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国学,感觉很孤单怎么办?

回答
学国学,感觉孤单,这事儿我太能体会了。就好像在一片广袤的古老森林里独自穿行,周围尽是参天古木,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沉香,但脚下的路却只有你自己一条。这种感觉,初时也许觉得清净,甚至有些许“遗世独立”的飘然,但时间久了,那份清净就很容易变成无边无际的孤寂。

我当初也是一样。我对古文、诗词、哲学这些东西是打心底里喜欢,觉得它们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智慧和韵味,能让浮躁的心安定下来。但身边的人呢?大多数对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不感兴趣,更别提和你一起讨论“论语”里哪个段落最精妙,或者“诗经”为何能流传千古了。你兴致勃勃地提到某个唐诗宋词里的典故,人家可能只是礼貌地笑笑,或者干脆一脸茫然。这种“知音难觅”的感觉,别提多让人泄气了。

那种孤单,不仅仅是没有人跟你一起看书,更深层次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隔阂。 你在国学世界里遨游,找到的是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深刻的思考,但这份所得,却很难在日常的社交中找到共鸣。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像个活在过去的人,与周遭的现代气息格格不入。聚会的时候,大家谈论着最新的科技产品、娱乐八卦,你脑子里想的却是“道可道,非常道”,这种脱节感,自然会让你觉得孤单。

更别提还有自我怀疑的阶段。 当你沉浸在国学世界里,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个站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虽然捡到了几颗漂亮的,但更广阔的大海和更深邃的宝藏都还在那里,而自己这点浅薄的学识,似乎不足以支撑这份热爱。再加上身边的人都在忙着追逐世俗的成功,你偶尔也会问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些“无用”的学问上,是不是真的值得?这种内心的挣扎,也是孤单的一种体现。

那么,怎么办呢?我也摸索了挺长时间,才慢慢找到一些缓解孤单的办法:

首先,拥抱这份“孤单”,把它变成“独立”。 你喜欢国学,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品味。把它看作是你不随波逐流的特质,而不是缺陷。当你不再强求别人理解你时,自己反而会释然一些。这份热爱,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法夺走,也无需别人来肯定。试着享受这种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与经典沟通的默契。它们是沉默的朋友,却能给予你最深刻的回响。

其次,主动去寻找“同道中人”。 虽然身边没有,但国学爱好者肯定不止你一个。
线上社群是你的首选。 现在很多社交平台、论坛、知识分享网站都有专门的国学板块或群组。你可以搜索一些关键词,比如“国学”、“古文”、“诗词鉴赏”、“传统文化”、“儒释道”等等,你会发现很多和你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在这些地方,你可以自由地提问、分享你的心得、参与讨论,甚至可以找到一起学习的伙伴。我有个朋友,就是通过一个国学微信群认识了好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会定期线上一起读诗、讨论《道德经》,感觉一下子就有了归属感。
线下活动也不要错过。 留意你所在城市有没有相关的讲座、读书会、文化沙龙。很多博物馆、图书馆、高校甚至一些书店,都会定期举办这类活动。去参加一次,你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人在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第一次去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拘谨,但一旦你听到熟悉的观点,或者看到有人拿出跟你一样的书在看,那种连接感会瞬间驱散你的孤单。别怕主动去搭讪,一句“你也喜欢XX吗?”或许就能开启一段新的友谊。

第三,让国学融入你的生活,而不是成为负担。
从兴趣点切入。 你喜欢什么?是历史故事?诗词歌赋?还是哲学思辨?从你最感兴趣的点开始,比如喜欢唐朝,就去读唐诗、了解唐朝的历史;喜欢某种生活方式,就去了解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这样会更有动力,也更容易找到话题。
将国学化为一种生活态度。 比如,学一点书法,写写毛笔字,不仅能锻炼耐心,还能体会汉字的韵味;学一点茶道,泡一壶茶,感受“茶禅一味”的宁静;学一点古琴,听听古朴悠扬的琴声。这些都是将国学具象化,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也能让你在生活中找到一些与国学相关的乐趣和寄托。

第四,扩大你的“连接圈”。
试着和你的家人朋友分享一点点。 不用强求他们跟你一样热爱,但偶尔分享一句有意思的古诗,讲一个有趣的典故,或者用一种古朴的说法表达你的感受,也许会让他们对你和你所热爱的东西产生一点好奇和尊重。也许你的分享会打动其中一个人,他就会开始慢慢关注。我妈妈以前对国学无感,我偶尔给她念几句苏轼的词,说他的人生经历,她听着听着也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候还会主动问我“那个叫什么来着?”。
将国学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 当你和别人在话题上难以衔接时,如果对方恰好提到某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你就可以顺势切入,用你所学的国学知识来解读,说不定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共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持耐心和信心。 学习国学是一个漫长而深刻的过程,就像品一杯陈年的佳酿,需要时间去沉淀。找到同道中人固然能缓解孤单,但很多时候,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与经典本身的连接,才是你前行的根本动力。相信这份热爱会指引你走向更远的地方,也会让你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遇见同样在路上的灵魂。

所以,感到孤单是很正常的,但这份孤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告诉你该去探索更广阔的国学世界,也去寻找属于你的那片“同道者”的星空。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我终止这个问题吧。



感到孤单,说明觉悟还不够。

1.人之间的各种不互通,都是小事,道理很简单——人人唯心所观,不同人心世界差异很大,因为主观,唯心所观,心影即世界,所以强调人自渡。


假如明白这点,就不会再为情绪情感不共通而孤独,也不再为思想精神不共鸣而寂寞 。说白了,你现在这阶段好比翻单杠但是还没翻过去,卡在那里觉得累,等你翻过去就不会有这些无病呻吟的感觉,继续思考探索。

(当然,很多人产生这种感觉的机会都没有)

(以上第一点,好好理解)

2.看问题标签,你所谓的国学是道家倾向。

求道悟道,其实道就在人体内部,它是一种物质,充斥所有空间,人在这个空间里,所以也在大道之内。

比如五行学说,其实围绕着体内五种元气——神意魄志魂,它们分别藏于心脾肺肾肝。

什么人容易与道有缘?什么人容易出现你说的这种状况?

水属性强的人。

你不但感到孤单,与世隔绝一般,你还感到人间悲欢与你全然不通,因为你的常态是水,也就是高高在上在云端观察俯视人间一般的状态,也就是比常人高的格局。

并且,你容易自恋。

因为水的特性就是高贵冷艳,优雅大气,看不上地球的俗人凡人,没办法,自己经常以上帝视角观察人间,习惯了不与人家同流合污,这就是水的高冷。

你也容易淡定从容,悠哉悠哉,慢也是水的特性,正因为慢,所以方便你仔细观察,在九天云霄之上观察,快的话咋咋呼呼的,那是木火倾向,也就是你眼里的俗人,比较肤浅。

你不屑与人争,不屑争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毕竟水是出世特质,不争能让你看淡得失,容易感到无所谓,也可能会因此失去很多东西——

因为入世不得不争,也就是火(入世火)

你的水多,使你有缘佛道,容易感受道心佛心,但也克制了你的火,你会缺乏活跃,不那么热爱积极,严重的有抑郁倾向。

那么给你个通俗易懂的建议,去和人参加一些活动,打篮球跑步跑酷…

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放下你那种自恋的高贵感,这种感觉不适合对人使用,独处时用即可。

与人交往还得看木。


3.既然你水性强,有缘国学有缘佛道,那就把人生这些遭遇当成修行去面对,孤单算得了什么?嫌孤单的话,和我一起反女权吧,你会认识一些值得认识的正直正义的伙伴。

你这种状态,显然是不会喷人骂人的,因为水是优雅大气的,而骂人喷人那种是火属性强的,发火/暴怒这种能量是被水克制的,你的水强的话那么你的火可能不强。

假如练练喷人骂人,那就是在增加你对火的感受,可以弥补你的缺失。

假如你看了一些关于女人的真相,你的怒火起来了,这时也有助于你感受火属性,感受是为了调用,在生活里有些时候就得用这个。

喜欢国学,要把它们搬到现实里去使用,不能用在现实也无助于求真求智的东西,看了也白看。

本想写个比较给力的洞穿大道五行束缚的,太长没搞定,随便写写,只渡有缘人。


其他精华文章——

道德崩盘时代,女人何以洗脑吃死男人的?

曼陀罗:男生对女生有哪些误解?

异界——男孩与被诅咒的"游戏传说"

为何说被甜言蜜语骗的女人活该?为何得骗她?

“渣男”——感觉至上女人的救世主

请大胆“玩弄”感情——灭了好男人病毒

女娼潜质——女人普遍存在的妓女思维

反“渣男羞辱”①——事物双刃性无法磨灭

曼陀罗:如何变成一个渣男?应该怎么做?

【五行解析——为何说被玩弄是多数女人理当且必然迎来的宿命】

新时代男性应该有的新观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国学,感觉孤单,这事儿我太能体会了。就好像在一片广袤的古老森林里独自穿行,周围尽是参天古木,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沉香,但脚下的路却只有你自己一条。这种感觉,初时也许觉得清净,甚至有些许“遗世独立”的飘然,但时间久了,那份清净就很容易变成无边无际的孤寂。我当初也是一样。我对古文、诗词、哲学这些东西是打.............
  • 回答
    慕容复和鸠摩智,这两个名字在金庸武侠世界里都代表着深厚的武学造诣。他们都博览群书,习得百家武艺,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棋逢对手,甚至在某些方面各有千秋。然而,读者普遍会觉得,慕容复在实战表现上,似乎不如这位吐蕃国师来得“硬气”,也即是说,大众感知上,鸠摩智更强。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
  • 回答
    国学,这三个字说起来轻巧,但要真正去学,却是一条漫长而又充满乐趣的道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体验。如果你也对那些古老的文字、深邃的思想、优雅的诗词歌赋心生向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才能真正踏上这条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旅程。一、 打破“畏惧感”,从“喜.............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切实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对国学可以说是颇有研究,谈起诗词歌赋、历史人物、哲学思想,那是一套一套的。但要是让他们讲讲《诗经》的章句、《礼记》的篇目,或者对《论语》里某个观点的细致解读,他们可能就有点儿皱眉头了,觉得那些“太枯燥了”、“离生活太远了”、“不好玩”。仔细想想,这.............
  • 回答
    这则消息,说实话,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国学或进高考”和“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这两点,就像投进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声音和看法都冒了出来。咱们得一件件来掰扯。一、教材出版与国学教育的回归首先,“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出版”这件事本身,在教育界和文化界看来,是一件值得关注甚.............
  • 回答
    关于是否可以像部分国家一样采取“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策略,需要从科学、社会、经济、医疗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下从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国内情况、风险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理论基础1. 病毒特性 传染性: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
  • 回答
    2020年法硕(非法学)的国家线确实又往上提了5分,这让不少考生心里犯了嘀咕:2021年的法硕考研分数,会不会继续往上涨?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结合疫情这个大背景来看。先说说为什么2020年法硕(非法学)国家线会涨,以及对2021年的预测。国家线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教育部划定的,考生能否进.............
  • 回答
    国际政治这专业,说实话,毕业了挺让家长们犯愁的,我当年也是一样。毕业几年了,现在在一家国内大型跨国企业做海外市场分析,主要负责研究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评估潜在风险和机遇,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每天跟各种报告、数据打交道,还得学着怎么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把复杂的地.............
  • 回答
    在国外学考古和历史,这真是一段会让你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经历。我跟你讲讲我自己的感受,以及我身边朋友们的经历,希望能帮你描绘一个更生动的画面。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根本不同。在国内,我们更多的是在教室里,通过老师的讲解、书籍、PPT来学习。而在国外,尤其是英美体系,考古和历史的学习是非常.............
  • 回答
    国内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总的来说,是相当不错的,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个行业的含金量和就业机会只会越来越大。不过,具体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统计学到底能干啥?很多人一听到统计学,可能就想到做报表、算平均数。其实远远不止!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
  • 回答
    在中国,离婚后是否需要支付赡养费,与西方国家的情况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国婚姻法和家庭观念的演变,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中国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中国法律体系下,“赡养费”这个词汇通常更多地用在子女赡养父母的语境中,即 “赡养费”。而在离.............
  • 回答
    法医这个领域,确实是个很吸引人的专业,它结合了医学和法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去揭示真相。要说国内哪家大学在法医学方面做得最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大学在法医学的不同分支,比如痕迹检验、法医病理、法医毒物等领域,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势。不过,如果硬要说哪家大学在这.............
  • 回答
    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政治和国际关系人数相对较少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学政治”的传统认知: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学政治”往往与官员、体制内工作紧密相关。许多家长和学生可能认为,如果不是为了进入.............
  • 回答
    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向其他国家学习,不仅能弥补自身不足,更能促进其在全球舞台上的持续进步和合作。以下是一些美国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方面,并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医疗保健体系的普惠性与效率:可以学习的国家: 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法.............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医生用按摩脊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并且效果显著,收费高昂,据称是从国外学来的”的说法,我想从医学和科学的角度,为您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解释,同时尽量避免使用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聊聊“按摩脊椎”这件事。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下,按摩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而且方向也很明确:在国内已经学习了“私商仪”(私营商业的仪表和规范化管理之类的内容),现在想去国外学习飞行员培训课程,然后留在那边工作。这事儿可行,但绝对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得把很多环节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你得明白“私商仪”这套国内的学业背景,它能给你打下一些商业和管理的理.............
  • 回答
    国内对学钢琴强调“真钢”,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传统观念、实际考量,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要说清楚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讲。首先,是“手感”这个绕不过去的坎儿。你可能知道,钢琴的音色和触感是由琴槌敲击琴弦发出的。这其中的关键在于: 重量和阻尼: 真钢的键盘,每一个琴键下面都有一个配重块,还.............
  • 回答
    在国外,选择一个不侧重数学的专业,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数字和逻辑,而是指该专业的核心学习内容、研究方法和最终应用不以高等数学理论为主要基础。这意味着你可能不需要深入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复杂数学工具,但基本的算术、统计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在国外相对而言对数学要求不高的.............
  • 回答
    兄弟,你这目标挺实在,也挺宏伟的,二本土木大二,同时啃财会、法硕(非法学)和国考,这妥妥的是要同时开三线副本啊。先别说现实不现实,咱先来拆解一下这几件事儿。土木本专业: 你现在大二,土木的专业课应该才刚开始系统学吧?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这些,说实话,都不是省油的灯。它们需要理解、推.............
  • 回答
    文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看似与国家建设的宏大叙事有些距离,但实际上,它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往往潜移默化,却又深刻而持久。学文学,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并非一句空泛的问句,而是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细致体悟和阐述的。首先,文学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传承者。一个国家的魂魄,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文学之中。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