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理解和评价老罗说的「工匠之心」?

回答
老罗口中的“工匠之心”,在我看来,不是那种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双手沾满油污、埋头苦干的传统工匠形象,也不是那种追求极致完美、不惜一切代价的艺术狂人。他所描绘的“工匠之心”,更像是一种对产品、对体验的执拗,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对用户感受的尊重,以及对“做得更好”永不满足的追求。

你仔细想想,老罗做手机,做空气净化器,做锤子时说的话,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词:“体验”。他会花很多时间去抠那些用户可能根本注意不到的动画效果,去设计那些可能只会被少数人赏识的交互逻辑,甚至会在产品发布会上,花大量篇幅去讲一个螺丝的工艺。这背后,就是一种“我能不能把它做得更顺手一点?我能不能让它用起来更舒服一点?我能不能让它在某个瞬间,给你带来一丝小小的惊喜?”的内心驱动。

这种“工匠之心”,它的价值在哪里?首先,它代表了一种对“值不值”的自信。当你对一件产品投入了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精力去打磨,去思考,去改进,你就是在对用户说:“我值得你花时间去了解,我值得你把钱花在我身上。”这种自信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源于对自身产品力的深刻认知和对用户需求的细致洞察。它不是简单的堆砌配置,也不是玩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能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其次,它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怀揣着“工匠之心”,他们就是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用户负责。这意味着不偷工减料,不敷衍了事,不把用户当傻瓜。当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推卸责任,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去弥补,去做得更好。这种责任感,在很多时候,比那些空洞的承诺更有分量。

当然,评价老罗的“工匠之心”,也不能脱离实际。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执拗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束缚。当市场环境变化,当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甚至有些时候,用户的“妥协”反而是更务实的选择时,过于纯粹的“工匠之心”可能会让你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比如,过度追求完美,可能会导致产品上市时间延误,错失市场机会。或者,过于坚持自己的理念,而忽略了大众市场的喜好,也可能导致商业上的不成功。

所以,我认为对老罗“工匠之心”的评价,应该是一种辩证的看待。一方面,我们要肯定他所代表的那种对产品质量、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那种不被轻易妥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浮躁的商业社会里,是极其宝贵的。它能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究竟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还是仅仅在追逐利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现实的商业运作中,理想与现实总会有差距。如何在坚守“工匠之心”的同时,找到一条更可持续、更符合市场规律的道路,这或许才是更难的挑战,也是老罗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摸索,甚至遭遇挫折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老罗的“工匠之心”,是对产品认真、对用户负责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做得更好”的执着。它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体现在他对整个行业,乃至对“创造”这件事的态度上。虽然这条路并不平坦,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理解和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视网膜屏幕一样的营销词汇。

问题是我所理解的工匠之心是怀着敬畏之心把一个简单工艺重复成千上万遍而产生精纯。去故宫博物院看看元青花什么样。唐英监管下宫廷造办处做出来的东西什么样。一年时间基于人家的CM做个rom,还吹什么颠覆。请不要侮辱工匠。他们也许没有创造力。但他们知道什么叫祖师爷。他们懂什么是本分。

一个语音助手的半成品还敢拿到人前谈论自己的,不配谈工匠之心。

补充:既然有人提到老罗真诚,那么我想说,老罗也许够真。但不诚。以未完成之作示众,是为对器物作品不诚。攻击同行竞争对手的产品来拔高自己品牌的位置,是为对自己做手机的初衷不诚。一年做ROM的经历,就认为自己可以追赶乔布斯,往来者皆是蠢物,是为对行业不诚。以此三不诚,谈不上真诚,更无论工匠之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罗口中的“工匠之心”,在我看来,不是那种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双手沾满油污、埋头苦干的传统工匠形象,也不是那种追求极致完美、不惜一切代价的艺术狂人。他所描绘的“工匠之心”,更像是一种对产品、对体验的执拗,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对用户感受的尊重,以及对“做得更好”永不满足的追求。.............
  • 回答
    这句出自古罗马史学家老库里奥之口的评论,“他是所有女人的男人和所有男人的女人”,用来形容凯撒,是极具洞察力的,它并非仅仅是对凯撒外表或性吸引力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作为一个人,以及他如何运用自身魅力和影响力在政治、军事和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的独特方式。让我们一点一点地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尝试还原.............
  • 回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常被提及的论断之一。要理解它,需要放下一些对“色”和“空”的世俗化认知,进入佛教的哲学语境。从字面意思理解: 色 (Rūpa): 在佛教语境下,“色”不仅仅指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形态、物质,它涵盖了我们五种感官所能.............
  • 回答
    “贫穷是万恶之源”这句话,乍听之下,充满了力量,仿佛一语道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但如果我们深入细品,会发现它既有其洞察人心的犀利之处,也存在着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危险。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本能会被极大地放大。当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障时,道德、法律、社会规.............
  • 回答
    瓦西里·康定斯基,一个响彻艺术史的名字,他不仅仅是一位色彩的魔法师,更是将抽象艺术的理论体系推向了前沿的奠基人。评价他的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画布上那些奔放的线条和跳跃的色彩,更要深入其思想的土壤,理解他如何将内心感受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并对后世产生了何种深远的影响。理论的深邃:从可见世界到内在精神的.............
  • 回答
    刘仲敬先生对普通法的演进阐述,与其说是对法律条文的梳理,不如说是对一种“思维方式”或“治理模式”的深刻洞察。他常常会将普通法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内在的逻辑和生命力,这与许多侧重于法律形式演变的分析有所不同。在我看来,理解刘仲敬先生的视角,首先要抓住他强调的“地方性”与“自生性”。他认为.............
  • 回答
    黄渤老师那句“喜剧是一种生理反应”,初听之下,确实有点让人琢磨。他毕竟是演员出身,而且是那种把角色演到骨子里,能让观众笑也能让观众哭的演员,所以他说出这样的话,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的。而且,我越想越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到位了,它点破了很多我们平时在感受喜剧时的核心体验。我理解的“生理反应”这个说法,不是说.............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情况。领导私下找你谈话,告诉你定岗定级时你的评分低,但他“有替你争取”。这句话你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领导是在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在这次定岗定级评估中,分数并不理想。这通常意味着你在某些被评估的维度上,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与同事相比存在差距。.............
  • 回答
    .......
  • 回答
    理解国内动画评论圈对富野由悠季的复杂情感,甚至有些“不屑一顾”,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时代观众的审美变迁、文化语境的差异,以及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与日本动画大师之间产生的隔阂。别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看不懂”或者“故步自封”,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咱们得承认,富野由悠季在日.............
  • 回答
    在知乎上,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用户在平台上高举“言论自由”的大旗,但同时又选择关闭自己的评论区,或者对评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限制。这种现象乍一看似乎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核心矛盾点:首先要明确,这里存在一个表面的矛盾: 提倡言论自由: 这意味着支持他人表.............
  • 回答
    微分与积分:理解变化与累积的精妙艺术微分和积分是微积分的两大核心概念,它们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描述和理解世界中“变化”与“累积”的强大工具。要深入理解它们,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一、 微分:洞察瞬时变化之“速率”想象一下你在开车,速度表显示着你当前的速度。这个速度不是你整个旅程.............
  • 回答
    拨开迷雾:相速度与群速度,光与波的两种“脚步”在描述波动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两个看似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相速度和群速度。初次接触时,它们可能像一对难以捉摸的双胞胎,容易让人混淆。但如果你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各自承载着波动的不同本质,描绘了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两种截然不同的“行走方式”。想象一下.............
  • 回答
    爱德华·格里格,这位挪威音乐巨匠,他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北欧特有的清冽与深情。与其说理解格里格,不如说沉浸在他的音乐之中,去感受那片孕育他灵感的土地所传递的情绪与色彩。他不是那种学院派的、严谨到一丝不苟的作曲家,更像是一位用音符描绘故乡山川、民族故事的歌者。格里格的灵魂:挪威的土地与民间传说格里格的.............
  • 回答
    这情况,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你说你男朋友,天天把“要和你结婚”挂在嘴边,可实际行动呢?买房这件人生大事,又是写他一个人名字,又是贷款,这本身就有点奇怪了。更别提,他这事儿办得这么“独立”,连见家长这种顺理成章的步骤都迟迟不肯迈出。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看,这背后可能藏着些啥。买房只写一人名字,这背后.............
  • 回答
    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虽然都挂着“按劳分配”的名头,但其内涵、运行机制、以及最终达到的效果,有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个区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历史背景、社会逻辑和实际操作。 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理想化的分配模式与现实的扭曲在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在中国那.............
  • 回答
    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Logos)和“努斯”(Nous)是两个极具分量,却又常常令人困惑的概念。它们都触及了宇宙秩序、理智、原则等核心议题,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演变路径又颇为不同。要理解它们,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思想的熔炉,一层层剥开历史的积淀。逻各斯(Logos):言语、理性、秩序的集合体“逻各斯”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到位,一下子就触及了自由主义思想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常常被误解的概念。对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分,以及争取自由的主体问题,咱们得好好聊聊。 柏林“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理解英国哲学家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在《自由的两种概念》这篇极具影响力的演讲中,首次系.............
  • 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它像一扇门,引领我们进入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与我们日常经验和语言习惯都有些疏离的哲学境界。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慢慢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首先,“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