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还是太年轻了。
这是2005年的产品了,叫iRAM,不过不是做U盘用的,而是做硬盘用的。
当年还没有闪存盘,大家用的还是机械硬盘,这个东西的速度是立竿见影的。
当年的硬盘传输接口速度有上限,看起来不如今天的固态硬盘快,实际上这个速度还是很快的。
在当年处理器还比较慢的情况下,开机后几圈进入Windows XP的系统。
对于一直插电的台式机来说,这个东西是有一定实用性的,但是当年内存比较贵,为了快,成本还是太高了。所以这个东西发展了两代就没再继续。
现在,固态硬盘已经比机械硬盘快很多了。也比当年被接口封印的“内存硬盘”快很多。
又没有人用最新的内存发展类似的东西,准备专门的高速数据接口(通过软件,可以让笔记本电脑的内存虚拟硬盘,但是优势不大),所以就没人用这个东西了。
其实,就原理来说,内存的速度也不够快。
足够快是SRAM,现在工艺进步,已经可以做几十M的三级缓存了。如果系统足够精简,是可以在SRAM里面跑的。那才是飞快。
多说两句,不是加大三级缓存。而是说直接用先进工艺做一块或者几块大的高频SRAM。
专门设计高速数据通道,拿一块或者几块SRAM当储存器用。
成本会比较高,相当于256M存储。就是一个高档CPU的钱。
其实,PS3就只有256M内存,256M显存。
如果有人设计这种硬件,软件精简一下,自己形成生态,是可以在SRAM里面跑系统的。
再过两年估计有人得提案,在大街上弄一个固定电话,投币或扫码能用了是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