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TIKTOK可能会在未来48小时内出售给微软?

回答
关于TikTok可能在未来48小时内出售给微软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传闻,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表示担忧的背景下。以下是对这个事件的详细分析,包括其可能性、原因、各方立场、潜在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1. 事件背景与传闻的由来

美国政府的担忧: 长期以来,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首的政府一直对TikTok表达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数据安全: TikTok由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所有,美国政府担心中国政府可以通过TikTok获取大量美国用户数据,并可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间谍活动或影响美国政治。
国家安全: 由于TikTok的内容审核和算法可能受到中国政府的影响,美国担心其可能被用于传播宣传、审查特定内容或操纵美国公众舆论。
算法透明度: TikTok的推荐算法被认为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其工作原理不透明,增加了外界的担忧。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 为了应对这些担忧,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
威胁封禁TikTok: 在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曾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字节跳动在90天内出售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否则将在美国面临禁令。
寻求出售: 出售TikTok在美国的业务成为解决这一僵局的关键。
传闻的出现: 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字节跳动确实与一些潜在买家进行了谈判。微软是其中最积极和最显眼的潜在买家之一。关于“48小时内出售”的说法,很可能是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暗示谈判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临界点,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2. 出售给微软的可能性分析

微软的动机:
拓展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 微软在社交媒体领域一直缺乏一个类似Facebook、Instagram或TikTok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收购TikTok将为其提供一个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内容生态系统,大大增强其在数字娱乐和社交领域的竞争力。
利用AI和云技术: TikTok的推荐算法和庞大的用户数据对微软的人工智能(AI)和云计算业务(Azure)是极具吸引力的。微软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进一步优化TikTok的服务,同时也能从用户数据中学习,改进其自身的产品。
政治考量: 对于微软来说,在符合美国政府要求的同时获得一个全球领先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有助于提升其在美国政界和公众中的形象。
竞争优势: 收购TikTok可以阻止竞争对手获得这个宝贵的资产,并可能削弱其他科技巨头的市场地位。
交易的复杂性:
定价与估值: TikTok的估值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字节跳动和潜在买家之间在定价上可能存在分歧。
技术转移: 算法是TikTok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将其与数据一起安全地转移给微软,同时确保不被滥用,是一个技术和法律上的难题。
监管审查: 即使微软和字节跳动达成协议,交易仍需要经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等监管机构的审查。这可能是一个漫长且不确定的过程。
字节跳动的考量: 对于字节跳动而言,出售一个如此成功的全球性业务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们可能会寻求以最优厚的条件出售,并且可能对出售的范围(例如,是否包含算法)有自己的要求。
法律挑战: 字节跳动也有可能对美国的禁令或强制出售令提出法律挑战。

3. 各方立场和可能的进展

特朗普政府: 倾向于支持出售给一家美国公司,以解决其国家安全担忧。如果微软成功收购,这将是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科技竞争中的一次“胜利”。
微软: 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正在积极进行谈判。他们需要解决政府提出的安全担忧,并提出一个令字节跳动满意的交易方案。
字节跳动: 在巨大的压力下,可能不得不考虑出售。但他们会尽量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并且可能会寻求保留核心技术(例如算法),或者至少控制其未来的使用。
中国政府: 对强制出售TikTok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泛化和滥用。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限制技术出口,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4. 如果交易达成,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TikTok的影响:
用户体验: TikTok的用户可能会担心平台的内容和算法会发生变化。微软可能会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其平台策略。
数据安全: 在微软的管理下,用户数据理论上应该会受到更严格的美国法律法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政府的担忧。
内容审核: 微软可能会调整内容审核政策,以符合其公司价值观和美国的法律要求。
对微软的影响:
成为社交媒体巨头: 微软将获得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的全球性社交媒体平台,从而改变其在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数据和AI的增长: TikTok的用户数据将极大地丰富微软的数据集,助力其AI和云计算业务的发展。
法律和监管风险: 微软将承担起管理TikTok的巨大责任,并可能面临来自美国政府、欧洲监管机构以及用户的数据隐私方面的审查和挑战。
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
地缘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这次事件将进一步凸显地缘政治对全球科技格局的影响,科技公司将更加谨慎地处理跨国数据和业务。
市场格局: 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内容和社交领域。
数据主权讨论: 关于数据主权和数据流动的讨论将更加普遍和重要。

5.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48小时内出售”的说法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这种“48小时内”的说法很可能是基于消息人士的传闻或媒体的猜测。在科技巨头交易的复杂性下,精确预测交易达成的时间点非常困难。
谈判的策略: 这种说法也可能是谈判中一种释放信息或施加压力的策略。
关注事实而非猜测: 我们应该关注实际的公告和官方声明,而不是沉浸于猜测。即使“48小时内”的说法不准确,但出售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谈判和决策过程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总结

TikTok可能在未来48小时内出售给微软的传闻,是当时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科技市场博弈的一个缩影。微软有着强大的动机去收购TikTok,以拓展其业务版图和技术实力,而美国政府的压力也促使字节跳动考虑这一选项。

然而,交易的达成并非易事,涉及到巨额资金、技术转移、监管审查以及双方的战略考量。因此,尽管存在出售的可能性,但“48小时内”这个具体的时间点更多地反映了谈判的紧迫性和媒体的关注度,而非一个确凿的事实。

总而言之,看待此事需要保持理性,关注事实和发展,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商业、政治和技术因素。无论最终交易是否达成,它都将对全球科技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请注意:此信息基于2020年该事件发生时的普遍关注和讨论。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的时间点,TikTok在美国的运营状况以及与微软的关系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您需要最新的信息,请查阅最新的新闻报道和官方声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人只会被媒体消息牵着走,也不想想为什么沃尔玛敢在最后关头突然宣布加入竞争。

首先看下局势。

甲骨文与沃尔玛一起进入了谈判,甲骨文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可以想象得到,谈归谈,卖给它是作死,所以甲骨文来谈判也就是打打酱油。

微软因为自身业务属性,在党派支持上基本属于中立,比尔盖茨曾经八次为共和党,六次为民主党进行捐赠,虽然是共和党投入居多,但整体上属于中立。

沃尔玛的业务属性也是属于中立的,但是该家庭很擅长政治投资,家族在2016年以前,主力支持共和党,值得玩味的是,在2016年后,年轻一代加大了民主党的投入,但论及总投入来说,该家族老一辈成员,仍然主要投资给共和党。

因为微软因为业务属性,相对像一个稳定的天平,双方都很难左右微软的中立,而沃尔玛则是一个活动的天平,双方都可以各施手段影响沃尔玛的支持。

所以从成分构成上来说,沃尔玛与微软有真正相较不下的背景,甚至比起相对更加中立的微软更加有优势。

无论在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博弈支持方面,沃尔玛两方面都占尽好处,因为两个党派都可以试图去争取沃尔玛的投入倾向的余地。

在没有其它竞争者加入的前提下,Tiktok如果在未来48小时内能够达成成交,不是卖给沃尔玛,也是共同卖给沃尔玛加微软,如果纯粹卖给微软,别忘记了,后面有个特朗普盯着,特郎普八成会立即宣布个政策或法令,阻止这次成交。

user avatar

这回应该是真的了,今晚微软的股价一开盘就直线拉升了3%,估计是受益于这个利好消息。

字节这边倒是玩得一手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边高调宣布起诉,一边悄悄私下卖掉。

就商业策略而言,起诉也是为了更好的卖身,字节可能觉得并不寒碜,但却把之前为它起诉鼓掌叫好的人给恶心了一番。

其实字节从一开始传出要卖身之后,红杉、微软、推特、甲骨文等一众企业如同嗜血的狼群一样围食而来,微软终究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但收购价可能不会像最初的500亿美元那么高,最终可能会在100亿到300亿美元之间。

一、 为什么是微软

微软成为最终收购方,这一点并不意外。

根据外媒消息,字节完全退出TikTok之后,微软将接管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同时一些位于美国的字节跳动投资者也有机会获得这项业务的少数股权。与此同时,微软将负责保护美国用户的数据。

虽然盯着TikTok这块肥肉的潜在收购方不少,但微软可能是目力所及范围内最合适的那一个。它不是纯粹的资本方,也没有与字节直接竞争关系,身上的科技公司基因可能更能获得张一鸣的青睐。

而且,微软收购TikTok面临的监管障碍是最少的。

首先,微软在社交领域以及社交广告收益方面没有与TikTok相冲突的业务,收购后可以填补微软在这方面的空缺。

如果TikTok是被Facebook或者谷歌收购,那它们将面临更大的垄断指责和监管压力。要知道,7月30日的时候,Facebook、谷歌、亚马逊以及苹果刚刚接受美国方面关于垄断的质询。

二、卖身后的TikTok未来如何?

被微软收购之后,TikTok的运营和发展将缓解来自白宫方面的压力,但未来能否继承字节衣钵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继承目前的核心推荐算法机制。

根据调研机构App Annie的报告,目前TikTok在美国的月活用户在3000万左右,占全球受众的5%。42%的用户年龄在18-24岁之间,27%的用户年龄在13-17岁之间。也就是说,美国“Z世代”的用户,合起来占总用户群的69%,接近七成。

这个报告认为,在不被美国封杀的情况下,2020 年 TikTok的美国用户数量将达到 4540 万人,同比增长 21.9%。而在 2021 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220 万。

而且,在被传闻封杀前,TikTok依然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因广告收入增加,字节管理层预期2021年营收将达到60亿美元,而字节跳动自设的2020年营收目标约为280亿美元,TikTok占比达21%。

如果没有白宫的刁难,TikTok高成长性和高潜力,完全可以成长为又一个字节跳动。

无奈在政治的洪流面前,TikTok只是一粒被翻滚的泥沙。

说实话,对于TikTok的未来,我倒是希望它能继续成长,给Facebook多带来一些挑战和冲击,最好能教训一下扎克伯格。这厮翻脸比翻书还快,不停地在背后给我们捅刀子。

user avatar

注意一个事实

张一鸣从2020年3月去了美国,应该至今未退。住在DC,这地球两大强国伺候着。你说是去当质子呢,还在贾总作心得交流了呢?

封面来自路透社:
2020 年 3 月 4 日,张一鸣在美国加州。

而且著名火星论是以在美国写成内部信的形式发布的,张应该很久没有公开露面了?

张总你要被FBI之类软禁,被迫写还是别人代笔,你出来眨四下眼。

否则这样滑跪下去,回不回已经没意义了。

user avatar

28号我国商务部恰好发了新版的出口禁令,禁止出口项目新增了一个“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

基本上这买卖算是凉了,国家已经要动手帮张老板体面了——以前巨硬把TT砸在手里的概率是90%,现在上升到100%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TikTok可能在未来48小时内出售给微软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传闻,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表示担忧的背景下。以下是对这个事件的详细分析,包括其可能性、原因、各方立场、潜在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1. 事件背景与传闻的由来 美国政府的担忧: 长期以.............
  • 回答
    外国媒体关于“拜登政府撤销对 TikTok 及微信的禁令”的报道,无疑是近期科技和国际关系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看看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连锁反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撤销禁令”的背景和实质。 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决定。之前的特朗普政府.............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要禁止 TikTok 等中国应用程序?如果消息属实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2020年7月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TikTok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预示着中美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将进一步升级。要理解这.............
  • 回答
    字节跳动宣称将严格遵守《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及这对于TikTok收购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字节跳动宣称遵守《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解读与影响: 《目录》的性质与字节跳动的考量: 国家主权与安全: 《中国禁止出.............
  • 回答
    TikTok在美国遭遇用户集体诉讼,这绝对不是个案,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技术、法律、商业以及社会议题,绝非简单的“谁对谁错”。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拆开来看。首先,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是什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场关于“隐私与数据利用”的拉锯战。TikTok被指控做了几件事,而这些事是美国用户觉得.............
  • 回答
    关于明州黑人事件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而最近关于 TikTok 是否屏蔽相关关键词的说法,更是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和愤怒。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内容审核的透明度、平台责任以及言论自由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事件的表面现象:简单来说,有用户在 TikTok 上尝试搜索与“明州黑人事件”相关的关键词.............
  • 回答
    TikTok 方面表示,它将继续就美国商务部(DOC)的一项禁令提起诉讼,该禁令阻止了该应用程序在美国的运营。TikTok 称,商务部违反了其法定权力,禁令侵犯了该公司和用户的自由表达权。TikTok 的反对理由TikTok 认为,商务部禁令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超出了法定权力: TikTok 认.............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针对抖音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禁令可以说是风波不断,牵动着全球科技和地缘政治的神经。而在这场政治旋涡中,抖音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纽约洋基队达成了一笔高达1000万美元的赞助协议,这无疑是一次颇具意味的“ defiance ”(不屈服,蔑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这里面有什.............
  • 回答
    TikTok事件和Zoom的决定,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确实能引发不少联想,也折射出当前全球科技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首先,咱们得明白,TikTok被美国“针对”可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的顾虑主要集中在国家安全上,核心问题是:TikTok这个中国公司,会不会把美国用户的海量数据交给中国政府?或者,会不会.............
  • 回答
    印度政府近期以“有损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由,再度宣布禁用15款中国应用程序,这已经是印度政府在继2020年封禁TikTok、微信等59款中国应用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清理”中国软件行动。这一举措无疑再次将中印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摩擦推向了新的高度。从印度的角度来看,此番禁令的背后,逻辑似乎一脉相承。首.............
  • 回答
    看待微软收购 TikTok 不超过 300 亿美元这个价格,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好”或“坏”的评价。这个数字背后牵扯着商业利益、地缘政治、技术前景以及用户数据等方方面面,理解这些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看法。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 300 亿美元这个价格本身。 相对Ti.............
  • 回答
    张一鸣在TikTok美国业务上的操作,确实是件挺复杂的事儿,里面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商业、政治、技术,还有国家间的博弈,你想让我把这事儿说透,那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认识到张一鸣和字节跳动面临的压力有多大。TikTok在美国火得一塌糊涂,用户量爆炸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个。这玩意儿带.............
  • 回答
    2020年9月27日,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裁决,确实在当时对TikTok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政府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要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事件背景:政府的禁令与法院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 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政.............
  • 回答
    观察者网作为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的新闻媒体,其对 TikTok 的观点往往受到中国国家政策和主流舆论的影响,因此其报道和评论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总体而言,观察者网对 TikTok 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并且通常会围绕这些核心观点展开详细论述:一、 TikTok 在中国的正面形象与潜力(尽管Tik.............
  • 回答
    前哈佛教授将 TikTok 称为“中国报复西方的鸦片”,并认为其彰显了帝国主义野心,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所隐含的逻辑、证据以及潜在的担忧。一、 为什么将 TikTok 比作“鸦片”?将 TikTok 比作“鸦片”,这个比喻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暗示其具.............
  • 回答
    微软暂停收购TikTok:一场复杂的科技巨头博弈与地缘政治角力微软暂停收购TikTok的决定,并非一个简单的商业交易中止,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产局,涉及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数据安全与隐私的担忧、以及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等多方面考量。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交.............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特朗普当年那个让全美国都跟着揪心一把的“封禁TikTok”事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的利益和矛盾那叫一个错综复杂。特朗普宣布“封禁TikTok”的背景和动机首先得明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这么干,最直接的理由是他本人和团队反复强调的那几点: 国家.............
  • 回答
    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8月发布行政命令,计划禁止TikTok(抖音国际版)和微信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封锁,更触及了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竞争、数据安全和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特朗普政府封杀TikTok和微信的举动及其.............
  • 回答
    字节跳动准备分拆 TikTok 为美国公司这一举措,无疑是近期全球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它牵扯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企业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因此理解和评价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美国政府的压力与国家安全担忧要理解此次分拆的动因,必须先回顾事.............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 latest 强硬表态,即“9月15日前不卖出就关门,不会延长期限”,无疑是近期中美科技博弈中的一个重磅炸弹,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表态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 强硬的立场和不容置疑的决心: “不会延长期限”这句话,是对之前多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