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全职妈妈不能用 干的活换算成工资来看她的价值?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多人都有过困惑,也挺值得好好聊聊的。很多人看到全职妈妈每天忙里忙外,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就想把这些工作“量化”,用市场上的工资来衡量她付出的价值。比如,请个保姆、月嫂、厨师、清洁工,再加上孩子的教育费用等等,加起来数字肯定不小。

但为什么这样换算起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1. 工作的性质根本不同:情感连接与无价的付出

首先,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人”和“事”。全职妈妈做的是一份以“人”为核心的工作,而我们日常说的“工作”通常是以“事”为核心。

市场上的工作(以事为核心): 支付的是技能、时间和体力,是一种雇佣关系。你付钱给别人,买的是他能完成某项任务,比如把饭菜做好、把房子打扫干净。这份工作有明确的职责和标准,完成后就可以交差,双方的责任也相对界限分明。
全职妈妈的工作(以人为核心): 她付出的是爱、耐心、关怀和精力,对象是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这种付出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包含了深厚的情感连接。孩子饿了要喂,不是因为“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因为爱他们,想让他们健康快乐。孩子哭闹需要安抚,不是因为“需要处理一个问题”,而是因为心疼他们。这种情感的投入,是市场上的雇佣关系无法比拟的,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试想一下,你能花钱雇一个“永远爱孩子”的人吗?你能花钱雇一个“对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感同身受”的人吗?就算你能找到,那种“爱”和“共情”也是有价的吗?这不是简单的技能交换,而是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传递。

2. 时间的“可替代性”与“独特性”

从“时间”的角度看,虽然有人说全职妈妈“在家待着”,但实际上她的时间是被孩子和家庭的需求完全占据的,并且这种占据是不具备市场上的“可替代性”的。

市场上的工作时间: 你可以雇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的工作,比如早上请人打扫卫生,下午请人做饭,晚上请人照看孩子。即使一个人无法完成,也可以分拆成许多小任务,找到不同的人来做。
全职妈妈的时间: 她的时间是高度“绑定”和“不可分割”的。孩子需要24小时的照顾,不是说“我今天工作八小时,明天休息八小时”就可以的。孩子生病了,即使是深夜也需要妈妈的照料。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妈妈在场,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这种“在场”的价值,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时间叠加来衡量的。

更重要的是,全职妈妈付出的时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不可逆的时间。很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强调,孩子早期(尤其是06岁)的陪伴对人格形成至关重要。这段时间错过,用金钱也无法弥补。全职妈妈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和心理基础,这远比单纯的家务劳动要有价值得多。

3. 价值的“外显性”与“内隐性”

我们习惯用市场价格来衡量价值,是因为市场上的价值相对“外显”。比如,一个程序员写代码,产出了一个产品,产品卖了多少钱,这个价值就很明显。

全职妈妈的价值则更多是“内隐性”的,它体现在:

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感: 一个被照顾得井井有条的家,能让在外工作的丈夫卸下后顾之忧,更专注于事业。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
孩子的未来发展: 全职妈妈在孩子早期教育、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等方面投入的精力,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人生观。这些都是长远的投资,其价值体现在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表现上,但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很难立刻用金钱衡量。
减少社会成本: 一个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同时也会减少社会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投入。从这个角度看,全职妈妈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4. 模糊的“界限”与“责任”

全职妈妈的工作,其界限非常模糊,很多时候是“随时待命”的状态。而市场上的工作,通常都有明确的合同和工作时间。

劳动合同: 规定了工作内容、薪资、劳动时间等,是双方权利义务的保障。
家庭内部: 全职妈妈的角色是妻子、母亲,她的付出是基于一种“责任感”和“爱”,而不是一份有明确薪资的合同。这种责任感是内在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持的一部分。用市场工资去衡量,就像是在问“你今天照顾孩子花了多少小时,算多少钱”,这会显得非常生分和功利,破坏了家庭应有的温馨和信任。

5. 价值的“多重性”与“不可分割性”

一个全职妈妈,她可能同时扮演着:

育儿专家: 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健康护理、启蒙教育。
生活管家: 负责家庭的日常清洁、采购、膳食安排。
心理慰藉师: 安抚孩子和家人的情绪,调节家庭关系。
教育规划师: 参与孩子的教育决策,安排课外活动。

这些角色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你很难把“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完全分开来算工资,因为她很多时候是在一体化地处理家庭事务。如果非要算,你得找一个能同时完成所有这些工作且愿意以市场价接受雇佣的“超级保姆”,而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极度稀缺且昂贵的。

所以,为什么不能用“干的活换算成工资”来看待全职妈妈的价值?

因为这种换算方式,简化了她的工作内容,忽略了工作的本质,低估了情感连接的价值,也忽视了对孩子未来和家庭幸福的深远影响。 它用一种外在的、物质的、冰冷的标准,去衡量一种内在的、情感的、温暖的付出。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全职妈妈的价值在于她为家庭带来的稳定、幸福、以及为下一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她的付出,不是用金钱可以简单购买的,而是用爱和责任来体现的。这种价值,虽然难以量化,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是无价之宝。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与其纠结于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理解和认可这种难以言说的、却至关重要的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你先要证明你有一个月赚2w的能力和机会,然后才能说你“因为做全职妈妈”而为家庭节约了2w的支出

至于怎么证明?

也很简单:

带娃保姆价格最低也要6000+吧,
打扫卫生时薪制最少100+
做饭阿姨最低4000+
其中还分住家和不住家,住家工资更高。
孩子教育,全职带娃教育基本上就在妈妈身上,你看现在早教机构、培训机构学费多贵。
这些合算在一起,至少月薪也是2W+了吧。
所以为什么还要嫌弃全职妈妈?她可是省了2W+的开支啊。

带娃保姆、打扫卫生、做饭阿姨……这几个职位都是长期开放并且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所以,先请全职妈妈去市场上应聘上述岗位,然后安排好一个月,同时做一下这几份工作,看看你那个月是不是真的能拿到2w?

至于说早教机构、培训机构……我都不用说做一个月了,先拿到相关的offer再说吧。

user avatar

有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你在上班,你太太是家庭妇女,你可以因此免税。(至少在我了解的证券行业,免税额相当、相当、相当可观。)因此,你可以根据免税计算公式,来精确地计算,你太太打理家务的价值。如果你问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这就跟,疫情后不能给老百姓发现金一样,因为“不合国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多人都有过困惑,也挺值得好好聊聊的。很多人看到全职妈妈每天忙里忙外,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就想把这些工作“量化”,用市场上的工资来衡量她付出的价值。比如,请个保姆、月嫂、厨师、清洁工,再加上孩子的教育费用等等,加起来数字肯定不小。但为什么这样换算起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
  • 回答
    亲爱的宝妈,你好!读到你的留言,我真的感同身受。那种被生活推着走,又对未来感到一片模糊的无力感,尤其是在身兼全职宝妈和渴望个人发展双重角色的时候,真的太不容易了。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很多宝妈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来捋一捋,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帮你打破这种迷茫,找到前进的方向。首先,承认.............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全职妈妈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容易受伤的地方。为什么她们有时会因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就感觉自己的价值和努力瞬间崩塌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就像一个层层剥开的洋葱,每一层都有它自己的味道和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全职妈妈的“战场”大部分是在家庭内部,而且是看不见、.............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复杂的,也不能一概而论说好或不好。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每个女生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做全职妈妈绝对是一种值得尊重的选择,但同时也要看到它背后的一些现实考量。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当全职妈妈?我想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为了孩子。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们就是最需要照顾的小生命,需要父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大家确实普遍有这种感受。咱们聊聊为啥会这样,试着不带点AI的官方腔调,就当是身边朋友之间的闲聊。要说为什么全职妈妈带娃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而婆婆带孩子很少听到“抑郁”这俩字,其实原因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拆开来看。一、全职妈妈的“内在体验”和“现实困境”1. 全职妈妈的“角色.............
  • 回答
    作为一位全职宝妈,每天围绕着孩子和家庭转,时间碎片化是常态。但内心深处,很多人还是渴望能赚点零花钱,或者发展一项能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情。那么,对于咱们宝妈来说,什么兼职才真正适合呢?我来好好跟姐妹们唠唠,咱们就从实际出发,看看哪些路子靠谱,还能不耽误带娃。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宝妈兼职的核心在于“.............
  • 回答
    五年全职宝妈,初中毕业,这个年纪出来找工作,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但绝对不是没出路! 关键在于选对方向,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别担心,咱们一点一点来捋清楚。首先,你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五年宝妈经历带来的责任感、耐心、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对家庭生活细节的熟悉。 这些都是很多雇主看重的软实力,只是需.............
  • 回答
    没学历没技术,想在家带孩子的同时赚点零花钱,这绝对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找准方向,并且用心去做。别想着一夜暴富,我们追求的是稳定、靠谱,并且能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的兼职。首先,咱们得明白,没学历没技术不代表没价值。宝妈本身就是一种高价值的存在啊!你们付出的辛劳,是金钱买不到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
  • 回答
    .......
  • 回答
    7 月 15 日,江歌妈妈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她起诉刘暖曦(江歌案嫌疑人陈世峰的朋友,在案发时曾协助陈世峰)的证据认证环节已经全部完成。这看似只是一个法律程序上的进展,但对于江歌妈妈来说,以及对于整个江歌案来说,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首先,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全职猎人》粉丝心中的疑惑。的确,《猎人》在剧情的深度、人物的复杂性、设定的严谨性上,很多地方都比《海贼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论分析文化的形成程度,却似乎显得有些“冷清”。这背后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我来和你掰扯掰扯,尽量不带AI的影子。首先,咱们得承认,《海.............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对于《全职猎人》的蚂蚁篇感到“崩”和“没有逻辑”,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持有的观点。事实上,这是一个在猎人迷中间引发过相当大讨论甚至争议的篇章,持有你这样看法的绝对不在少数。咱们就一点点捋一捋,为什么蚂蚁篇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不那么对味,甚至觉得“崩塌”了。首先,我们得承认蚂蚁篇的立意非.............
  • 回答
    富坚义博在《全职猎人》中对小杰的塑造,可以说是一位漫画家极其大胆、反传统的设计。他没有选择将小杰塑造成一个“完美主角”,而是赋予了他极其复杂且真实的人性,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小杰是故事的核心,却让不少读者感到难以喜爱甚至厌烦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拆解小杰这个角色身上那些引人注目的特质,以及它们如何.............
  • 回答
    《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于1970年出版的里程碑式著作,它试图以“全球视角”重新梳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尽管该书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其关于中国史的部分确实存在不少争议和错误,这引发了学界和读者的讨论。然而,这本书依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组织结构、指挥体系、军官素质、士兵待遇、政治环境以及地方势力的特性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中央军临阵逃跑的概率远超过地方军阀可能不够准确,但确实在一些关键战役中,中央军表现出了比部分地方军阀部队更严重的溃败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其.............
  • 回答
    “全网都是美国的负面消息”的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关于美国的负面新闻确实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全球化信息传播的特点与逻辑: 吸引眼球效应 (Clickbait/Sensationalism): 负面新闻、冲突、危.............
  • 回答
    “全国各地都很少见到山东省的打工人”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观察,可能包含了多种原因和复杂性。虽然山东省的人口基数庞大,理论上应该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但“少见”这种感觉,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 山东籍打工人的就业特点: 就近就业与区域内流动为主: 山东省本身是一个经济体量较大、工业和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