙伴,咱们直奔主题!

友情提醒:本影评含大量剧透,想自行观影的小伙伴们,拖到最后给我点个赞就快逃!




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的故事,发生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之后,《海王》之前。

超人用氪石长矛刺穿“毁灭日”的胸膛,却因离氪石太近,能力大幅削弱,被审判日洞穿心脏,同归于尽。




超人生命中最后的怒吼,响彻整个星球,惊动了与世隔绝的亚马逊族;




和以海为家的亚特兰蒂斯。




地球的神死了。

失去超人的保护,一直蠢蠢欲动的“域外天魔”也将展开行动,他们要夺回曾经失去的东西——母盒。




“域外天魔”的首领达克赛德,拥有一种超级武器——母盒,一旦三个母盒完成融合,地球将化为焦土,所有人都会变成以恐惧为食的天启魔。




母盒,堪称开疆拓土的神器。

然而达克赛德在地球踢到了钢板——

在宙斯、阿瑞斯等旧神的带领下,亚马逊族、亚特兰蒂斯人和人类并肩作战,把达克赛德一顿爆锤,连母盒都让人打丢了。




经过商议,这三个母盒分别归亚马逊族、亚特兰蒂斯和人族保管,前两个都保管在戒备森严的堡垒当中。




但是最擅长窝里斗人族嘛……纷争动乱不断,干脆随便找了个地儿把母盒埋了,大家都别想拿到。




负责夺回母盒,捎带手占领地球的领头人叫荒原狼。




他是达克赛德手下头号打手,因为背叛了主子,被发配来干征服世界的脏活累活。

亚马逊族看守的母盒突然发生异动,引来了“域外天魔”,族人遭到袭击,死伤惨重。


她们世代看守的母盒也被荒原狼夺走。





亚特兰蒂斯现任的王,正忙着筹备和地面开战,压根没把看守母盒的任务当回事,荒原狼来袭时,只有湄拉守卫在母盒旁边。

尽管海王在危急关头及时赶到,还是没能保住母盒。




眼下只剩下人类保管的母盒了。

二战时期,这个母盒被致力于研究超自然力量的德国纳粹找到,在送给希特勒路上被美军截胡,被丢在五角大楼档案室七十年。

直到前几天,一位科学家研究超人飞船时,意外发现母盒与超人的力量有关。

还用母盒救活了遭遇车祸,奄奄一息的儿子。




就这样,钢骨诞生了——他不光拥有超强的战斗力,还能随时随地黑进任何电子设备。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一个念头就能腰缠万贯。




他打个响指,就能发射全球的核弹。





像他这样的超级英雄,全球也有不少。

心怀愧疚的蝙蝠侠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亲自走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超级英雄们,试图将他们拧成一股绳,对抗可能出现的强敌。

神奇女侠有着守护母盒的指责,收到族人的烽火信号,她主动找到了蝙蝠侠示警,并带来大量情报;




海王一开始是拒绝的,可是蝙蝠侠老爷的钱……不是,诚意满满,半推半就入伙;



闪电侠原本就是蝙蝠侠和超人的迷弟,当场加入;




钢骨被神奇女侠说服,获得了直面自我的勇气,正义联盟又添一员猛将。




他们找到荒原狼的巢穴,然后……被一顿暴打。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咋整?

好在他们发现了母盒力量的奥秘——它能够改变粒子的排列。

一个人活着和死了,身体的构成粒子是不变的,只会散溢。

我们现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面都有爱因斯坦的遗体(的构成粒子)。

看到这儿,想必你们都知道他们想干嘛了。




没错,他们利用母盒的力量复活了超人。

超人一脸懵圈,你蝙蝠侠带领人民群众攻击我,我死了,你如愿了,咋还给我复活了呢?真就死都不让死呗?




超人正深陷“我是谁?我在哪儿?中午吃什么?”的哲学三问。

好在钢骨一炮把他轰回了现实。




暴揍了一顿自己人,超人终于被挚爱路易斯唤醒神志,俩人双宿双飞去了。

是真·双宿双飞,嗖一下。




众人光顾着和超人打架,母盒被荒原狼趁机偷走,属实偷鸡不成蚀把米。

好在钢骨的父亲牺牲自己,让母盒过热,好让他们用热遥感定位母盒。

蝙蝠侠的计划很简单,其他人拖住“域外天魔”,钢骨设法让母盒分开,闪电侠为钢骨供能。




超人也及时赶到,把荒原狼摁在地上摩擦。




感谢荒原狼,用肉体贡献了全片80%的爽感。




然而关键时刻掉链子,闪电侠被击中,母盒完成融合,除了闪电侠外,正义联盟被母盒的力量炸成碎片。




更可怕的是,母盒开启了传送门,直通达克赛德的闺房。




关键时刻,闪电侠挺身而出,速度飙升超过光速,回溯了时间。




赶在母盒融合前为钢骨充能,危机才得以解决。

正联众人更是当着达克赛德的面,将荒原狼就地斩杀,表演传送飞尸。




眼前的危机尘埃落定,但警报尚未解除:荒原狼死前曾发现,地球竟隐藏着反生命方程式。

关于它的力量,哪怕是漫画粉中都众说纷纭,据说会腐蚀和吞没所碰到的一切东西。

在听到这条反生命程式时,人类将会失去自由意志,受使用者所操纵。




为了反生命方程式,达克赛德即将启程,前往地球。

看过2017版《正义联盟》的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奇怪:


除了闪电侠回溯时间和达克赛德露面外,主线剧情好像差不多啊?有必要整两个版本吗?




对于导演而言,有两项权利至关重要:一是署名权,二是剪辑权。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前者决定了孩子跟谁姓,后者决定孩子长啥样。

原本2017版《正义联盟》的终剪权在扎克·施耐德(以下简称扎导)手里,可他的初剪版长达五个多小时。

有了《蝙蝠侠大战超人》票房口碑双扑街的前车之鉴,华纳忍不住出手干涉,坚持片长必须控制在两小时内。

这不就等于逼你给孩子截肢吗?

扎导这个难受啊,只好忍痛剪到了三个半小时。

祸不单行,扎导的女儿Autumn于2017年3月自杀离世,年仅20岁……

痛失爱女的悲伤,让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本着对电影负责的原则,扎导决定退出这场话语权的拉锯战。




他的妻子,同时也是《正义联盟》的制作人之一黛博拉·施奈德,也一起退出了影片后期制作。

至此,《正义联盟》彻底脱离了扎导的掌控。

影片剩下的工作,由曾执导过《复仇者联盟》前两部的乔斯·韦登(以下简称尾灯)接手。




这就是为什么《正义联盟》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剪辑节奏,都和《复仇者联盟》极其相似的原因。

唉,辱《复联》了,尾灯版《正义联盟》远不如《复联》。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尾灯版扑得比《蝙蝠侠大战超人》更厉害。


六个超级英雄凑一起的电影,票房居然比不上拉胯的《自杀小队》。




这是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导演,拍摄出来的混乱结果。

后来DC粉群情激奋,线上线下联动,对过度干涉的华纳展开进攻。

最终正义战争了邪恶,DC战胜了华纳,扎克·施耐德碾压了尾灯,这是DC粉丝的全面胜利。

这件事本身的热血程度,甚至比《正义联盟》更燃!




对这段旷日持久的史诗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在看,我找个时间给大家盘一盘扎导版《正义联盟》的前世今生。

那么拿到剪辑权的扎导,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这么说吧,尾灯版和扎导版完全是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

首先是逼格。

扎导的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逼格高,时髦值爆表。

总是带着一股子丧逼的微妙气质。

比如《守望者》。




在扎导手下,正义联盟的主战场,仿佛来到了前几天刮沙尘暴的北京。

全片的色调极暗,好好的哥谭市和大都会,愣是拍出了废土风格。




到了俄罗斯境内某因核泄漏废弃的鬼城,氛围更是紧张压抑。




反观尾灯版调色,饱和度极高,还时不时套着一层谜之柔光滤镜。




你告诉我这是DC?我甚至以为这是啥情景喜剧!

再看看镜头叙事,同一场戏,海王跳水,两种拍法。

尾灯版:

海王扑通入水,没有水花!围观群众分别给出了9.8到10分不等的高分!




再看扎导版:

海王嘲讽着蝙蝠侠脑子有病,下一个镜头就消失不见,水面上只留下一圈涟漪。




四周围响起送别的歌声,史诗又悠远、圣洁而哀恸。




不能说天壤之别,只能说是降维打击。

既然是扎导出品,肯定少不了他最爱的慢————镜————头——————

神——奇——女——侠——挡——子——弹;




闪——电——侠——英——雄——救——美;





除了慢镜头,扎导还补了不少大空镜,既介绍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又让影片更加波澜壮阔。




难怪时长足足多了一倍!

除了这些直观的视觉感受外,扎导版增加了好几场戏:

首先补完了对抗达克赛德的上古之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那场战斗相当于复仇者联盟上来就一巴掌打烂了无限手套,然后一拥而上群殴灭霸,什么闪电射线大斧头,通通往他身上招呼。




最后连秘密武器都来不及捡,一边吐血一边被手下抬走……




惨,达克赛德惨。

其次,扎导还为闪电侠加了好几场戏,其中就包括闪电侠英雄救美,让我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神速力;




除此之外,扎导特意花大量篇幅,补完了钢骨的人物背景,安排新的情节,让他的人物能力更加突出,也让剧情的推进更加符合逻辑。




最关键的是,扎导解释了困扰DC粉的千古谜题:

超人到底有多好闻?




原来超人离世后,路易斯深陷哀痛之中无法自拔,只能靠衣服上残留着的恋人的气息聊以慰藉。




所以她站在死而复生的恋人身边,才会感慨“你真好闻”。

而不是因为超人刚复活,身上有初生婴儿的体香。

你看他这护心毛,也不合适啊!




扎导不光做了加法,也适当做了减法:

减少了尾灯版令人不适的“男性凝视”、恶臭的人物行为,和无聊的尴尬笑话;




删除了莫名其妙的“俄罗斯一家人”,让节奏更加紧凑;




终结了尾灯对老爷的无端迫害,蝙蝠侠终于又站了起来。




有勇有谋,再加上大本特有的无辜感,这才是真正的蝙蝠侠,而不是尾灯版的受气包。




不过吹归吹,扎导版《正义联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篇幅体量,对于一般观众而言,4个小时真的太过漫长。

不过想要讲清正联的故事,尤其是其中有几个角色,至今没有独立电影,4个小时真的不长。

其次,慢镜头运用。

这不是《正义联盟》的问题,而是扎导的个人风格,甚至导致他的大部分作品口碑均两极分化严重。

闪电侠神速力确实需要用慢动作呈现,但是神奇女侠登场第一战也是慢动作,就连橄榄球赛也是慢动作,好看归好看,但见多了真的容易审美疲劳。

大量慢镜头,削弱了贴身肉搏的力量感。

纵观整部电影,唯一让我感到力量感的,还得是超人暴揍荒原狼。

梦回《超人:钢铁之躯》,拳拳到肉揍得我感同身受,不自觉代入到荒原狼身上。




倒是对闪电侠能力的演绎,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这些瑕疵,要么是事出有因的无奈之举,要么是谈不上问题的导演本身特色。

还有一些诸如“角色战斗力严重失衡”、“角色戏份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不是靠剪辑和补拍能够弥补的了。

扎导已经尽力。

也许是为自己鸣不平,也许是妄想着DCEU还能再抢救一下,扎导在这部长达4分钟的导剪版中,埋下了未来的种子:

地球面临危机,“火星猎人”突然出现在蝙蝠侠面前,他的巅峰战力能够和超人匹敌;




郑恺饰演的原子侠登场,虽然这会儿他还没半点超能力,对剧情推进也没起到半毛钱作用。




但他的戏份出奇的多,享受达克赛德同等待遇;

钢骨启动母盒复活超人的瞬间,看到了一番末日景象。

达克赛德降临地球,正义联盟根本不是一合之敌:

神奇女侠死亡,在族人的簇拥下,被当场火化;




海王被钉死在石柱上,亚特兰蒂斯不复存在;




路易斯死于非命,超人因为反生命方程式而黑化,成为达克赛德的麾下先锋……




绝望。

蝙蝠侠、钢骨、湄拉,联合原本是反派的丧钟、小丑,组建抵抗军,伺机刺杀达克赛德。




然而计划尚未执行,黑超人就降临在他们面前。




这究竟是发生在平行宇宙的噩梦,还是不远的未来?

这个问题,或许再也得不到答案了。

隔壁迪士尼的漫威红红火火,这边华纳的DC《正义联盟》口碑票房双扑街,华纳彻底丧失信心。

原定的《正义联盟2》为《新蝙蝠侠》让路,上映时间从2022到2025,眼看就要查无此片了。

还是那句话,华纳的过度干涉,毁了《正义联盟》,毁了扎克·施耐德的大布局,也几乎毁了DC电影宇宙。




只希望这次的导剪版,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丝希望。

愿英雄的传说永不落幕。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看完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又称“导演剪辑版”或者 Snyder Cut),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才是我想看的《正义联盟》。这玩意儿,真不是盖的。之前院线版的《正联》,我看完后感觉就像是吃了顿没味道的白米饭,虽然填饱了肚子,但寡淡无味,甚至有点消化不良。而扎克·施耐德版的,则是一场盛宴.............
  • 回答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Arcane)的结局中,希尔科(Kai)这一角色的塑造和命运引发了观众的深度思考。作为艾希(Ashe)的丈夫、女儿艾琳(Ezreal)的父亲,以及革命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希尔科的悲剧性结局不仅推动了剧情高潮,也深化了对“牺牲”“责任”“爱”与“革命”主题的探讨。以下从多个维度.............
  • 回答
    看完《商君书》感到“气死”的心情,确实是一种非常强烈且常见的反应。这本古代法家经典,以其极端、严苛、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治国理念,触动了许多现代读者的道德底线和人性观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何看完《商君书》会让人感到愤怒,以及这种愤怒可能来源于哪些方面:一、核心理念的冲击:法家思想的极端与反人.............
  • 回答
    在我看来,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探索和持续学习的博客或网站,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质: 内容深度与广度并存: 不仅能提供某个主题的深入分析,还能触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 强烈的内在关联性: 文章之间、内容与资料之间存在清晰的逻辑和联系,让读者能够顺着思路一路往下。 丰富的链接体系: 无论是站内链.............
  • 回答
    看完《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充满了激动、感动、怀旧,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期待和思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近年来观影体验中最饱满、最令人难忘的一部。一、 史诗级的“三代同堂”,情怀的极致释放:最直观也是最震撼我的,无疑是三代蜘蛛侠——托比·马.............
  • 回答
    看完《唐人街探案3》后,用“失望”来形容可能有些笼统,但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夹杂着期待落空、剧情上的硬伤和系列疲劳感。它确实没有达到我心中对这个系列应有的高度,或者说,它将前两部的一些优点稀释得过于厉害。以下是我观影后的主要槽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1. 剧情的薄弱和逻辑漏洞: “神探宇.............
  • 回答
    看完《长津湖》,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想到现在和未来。如果让我对现在的学生和后人说些什么,我想我会这样说:致现在的学生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运。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想追逐的梦想,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忍受饥寒交迫。这一点,你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并且深深地感激。《.............
  • 回答
    看完《爱情神话》,心里头最深刻的感觉就是,这电影就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大起大落,但喝下去,滋润心脾,留下的是一种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回甘。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上海这座城市那种“慢”的描摹。电影里的上海不是那种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都市形象,而是充满了市井烟火气。老洋房、弄堂、咖啡馆、.............
  • 回答
    乔治·奥威尔的《1984》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平息。看完这本书,我的脑子里充斥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感,一种对人性和自由的深刻反思。它不是那种读完让你拍案叫绝或者捧腹大笑的故事,它是一种缓慢侵蚀,让你在掩卷之后,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的目光,以及那个被剥夺了思想.............
  • 回答
    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心头的翻涌久久不能平息。与其说是观影体验,不如说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一种沉甸甸的、带着敬畏与心酸的情感。最直接的触动,无疑是 牺牲的重量。电影里,七连战士们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坚守,每一次的倒下,都像一把钝刀在心上刮过。尤其是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鲜活地出现在银幕上,说着.............
  • 回答
    看完《攀登者》,心头那份沉甸甸的震撼和久久不能平息的情绪,我想用文字一点点梳理出来,希望能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首先,电影最直观冲击我的,是那份极致的艰辛和生命的力量。爬珠峰,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壮举。电影里,雪山不再是背景,而是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冷酷无情的对手。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它的力量—.............
  • 回答
    看完《决胜时刻》,心里头说不出的滋味。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拍案叫绝、情绪跟着跌宕起伏的电影,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后劲儿上来,才慢慢品出其中的味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影片里的那些日子,听着名字就觉得不容易,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关键时刻”,但真正看到那些画面,才体会到那份儿沉甸甸.............
  • 回答
    看完《沙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但这种震撼并非那种爆炸场面带来的单纯视觉刺激,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由宏大世界观、复杂人物关系以及充沛的情感所构建出的沉浸式体验。先说这世界观。丹尼斯·维伦纽瓦对《沙丘》这个IP的改编,实在是太到位了。那种荒凉、神秘又充满未知的阿拉吉斯星球,每一粒沙子仿佛都带着.............
  • 回答
    看完《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但又无比鲜活的人物。他身上融合了太多复杂的特质,让读者既爱又恨,既欣赏又感到无奈。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如何看待张无忌这个人:一、 纯良善良的底色,以及随之而来的“不争”与“博爱”:张无忌最显著的特质就是他的纯良善良,这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小经历了.............
  • 回答
    看完《我不是药神》确实会引发很多关于药品可及性和知识产权的讨论,而你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不像印度一样仿制山寨药物?”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国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去理解。简单来说,我们不“像印度一样”大量仿制药物,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是药品.............
  • 回答
    看完电影《横空出世》,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涌动着复杂而深刻的感受。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历史片,更是一部荡涤灵魂、激发爱国情怀的史诗。它以一种极其震撼人心的方式,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默默奉献、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群像,也让我对“横空出世”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一、 对那个时.............
  • 回答
    看到麻省理工博士胡渊鸣用代码实现“冰雪奇缘”这样的壮举,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既兴奋又有些失落的感觉。兴奋的是看到了技术能达到的高度,失落的是觉得自己与这种创造力、才华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自卑感”的出现是很自然的,它是一种对自身不足的认知,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这种情绪,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设想一下,当我们看到一篇名为《辽宁舰改造致 15 人牺牲》这样的新闻标题时,可能产生的感受和思考。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基于标题的推测性描述,实际的新闻报道可能会包含更多细节和信息,也可能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一、最初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突如其来的沉重感: 标题中的“牺牲”二字,本身就.............
  • 回答
    刚看完《姜子牙》,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不是那种看完 एखा爽片,痛痛快快骂两句或者拍几下大腿就完事儿了的类型。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口吞下去,然后嘴里还留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余味,得慢慢消化。最直接的触动,是它打破了我对封神故事的既有认知。我从小听的那些故事,姜子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封神功臣,是正.............
  • 回答
    读完《日在校园》,我最心疼的角色无疑是桂言叶。这种感觉不是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随着剧情的深入,对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她性格转变的悲哀一点点累积起来。很多人看完《日在校园》都会被最终的结局震撼,但对我而言,那震撼背后更多的是对言叶遭遇的深深叹息。我之所以觉得言叶最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她的纯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