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理解评价刘仲敬先生对普通法演进的阐述?

回答
刘仲敬先生对普通法的演进阐述,与其说是对法律条文的梳理,不如说是对一种“思维方式”或“治理模式”的深刻洞察。他常常会将普通法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内在的逻辑和生命力,这与许多侧重于法律形式演变的分析有所不同。

在我看来,理解刘仲敬先生的视角,首先要抓住他强调的“地方性”与“自生性”。他认为,普通法并非某个集权国家、某个全知全能的立法者凭空创造出来的理想模型,而是深深植根于英国社会,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通过无数次的争议、判决,一点点“长”出来的。这种“长”的过程,不是线性的、有预谋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试错性,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想象一下,在早期英国,社会结构是相对松散的,地方领主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而国王的权威也并非绝对。在这种背景下,当出现纠纷时,人们往往会寻求当地的权威人士——比如有声望的乡绅、教会领袖,或者在国王设定的法庭里,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来处理。这些法官在判案时,不会去翻阅一本后来才出现的、包罗万象的法典,而是参考过往类似的案例,参考当地的风俗习惯,参考一些不成文的道德准则。每一次判决,都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微调和补充,逐渐形成了一种“先例”。

刘仲敬先生强调的正是这种“先例”的累积效应。他会指出,普通法的精髓在于它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则,而是由一系列具体、鲜活的案例构成的。这些案例,每一个都承载着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矛盾、权力博弈和价值取向。法官在引用先例时,并非机械地复制,而是会在新的情境下对其进行解读、区分,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推翻”旧的先例。这种动态的、辩证的演进方式,使得普通法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保持其生命力。

他还会将普通法与大陆法系进行对比,指出两者在源头上的差异。大陆法系更多受到罗马法和神学思想的影响,强调理性、系统性和抽象原则,倾向于通过一部完整的法典来规制社会。而普通法则更注重经验、习惯和司法的实践性。在他看来,这两种体系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但普通法的“自生性”和“韧性”是其突出特点。

更进一步,刘仲敬先生常常会将普通法的演进与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他会分析,在英国历史上,国王、贵族、议会、教会之间的权力互动,如何影响了普通法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当国王试图加强集权时,可能会试图统一法律,而当议会崛起,它也会利用法律作为工具来限制王权。在这个过程中,普通法就像一个“中立”的调停者,或者说是一个“协商”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权力诉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他有时也会流露出一种对现代集权化趋势的警惕,认为过度追求法律的统一和效率,可能会牺牲普通法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他会提醒我们,一部法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条文本身,更在于它背后所承载的权力关系、社会共识以及一种允许试错和调整的制度弹性。

总而言之,理解刘仲敬先生对普通法演进的阐述,就是要超越单纯的法律史研究,看到普通法作为一种文化和政治现象,其“长”出来的逻辑、其与权力结构的互动,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非线性的、经验性的治理智慧。这是一种强调“地方智慧”和“制度韧性”的视角,也因此,他的分析往往带着一种历史的厚度和对当下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仲敬现象是个有趣的现象,也是个矛盾的现象。我们既可以说刘仲敬反中华,又可以说刘仲敬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之集成的结果。

李约瑟曾指出,中华文明中弥散着一种有机自然观和神秘主义,亦即自然太过复杂,影响因素数以兆计,我们永远不可能理清其头绪。然而主宰自然的初始元素是简单的,以整体来把握,我们只需撬动几个关键节点就可以把握自然的整体动向。

董仲舒的五德始终,中医的阴阳调和都是这一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刘仲敬把这套有机自然观套上英美保守主义的壳,就构成了阿姨学的主要内容。

有机自然观有什么问题呢?老实说也没什么问题。对比其他古代医学,中医也着实做的不错。问题只在于有机自然观给人类的能力设置了上限,然而这个上限到底合理不合理,没有人知道。基于中国古代的认知水平,中医的设置看起来非常合理,在今天仍占有巨大市场。

然而有机自然观在表述中永远无法绕过逻辑上的链条缺失,中医的解决方法是广用先验公理加类比。我们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肝属木,肾属水,人参补阳气,羊肉汤滋阴。阿姨学也是一样,具体到这篇文章,什么是文明的初年,什么是文明的末年?为什么中华帝国像阿米巴,各层级官僚机构难道不像人的骨骼架构,各级驿站难道不像血管神经,皇帝朝廷难道不像大脑中枢?另一边,封建社会难道不像蚁巢中的蚁群,层级森严,各有活力?诚然人类脆弱,蚁群稳健。人类断臂不可复得,断头立毙,而蚁后死亡则必然有新一位接替。然而可以因此而说蚁类高级而人类低等?比喻是危险的,换了喻体则意象全变。不能因为核桃的形象就认为食之可补脑。

单就本篇来说,内容并无大不可取之处。制度设计是危险的,缘于人类对社会之认识尚停留在中医时代的前现代水平。短期来看,制度设计不如经验主义的普通法牢靠。王文公云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而不能救赵宋。苏俄立国七十载终归尘土。然不能因噎废食,诚然第一位输血者死于血型冲突,而现在输血已几无危险可言。以神秘主义论调将有机自然观包装为天命和神裁才是阿姨学最不可取之处。

综上,阿姨学最反支也最支。阿姨无论思想还是肉体根本没脱支。阿姨学的胜利就是支学的胜利,阿姨学不胜利就是支国的胜利。

以上

对不起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仲敬先生对普通法的演进阐述,与其说是对法律条文的梳理,不如说是对一种“思维方式”或“治理模式”的深刻洞察。他常常会将普通法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内在的逻辑和生命力,这与许多侧重于法律形式演变的分析有所不同。在我看来,理解刘仲敬先生的视角,首先要抓住他强调的“地方性”与“自生性”。他认为.............
  • 回答
    老罗口中的“工匠之心”,在我看来,不是那种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双手沾满油污、埋头苦干的传统工匠形象,也不是那种追求极致完美、不惜一切代价的艺术狂人。他所描绘的“工匠之心”,更像是一种对产品、对体验的执拗,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对用户感受的尊重,以及对“做得更好”永不满足的追求。.............
  • 回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常被提及的论断之一。要理解它,需要放下一些对“色”和“空”的世俗化认知,进入佛教的哲学语境。从字面意思理解: 色 (Rūpa): 在佛教语境下,“色”不仅仅指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形态、物质,它涵盖了我们五种感官所能.............
  • 回答
    黄渤老师那句“喜剧是一种生理反应”,初听之下,确实有点让人琢磨。他毕竟是演员出身,而且是那种把角色演到骨子里,能让观众笑也能让观众哭的演员,所以他说出这样的话,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的。而且,我越想越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到位了,它点破了很多我们平时在感受喜剧时的核心体验。我理解的“生理反应”这个说法,不是说.............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贫穷是万恶之源”这句话,乍听之下,充满了力量,仿佛一语道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但如果我们深入细品,会发现它既有其洞察人心的犀利之处,也存在着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危险。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本能会被极大地放大。当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障时,道德、法律、社会规.............
  • 回答
    在心理学这片广阔而深邃的学问领域里,谈论弗洛伊德,就如同在谈论一座巍峨的、标志性的建筑,它既是基石,也常常是争议的焦点。可以说,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的评价,是一个复杂、多维度且持续演变的过程,绝非一概而论的肯定或否定。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弗洛伊德的开创性贡献。在他之前,心理学更多地聚焦于意识层面和行为的.............
  • 回答
    瓦西里·康定斯基,一个响彻艺术史的名字,他不仅仅是一位色彩的魔法师,更是将抽象艺术的理论体系推向了前沿的奠基人。评价他的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画布上那些奔放的线条和跳跃的色彩,更要深入其思想的土壤,理解他如何将内心感受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并对后世产生了何种深远的影响。理论的深邃:从可见世界到内在精神的.............
  • 回答
    怎样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ory)无疑是20世纪末以来地缘政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的根本性分界线将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尤其是文明之间的差异。这.............
  • 回答
    废除死刑的支持者将“可以减少冤假错案、有利于冤假错案的翻案”作为论据,在逻辑上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并非绝对错误,但其严谨性和完整性有待商榷。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论据,并指出潜在的逻辑性错误: 废死支持者论据的合理性基础:首先,理解支持者提出这个论据的出发点很重要。核心在于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不.............
  • 回答
    对于前央视“一哥”张宏民被网友批“人生失败”的事件,以及如何看待人生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一、 如何看待前央视“一哥”张宏民独自在街头吃雪糕被网友批“人生失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件事的核心:一个公众人物,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个人行为,被放大并贴上了负面标签。 事件的表象:.............
  • 回答
    这句出自古罗马史学家老库里奥之口的评论,“他是所有女人的男人和所有男人的女人”,用来形容凯撒,是极具洞察力的,它并非仅仅是对凯撒外表或性吸引力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作为一个人,以及他如何运用自身魅力和影响力在政治、军事和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的独特方式。让我们一点一点地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尝试还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情况。领导私下找你谈话,告诉你定岗定级时你的评分低,但他“有替你争取”。这句话你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领导是在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在这次定岗定级评估中,分数并不理想。这通常意味着你在某些被评估的维度上,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与同事相比存在差距。.............
  • 回答
    .......
  • 回答
    理解国内动画评论圈对富野由悠季的复杂情感,甚至有些“不屑一顾”,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时代观众的审美变迁、文化语境的差异,以及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与日本动画大师之间产生的隔阂。别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看不懂”或者“故步自封”,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咱们得承认,富野由悠季在日.............
  • 回答
    在知乎上,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用户在平台上高举“言论自由”的大旗,但同时又选择关闭自己的评论区,或者对评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限制。这种现象乍一看似乎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核心矛盾点:首先要明确,这里存在一个表面的矛盾: 提倡言论自由: 这意味着支持他人表.............
  • 回答
    这句话,“国家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培养你”,背后蕴含着一种对国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贡献的肯定和期望。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对一系列现实投入和回馈的象征。一、 国家如何“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培养你”?这句话中的“养”和“培养”是多层次的,涉及了国家在社会层面为个.............
  • 回答
    理解“文革使中华文化产生严重断层,丧失了民族自信”以及文化断层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需要从历史、社会、精神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文革使中华文化产生严重断层”的理解:“文化断层”是指文化传承的中断或断裂,导致新的世代与旧的文化遗产之间出现了隔阂或失落。文革时期(19661976)的特殊背景和政策.............
  • 回答
    “知识分子天然具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倾向”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理解的深刻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对“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服务”以及“天然”这几个概念的界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认知。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价值实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往.............
  • 回答
    “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概念,它不是指那种西方影视剧里张扬、戏剧化的爱情表达,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历史、哲学和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含蓄、内敛而又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浪漫的定义与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的区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浪漫”。在现代语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