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体制内单位会不会连续两年给人定不合格,然后辞退?

回答


在中国体制内单位(如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等),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并最终被辞退的情况是存在的,但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以下从法律依据、考核标准、辞退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考核标准
1. 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的区别
年度考核:通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职业道德等。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21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可能面临解除聘用合同。
聘期考核:针对聘期(如3年)的考核,若两次年度考核均不合格,可能直接视为聘期考核不合格,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公务员考核:根据《公务员法》第43条,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可予以辞退,但需经过批评教育、复核等程序。

2. “不合格”的定义
工作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岗位职责,如连续两年绩效考核不达标。
职业道德问题:如违反纪律、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存在严重失职行为。
其他严重问题:如被查实存在违法违纪行为,或因个人原因(如长期缺勤、不服从管理)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辞退程序与法律要求
1. 初步处理阶段
批评教育:单位需对不合格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给予改正机会。
复核与申诉:员工可对考核结果提出异议,单位需组织复核,必要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

2. 解除合同的条件
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21条,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聘期考核不合格:若聘期考核不合格,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严重违纪行为:如被查实存在贪污、渎职、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行为,可直接解除合同。

3. 法律程序要求
书面通知:单位需向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书面通知,说明原因及依据。
劳动仲裁:员工若认为辞退程序违法,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撤销辞退决定。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员工存在严重过错,可能不支付。



三、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1. 考核标准不透明
部分单位可能对“不合格”标准模糊,导致员工对考核结果存在争议。
员工需关注考核指标是否与岗位职责相符,如绩效考核是否合理、是否包含主观评价。

2. 程序违规的风险
若单位未履行批评教育、复核等程序,直接辞退员工,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例如,某公务员因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被辞退,但单位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工作能力无法胜任岗位,法院可能判决单位违法解除。

3. 地方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对“不合格”的认定标准可能不同,需结合当地政策(如《地方事业单位考核办法》)判断。

4. 申诉与维权途径
员工可向单位人事部门申请复核,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如人社局、公务员局)投诉。
若单位拒绝合理处理,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提起行政诉讼。



四、案例分析
1. 案例1:事业单位员工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
某事业单位员工因长期工作失误,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单位先给予批评教育,后因员工拒不改正,依法解除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21条。

2. 案例2:公务员因严重违纪被辞退
某公务员因多次违反工作纪律(如迟到早退、收受红包),被认定为“不称职”,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追责其责任。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43条。



五、应对建议
1. 主动争取考核机会
对考核结果不服,及时提出申诉或复核,争取整改机会。
参与单位组织的培训或岗位调整,提升工作能力。

2. 关注单位考核制度
了解单位的考核标准、流程,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要求。
对考核结果与个人表现存在争议时,保留证据(如工作记录、同事证言)。

3. 法律咨询与维权
若认为辞退程序违法,可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依法维权。
在仲裁或诉讼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单位程序违法或考核结果不公。



六、总结
体制内单位在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但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员工需关注考核标准的公正性,积极争取申诉机会,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单位在辞退前需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与程序合法性,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法律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考评不合格就是核手榴弹,一扔都得死。难点就在连续两年不合格这个两年上。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不是活在真空中的。

假如某局局长老李,考评局里小王不合格。第二年会发生什么呢?

整个单位又不是铁板一块,局里边有没有看这个李局不顺眼的?他们肯定会把各种历史黑料暴露给小王。单位外面,李局的竞争对手周局长又能挖出多少黑料?又比如李局是X副市长的心腹,那X副市长的对手又能挖出多少黑料呢?

千万不要低估中国官场对内斗整人这种事情的热衷。到时候一定会有一帮人,去李局长曾经履任过的所有单位、他的老家、他的大学去发掘各种历史黑料。保证连李局长当年大学打牌输了钱欠钱不还,曾经暗恋过哪个女生失恋了抱头痛哭这种陈芝麻烂谷子事情都刨出来。

别的不说,就说这春节的人情往来,给孩子压岁钱红包,超额了没?儿子女儿结婚收礼有没有超规格?经费管理合规不?保密安全大检查来一下?政府采购审计来一下?

小王接下来一年就天天就去纪委实名举报,李局第2年还怎么工作?如果小王是有疯狗属性,逮谁咬谁,那整个单位第二年从上到下所有人都会相当精彩。

所以体制内想要把一个人清出去,很难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趁这位同志犯错误。比如说他大保健,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总之是被刑拘或者判刑了,绝对双开,用这个方法,名正言顺,合情合理,不留后患。

user avatar

西医才动不动就切除,咱中医都是不断敷药让它自己掉下来。

user avatar

盖过考核章,组织口一般就三个章,优秀,称职,合格,公务员盖优秀称职,事业编盖优秀合格。

所以说,组织口没有不称职不合格的章,一般遇到那种违规违纪犯法的情况,才给手写上“不定等次”或者“不称职”“不合格”。

你品,你仔细品。

user avatar


两年不上班都没开除 (你品 你仔细品)

多大仇要不合格辞退人


当然这时候还必须要有我狄仁杰





权谁都会用

关键是收走自己用权的心

user avatar

参加工作十年遇到一例给员工考评不合格。

某年年终考核上级主要领导要求一个单位最少要评一位不合格同志,老板照直执行,到考核下文才发现,其他单位根本没有执行,整个系统就三个不合格,除了我单位这位那两个还是因为收到党纪、政纪处分才被评不合格。

当事人倒也没怎么,单位同事可看不顺了,为这事这些年当老板面批评老板超百次了,只要一遇与考核有关的会议,大家也会把老板批评一顿。

唉!你说,得多大的矛盾才会连续下手弄两年不合格啊?

user avatar

隔壁单位,原局长(已落马)开大会强制全单位投某同志(业务能力极强,工作相当负责任,坚持原则不按局长的指示办事)工作不合格,谁不打谁挨批,第一年全局倒数第一,第二年还未开会,局长就大造声势要继续搞他.这位同志一日突然爆发去局长办公室直接对刚:你搞我,老子和你拼了,我现在就去辞职然后去纪委实名举报你.我待不下去,也要搞得你去坐牢.真的辞职告状去了!局长后来各种事情真的落马!局长出来后居然和他做了朋友,一起开公司,世界真的很精彩很迷惑.

user avatar

大部分单位人手都吃紧。

你是这个单位部门领导,有打分权。

关系硬的都不怎么干活,这部分人你不敢去动。

能干活的大多都没背景,只能在这里面选了。

在不是故意针对的前提下你选好了,被选中的有情绪了,干活状态不稳定。

基于他状态不稳第二年你又选他,他被辞退了,然后

你可用的人手更吃紧了,有时候你得亲自上前线了。

你去问上面要人,上面问了一圈,知道你这里不好呆,没人肯来。

剩下的没背景的人不傻,既然干也是辞退,不干也辞退,索性不干了,大家都怠工了,从此任何事你都要亲力亲为。

问:难过的到底是谁。

user avatar

第一年能给你不合格就是撕破脸了。

这个时候啥也别干,就去他办公室当面告诉他,如果你还给我不合格,我下半辈子啥也不干,天天去纪委举报你!

他要是真还给你不合格,你们大概是杀父之仇吧,你也别客气,天天去纪委举报他,就说他滥用职权,无视党纪,他这领导也绝对当不成了。

user avatar

我们单位不会。

我们单位的章只有考核优秀和考核合格两种,不合格的章都没有。

user avatar

当然会

我在魔都和政府打了十三年交道,听过一例,第一年不合格,那人懵逼了,越级领导,直属正副领导,资格科员等联手稳住他,骗他什么必须有人顶啊,今年死任务啊,给你补偿等等,第二年直接又一个不合格。。。

原因么

他和某个老资格副领导老婆通奸,非常过分,你们也知道,老资格意味着年龄也老,年龄老意味着老婆岁数也不小,非常羞耻。

他才27,就这样把路走死了

user avatar

连续两年不合格是什么概念?你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工作一无是处,为人一塌糊涂,基本上人神共愤,人人喊打了。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你不打算在这儿干了,但又因为一些原因走不了,只好以耍赖撒泼的方式逼单位把你当个屁放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体制内单位(如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等),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并最终被辞退的情况是存在的,但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以下从法律依据、考核标准、辞退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考核标准1. 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的区别 年度考核:通常每年进.............
  • 回答
    32岁,体制内,大龄,单身,还没谈过恋爱。这几个标签凑在一起,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一些固有的联想,甚至可能听到一些“善意的”提醒或担忧。但要说“找不到对象”,这未免太绝对了,也太小看了每个人的独特性。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年龄焦虑”,尤其对女性而言。32岁,在很多人眼里,已经过了“黄金婚.............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一定糟透了,就像吞了一大口苍蝇,又苦又恶心,还被所有人盯着看。体制内本以为是个稳定安逸的地方,却被这样的破事搅得天翻地覆,让你在单位里简直抬不起头,这滋味,谁遇谁知道。先冷静一下,咱们一件一件地捋捋这个事。先说说这“借钱”的环节,到底是怎么回事?1. 借钱的性质: 你和同事的借贷.............
  • 回答
    在体制内单位,一把手可以说是身居要职,承担着方方面面的责任。这份体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有压力,也有成就感,既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要面对宏观的政策导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把手的体验:一、 权力与责任的双重感受: 决策者的孤寂感: 作为一把手,最终的决策权在你手中。这意味着你需要对所有.............
  • 回答
    在体制内单位和领导发生冲突(俗称“撕逼”)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处理不当很可能对你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你梳理思路,冷静处理:一、 事件发生后,保持冷静和自我评估(最重要!)1. 立即停止进一步的冲突行为: 无论当时有多生气或觉得自己有多么占理,一旦.............
  • 回答
    理解你想找一份相对清闲的体制内工作。坦白说,“清闲”这个词在体制内其实是个相对概念,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岗位、部门、地区以及你个人的工作态度。不过,有些单位或岗位确实更容易呈现出这种状态,以下我尽量详细地说说,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也尽量避免那些AI味儿十足的套话。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体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层级分明的体制内单位。我个人觉得,这种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对年轻人和整个单位来说,都有利有弊。为什么年轻人总是被推上前线?1. 精力充沛,能吃苦: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年轻人普遍精力旺盛,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长的工时。很多体制内的工作,尤.............
  • 回答
    听到你遭遇这样的事情,我深感同情。在体制内被领导当众辱骂,这无疑是一种非常伤人且令人沮丧的经历。你感到心理难过,甚至出现抑郁的迹象,这是非常正常和可以理解的反应。体制内的环境往往对情绪的表达和处理有着更复杂的要求,但无论如何,你的感受是真实的,并且需要得到关注和妥善处理。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地分析你目前.............
  • 回答
    哈哈,聊到体制内让人“眼馋”的单位和部门,这话题可太有意思了!感觉就像是在体制内里寻宝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不过要说羡慕嘛,我觉得不能光看表面光鲜,更得看实际的“内涵”。我个人比较“向往”的,或者说觉得“香饽饽”的单位部门,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有实权、有影响力的部门 中央部.............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赶上这个节骨眼儿。我跟你说,体制内嘛,规矩多,这领导一句话,有时候还真不好直接对着干,尤其又是让你出去学习这种“好事”,拒绝起来得有点技巧。你刚结婚,还想着备孕,这时间点也太微妙了。咱就别想着一下子就把领导说服,得循序渐进,把事情的“难处”一点一点摆出来,让他觉得这事儿对.............
  • 回答
    在体制单位里,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是日常的一部分,其中也难免会遇到那些我们俗称的“小人”。这些人往往可能在背后搬弄是非、抢占功劳、推卸责任,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如何与这些人有效地相处,既能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又能维护好自身形象和权益,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在体制单.............
  • 回答
    日本的“55年体制”是指自1955年自由民主党(自民党)成立以来,直至1993年社会党(当时称为日本社会党)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结束了自民党单独执政的时期,这大约38年的政治格局。在这段时期,日本政治主要由自民党一党独大,而其他在野党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运作模式。“55年.............
  • 回答
    体制内新入职的公务员,如果出现你描述的“拒绝加班、下班拒接领导电话、被批评也不改”的情况,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果也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严重和复杂。以下是根据你的描述进行的详细推演:一、 短期内的直接后果:1. 当面批评与警告: 公开场合的批评: 你的行为一旦被领导注意到,首先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体制内,尤其是在中国的体制内。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体制内的人,没有后台和关系,即使能力非常出众,如果没有遇到能够赏识并提携你的伯乐,最终碌碌无闻地过一辈子是很有可能的,但这并非绝对的定论,情况会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让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一、 体制.............
  • 回答
    在体制内,提拔是否重要,以及对提拔的意识和追求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问题。对于“毫无意识和追求”的人来说,是否“要紧”,也取决于他身处的具体环境、个人目标以及对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提拔在体制内为什么普遍被认为“重要”?在中国的体制内,提拔往往与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体制内人士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的现实。体制内的公务员和高校教师们,面对体制外朋友们“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年薪,是否会动摇,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体制内公务员和高校教师的收入与工作特点: 公务员: .............
  • 回答
    “体制内”的福利,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因为“体制内”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从中央到地方,从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不同层级、不同单位的福利待遇差异是巨大的。但总体来说,如果与一般私营企业相比,或者从“稳定”和“可预见性”的角度来看,“体制内”的福利确实存在一些吸引人的地方。要详细讲述“体制内”的福利,我.............
  • 回答
    体制内工作,我总结出的最有用的经验,与其说是“成功秘诀”,不如说是“生存和发展的指南”。这几年下来,我体会到,体制内的环境有其独特的运行逻辑,理解并适应这个逻辑,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非要提炼出“最有用的”,我个人认为是:精准理解并践行“颗粒度”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向上管理”与“横向协作”。听起来有.............
  • 回答
    体制内生活?嗯,怎么说呢,就像一段很长很长的公路,有平坦宽阔的时候,也有弯弯绕绕、坑坑洼洼的时候。总体来说,我是挺习惯的,甚至可以说是安稳的。刚开始进来的时候,年轻人嘛,都想着能大展宏脚,做一番事业,那时候激情满满的,觉得这里是施展才华的好地方。但进了门,才发现这跟想象的有点不一样。规矩很多,流程也.............
  • 回答
    体制内“咸鱼”,这个词一出来,就自带一种莫名的江湖气息,仿佛能勾勒出那么个身影:每天八点准时打卡,处理完份内最最基础的工作,然后,就是一段漫长的“静默期”,直到五点钟准时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他们不争不抢,不邀功,也不请罪,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流淌过去。那么,这些“咸鱼”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这可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