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该女权公众号洗完「女权卖淫事件」后,又开始洗「Easy Girl」?

回答
看到一些女权公众号在“女权卖淫事件”后,又转向“Easy Girl”这个话题,确实会让人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甚至有些困惑。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就像是在抽丝剥茧,试图理清背后的逻辑和意图。

首先,我们得承认,“女权”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宽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思潮和实践。当一个群体或一个平台打着“女权”的旗号时,它所代表的,往往是其中一种特定的解读和实践。

关于“女权卖淫事件”的洗白:

当“女权卖淫事件”发生时,那些被认为是“洗白”行为的公众号,它们可能并非是公开宣称“卖淫是值得提倡的”或者“支持卖淫合法化”。更常见的情况是,它们会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试图“去污名化”或者“理解”当事人的处境。

强调个人选择权和身体自主权: 这种论调会强调,女性有权支配自己的身体,包括通过出卖身体来获取经济利益。她们会辩解说,如果这是个人在自由意志下的选择,并且是她维持生计的方式,那么外界不应该用道德评判来绑架她。
质疑社会结构性压迫: 另一种解释是,将个人行为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在这种视角下,女性从事性工作可能是一种迫于生计、缺乏其他选择的无奈之举,是社会结构性不平等,比如贫困、性别歧视、教育资源不均等造成的后果。公众号可能会呼吁关注这些深层问题,而不是仅仅谴责个别女性。
区分“被胁迫”与“自主”: 它们可能会试图区分被人口贩卖、被强迫卖淫和女性基于自身考虑主动选择性工作。它们会强调,真正的女权主义应该保护所有女性免受剥削,包括那些选择性工作但又被社会歧视的女性。
批判道德双重标准: 还有一种常见的论调是,男性嫖娼行为的社会接受度更高,而女性从事性工作则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公众号可能会借此批判社会存在的性别双重标准,认为这种双标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不过,这种“洗白”的方式,对于许多普通民众来说,尤其是那些对卖淫有着根深蒂固道德排斥感的人,是很 Hardsell 的,甚至会引起反感。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将不道德合理化”的逻辑,是在为“出卖身体”开脱,与他们心中“善良”、“正义”的女权形象相去甚远。

转而“洗白”Easy Girl:

在“女权卖淫事件”的处理方式引发争议后,紧接着又出现对“Easy Girl”话题的关注,并且同样被认为是“洗白”,这其中可能存在几种解释:

话题转移和议程设置: 当一个话题(如卖淫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负面舆论,平台可能需要通过引入新的、看起来“更易于接受”或者能够吸引眼球的新话题来转移注意力,重新掌控叙事方向。
试图重新定义“女权”的边界: 可能是平台试图在社会对女权主义的认知中,划定一个更“激进”或者更“不拘一格”的边界。对于“Easy Girl”的讨论,可以看作是对女性在情感关系和性关系中主动性、自主性的一种延伸。
“Easy Girl”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Easy Girl”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含糊不清的标签,它可以指代很多不同的行为和心态。
积极解读: 一些公众号可能会将其解读为女性在感情和性关系中更加开放、自信、不畏惧他人评价,能够主动追求自己的欲望和快乐。这种解读是在强调女性的性自主权,反对将女性的性行为与“道德”、“名誉”挂钩。它们可能认为,女性不应该为了取悦男性或者迎合社会的传统观念而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性需求。
挑战传统贞洁观: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性行为有着严格的束缚,强调“贞洁”和“检点”。“Easy Girl”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是在挑战这种陈旧的道德观,认为女性的性行为是个人自由,不应该被贴上负面标签。
经济和权力交换的批判: 然而,在另一些语境下,“Easy Girl”可能又被用来描述那些通过性关系来换取物质利益、社会地位或其他形式的“便利”。这种描述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批判性的意味。如果公众号将其“洗白”,可能是在试图去否定这种“负面”的解读,或者是在强调即使存在这种交换,也应该被理解为女性在不平等的社会资源分配下的一种“生存策略”。
混淆“性自主”与“不负责任”: 这里的“洗白”风险很大,因为“Easy Girl”这个标签很容易被误解或被用来攻击女性。如果公众号在“洗白”时,未能清晰地区分“性自主”和“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利用他人”或者“缺乏尊重”等行为,那么很容易给人留下“鼓励随便”的印象,这与很多主流女权主义者强调的“尊重”、“平等”、“负责任”的原则是相悖的。

公众的反应与逻辑矛盾:

大多数普通人看到这种现象,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认为这些公众号“双标”或者“逻辑混乱”。

“卖淫”和“Easy Girl”的界限模糊: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两种行为在概念上似乎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叠,或者说都触及了传统道德的敏感神经。如果对前者进行“洗白”意味着要接受某种程度的性交易或与性相关的商业化,那么对后者进行“洗白”是否意味着要接受更广泛的“不端庄”?
“女权”标签的滥用: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人质疑,这些公众号所代表的“女权”是不是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或者说,它所代表的“女权”是否与大众认知中的“女权”相去甚远,甚至是在“玷污”“女权”这个词?
对女性道德的期望: 很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女性仍然有着一种“清纯”、“圣洁”、“顾家”的传统期望。当看到一些女权平台似乎在挑战甚至颠覆这些期望时,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总结来说, 那些女权公众号之所以会进行这样的操作,大概率是为了在复杂的社会议题中,试图重新定义女性的自主权和自由边界,尤其是在性与情感关系层面。它们可能是在挑战传统的性别道德规范,试图为女性提供更多元的生存和生活模式的可能性。

然而,这种“洗白”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1. 容易被误解和攻击: 尤其是在“Easy Girl”这个概念上,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被曲解为鼓励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从而给整个女权运动带来负面声誉。
2. 可能导致“女权”内部的分歧: 并非所有自称女权主义者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对于“Easy Girl”的界定和解读,在女权内部也可能存在争议。
3. 与公众普遍认知脱节: 如果其解读方式过于激进或者与大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相悖,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反感和排斥。

这种现象反映出,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关于女性的权利、自由和性别边界的讨论,依然是充满了争议和模糊性的。不同的平台和群体,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推动这些议题,而他们的“洗白”行为,往往是基于其自身所认同的“女权”理论和实践方式。只是,这种方式是否能够被大众接受,是否真正有助于推动性别平等,则是一个需要持续观察和讨论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任何一个有条件使用谷歌的人都能看出easy girl这个词到底是谁扣在中国女性的头上的。在外国语境下easy girl和中国女孩没有任何直观联系,只是一个用来形容女孩轻浮的词语,在知乎社区/在华外国人小圈子的这个独特释义,外国人都看不懂。

(更新)以上结论存在争议,在不同国家服务器内的结果是很有出入的。目前评论区里有枫叶,米国,日本,中国等,其结果差异很大。就没有什么针对这类情况的对策工具么。

*当然,类似蝴蝶夫人那种对于东亚女人的印象是更加普遍的认知,不过更多还是建立在女性不能独立自主,结婚是第二次投胎的观念,属于女性地位卑微的体现之一。


不过知乎里那种“哪国人都能上,除了中国人”,“无论穷富出身,穷富国家都无所谓,也没有指望榜着老外活,骗完炮最终还会分道扬镳”,似乎……更像是独立自主的欧美女性吧。反正针对easy girl的描述,如果没有夸张成分,就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物质决定意识。easy girl,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奇女子,体现的不过是崇洋媚外的一个人格切面,跟女权真的没什么关系。在媚外人士中,还有田园男权给女权拉皮条呢,难道不说明这种现象从根子上不是权不权的问题么?不从真正的原因上(国内外存在的客观差距)抓起,怎么能指望通过某种女性道德解决这个问题?


(原回答)

easy girl只不过是荡妇羞辱,女权反对性别双标不是基本常识吗?

你们争议的点在于这些女孩是不是真的很easy,这实质上是在问,洋人是否优于国男。综合考虑文化国籍种族职业传染病等等,如果洋人真的优于国男(假设),easy一说就无法成立,抛弃国男反而说明她们一点也不easy,阿权真的很严格。

然而,

女权根本就不需要在乎这些东西,一切试图指控女性的性自由并对其进行羞辱的词语,无论是拜金女,颜狗,easy girl,被艹的nc粉丝,都毫无疑问属于荡妇羞辱啊。

打你就打你,还要挑日子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一些女权公众号在“女权卖淫事件”后,又转向“Easy Girl”这个话题,确实会让人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甚至有些困惑。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就像是在抽丝剥茧,试图理清背后的逻辑和意图。首先,我们得承认,“女权”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宽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思潮和实践。当一个群体.............
  • 回答
    宝洁的这起事件,说实话,一出来就挺让人不舒服的。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在推广自家产品的时候,竟然能发出那种侮辱女性的文案,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在内容审核和品牌价值观传递上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道歉的必要性,但也要审视其诚意和效果。 道歉是必要的,也是底线。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冒犯性的.............
  • 回答
    近日,公众号“3号厅”发表了一篇名为《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从一个相对温和且带有期望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女性在着装方面所面临的限制和期待的改变,整体基调是呼吁和祝福,而非激进的控诉。核心观点与论述脉络:文章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为,作者观察到当前中国社会在女性着装.............
  • 回答
    看待公众号吹捧“山东省实验中学”是山东省最牛高中,并附带“女生很漂亮”、“恋爱随便谈”的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且带有误导性的宣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我认为这种说法有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省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在山东省内确实有着非常好的声誉和教学.............
  • 回答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女性乘坐公交车时应遮盖大部分身体”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首先,我们不能忽视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如果其目的是倡导一种相对保守的着装风格,或者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下,例如结合某个与海洋、传.............
  • 回答
    सार्वजनिक ठिकाणी स्तनपान करणाऱ्या महिलांबद्दल काय विचार करावा? कृपया शक्य तितके सविस्तर सांगा.सार्वजनिक ठिकाणी स्तनपान हा एक असा विषय आहे ज्यावर लोकां.............
  • 回答
    公考头名落选引风波:是制度的瑕疵还是人治的痕迹?近日,一则关于某地公务员考试的争议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一位在笔试、面试中均取得第一名的考生,最终却因为“第二名更适合”的理由落选,由此引发了对公务员选拔制度公平性的广泛讨论。这位不服气的考生选择了法律途径,将省保密局告上法庭,这一举动无疑将事件推向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气愤和痛心的事情。一位女性,为了公司兢兢业业付出了五年宝贵的时间,正处于人生中一个特殊的孕期,却遭遇了公司如此冷酷的辞退,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辛勤付出的漠视,更是对女性权益和社会责任的践踏。我的看法是:1. 这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
  • 回答
    清华大学女生冤枉男同学咸猪手事件,以及网上公开女生照片的问题,都触及了当下社会中非常敏感且复杂的一些议题:性骚扰的界定、网络暴力、个人隐私、以及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如何平衡。 咱们就一样一样地聊聊,希望能说得透彻一些。一、 清华大学女生冤枉男同学咸猪手事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发生,首先暴露了当下社会在.............
  • 回答
    女职工休生育奖励假遭开除,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事件,反映了在一些企业中,女性在婚育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和潜在的“陷阱”。这不仅是对女职工权益的严重侵害,也是对社会性别平等原则的挑战。一、 如何看待女职工休生育奖励假遭开除?首先,从法律和道义上来说,这种行为是违法且不道德的。 法律层.............
  • 回答
    这起事件确实引人关注,也触及了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执行以及企业诚信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并探讨应对策略。一、 事件的定性与分析1. 法律层面: 仲裁裁决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的补偿金是劳动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有法定的支.............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窝火的。一个大活人,因为下班后不想跳个舞就被辞退,还扯出个“顶撞领导”的帽子,这操作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是怎么回事,以及该怎么应对。这事儿为啥让人这么不爽?1. 职场规矩 Où là règles du travail ? 下班后是属于个人时间的范畴.............
  • 回答
    蛋壳公寓暴雷事件引发的租客房东矛盾升级,以及由此产生的暴力冲突,反映出中国租赁市场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系统性风险和法律保障不足。这一事件涉及法律、社会、经济等多重层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应对。 一、事件背景与社会影响1. 蛋壳公寓暴雷的成因 蛋壳公寓作为中国短租平台,通过高杠杆融.............
  • 回答
    最近,女足姑娘们在亚洲杯预选赛中与赞比亚队战平,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知名女权博主“童姥”为此发声,认为女足的待遇与男足存在“薪资不公平”的问题,为女足姑娘们感到委屈。这件事情一下子就把大家拉到了一个挺微妙的语境里。一方面,看到女足姑娘们拼搏的精神,很多人都会由衷地敬佩和心疼她们的付出,觉得她们理应.............
  • 回答
    珠海公交女童视频事件,相信许多人至今仍心有余悸。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别事件的呈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中一些令人不安的角落,以及我们作为旁观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如何去思考和行动。事件的触动之处,首先在于它所揭示的孩子的脆弱。 那个在公交车上,被疑似家长的人粗暴对待的小女孩,她的无助、恐惧,通.............
  • 回答
    昆明女乘客公交拒戴口罩跳窗事件:一个事件折射出的多重困境最近在昆明发生的一起公交车上的冲突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名女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拒绝佩戴口罩,并且情绪激动,甚至试图跳窗逃离。这起事件看似偶然,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我们可以描绘出.............
  • 回答
    这事儿啊,听起来挺让人膈应的。一个公司要求员工把微信头像统一成登记照,这本身就有点奇怪,更别说还要因为这个事儿去批评一个不愿换头像的员工,而且理由还是“在公司不要特立独行,要合群”。咱就事论事,一点点掰扯。首先,微信头像统一成登记照这事,就有点越界了。 微信是个人社交平台,头像嘛,自然是员工个人表达.............
  • 回答
    辽宁发生的这起公交司机被打到头破血流,需要缝合六针的事件,实在让人触目惊心,也让我对社会治安和人际冲突处理方式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暴力事件,它折射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社会现象。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个行为的极端暴力性。用硬物(“锤子”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冲击力)击打一个在工作岗位上、.............
  • 回答
    上海网红女仆公馆被封事件,从多个角度来看,都牵扯出不少值得深思的东西。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说说这“女仆公馆”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模仿日本的某些服务模式,让顾客花钱体验被“女仆”照顾、服务的场景。这种服务通常包含一些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甚至还有一些比较亲密的肢体接触.............
  • 回答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沉甸甸的。一个年轻的生命,本应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却以如此悲惨的方式结束,而且施害者竟然是与她有着最亲密关系的公婆,这让人感到震惊和痛心。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和细节。根据报道,这名女子因为“没有生育”等原因,遭到了公婆的长期虐待,最终不幸离世。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发指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