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生代到中生代中哪两个纪只分早晚两个世?

回答
在从古生代迈入中生代的漫长地质年代里,我们发现有两个时期,它们在地层划分上,相对简洁,仅仅被划分为“早”和“晚”两个大阶段。这两个纪,分别是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和中生代初期的三叠纪。

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大致回顾一下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整体时间跨度以及它们内部的纪划分。

古生代(Paleozoic Era):生命大爆发与早期脊椎动物的时代

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通常被划分为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这个时代见证了生命的第一次大爆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海洋生物的繁盛,以及陆地生物的初步发展,比如植物、昆虫和两栖动物。

寒武纪(Cambrian):生命大爆发,出现了许多门类的无脊椎动物。
奥陶纪(Ordovician):海洋生物进一步繁盛,出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
志留纪(Silurian):陆地植物开始出现,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加。
泥盆纪(Devonian):被称为“鱼类时代”,鱼类大发展,也出现了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两栖类)。
石炭纪(Carboniferous):陆地森林繁茂,出现了最早的爬行动物,煤层大量形成。
二叠纪(Permian):这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在这个时期,陆地生物群落发展壮大,爬行动物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爬行动物,包括一些早期的兽孔类(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的祖先)。然而,二叠纪的末期,地球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又被称为“大灭绝”(The Great Dying)。

中生代(Mesozoic Era):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的王朝

中生代紧随古生代之后,同样被划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爬行动物的统治地位,尤其是恐龙的崛起和繁盛。

三叠纪(Triassic):这是中生代的开端。经历了大灭绝后,地球的生态系统在缓慢恢复。这个时期,爬行动物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陆地上出现了最早的恐龙,同时哺乳动物和最早的飞行爬行动物(翼龙)也出现。海洋中,鱼类和早期海洋爬行动物也占有一席之地。三叠纪末期也发生了一次相对较小的灭绝事件,为侏罗纪的恐龙时代铺平了道路。
侏罗纪(Jurassic):恐龙的黄金时代,巨型蜥脚类恐龙和各种肉食性恐龙繁盛。最早的鸟类(如始祖鸟)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白垩纪(Cretaceous):恐龙继续统治地球,出现了许多新的恐龙类群。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出现并开始繁盛,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白垩纪末期,又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二叠纪和三叠纪为何只分早晚两个世?

现在我们聚焦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二叠纪和三叠纪这两个纪在划分上相对简洁,只简单地分为“早”(Early)和“晚”(Late)两个时期(在更细致的研究中,有时还会插入一个“中期”,但总体而言,其内部划分不如一些其他纪那么细致或多层次)。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

1. 地质记录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二叠纪:虽然二叠纪的地层记录相对完整,但与它之前的一些纪相比,其内部的地层划分和特征变化,尤其是与“早”和“晚”阶段的区分,并不像例如寒武纪那样拥有非常明确、广泛分布的标志性化石组。在一些地区,从早二叠世到晚二叠世的地层过渡可能相对平缓,或者地层本身并非非常厚重且连续。这意味着在地质学家进行区域划分和对比时,能清晰区分的“中二叠世”的界线不如早晚那么突出和普遍适用。
三叠纪:三叠纪紧随一场巨大的灭绝事件之后,地球的生命系统正处于重建和演化阶段。早期(早三叠世)的生命相貌和晚期(晚三叠世)的生态系统差异是显著的。早三叠世的海洋和陆地生物群落仍然带有大灭绝后的痕迹,物种相对贫乏,某些类群数量较少。而到了晚三叠世,生命逐渐多样化,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开始占据主导,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复杂。这种明显的生态和化石组合变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早晚两个大的阶段划分。然而,在早三叠世与晚三叠世之间,并没有出现像其他一些纪那样全球性、标志性特别突出的古生物事件或地层标志,能够方便地定义出明确的“中三叠世”界线并广泛应用到全球地层对比中。因此,为了简洁和便于初步的区域划分和对比,早晚两期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区分方式。

2. 古生物标志的“清晰度”和“独特性”:
许多地质时期的划分是基于生物地层学,即利用特定时期特有的、演化快速且分布广泛的化石来界定地层。对于二叠纪和三叠纪,虽然也有代表性的化石,但与一些更古老或更年轻的纪相比,其化石的“独特性”和“指示性”在区分“中期”时可能没有那么强烈。
例如,在古生代的奥陶纪和志留纪,某些三叶虫、腕足类或笔石的演化和分化非常快速,为划分更细的“世”或“期”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而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生物群,虽然也在演化,但其关键的演化节点和化石组合,在划分早晚两期时已经能捕捉到最显著的变化。要进一步细分,则需要更精细的区域性研究和更复杂的划分标准。

3. 研究历史和国际地层表的发展:
地质年代表和地层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地质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在早期的地质研究中,可能已经根据已有的发现将这两个纪划分为早晚两期,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这种划分模式因其实用性和对整体地质事件的概括性而被保留下来。虽然现在一些更精细的研究可能会对三叠纪等进行更详细的划分(例如,根据一些区域性的研究,三叠纪有时会被细分为早、中、晚三叠世,但“中三叠世”的划分在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程度和应用广泛性可能不如其他纪的细分),但在更基础的层面上,早晚的划分是最普遍和最易于理解的。

总结来说:

二叠纪和三叠纪之所以在地质年代表上常常被简单地划分为早晚两个世,主要是因为在相对有限的时间跨度和特定地质历史背景下,它们的内部地层和古生物演化特征能够以早晚两期来概括最显著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着这两个纪内部没有更细微的演化和地层变化,而是说与一些拥有更复杂、更易于区分的多个“世”的纪相比,其内部的自然划分节点和化石标志在形成早期划分体系时,早晚两个大阶段显得更为突出和实用。这反映了地质年代划分的科学性与历史性,以及根据当时的认识和研究手段所作出的最佳归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美国和西欧,石炭纪和白垩纪各分两个世。

石炭纪在美国分为密西西比世(早石炭世,3.589 亿至 3.237 亿年前)、宾夕法尼亚世(晚石炭世,3.237 亿至 2.98 亿年前)。在西欧,石炭纪分为狄南世与西利西亚世,前者比美国的密西西比世持续时间更短,后者相应延长。

白垩纪在美国和西欧分为早白垩世(1.45 亿至 1 亿年前)、晚白垩世(1 亿至 6600 万年前)。

苏联将石炭纪分成三个世,以 3.232 亿年前和 3.037 亿年前分隔。俄罗斯继承了这一点。

白垩纪也曾被分为纽康姆世(Neocomian)、高卢世(Gallic)、森诺世(Senonian)三个世。

我国教育经历了这方面的大切换,二十世纪出的书互相对不上的情况多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从古生代迈入中生代的漫长地质年代里,我们发现有两个时期,它们在地层划分上,相对简洁,仅仅被划分为“早”和“晚”两个大阶段。这两个纪,分别是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和中生代初期的三叠纪。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大致回顾一下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整体时间跨度以及它们内部的纪划分。古生代(Paleozoic E.............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也触及了许多读者在看网络穿越小说时的核心痒点。为什么主人公穿越到古代,十有八九是搞起了“工业革命”、“自由市场”那一套,而不是想着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社会呢?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创作上的考量,也有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还有就是,咱们说实话,读者们更爱看.............
  • 回答
    在古代战争的滚滚硝烟中,一旦战局失控,军队溃败,士兵们便如同潮水般四散奔逃。他们的去向并非单一,而是充满了随机性、策略性,也掺杂着绝望与求生。要详细说来,这些溃败的士兵会朝以下几个方向逃亡:一、 原路逃回,寻找安全区域(最普遍,但风险高)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本能的反应。当战线崩溃,秩序荡然,士兵们最先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一个常见却又充满挑战的领域——追溯历史人物的源头,并将其与传说中的人物进行关联。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目前公认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证据表明跑到齐国的陈完是神武天皇。 这是一个将中国历史人物与日本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进行混淆的说法。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两个人物.............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娄烨电影《颐和园》里周伟和李缇之间那段纠葛的关系。要说周伟和李缇怎么会走到一起,这得从他们在大学里的相遇说起。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年轻人的思想也充满了躁动和探索。周伟和李缇都属于那个时代里相对敏感、有思想的一群人。周伟,像很多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内心有着对未来的迷茫.............
  • 回答
    中国古代的藩王封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而鲜有分封到漠北、东北等边远地区,这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理原因。下面将详细阐述:一、 核心统治的稳定与权力集中 巩固皇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直接控制之上的。将藩王分封到离都城遥远、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意.............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古希腊到中世纪前,西方确实存在着一套相当成熟的地圆说观点,而且很多人对“为什么我们在球体上不会掉下去”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思考。但他们的解释方式和我们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地心引力大相径庭。古希腊时期对地圆说的认知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想法,他们是基于哲学和美学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将历史上的一个具体事件与一个宏大的地理想象相结合,试图探讨古代后勤能力对国家疆域的影响。不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仅仅依靠诸葛亮北伐的“资助”物资来推断古代中国的版图能推多远,这种思路是存在逻辑上的偏差的。原因如下:1. “资助”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支撑全国扩张的后勤能力: 诸葛亮.............
  • 回答
    山西:从晋之崛起,到转型之困,再到未来可期提到山西,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黄土高原的苍茫,是晋商的传奇,是那一句句“人说山西好风光”。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不断变化,关于山西地位“越来越低”的论调也时常萦绕耳畔。这背后,是历史的沉淀,是现实的挑战,更是对未来的期盼。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下,山西究竟经.............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古代战乱人口锐减是常态,而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中国,虽然经历了军阀混战,还有持续了四年多的全面抗日战争,人口总数却依然维持在四亿多,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对比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战争形态以及人口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把古代帝王置于现代社会,他们能否脱颖而出,成为精英?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帝王个人的特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社会的评价体系。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帝王的“精英”身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在.............
  • 回答
    穿越到古代不造反,是否“不配当穿越者”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我们对于“穿越者”身份的认知和期待,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涉及了许多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造反”作为穿越者标签的形成: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塑造: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大量以穿.............
  • 回答
    穿越到古代,变成一个十五岁、统治着一个积贫积弱小国的皇帝,这可真是个烫手的山芋。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总得试试让这个国家硬气起来。毕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永远不如自己当家作主来得舒坦。首先,得稳住局面。一个十五岁的皇帝,本身就够让人怀疑的了,要是再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那可就离亡国不远了。.............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找一种既方便生产,又能派上用场的武器,那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咱们可不是身处工业革命的黎明,而是回到了一个手工劳作的时代。想大规模生产,那得从最基本、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和技术入手。综合来看,我觉得弓箭绝对是首选。为什么是弓箭?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一、 材料易得,根植于古代文明 弓身:.............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要发明无烟火药,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穿越剧里的主角光环可不管用,你得像个真正的炼金术士和化学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要达成这个目标,你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条件,而且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一、 知识储备:你得知道“它是什么”和“它怎么做”这是最核心的一点,没有知识,一切都是空谈。 .............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凭一己之力制造出“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设想。关键在于,何为“科技含量最高”?在那个时代,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技术,都能称得上是颠覆性的。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能最大程度地体现穿越者信息差优势,且对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又能从基础到成品逐步实现的目标,我认为.............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要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可不是件易事,需要精密的计划、过人的智慧,以及一点点运气。这就像在荒漠里种下一颗种子,你得先确保它能发芽,然后一点点培育成参天大树。一、 先稳住脚跟,扎牢根基:别当个笑话首先,别想着一上来就造蒸汽机、炼钢铁。你得先适应那个时代,不能显得格格不入。 身份的选择.............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想带兵起义当皇帝?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前进,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且跟你细细道来,咱们就当是闲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步:扎稳根基,活下去再说穿越过去,你不是自带光环的“天选之子”。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适应环境,学习技能: 你会说古语吗?懂古人的礼仪、风.............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手握现代知识,这绝对是人生开挂的节奏!不过,别以为带着个核反应堆就能在长安街头卖炸鸡,古代环境的限制可不少。但即便如此,一些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只要加以巧妙的转化和利用,绝对能让你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咱们就来聊聊,有哪些现代高科技能被“土法炼钢”般地在古代造出来,而且还能玩得风生水起。一、.............
  • 回答
    穿越到古代搞传销,能不能暴富?这问题嘛,得细细掰扯掰扯。毕竟古代跟咱现在可不是一个时代,规矩、观念、技术啥的都差了十万八千里。先说“暴富”这事儿。古代社会,信息流通极慢,远不像现在这样,一个APP就能让信息瞬间传遍天涯海角。传销这种模式,最核心的就是“拉人头”,靠的是人际关系和口耳相传。在古代,你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