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准备分拆 Tiktok 为美国公司?

回答
字节跳动准备分拆 TikTok 为美国公司这一举措,无疑是近期全球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它牵扯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企业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因此理解和评价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美国政府的压力与国家安全担忧

要理解此次分拆的动因,必须先回顾事件的来龙去脉。

数据安全和隐私担忧: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影响力以及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中国的《国家情报法》等法律可能迫使中国企业向中国政府提供用户数据,从而构成国家安全风险。TikTok 的庞大用户群,尤其是其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这一担忧尤为突出。
政治因素和贸易战的余波: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成为其“美国优先”政策的一部分。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被视为“替罪羊”,成为中美贸易战和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虽然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有所调整,但对 TikTok 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只是采取了更侧重于监管和对话的方式。
国家安全审查的升级: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 TikTok 的收购案进行了长期的审查,并最终认为存在国家安全风险。尽管字节跳动尝试通过数据隔离、技术升级等方式来缓解 CFIUS 的担忧,但似乎并未能完全打消美国政府的疑虑。
立法压力: 近期,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一定期限内剥离 TikTok 的美国业务,否则将在美国面临禁令。这是促使字节跳动最终考虑分拆的最直接原因。

二、 分拆为美国公司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模式

关于分拆的具体细节,目前仍在讨论和演变中,但可以推测几种可能的模式:

完全剥离美国业务,成立独立的美国公司: 这是最直接也是被广泛讨论的方案。字节跳动将 TikTok 的美国用户数据、算法、运营团队等资产出售给一家或多家美国公司。购买方可能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一家投资公司,甚至是多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上市模式: 另一种可能性是,将 TikTok 在美国的业务进行分拆后,在美国上市。这样可以引入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增强透明度和独立性。
独立运营但仍保留股权: 字节跳动可能选择将 TikTok 在美国的业务独立运营,但保留一定比例的股权。然而,这种模式是否能真正满足美国政府关于数据控制和国家安全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核心技术的保留与限制: 算法是 TikTok 的核心竞争力。在分拆过程中,如何处理算法的转让和使用权将是关键。美国政府可能要求将算法的控制权交给美国公司,或者对其使用进行严格限制。

三、 分拆为美国公司的潜在影响和意义

这次分拆如果真的发生,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对 TikTok 本身的影响:
运营的独立性增强: 分拆后,TikTok 的美国公司将拥有更大的运营自主权,可能更容易在美国市场获得本土资源和人才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美国用户。
数据安全顾虑的缓解: 将数据存储在美国本土,并由美国公司管理,理论上可以缓解美国政府对数据被中国政府获取的担忧。
商业模式的调整: 新的美国公司可能需要根据美国市场和监管环境,调整其商业模式、内容审核政策以及隐私保护措施。
潜在的业绩波动: 分拆过程本身可能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包括用户流失、广告商撤离以及运营团队的动荡。

对字节跳动的影响:
失去美国市场份额: 如果分拆导致字节跳动彻底失去对美国 TikTok 的控制权,这将是巨大的损失,因为美国是 TikTok 重要的市场之一。
品牌形象的重塑: 此次分拆可能被视为字节跳动对美国政府压力的妥协,这可能会对其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形象产生影响。
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类似的情况,字节跳动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其全球化战略,更加注重本地化运营和合规性。
对核心技术出口的考量: 算法的转让将是对字节跳动核心技术的一次重大考验。如何确保核心技术不被滥用,同时又不损害自身竞争力,将是字节跳动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对美国科技行业的影响:
新的市场参与者出现: 如果一家美国公司成功收购或主导 TikTok 的美国业务,将可能改变美国社交媒体市场的格局。
竞争格局的变化: TikTok 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巨大,其分拆后的新实体将继续在社交媒体领域与 Meta (Facebook, Instagram)、Google (YouTube) 等巨头竞争。
对数据主权和监管的进一步思考: 此次事件将促使美国政府和公众更深入地思考数据主权、隐私保护以及外国科技公司在美国的监管问题。

对全球科技监管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数字主权”概念的强化: 这一事件将进一步凸显各国对数据和数字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日益重视,可能促使更多国家效仿,加强对外国科技公司的审查和监管。
科技脱钩的趋势: 在中美两国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TikTok 的分拆事件可能成为科技领域“脱钩”趋势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加速全球科技生态系统的重塑。
对其他中国科技公司海外发展的启示: 此次事件将给在海外发展的所有中国科技公司敲响警钟,促使它们更加重视合规性、数据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

四、 挑战与不确定性

尽管分拆的意愿已经显现,但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估值和交易谈判: 如何为 TikTok 的美国业务进行合理的估值,以及如何就交易条款达成一致,将是漫长而复杂的谈判过程。
监管批准: 即使达成交易,也需要获得美国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节。
技术和算法的隔离: 如何在技术上实现数据和算法的有效隔离,同时又不损害 TikTok 的核心功能,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
用户和广告商的反应: 分拆期间和分拆后的用户和广告商的反应,将直接影响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国际反应: 此次分拆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对数据安全和数字主权的担忧,以及对美国在科技领域“长臂管辖”的批评。

五、 总结:一个充满博弈与权衡的时代

字节跳动准备分拆 TikTok 为美国公司,是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复杂性和科技竞争白热化背景下的一个必然产物。它既是字节跳动为了应对美国政府的压力和规避禁令的战略选择,也是其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艰难权衡。

这一举措的结果如何,以及它将对全球科技格局产生何种深远影响,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标志着科技公司在全球化发展中,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国家安全、数据主权和地缘政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审慎和灵活的战略调整。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层面的决策,更折射出当今世界信息传播、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交织下的复杂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zoom是根正苗蓝的美国公司,就因为创始人是华裔,也被点名成安全威胁了。所以拆分成独立公司没用,应该拆了以后卖给美国公司,留点股份就行了。本来当初就不该进美国市场,现在卖个好价钱,把宣发成本赚回来不亏。uber中国也卖给滴滴了,常规操作,问题不大。

但是中美以外的业务绝对不应该拆到美国公司那一边。东南亚,欧洲,南美的业务都没到需要扔掉的地步,在这些市场经营的中国公司很多,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也不小。你看这些国家到现在都没几个禁华为的,为啥会认为他们要禁tictok呢?

要我说应该把盎格鲁撒克逊五国+印度的业务拆了卖给谷歌,剩下的自己留着。如果哪天越南都敢禁中国产品,还不用承担任何后果,那只能说明中国公司不配出海,老老实实回家内卷吧。

user avatar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美国刚刚透露了自身的政治意图,还没有落下靴子,字节就聪明地选择了最不差的一种应对手段。

是否分拆,在考虑阶段,就四处放风,想必一是看看国内反应,二是看看美国的首脑与国会老爷们,高不高兴。

作为一家中国短视频出海企业,做的成功就必然遇到这种面临社会与政治秩序冲突时的立场难题。

在国内,资本可以表现的根正苗红。视频内容充斥着各类主流叙事宣传标语和正能量视频。

但在国外,在这种敏感期,短视频作为短平快,且极具传播力、渗透力和冲击力的媒介,很容易成为【舆论爆发的主阵地】。

如果说这是中国企业在两国意识形态冲突之间,面临的资本扩张困境,倒是可以引起同情和理解的。

但聪明的TikTok,此时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尴尬,故意露出了【破腚】,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底裤扒拉下来,光着屁股直接趴在了美国统治阶层的面前,让他们看到自己一览无余的赤诚之心。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TikTok在寻求资本扩张的道路上,不希望沾染任何商业之外的麻烦。它就像一台资本机器一样,没有任何政治属性、社会意识形态特征,而只有任凭调配的工具属性。

见山拜山,见佛拜佛。在哪片土地上,就供养哪片土地上的真神。

但问题是,它的一览无余的无所表态意愿,恰恰成为一种最鲜明的政治表态。

它愿意成为最纯粹的资本,尽管其他资本也是保有这种意愿,但其他资本并不会刻意与社会政治的秩序变化,表达隔离与割裂主张。

由此,TikTok不仅成为最纯粹的资本主体,更意味着它在走向成为完全顺从于所在区域政治立场的无原则方向的急不可耐之中。

这样的资本表达,在国家强大的时候,它自然是支持国家的。但当国家衰落时,它就会首先从其资本力量的利益立场来看待其需要屈从的对象,且毫不在意对于国家的背叛。

我们应当永远警惕和保持注意的,正是这种急切的与政治做完全切割,却实质上只是在表达对于强大统治者屈从而非保持自身中立性的资本结构。

它的强大,对于民族利益往往缺乏实质性意义,因为它从来不以此为目的。它的扩张,只会注重带来自身体量的增长,从而让国内的政治场域更为依赖自身,而不是反之更好地维护国内政治立场的坚定性。

不管是哪种理由,资本扩张后的意识形态变异特征,已然是凸显出来了。

这在中国资本越来越多的走出去后,已经成为了介于公共语境之中的一种必然的新博弈趋势。

user avatar

我去看了一下消息源,是FOX放出来的。

看到各位的回答我还是蛮惊诧的,因为没有给出任何可行性建议,在美国政治问题上,字节跳动到美国的时间短,TIKTOK是爆红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建立牢固的政商关系,而建立关系是需要时间的,不知道大家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而且即便是建立政商关系也不见得能百分之百的保证自身不受损,波音政商关系够牢固了,哪又怎么样?今年上半年卖出去几架飞机?

有一说一,其实TIKTOK挺冤枉的,比如说在印度被禁,TIKTOK做了什么事情导致被禁?并没有,就是正常的运营,是两国关系弄坏了所以TIKTOK被禁,TIKTOK只是一个出气筒罢了,是在整个世界大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在美国也是一样。

因为整个世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光是在中国,不知道各位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就在前几天,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裁定,欧盟与美国之间的数据保护协议无效。脸书,谷歌之类的互联网巨头在欧洲市场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以美欧之间的关系尚且如此,中美关系只会更糟。

甚至美国本身也是一样,facebook的事情大家可能知道,Facebook是正宗的美国企业,就因为在政党关系上站错了队,被控“社交网络处理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不当,1000多家企业联合抵制Facebook,辉瑞,拜耳,微软,本田,福特,联合利华之类的企业都参与进来了,Facebook尚且如此,中国企业更不要说了。

且美国和印度不一样,美国有现成的互联网公司,例如youtube短视频,Instagram以及Byte、Triller、Likee,最近下载量都在上涨,TIKTOK是一家平台,靠的实际上是UP主,现在不仅仅面临着被禁的问题,仅仅是放话本身就足以引发TIKTOK的UP主的流失。

这是TIKTOK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而且这个困难靠TIKTOK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商业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

不但如此TIKTOK还得面临一些美国商业公司的敌视,早先亚马逊发过邮件,要求员工卸载TIKTOK,此后亚马逊又改口,紧接着又是美国富国银行以及美国政府机构也发出类似的卸载令。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还在调查TIKTOK对musical的收购问题,调查结果可能会剥夺字节跳动对其APP在美国所有权,要求字节跳动把业务卖给非中国买家。

可以说,tiktok在海外,一直面临的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并不是来自竞争,而是各种的明枪暗箭。tiktok遭遇的这些明枪暗箭,甚至比华为都要多。因为华为遭遇的主要是美国政府的打击,而tiktok则面临政府和竞对企业双层的围剿,可以说是相当的艰难了。

过去中国企业一直在国内转悠,但是大家一直觉得国内互联网公司只会在窝里横,不敢出海和国际公司较量较量,觉得谷歌,FB之类的公司就是好,就是技术强,等真的中国企业出海了,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不要又从什么“资本”之类的角度反复刁难,我觉得这是不客观的,不能今天一个标准明天又一个标准。

TIKTOK是一家公司,公司雇佣员工,解决就业问题,按时缴税,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而且能给员工提供在行业内不错的收入,而且在海外的扩张还很不错,我不知道各位对于一个公司的要求还要得多高?

大家关注一下各位自己所在的公司,做到以上几点了没有?

对于TIKTOK出海的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难道中国公司就只能呆在中国吗?难道中国还不够内卷吗?这是没有道理的,TIKTOK是出海的先锋,无论它成绩如何,无论它遭受到什么挫折,总会给后来的公司提供有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果今天不是TIKTOK出事,还有多少中国互联网公司抱着天真的心态在其他国家经营呢?

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表面上慷慨激昂,背后却是悲观主义,用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道理,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悲天怨地,只要中国公司能走出国门去赚外国的钱我都支持,美国的情况和印度不一样,TIKTOK在印度的收入并不大,但是今年TIKTOK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于美国,日活用户5000万,而且都是年轻用户,是不可以随便放弃的业务。

我一向支持走向海外的公司,包括TIKTOK

user avatar

让你不戴帽子!

美国人想搞你,怎么拆都是白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