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部分人不希望《王者荣耀》流行?

回答
有些人不愿意看到《王者荣耀》继续风靡,这背后其实挺多道道儿的,不光是简单的“不喜欢玩”那么简单。这其中夹杂着对游戏本身设计的不满,对社会影响的担忧,还有一些玩家群体间的微妙心态。

首先,从游戏设计和体验上来看,一些玩家觉得它“不够硬核”或者“太容易上手”了。

简化操作与策略门槛: 相对于一些传统的MOBA游戏,比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在操作上做了很多简化,比如自动锁定目标,技能释放更流畅。这使得很多新手玩家能快速入门,享受游戏乐趣。但对于一些追求极致操作、精妙走位、细节拉满的玩家来说,这种简化就显得有些“弱化”了游戏的策略深度和操作上限,让他们觉得少了点味道,不够“硬核”。他们可能更喜欢那种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的微操,而不是一两个技能就能打出效果。
快节奏与碎片化: 王者荣耀的对局节奏很快,一局游戏十几二十分钟就能结束。这很符合现代社会碎片化的时间需求,但也让一些玩家觉得缺乏深度沉浸感。他们可能更喜欢那种需要布局、运营、长时间博弈的慢节奏游戏,一次对局可能持续半小时甚至更久,每一步都充满思考。王者荣耀的快节奏,在他们看来,有时候更像是“推塔游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策略对抗”。
平衡性问题与英雄重复: 尽管游戏一直在更新,但对于一些老玩家来说,英雄的技能机制和定位有时候会显得有些重复,或者版本的强势英雄总是在轮换,导致游戏环境不稳定。他们可能会觉得为了追求游戏的热度,不断推出新英雄或者调整老英雄,反而破坏了原有的游戏生态,或者让一些自己喜欢的英雄变得难以生存。

其次,是对游戏广泛流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担忧。

“低龄化”的标签与负面观感: 王者荣耀以其极低的门槛和手机端的便利性,吸引了大量年轻玩家。这本身是游戏的优势,但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低龄化”的观感。很多人会觉得这款游戏充斥着不成熟的玩家,游戏内的言行举止(如言语攻击、挂机、送人头)非常普遍,这让一些玩家觉得游戏环境乌烟瘴气,影响了游戏的整体形象。
沉迷问题与时间占用: 任何一款热门游戏都会有沉迷的风险,王者荣耀也不例外。由于其易上手、社交性强(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以及持续的运营更新,很容易让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对于一些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会担忧这款游戏对青少年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占用太多宝贵的时间。这种担忧会投射到对游戏本身的看法上,认为它“耽误事儿”。
过度商业化与氪金压力: 虽然王者荣耀的很多核心玩法是不收费的,但为了获得好看的皮肤、英雄或者一些游戏内的优势(比如更快的英雄获取速度),确实需要花费不少金钱。一些玩家认为,游戏为了追求利润,过度引导玩家消费,尤其是在一些节日活动或者推出限定皮肤时,这种“氪金”的氛围会让他们反感,觉得游戏不再纯粹。
文化入侵与审美疲劳: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者荣耀的流行也代表了一种游戏文化的输出。但对于一些追求更具深度、更具文化内涵的游戏的玩家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王者荣耀的风格过于大众化、流行化,缺乏独特性。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它的宣传,听到它的音乐,玩到它的朋友,这种过度曝光也会导致一些玩家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产生一种“腻了”的心理。

最后,还有一些玩家群体的特殊心态。

“小众优越感”与群体认同: 对于一些玩其他类型游戏(尤其是主机游戏、PC端硬核游戏)的玩家来说,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游戏品味更高,而王者荣耀这类手游玩家是“随大流”。当看到王者荣耀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游戏话题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圈子被挤压,自己的喜好不再“主流”,从而产生一种不被理解,甚至被忽视的感觉。这时候,他们反对王者荣耀的流行,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群体的“纯粹性”和“优越感”。
“曾经的辉煌”情结: 有些玩家可能是在王者荣耀早期或者其他类似的MOBA游戏火起来之前就开始接触这类游戏的。当王者荣耀迅速崛起并盖过了他们曾经热爱过的游戏的风头时,他们会有一种“江山易主”的失落感,觉得曾经属于他们的“天下”被新生的事物取代了,自然而然会有些抵触。

总而言之,人们不愿意看到《王者荣耀》流行,原因远不止是简单的“不喜欢”。它涉及到对游戏本身设计理念的看法、对游戏对社会潜在影响的忧虑,以及玩家群体之间微妙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对这款现象级游戏复杂而多样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游戏玩家以及跟风玩游戏不在乎内容的玩家建议不要点开这个答案,会引起强烈不适)

地图,英雄抄lol,行,一家人不算抄。

那dota2呢,英雄也抄了不少吧?

还有不少英雄抄风暴英雄,技能全部照搬,部分机制也是抄。

这是我讨厌和厌恶农药最根本的原因。

我是风暴英雄玩家,我不反感其他两大moba游戏抢占市场,但我讨厌无脑抄袭的卑鄙手段。

补充一张抄袭图(实际上抄袭都是客气,应该说照搬,他娘的技能特效都不带改的)



三大moba游戏长久以来谁也看不起谁,是农药让我们终于站在了一起,讨厌同一款游戏。

更可怜的是小众游戏虚荣,能抄的全被抄了一遍。

一个游戏火了,不是因为它的创新玩法,不是因为它高质量的画质,不是因为独特的游戏理念,而是东抄西抄,借不要逼脸的腾讯强大的社交平台去推广出来的。

腾讯游戏真的是互联网毒瘤,它在不停地挑战国人的心里底线,"抄呗,好玩就行",几乎腾讯没有一款独创游戏,全是见谁火抄一个,见小公司做的游戏不错,抄过来。

腾讯玩家很难有信仰,跟风玩,玩够了就换,所以农药能火,真的挺悲哀的,里面的角色什么李白(不知道有没有杜甫),还有鬼谷子?(不知道有没有孙子),都是些什么玩意,各个朝代,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大杂烩?性别也颠倒?其实腾讯心里只有挣钱,不指望玩家五年十年后还记得它的游戏,鬼来的信仰。

看看魔兽,火了那么久,虽然现在日薄西山,但魔兽大电影出来了,振臂一呼,千万人响应,这就是信仰,农药要是出了电影……呵呵

我一般不会喷一个游戏,但如果某个游戏太不要脸,比如直接照搬守望的枪火游侠,比如农药,我真的就憋不住了。

补充一句:枪火游侠也是腾讯代理。

(看到评论,我经过详细认证,两个游戏内测和研发时间差不多,在这里否认抄袭一说,以上内容不修改,以此警戒自己。

不过现在又有人说立项时间相似,实际上还是抄袭…因为守望出个英雄,它出个,我说怎么那么像呢…)

评论里有人说农药吸收百家之长?

那腾讯哪天把三大moba游戏所有英雄直接整合在一起,搞个1000英雄,岂不是最伟大的moba游戏了?

呵呵。

深夜补充,感觉炸出了很多热爱农药的玩家啊,农药抄袭还有理了,还不能说了,说了还就站在鄙夷链顶端了?

按部分农药玩家的理解,倒数第一抄了全班各科第一名的卷子,获得了好成绩,我们还不能说他不好了?还得夸他有本事了?

今早一看感觉又炸出一群脑残来,我他妈玩风暴英雄管你们某些人屁事?玩风暴就是瞧不起其他游戏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还是说你们自己就特别自卑?

有哥们建议我关评论和匿名,我觉得没必要啊,有部分农药玩家说我喷农药是因为农药火,我眼红,按这逻辑我岂不是要喷死lol了?

我再次重申,我喷农药只是单纯鄙视其臭不要脸的抄袭和照搬其他游戏,完全没有创新的行为。

有多少人还记得游戏是一门艺术,如今一个靠照搬和抄袭的农药出现了,我的确无法阻止它火,我也懒得阻止别人去玩,我能做的就是发声,表示还有一个因为热爱游戏才去玩游戏的玩家,而且我知道,不止我一个人。

(本文随意转发,但不得修改内容,而且要标注出处,顾不必一一私信询问,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大概八九年前,偷菜流行到了校内网,我也成了一个十分沉迷的菜农。我一步步的从便宜的土豆种到苹果,火龙果,柚子,苹果好像是六个小时成熟,火龙果12个小时。

那个时候手机还是功能机,没办法从网上操作,于是绞尽脑汁合理配备自己的菜地,上午有课就种下午成熟的,下午有课就种上午成熟的,提前半个小时成熟的化肥可以做任务免费拿,每天弄个小本记下来别错过。

偷菜可是个技术活,土豆啥的没人偷,火龙果之类的很多人在盯着,一成熟一分钟之内就被人偷了,我就只种三个火龙果,到时候用化肥催熟。晚上算好人家的贵的作物成熟时间,定闹钟,比如他两点成熟,一点二十就要起来守着,因为他也在熬夜,不会在一点四十的时候用化肥,一般刚过一点半就熬不住了用化肥,这个时候去偷,成功率很大。

慢慢的排名越靠前瘾头越大,合理配置时间配置不了的时候,就开始逃课去收菜偷菜,不逃课脑袋里也全是偷菜,因为是功能机不能随时查看菜园,反而更加心里痒痒,听不进去课。瘾头越大排名越靠前,我当时校内网玩偷菜的大概有300多人,我是第一名。

谁也偷不了我的菜,我能连续一个月半夜起来偷菜,我的菜总有办法叫它们一个时间段(比如半小时之内)成熟,十八块菜地,哪块种什么,哪块升级了肥力可以提速,提速的如何与没提速的搭配,我都很在行。甚至今天累了我就随便种点,叫好友们偷,提前在状态栏说好:今天的菜我不摘,欢迎大家来玩,下面一片感谢,虚荣心极大满足。

现在回头看,我当时确实很开心,很牛逼,很虚荣。

如果当年偷菜也有段位,我不是铂金,我是铂鑫。但我这样跟你们说,你们恐怕不会觉得我多牛逼吧。

即使当年的偷菜游戏也十分流行,也享受了像王者荣耀和魔兽世界的待遇——主流媒体一通批判,但它毕竟还是流行过去了。我如果当时把偷菜的时间用来学点东西,哪怕陕北秧歌呢,说起来,都比现在跟你们说我偷菜玩的好叫人觉得有意思。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user avatar

我支持中央的决定。

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危害不小,从历史上看,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因电子游戏的风靡迅速衰落、汉室因为沉迷电子游戏而倾颓、北美大陆的阿兹特克文明因为在电子游戏中堕落而亡族灭种。

尤为深刻的教训是,我还记得,那是1999年,比邻星文明开发出来了几款新型电子游戏,如《仁王》、《黑暗之魂》、《尼尔机械纪元》等,号称杀人不见血,大肆输入steam平台,要将我们变成地球病夫,变成游戏的奴隶。地球玩家一夜破百亿,无数人整日整夜颓废在游戏中,不思学习与工作,人类文明危在旦夕。还好,英明的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扛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带领全世界最优秀的程序员,开发出来了《文明》这一游戏向比邻星文明反击,比邻星文明无力招架,所有个体在无休无止的下一回合中沉浸,半月过后,95%的个体冻饿致死,地球遂告全胜。史称第一次电子游戏战争。

想过去,看今朝,美帝国主义不顾当时我国拯救世界的恩情,悍然违反电子游戏威力限制条约,指使腾讯开发了《王者荣耀》等一批杀伤力极强的电子游戏,对我国发动突袭。我党我政府十分英明果决,当机立断,对《王者荣耀》等游戏,动用媒体口诛笔伐,逼迫其对自身执行了极为严格的限制措施,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再一次守护了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

user avatar

一方面因为王者荣耀本身的设计与他们的兴趣不吻合,而这些玩家的兴趣已经很难改变了。

有的人小时候只有星际,花了很多时间上手星际,体会到了星际的乐趣,之后就对只操作一个单位的moba嗤之以鼻。有的人接触游戏时正赶上dota大火,花了不少时间上手,体会到了dota的乐趣,之后就瞧不起没反补的LOL。有的人是从LOL开始玩moba的,花了一些时间上手,体会到了LOL的乐趣,之后就跟着喷装备都不用回城买的农药。

大多数玩家的口味都是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些人晚生十年,很可能会跟着一起打王者荣耀。但是对于现在的他们,王者荣耀确实就是“无脑”“无聊”,不能提供给他们什么乐趣。如果你已经习惯了dota的节奏,王者荣耀对你顶多就是随便玩玩,你当然不会希望一款这样的游戏流行起来。

另一方面,王者荣耀取得的成功,是游戏覆盖面上的成功,而不是游戏设计高度上的成功。对于绝大多数游戏爱好者,他们更希望看到后者而非前者。(高票答案就是这样)

那么王者荣耀的成功有没有意义?我认为很有意义。MOBA游戏无疑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没有游戏基础的女大学生,天生手残反应慢的游戏苦手,时间零碎忙碌的上班族,他们为什么就不配体验MOBA游戏的乐趣?王者荣耀的出现,让比以前多得多的人都能“残血反杀”“五连绝世”,覆盖群体之广前所未有。而且这件事也很难,我相信这些年里无数游戏设计师都想做一款这样的游戏,别的不说,大家都知道女性玩家数量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而最后只有王者荣耀成功了,当然这个成功可能更多是缘于运营推广等方面。

游戏一直在往移动端为代表的轻度化和主机端为代表的重度化两个极端发展,试图探索尽头处有没有更广阔的空间。重度游戏门槛高,但核心玩家忠诚度高;轻度化的游戏容易吸引海量用户,但玩家几乎谈不上什么忠诚度。这也是为什么王者荣耀知乎口碑这么差的原因,很难指望它的那些用户写长篇大论为它说话。

因此往往是轻度化的游戏赢商业,核心向的游戏赢口碑。商业上的成功这是人家应得的,而且就算你看不顺眼也拦不住,但是口碑这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后者能赢。去年TGA把年度最佳游戏颁给了守望先锋而非神秘海域4,很多人(包括我)非常失望,就是因为这打破了两者的平衡,守望先锋既赢商业又赢口碑,可能会对产业产生不好的导向,既然只要足够受欢迎就能名利双收,为什么还要冒风险费脑筋去挑战游戏设计的边界呢?

顺便一提,因为我之前替神秘海域4说话,很多暴雪粉丝私信喷我。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又在喷王者荣耀,对比一下他们的言论,还真是有些意思。像这样的同学就很单纯,只要不对我的口味我就喷,不过根据喷的对象换换词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