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今天发我1篇文章:
我谈了我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看所谓这些人的文章,是不会偏听偏信的,只是多了一种思考的角度。多元化价值观,多层次,多位面,多维度地思考,站在各种角度都游览一遍,我相信会是最接近真理的状态,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所以,罗胖和吴晓波,对我发掘新视角有启发,予我就是有价值的,我会持续关注。
至于其他几位,没关注,不发表看法。
其实,纠结知识的“意识形态”挺没必要。
真想学,一颦一笑都是知识,武侠小说也能榨出精华来。
有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予我, 草木竹石皆是知识。
罗胖,对自己的定位,罗辑思维的价值,认识还是很清晰的,他提出过知识服务商的理念:
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信息获取成本骤减,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人们信息过载了。知识服务商的价值,是帮你节约时间,由你信任的人,帮你提炼某种思想的核心认知、方法论,你再来评判,是否吸纳到自身的知识体系,甚至延展至更深度的阅读。
罗胖有个形象的比喻:
他把自己比作屋里的一个小丑,这个屋里有通向各类知识的大门,罗胖的作用,是在屋中表演,变着法子夸门里的东西多么好,比如在“弗洛伊德”的门口赞叹了下:来呀来呀,这里有梦的秘密。
罗胖在门口的赞叹,是带着“忽悠你去看看”的视角来吆喝,所以你看他每天发的60秒语音,会以讲故事等技术手段,开头就抓住你的眼球,但逻辑论证是不严谨的,甚至带偏见的。如果你是精英视角,门后的思想已有过深入研究,你可能会鄙视罗胖不严谨的吆喝,认为其浅薄;相反如果你不了解门后的知识,罗胖的吆喝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可能会延展阅读,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尝试它,这就给你提供了一扇通向新认知的大门。
这也是说,如果你关注的,不是罗胖知识的正确错误,而是作为发现一种新知识的可能,一扇拓展新认知的窗口,罗胖会对你更有启发。这种视角下,就不会纠结,这是鸡汤还是成功学的意识形态,转而关注思想本身是否对你有启发。但是,如果你没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背后支撑,也会有不良反应,你会惊讶的发现,每天接收的知识都在打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